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马超投奔刘备时,带了多少兵马?马超有自己的势力吗?

So-蒋民学


《三国典略》记载:建安十六年,超与山东诸将候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凡十部,俱反,其众十万,同据河、潼,建列营陈。

建安十六年,西凉地方军阀势力首领马超、韩遂率领关东诸将,聚众十万,举兵造反,很快就占据了黄河上游及关中潼关一带。同年曹操率军西征,与马超激战。马超先胜后败,溃逃至定 安,韩遂则逃奔凉州金城。曹操下令诛灭马超三族。

马超、韩遂反西凉后,被曹操镇压,韩遂逃到金城,被部将所杀,马超则先逃安定,后至凉州。马超父马腾本已归附汉廷,却因受儿子造反牵累,被夷灭三族(正史记载和小说《三国演义》描述的完全相反)。

很显然,是马超铤而走险、举兵造反在前,其父马腾被杀在后,是马超的谋逆之举直接导致了老父被杀、二百余口亲族被诛灭的悲惨后果。

《三国志·魏书·杨阜传》记载,姜叙老母曾经唾骂马超是个“背父叛君”、天地不容的逆贼,可见其人虽武艺高强、勇冠三军,但不忠不孝,人品很次。

还是言归正传:马超举兵造反,是联合了西凉大小十个武装集团共同举事的,也就是共纠集了十万之众。在这些军阀中,以马超的实力最强,麾下至少有数万兵马。但几经血战,他的实力受损严重,关东诸将也作鸟兽散。尤其是在陇上被曹军再次击败后,他无奈率残部辗转逃到汉中,依附汉中王张鲁 。

《典略》记载,张鲁久闻马超威名,收留他后欲拜其为都讲祭酒(张鲁自设官职),还想将女儿嫁给他为妻,有部下谏阻道:“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此人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岂能爱别人)?鲁乃止”。由此可见,马超投张鲁时,因所部伤亡惨重,最多只剩一、两万人了,实力大不如前。否则,凭其绝世武功与精兵强将,张鲁怎会不重用他?人品次并非个中重点。

马超在汉中时,无时无刻不想复夺凉州、报曹操杀父灭族之仇,他好几次向张鲁借兵,北攻西凉,均遭挫败,无功而返。张鲁部将杨白等人嫉妒马超之能,欲谋害他,马超预感到危险,遂从武都逃往氐中(羌、氐等游牧部族聚居地)避祸,刘备伐益州时,他率部转奔往蜀。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末,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各路大军分别从北、东、南三个方向会合于成都城下,准备发起夺取益州的最后一战。

刘备等人认为,刘璋经营成都城日久,城池高耸、坚固,兵精粮足,假如硬攻必将付出惨烈的代价。

就在此时,马超遣使抵达刘营,表示愿意归降。刘备听说马超欲降,心中大喜,及忙派人告诉马超不要操之过急。他暗地里派人马与马超部会合,然后授意马超率领增益混合在一起的大队人马大张旗鼓、浩浩荡荡的开到成都城北屯驻下来。

刘备这样做,无非是想给刘璋造成两个错觉:一、刘军又增强了力量,有许多精兵猛将加盟进来。马超悍勇绝伦,当世闻名,他曾在渭滨之畔杀得曹操“割须弃袍”、闻风丧胆,曹操也曾夸他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之心” ,如今他又率领大队人马帮助刘备攻打成都,令刘如虎添翼。二、刘备可能与汉中张鲁暗通曲款,并取得了张鲁的支持,因为刘璋知道马超是张鲁的部将,而刘备遣李恢招纳马超是秘密进行的,刘璋困守成都,对这一切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刘备派大批人马混入马超队伍中,一方面是大造声势,给刘璋造成一种错觉,加大震慑力,动摇其坚守信心,但从另一方面看,彼时马超的兵马并不多,最多只有万把人,否则刘备也不会增兵为其造势了。

这样一番虚虚实实操作下来,刘璋的信心果然受到进一步动摇。刘备不失时机派简雍入城劝刘璋投降。简雍极善辞令,他对刘璋晓以利害,刘璋生性暗弱,很快被说服,便下令打开城门,与简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刘备不费一兵一卒就取了成都。

