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劉裕廢殺晉恭帝,是什麼讓禪讓制變了味

公元420年,劉裕取代東晉建立了劉宋政權,滿朝大臣和全國上下的百姓並未感到意外,反而有種意料之中的感覺,就連東晉末帝司馬德文也認為劉裕理應取代自己。

為什麼會有這種奇怪現象那,要知道當初漢獻帝劉協在曹魏家臣的威逼利誘之下,才哭著把皇位禪讓給了曹丕。這是因為東晉政權自從建國之初就根基不穩,給人的感覺就是誰都能過來踹一腳。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在位的時候,權臣王敦就打著'清君側'的幌子,率軍自荊州順流而下打破健康城,然後連司馬睿的面都不見,扭頭就回武昌了,東晉朝廷的威嚴可見一斑。

劉裕廢殺晉恭帝,是什麼讓禪讓制變了味

政權和平交接之後,並沒有出現什麼反對的浪潮,因為大臣們都是心知肚明。可是接下來劉裕乾的一件事就讓人大跌眼睛了,劉裕派人將已經退位的東晉最後一位皇帝司馬德文用棉被捂死。這件事之所以令人費解,是因為按照歷史習慣,禪位的皇帝雖然是皇位做不成了,但是都能得到新任皇帝的保護,最終安養晚年。

比如歷史上的第一位禪位皇帝漢獻帝劉協,被繼任者曹丕封為山陽公,並護送劉協到封國赴任。不僅如此還允許劉協在封地內繼續使用漢朝的禮法,見到曹丕還可以不按天子之禮參拜等等,這些措施都是對禪位皇帝的優待,後來的魏元王曹奐亦是如此。經過這兩次的禪位,禪位制的實情、流程、玩法等,時人都是心知肚明。所以當司馬德文禪位給劉裕的時候,心態非常自然。

《晉書·帝紀》

帝欣然謂左右曰:晉氏久已失之,今復何恨。

皇帝都這麼開朗了,朝廷上反對的聲音自然也很小。禪位發生之後剛過一年,劉裕就派人殺害了已經退位的司馬德文,這件事不但在當時影響極其惡劣,還開創了禪位制殺廢帝的先例。劉裕一生南征北戰,立下大小軍功無數,而且還把持東晉朝政多年,為何卻出了這麼一個昏招,難道是老糊塗了?

其實不然,劉裕派人殺害廢帝的最大原因應該是出於無奈。劉裕這次通過禪位奪取東晉政權,在東晉的歷史上並不是第一次。公元404年,就在司馬德文退位的十六年前,佔據荊州的桓玄在建康迫使晉安帝司馬德宗禪位,取代東晉建立了桓楚政權,這才是東晉朝廷的第一次滅亡。正是在同一年劉裕、劉毅、何無忌等在京口起兵,打著興復晉室的名義討伐桓玄,當時人心歸附義軍,桓玄很快就被迫從建康逃往荊州,最後被朝廷的西征軍徹底消滅。

劉裕廢殺晉恭帝,是什麼讓禪讓制變了味

桓玄之亂

由此可以看出,在桓玄取代晉安帝建立桓楚之後,司馬家在江南還是很有號召力的。在公元420年劉裕篡位登基時,劉裕已經五十七歲了,在那個年代已經算是高壽,隨時都有可能駕鶴西去。劉裕在世之時雖然可以鎮住反對自己的勢力,但是去世之後就猶未可知了。倘若再有一個人像自己當年一樣,振臂高呼擁立司馬德文恢復晉室,即使司馬德文不願意都不行,如此一來劉宋的江山可就危險了。要知道劉裕雖然把持朝政多年,但是整個東晉朝堂上下並不都是劉裕的親信,這一點從劉裕北伐後秦時就可以看出。劉裕消滅後秦之後,本來想經營關隴,圖謀更大的發展,但是留在建康的心腹劉穆之病逝,劉裕聞聽之後,火速從長安南返,"公欲息駕長安,經略趙、魏,會穆之卒,乃歸"。劉裕之所以這麼著急,就是怕朝中的門閥世家生變。可見劉裕並不能完全控制朝政,朝中尚有門閥世家這個不穩定的因素存在。

十幾年前自己舉兵的情景猶在眼前,這怎麼能叫劉裕不擔心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已經禪位的晉恭帝也殺掉,讓有心之人趁早打消恢復晉室的念想。因此殺害晉恭帝,劉裕是明知不可為,而非得為,也是迫於無奈之舉。為了劉宋的江山穩固,在佔據道德制高點和穩固江山上,劉裕最終選擇了穩固江山。

