03.03 為什麼狹義相對論能揭示時間和空間的奧祕

前面幾期文章中我詳細介紹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其中狹義相對論誕生的起源是因為:光速不變與牛頓速度疊加公式衝突,所以愛因斯坦挑戰了下人類對時間和空間的認知直覺,大膽提出了狹義相對論,但是狹義相對論為啥能揭示時間和空間的奧秘呢,今天我來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我再次談談什麼叫相對性,比如一個物理量數值如果不隨參考系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就說這個物理的量是絕對的。比如一個物體的溫度是5度,那麼這個數值不會因為我換了一個參考系,數值就變成10度,所以我們說溫度這個物理量是絕對的。

為什麼狹義相對論能揭示時間和空間的奧秘

但是我們再看看速度這個物理量,請問它是絕對的嗎?不是的,因為我換了一個參考系,原來速度是0的物體,可能就擁有了10m/s的速度。舉個例子一個小球靜止於地面,我們以地面參考系來看小球速度是0,但是如果有一個速度為10m/s的火車,火車裡面的人看這個小球速度就不是0而是10m/s,所以一旦參考系換成火車,小球的速度馬上變,這就是一個物理量具有相對性的真實含義,這個我再前面已經講過很多次。

為什麼狹義相對論能揭示時間和空間的奧秘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為啥這麼多物理量,速度偏偏是相對的?大家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沒。在牛頓時代,當時的物理學家基本一致認為只有速度這個物理量是相對的,其它物理量都是絕對的。但是人們卻不明白為啥速度如此特殊?直到後來有一個人站出來說了一句話:速度之所以是相對的,是因為我們的時間和空間也是相對的。這個人就是愛因斯坦。

大家先想想速度公式是啥,不就是v=s/t嘛,既然速度是相對的,那麼我們就要看看速度是如何計算的,我們發現速度=位移/時間,其中位移不就是我們的空間,當然時間還是時間,所以速度的相對性本質上是根源於時間和空間,所以我們很自然推理出結論:時間和空間也具有相對性。

為什麼狹義相對論能揭示時間和空間的奧秘

那麼如何理解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呢,我們首先談時間,當我說時間是相對的,那麼面對同一個物理過程,從不同參考系得出的時間就會不一樣,比如我吃飯花了10分鐘,這個10分鐘是以我自己為參考系得出的結論,此時如果有一個人在一列運動的火車上看我吃飯的過程,他未必覺得也是10分鐘,他也許會覺得比10分鐘時間更長,這就是時間相對性。

為什麼狹義相對論能揭示時間和空間的奧秘

如何理解空間相對性呢,空間有x,y,z三個方向,我們只需談一個方向即可,因為三個方向屬性都是一致的,其中一個理解到位了,其餘的自然就理解了。當我取一個方向來談,其實空間就是長度,也就是位移。所以說空間相對性可以這樣理解,當我說一跟鋼管長5米,我是以地面為參考系得出的結論,此時如果有一個人在一列運動的火車上去看這根鋼管,他也許會覺得這根鋼管是1米,這就是空間的相對性。

所以這樣一步一步推理,當你正確理解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了,你就慢慢理解到了狹義相對性,當你理解了狹義相對論,你就會感嘆愛因斯坦的智慧的確偉大。我是《小彭來給您解惑》,如果喜歡文章可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