马超取成都有功,被刘备封为平西将军,驻守临沮,赐爵前都亭侯。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

马超归附刘备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地位,但他无时无刻不纠结在“背君叛父”的自责中。因为自己,连累老父和二百余亲族被诛,令期长期难以释怀,郁愤之情难以排遣,很快就走完了自己47年的人生路程。

《三国志·蜀书·马超传》载:章武二年,马超病卒,年四十七。临终前,他上疏刘备,说:“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祭,深托陛下,余无复言”。将族弟马岱托付给刘备后,马超溘然长逝。死后,他被追谥威侯,子承嗣。

马超投奔蜀汉后,虽然也受重视,但毕竟败军之将不言勇,又受关羽、张飞歧视、排斥,除参与汉中争夺战外,始终没能发挥太大作用,更不要说形成自己的势力了。

马超死后仅仅六年,诸葛亮就开始发动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战争了。假如马超仍在,凭他的能力与赫赫威名,加上与曹操的不共戴天之仇,是完全能建功立业的。如果真的那样,马超那段不清不白的历史或也将被改写。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


铁马冰河wu


马超投奔刘备时候带了一千五百名兵左右,大约是骑兵1000多人,步兵500人。后来投降刘备后又招募了之前失散的那些部下,合计约3000人,这个数据是从诸葛亮南征时向马岱借兵时得知的。

古代打仗没有远程射杀能力,撒丫子跑的话十有八九会追不上,尤其是像马超这种骑兵为主的部队,在关中平原以及陇西草原上根本就追不上。马超被曹操打败以后,只带了几十人突围,突围后到羌族部落收拢自己的败兵,一年多时间里就聚拢了骑兵一千多人。由于缺乏根据地,马超缺乏粮饷养活部队,只能投奔张鲁,张鲁另外调步兵500人给马超作为他的部属(名为部属实为监视),所以马超投降的时候就是这一千多人。

刘备缺骑兵,马超的部队是刘备唯一的骑兵部队,这使得马超在刘备的势力里地位很高。当时刘备给了他一个特权,让他成立一个军区(类似于关羽张飞魏延这种),马超任军团长,马岱担任副军团长。当然刘备并不信任马超,他把军权剥离给了马岱,打仗的时候直接指认让马岱去带兵打仗。却让马超去管政治,借口是马超还有一些部属游散在陇西,想让他把这些人招募过来,所以主将干了政委的工作,政委干了主将的工作。


优己


先上答案再阐述:马超带到刘备阵营的兵马,估计也就有几百骑而已。

马超之投刘备,是在向张鲁借兵反攻凉州未果、又担心被张鲁部下所害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无奈的自救行为。

在此之前的马超,因为杨阜等人的反叛不但丢掉了陇上的地盘,他本人也在叛军的围攻中侥幸脱身,不得不依附了汉中太守张鲁。

也就是说,先后在潼关、凉州治所冀城、祁山(反攻凉州)被曹操、杨阜、夏侯渊、张颌打败的马超,手中握有的兵力只会越来越少。

转投刘备时,之所以说马超的兵马大概只有几百骑,我们可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向张鲁借兵围攻祁山时,被张郃五千兵力逼退的马超,有多少兵马呢?

依附张鲁前,马超的名号为自立的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而张鲁不过是镇夷中郎将、汉中太守。心高气傲的马超之所以投奔级别要低很多的张鲁,实在是没有活路了。

不甘心在凉州失败的马超,向张鲁借兵反攻凉州、围攻祁山。夏侯渊派张郃为前部前来救急,马超败走。

张郃带了多少兵呢?《资治通鉴》说的很清楚,“(渊)使郃督步骑五千为前部,超败走”,《三国志夏侯渊传》说的则更详细,“使颌督五千步骑在前,从陈仓道入。超将氐羌数千逆郃。未战,超走”。

看到没,二者都清晰记载着马超帐下有几千氐羌兵马。这几千氐羌兵马,应该不是从张鲁处借来的,就是马超个人的军队。

再联系到一说是马超战败退走,一说是未战就主动撤走了,都足以说明马超的氐羌兵应该不会超过三千,否则以马超的尿性绝不至于打不赢张郃。

转投刘备时前,马超离开南郑前往氐中避祸,等于是逃亡了,私兵自然不多

其实起初张鲁对马超还是很信任的。后来一方面因为马超反攻凉州失败,利用价值打了折扣,另一方还有人在张鲁面前中伤为人自私,说马超“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加之还有人想图马超性命,马超只好“辞兵”开溜到武都郡,然后又去了氐中。