當時的社會環境也是促使劉裕殺害司馬德文的重要原因,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時,之所以會給退位的漢獻帝這麼高的待遇,除了覺得搶了人家的皇位心裡不好意思之外,也覺得皇帝可能真的是'奉天承運'。如果不能善待他,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災禍。其實有這種想法一點都不奇怪,因為皇帝在當時是個很神秘的存在。

劉裕廢殺晉恭帝,是什麼讓禪讓制變了味

劉協劇照

在先秦時期,王和諸侯都是吞鳥蛋或者踩腳印誕生的,好不容易農民出身的劉邦推翻了暴秦的統治,結果劉邦也是因為母親被蛟龍附身才出生的。劉邦當了皇帝之後,又殺馬而盟定下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白馬之盟'。呂后、王莽最後都因為謀取劉家的江山而悲劇收場,因此曹丕對待漢獻帝恭恭敬敬的態度,也就不難理解了。

但是到了東晉十六國時期,皇帝就已經開始氾濫了,根據史學家的統計,在東晉十六國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總共產生了一百多位皇帝。皇帝早期的神秘感早已蕩然無存了,今天還是普通人,明天搖身一變就成了皇帝,信奉'奉天承運'的人越來越少。對於劉裕本人來說皇帝更是不陌生了,公元404年與劉裕同朝為臣的桓玄,篡奪東晉的政權建立了桓楚,桓玄搖身一變從臣子變成了天子,這給後來的劉裕篡權做了一個'好榜樣';公元410年劉裕攻克南燕的廣固城,俘虜南燕皇帝慕容超,將他押解到健康斬首示眾;公元413年,劉裕派兵攻破成都,譙蜀末帝譙縱自縊身亡等等。據統計在劉裕的一生中共消滅了五個國家,殺了六個皇帝。因此,對劉裕來說殺掉一個皇帝,跟殺掉一個平民百姓沒有什麼區別。

劉裕廢殺晉恭帝,是什麼讓禪讓制變了味

而且早在劉裕殺害司馬德文的兩年前,劉裕就已經派人弒殺了當時的晉安帝司馬德宗。

《晉書·帝紀》

初讖雲"昌明之後有二帝",劉裕將為禪代,故密使王韶之縊帝而立恭帝,以應二帝雲。

雖然史書記載這是劉裕為了應讖語而為,個人認為這完全就是劉裕在試水,看看天下人對他弒帝的反應如何。同時也告訴天下人,司馬家的皇帝不是那麼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帝跟我們平常人一樣,明天換一個'普通人'劉裕做皇帝也是一樣的。要說信奉讖語,皇帝裡面就要數前秦皇帝苻堅了,因為聽信讖語"帝出五將久長得",認為如果去五將山待著,前秦就會再度強盛起來。於是苻堅放著堅固的長安城不守,非得去無險可守的五將山,結果非但前秦沒有再次強盛起來,苻堅也被仇敵長久的'留在'了五將山。一生中征戰無數的劉裕,又怎會信這種毫無根據的讖語那。

從劉裕的經歷可以看出,皇帝對劉裕來說沒有任何神秘可言,對待廢帝司馬德文,早已沒了曹丕那種小心翼翼的態度。因此,殺害廢帝司馬德文對劉裕來說心裡不會有絲毫的負罪感,反而是輕而易舉的一件事。被俘的皇帝在可留可不留的情況下,劉裕都選擇了後者,更別說司馬家和劉裕還有世仇。

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位,漢朝四百年的統治宣告結束,而東晉司馬家就是魏國曹家的家臣,漢朝的滅亡自然也有他們家的功勞。另外,作為漢王朝的傳承者,蜀漢丞相諸葛亮曾多次北伐,意圖恢復漢家的天下,但是這些努力最後都失敗了,原因就是司馬家常年駐紮在關隴地區,專門抵抗蜀漢的進攻。

司馬家控制了魏國實權之後,又派遣鍾會和鄧艾率領大軍消滅了蜀漢政權。至此,漢朝最後的餘燼也熄滅了,漢王朝的傳承徹底結束。劉裕作為劉邦弟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代孫,現在終於登基稱帝了,對待自己家的仇人,既然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了。

劉裕廢殺晉恭帝,是什麼讓禪讓制變了味

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目的,劉裕殺害廢帝,給後世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自此之後,因禪位而被廢的皇帝,絕大多數都沒有逃脫被害的結局。劉裕的後代也因權利的爭奪相互攻殺,最終結局也大多以悲劇收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