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天津未來的新型社區規劃,人人擁有舒適的住房

天津未來的新型社區規劃,人人擁有舒適的住房

當今,中國由住宅引發的城市問題,已經日益突出。天津作為直轄市,城市規劃和建設一直走在中國前列,面向未來,解決好住宅問題,不僅關係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關係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天津面向2035、2050年的居住願景

2035年,人人擁有安全舒適、可負擔、有尊嚴的住房。

2050年,建成美好、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實現在天津的詩意棲居。


天津未來的新型社區規劃,人人擁有舒適的住房

更好的生活品質

1.人均住宅建築面積

2035年,天津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40~45平方米。

2050年,天津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45~50平方米。

2.戶型及面積

隨著城鎮家庭結構變化、城鎮住房需求也發生變化,呈現高品質小戶型需求增加,改善性住房需求增加,高檔住房需求上升的趨勢。需提供與家庭結構、住房需求對接的房型與面積,在增加面積的基礎上,合理化住房功能。

天津未來的新型社區規劃,人人擁有舒適的住房

住宅與社區的多樣性

1.多樣的住宅類型

在城鄉融合的格局下,形成與自然環境連續統的城鄉斷面,在不同地區,提出不同的住宅與社區類型引導。在區域內形成豐富多樣的居住形態,承載多種多樣的生活方式,折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2.多樣的建設主體

社區內部住宅建築類型相似,單體建築豐富多樣,風格各異。通過住宅建築實現市民多樣的審美要求、精神追求。
規劃中避免單一開發商大規模建設的粗放模式,鼓勵小規模建設面積、多數量建設主體的精細模式。通過產權地塊切分,充分發揮各建設主體的個性特色。

3.多樣的政策保障

倡導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給、高端有市場的住房政策,重點增加公共住房比例和種類,形成公共住房、市場住房兩個獨立市場,避免對商品房市場的過度衝擊。

4.混合的住宅佈局

引導不同類型居民的適度混合與和諧共處,提倡不同收入、不同年齡的人群共同居住,加強社區融合。
以“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則佈局公共住房,保障型住房宜以獨立地塊形式穿插在商品房中佈局。適當選擇地段較好的地塊建設改善型限價商品房。
老年公寓以獨幢形式靠近社區中心,或與社區中心結合佈局,不鼓勵設置大面積的老年社區。

5.合理的開發強度和密度

控制合理的開發強度和密度,確保住宅類型的多樣性,營造舒適優美的住宅環境。規劃中社區內居住用地整體容積率不得低於1.0。除城市中心核心地段外,嚴格限制居住用地容積率,不得超過2.5。

天津未來的新型社區規劃,人人擁有舒適的住房

天津未來的新型社區規劃願景不僅僅是讓人擁有安全舒適、可負擔、有尊嚴的住房。還要建成美好、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實現在天津的詩意棲居。未來天津豐富多彩的居住形態,多種多樣的生活方式,更折射出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