既然是逃亡,跟随马超出走的兵马不是很多了,顶多是一些亲信私兵。

我们不妨再根据与马超有类似经历的吕布的情况,来推断一下马超带到刘备处的到底有多少兵力。吕布在长安被李傕、郭汜打败后,“将数百骑出武关,欲诣袁术”。吕布出逃,跟随他的只有几百名骑兵而已。

由于袁术不收留,吕布只好去投奔河内太守张杨,随后又去了袁绍处。后来,帮袁绍打败张燕的黑山军又被袁绍派了三千壮士“礼送出境”时,吕布的兵马就只有几十人了。

马超的情况也基本类似,由于是不断逃亡,跟随他跑路的应该只是骑兵,步兵被丢弃了。到转投刘备时,估计马超拥有的私人兵马也只有几百而已了。

几百名私兵,再加上一个堂弟马岱,还不足以支撑起马超在刘备集团形成山头

马超的问题,在于他的个人信用“破产”了,以致让部下认为跟着他混没什么前途,其中就包括猛将庞德。

作为落魄的曾经的一方诸侯,马超的尴尬在于:带来的这点亲信实力还不足以在刘备集团形成独立的山头势力;同时又无法融入其他已经成型的山头。

而刘备,也仅是把失去实力的马超当成“吉祥物”,位可以高权不可以重,到必要时还要扯出马超这张“虎皮”当当大旗。

马超要是真的有权有势,也不至于在47岁就郁郁而终了。

总体来说,马超的人生就是典型的高开低走,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他的个人悲剧,虽有时代的原因,但更多还是他个人的性格缺陷造成的


司马砸光


我是专注历史的莫地方,我来回答。

马超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能和关羽、张飞、黄忠、赵云同为五虎上将,其实力超群,并且是蜀汉最强盛时期的顶梁柱。

马超父亲是马腾,马腾和韩遂是西北最大军阀,割据凉州多年,势力是十分强大,原本割据凉州之地,后因跟曹操交战导致失败,马超无路可走,投降了汉中张鲁,马超本来其并不是个安分人,引起张鲁猜忌,马超无奈,最终选择投降了刘备。

刘备在进攻成都时候,得知马超走投无路,并派人说服马超出兵,这个时候马超已经打算离开张鲁,接到刘备邀请后,马超很快答应了刘备要求,虽然,自己手下兵马不多,马超还是派出了兵马帮助刘备,最终刘璋在听到马超帮刘备后迅速选择投降,刘备顺利占领了成都。

马超进度两难时候,刘备提出邀请,他顺水推舟离开张鲁投奔刘备,这个时候马超心里是十分感激刘备,他才会选择投降刘备?

马超是来投降的,必然兵马不多,他所带来的兵马,必然是属于他的势力,这股势力人并不多,可能就几千人,毕竟还是有一定势力,这个时候刘备派出人对马超部队进行接应,一方面可以壮大攻打刘璋部队势力,人数太多必然围困不了成都,马超兵马对于刘备还是有一定益处。

刘备之所以不重用马超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主要虽是悍将,他朝秦暮楚,那天不待不顺了,就会毫不犹豫离开刘备。

第二、马超诚信不足,并且十分残暴,这个对于以仁厚自居刘备是不十分不同的。

第三、马超有勇无谋。

第四、马超名声不佳,不顾家人死活造反,导致家人全部给曹操杀了。

马超在投降刘备后,可以说虽有高官,但是一直没受到重用,重要就是马超虽厉害,刘备不敢用,马超到蜀汉后一直战战赫赫过日子,从不敢越过雷池,他知道自己知道忠于刘备,才能保自己平安。

