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現在攝影也能拍出油畫般的效果,油畫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驚龍軒


題主所問:“現在攝影也能拍出油畫般的效果,油畫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如果從時間工作效率來講,油畫的確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原因很簡單,不管一幅油畫從開始到完成要花費多長時間,總之,攝影拍攝一張照片的時間都要比油畫的時間少的多,按一下快門,幾秒鐘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攝影能拍出油畫般的效果,油畫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開篇雖然提到從時間工作效率來講,油畫是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從藝術價值的角度來講,油畫依然有存在的必要,關於油畫藝術的價值那就非常多了,比如,學習創作一幅油畫的過程,可以培養一個人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而這些能力可以開啟人的智慧之門,


更主要的是,學習油畫藝術的門檻要比學習攝影藝術的門檻低的多,因為畫筆、畫紙的成本要比攝像機的成本低的多,這是很現實的事情,學習任何藝術都是要花錢的,一門人人都可以參與的藝術,必定是一門生命力很強的藝術,學習油畫成本很低,但意義很大,

要知道,攝影的“光影效果”來源於油畫的“倫勃朗式用光”,攝影照片的“光影效果”是依靠機器形成的,而油畫的“光影明暗對比、空間透視效果”是依靠手工對色彩的運用處理精緻完成的,前後兩者,相比較之下,油畫的創作,更讓人樂趣無窮,更有成就感,



讓油畫依然有存在的必要的理由有很多,或許我們還可以這樣理解:油畫與攝影之間的關係,並沒有任何商業利益上的衝突(同是藝術,而不是商品)我畫我的油畫,你攝影你的照片,產品屬性依然完全不一樣,因為創作工具不一樣,也沒有技術上的優勝劣汰,並不是說,高像素的照相機會代替低像素的照相機。


詩夜城主


呵呵!問這話的人就是一個白痴,就如同現在都喝上飲料了還有必要喝水喝牛奶嗎是一樣的道理。藝術攝影和油畫藝術都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藝術,怎麼有了攝影就沒必要油畫了呢?有人會說攝影比油畫逼真也來得快,但攝影的細膩永遠比不上寫實油畫的細緻和展示力,攝影只是拍攝原有的光體和物體,如果沒有原有的光與物,你怎麼拍攝都不可能攝出一物體和光彩來,油畫就可以在沒有的物體和光源下依靠想象,通過幻想,創造性的畫出來而展示藝術之美。也有人說油畫的寫實比不了攝影的真實?說這話的就是一個沒有油畫欣賞力的油畫白痴。我在頭條裡的關於油畫的很多問答中就有講過多次,現在下載我講過的其中一篇的一個段落如下:有很多人說超寫實的油畫沒必要,有照片攝影就行?其實是你不會欣賞超寫實的油畫,超寫實的油畫與照片比,除去構圖.構思不說,兩者間不管在高光處還是陰暗部,從表面看沒有多大的變化,但在照片上的細節是比不了超寫實的油畫的,也就是說超寫實的油畫不管在高光部和暗影部分還是有很多物體展示和色彩變化的,照片是不能這樣展示的不管你的像素有多高,還有就是攝影只能拍攝原有的物體和光與顏色,但超寫實的油畫就可以在原有的物體色彩上創作創新的畫出統一的色調和物體,也可在不同的顏色畫出同樣的色調而達到色彩之美。你一定會說現代數碼攝影也能在電腦上後期製作,也可以把沒有的色彩和物體加上和批上?呵呵!這不就是與繪畫和調色是一樣了嗎?這還能說是寫實攝影嗎?還有超寫實的油畫精彩就精彩在細節上,攝影在沒有的物體和沒有了光源,你像素更高也是無能為力的。超寫實油畫就不一樣了,它能在這細節上創作所需要的東西,那就是超寫實的創新制作了,這樣就能畫出與照片沒有的超一流的繪畫作品細節來。還有欣賞超寫實油畫不擔能欣賞油畫的文化內涵和油畫所展示的思想.構圖.色彩外,還能細看超寫實的細節中的色彩和細節中的趣味,很是讓你經久耐看,能從各個細節欣賞不同的細節變化和色調中的色彩等等。這些都是寫實照片所做不到的。


藝術東方no1


如果要形容油畫和攝影的關係,應該更像是一對非親生的兄弟。雖然一直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卻又極力撇清與對方的關係,互相都要裝出不待見的樣子。

從資歷上來說,18世紀20年代才出現的攝影技術當然無法與歷史悠久的油畫藝術相提並論,但是攝影技術的出現事實上對油畫藝術造成了很大沖擊,油畫界對這個突然出現的“小弟”既感到好奇,又有一種本能的排斥。

在文藝復興時期,畫家要完成一幅寫實逼真的肖像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只能為少數貴族階層服務。這一點與我國古代的情形差不多,沒有相當地位的人要想擁有自己的畫像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一種情形,就是犯事被通緝時可能會有畫像貼出來,這當然不是什麼值得慶幸的事。由此可以想見,那時的畫師該是如何的備受尊寵。