并于公元前222年病逝,他的一生从割据西凉到最后寄人篱下,可以说他的人生是十分悲惨的。


莫地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马超没有带去多少兵力。

马超的父亲马腾,其实只是西北叛军的一支而已。在西北地区,有十多支叛军,其中韩遂和马腾实力最强。

但这也是相对而言。而且马腾和韩遂并不是一条心,互相多次火拼。韩遂曾杀掉了马腾的妻儿,二人连年交战。

马腾鼎盛时期,曾经让马超派兵支援曹操,攻击袁绍将领郭援、高干。马腾将主力尽数拿出,马超的兵力也不过1万人而已。

马超后来反叛曹操,同韩遂以及其他西北军阀联手,出兵也不过数万。

后曹操侧翻韩遂叛变,马超前后两次起兵,都被被彻底击败。

当马超走投无路,投靠张鲁时,最多不过几千部下。

如果不是这样,以张鲁固守小小的汉中,哪里对付的了马超,早就被马超吃掉了。

马超也就没有必要,偷偷去投靠刘备。

马超的部下,嫡系的其实不多,有很多是羌族等少数民族。

在和曹操作战时,马超的部队可能一度增加到二三万,但很多是壮声势的。

真正厉害的,还是马超的嫡系骑兵。其他的部队,再多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不会和马超一条心。

所以曹操听到马超增兵反而笑了,知道马超用不了多久就会内乱。同时,增加的部队不但不能作战,还会消耗马超宝贵的给养。

事实也是如此,一旦马超战败,这些少数民族就纷纷自行脱离。

其实,我们看看刘备对马超的待遇,就知道马超没有什么实力。

马超虽被封侯晋爵,位列平西将军、前都亭侯,西凉统领等职务,但并没有被重用,也没有在统帅过大军作战。

甚至马超的部队也被刘备安排马岱指挥!

如果马超真的有二三万大军,相比刘备当时不过五六万人马还是很多的,刘备不可能不重用他。不然,马超完全可以反叛。

之所以不重用,说来说去还是马超没有太多实力。

况且,他的数千部队之所以纵横西北,主要是依靠骑兵。

进入汉中和蜀国腹地,骑兵的用处就不大了,更需要的是山地步兵。

以马超区区几千人失去了自己的特长,也难怪刘备不重用。


萨沙


西凉人马超,因为自己的缘故连累了父亲,还害的自己一家被曹操灭了门,无奈他只能带了一些兵马去投靠刘备。

虽然是投靠刘备,但是在心里是看不起刘备的,觉得他是一个卖草鞋的,但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啊,没有办法,只有卑躬屈膝地向刘备称臣。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马超是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另外四个是前将军关羽,张飞,老将黄忠,和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并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

马超投靠刘备时带了多少兵?

马超投靠刘备并不是想和刘备一起打天下,而是在刘备那里等待时机,准备东山再起,马超在心里是看不起刘备的,因为他觉得刘备只是一个卖草鞋的,自己作为一方霸主,凭什么给他效力?在平时的接触中,马超对刘备也是很不尊重,从这些可以看出马超投靠刘备不会带多少军队的,据说是大约不到1万人,几千人马而已。



因为马超始终觉得自己是曾经的一方霸主,委身投靠刘备本来就很委屈了,还会带更多的兵马助他东山再起,助他一臂之力那是不可能的,马超自从到了刘备那里,没有一天快乐的日子,这个人性格孤僻,也很少有朋友,自己的心里话,也从来不对别人说,再加上他原本是西凉人,到了南方蜀地不适合那里的环境,作为一个80高的汉子,成天生病5天一大病,三天一小病,最后在47岁的时候抑郁而亡。


马超虽然看不起刘备,但是刘备很重视马超,刘备在当汉中王的时候,任马超为五虎上将之一。从这点看出刘备对马超的看重,马超的一生也没有打败多少大将,他就是在刘备那个平台里等待的时机好东山再起,但是他的能力却被刘备给压制,他好比笼中之鸟很不痛快


佳宁姐姐说历史


马超投奔刘备的时候根本没有带上很多人,因为当时已经是逃难了,根本顾不了太多,手底下愿意跟着马超的人,也是没有多少的马超,自己是像一个流浪汉一样过的,是孤苦伶仃,就算投靠了一个人,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流,也没有人去信任他。而当他投靠刘备的时候,马超得到了信任,但是马超却特别的骄傲,最终是被关羽和张飞给压迫了,也知道自己是一个落难者,最终收起了自己的脾气,根本没有什么实力,日子过得非常的凄惨。