但是攝影技術就這樣不合時宜地出現了,幾分鐘的顯影過程便能讓普通大眾也能在照片中看到自己真實逼真的圖像。從某種程度而言,照相機取代了肖像畫家的某些工作。攝影對繪畫產生了實質性的衝擊,引起了畫家心理上的極大落差,甚至充滿了焦慮和恐慌。

那時,一位法國藝術家在談及攝影時說道:“從今天起繪畫死亡了。”

事實上,攝影出現後,繪畫不僅沒有“死亡”,還在開始的階段保持著一種密不可分的曖昧關係。那時,照片上的形象和畫布上的形象可以相互快速交流,以至於現在無法判斷和辨析出這種轉換。攝影師作假畫,畫家則利用照片打草圖。各取所需,雖然談不上水乳交融,倒也算關係融洽。

可是,隨著攝影技術的不斷髮展,攝影師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和藝術層面的追求。這對於始終保持著優越感的畫家而言,當然是很難容忍的。及至今天,繪畫和攝影已然成為少有交集的兩個藝術門類。

雖然攝影技術從繪畫手中接過記錄現實的功能,同時也讓畫家重新思考繪畫作為一種再現媒介的本質,對某些繪畫類型(如肖像畫)和繪畫風格產生了影響。

19世紀,以馬奈、莫奈和杜尚等人為代表的一批法國畫家對作畫方式和認知方式進行革新,思考如何能夠像攝影一樣捕捉大自然中瞬息萬變的光影變化。打破傳統作畫方式,完全拋棄畫室,走入自然作畫,最終催生了影響深遠的印象派畫風。

及至今天,諸如冷軍等超寫實畫家,掌握著令人歎為觀止的油畫寫實技法,同時賦予了自己的藝術思維,完全無視攝影藝術的存在。而更多的攝影工作中開始被稱為藝術家,他們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藝術創造力,包括把攝影作品拍出油畫效果。

如果我不說,你可能很難想到我的這組配圖都是來自英國攝影師喬恩·保羅的攝影作品。和冷軍他們超越攝影技術的超寫實油畫作品一樣,這些攝影作品同樣在挑戰著油畫藝術的魅力呈現。

驚龍軒以為,攝影與油畫都是藝術領域的兩朵奇葩,雖有牴觸,更多的還是交流和交融。完全融合不太可能,針鋒相對也沒有必要。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驚龍軒


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本人就覺得這個問題本身存在一起歧義,現在的攝影拍出的油畫般的效果,我想大致是指寫實逼真的油畫。然後是通過攝影設備拍攝,再通過後期製作而成的效果,這無疑都是靠後期製作。這個跟作畫其實並不能相提並論的,個人認為是兩者是不一樣的表現手法。再者,攝影是通過鏡頭的捕捉來進行對景色人物的呈現,然而油畫,不僅僅是呈現景色或人物,更是講求創作。

我們詳細瞭解一下油畫,油畫的流派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以客觀的再現為主的創造性作品;第二類是以主觀表現為主的創造性作品。而油畫的表現手法主要有:洛克克派、古典主義與學院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寫實主義和照像寫實主義、後印象主義、野獸派、立體主義、未來主義、抽象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若是說現在攝影技術能拍出油畫的效果,我想大概就是指寫實主義和照相寫實主義這一派系,無疑在我們人體的視覺感官上去對比,是能拍攝到那樣的效果。

但攝影技術並不能取代油畫,因為油畫所存在的年代及意義,遠遠超過攝影。從美學來說,攝影一直是學習繪畫的,至今都是如此。所以,繪畫在美學上的優勢,這是攝影無法比較的。攝影給我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的高效服務,有時還是重要的歷史記錄的資料。可以說,近一百多年的歷史,有百分之六十的歷史是攝影記錄的,這是科學帶給我們的便捷。但是,我們也需要一些深度細緻的品味和欣賞。超寫實主義繪畫,只是繪畫的一種方法,在可能性上遠遠不是攝影能夠比擬的。但是,繪畫的共同規律,對於超寫實主義繪畫方法仍然有制約作用,那就是,繪畫形式不等於繪畫美。偉大的繪畫絕對不是繪畫方法問題而是美學價值問題。

對於藝術創作,並不存在任何一方可取代任何一方,我們必須學會去欣賞藝術創作裡的細節和體會,也要學會對藝術的尊重。


姍姍來遲的莫妮卡


無論是油畫,還是攝影,最終呈現給受眾的,不是表達形式,而是“作品”。

攝影確實不能基本做到仿成油畫的外在筆觸形式,但難以達成油畫中營造的作品內涵。

從某種意義上說,油畫,更能自主地表達創作者的思想意圖,情緒氛圍;而攝影卻次之,得靠在現實中“碰運氣”,去截取實際場景的片段畫面。所以,攝影不僅代替不了油畫,在油畫面前,最好還得低調一點……

雖然,我也是一名攝影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