这个已经不是从前的马超了,当他和曹操打仗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是天下无敌,或者是在遇见曹操之前,但是曹操给马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那就是将他所有的家人都杀死了,并且把马超赶走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曹操,曹操是非常的让马超痛恨的,可是马超也没办法,毕竟马超没有强大实力,打不败曹操只能够找到曹操敌人,而只能够抓到刘备了。

马超当时是非常的可怜,一个人在外面流浪了很多,再也不是那个小军阀了,只是一个落难者,在这个乱世之中,他是一个可悲的人物。

尽柔兆涒滩,凡三年。 孝献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公元二一四年) 春,马超从张鲁求兵,北取凉州,鲁遣超还围祁山。姜叙等告急于夏侯渊,诸将议欲须魏公操节度。渊曰:“公在鄴,反覆四千里,比报,叙等必败,非救急也。”遂行,


当时马超从西北地区逃了出来,这个就是因为被曹操赶了出来,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了,而且手底下的很多人都逃走了,见到马超这么落魄,跟着他能够干什么呢?虽然很多人是被马超的实力所征服,但是能够得到重用的也并不是太多,跟着马超的大多都是马超的亲信,只有几百多个人,而第1个收留马超的就是张鲁。



当时见到马超的实力是非常强大,所以就收留了他,但是马超这个人的话,脾气特别的暴躁,而且也非常的骄傲,因为自己拥有这么强大的实力和吕布都是差不多的,结果没有这么重用他,反而是想要去夺权,这个时候哪个领导愿意看到这个外人能够干涉自己的势力,最后是对他非常不信任,把他安放在一个小小地方,尤其是刘备过来的时候,要他和刘备打仗,当时刘备派了张飞和他去招手,马超和张飞打了300个回合,从天刚刚亮的时候打到天已经黑了,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



但是刘备的话并不是想要杀掉马超,要不然的话他早就派关羽和赵云来了,他就是想要收留马超派人和马超谈了一下,最终是得到了马超的心,这个人是他最喜欢的人了,对马超的话就会是非常的好,但是马超是非常骄傲,很多次都直接喊刘备的名字,关羽和张飞就不服了,有一天他们就站着,站在了刘备的身边,这个时候马超就感到非常惊讶,这么厉害的人都站着了,所以他也只能够更加尊敬刘备了。

你们认为马超到底有没有赵云那么厉害呢?换一张下面评论。


汪公说


马超虽然不至于是只身入蜀,但身边所带的人不会很多,他的兵已经一早被曹操于潼关和冀城给毁了。

马家在关中的势力很大,马超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家族在关中经营根基很深。“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着北土,威武并昭”。

马超虽没了军队,但威望还在

在马超从张鲁那里逃出来后,跑到了氐中一带,并招揽了数千氐、羌兵,曹操派了张郃率五千兵前来,马超败走,军资器械大部分都被张郃所获。马超也就是这时候和刘备互通往来,并受到刘备的邀请入蜀。

刘备见到马超之后,暗中地将自己的一支部队交给马超。如果马超这时候带的兵多的话,那刘备完全不需要这样做,刘备想利用马超的威望来迫降成都的刘璋,自然需要加强马超的兵力,但又不能过于明显。

毕竟成都里还有不少抵抗的力量,要是被他们知道马超的兵是借来的,可能会横生枝节。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马超入蜀时所带的人不会很多,或许只有他那数千羌、氐联合部队。

不过这支部队曾经被张郃打散过,就算马超收集剩余的散兵,人数也不会超过两千。(无三不成数,马超的联合部队起先至少有三千人,被张郃打败后要把打个对折,大概只有一千多人)


不过马超虽然没了军队,但他的资本还在:那就是马家在关中的威望。在刘备和曹操争霸汉中时,马超和张飞作为主力屯兵下辩,而马超凭借在羌、氐中的威望,直接鼓动了氐族雷定七部一万多人响应刘备,对抗曹操,牵制了曹军的主力。

而且刘备在拿下汉中几年后称帝,封马超为凉州牧,这虽然只是个虚领(凉州那时候已经在曹操手里了),不过也证明了马超在凉州的依旧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三国演义》中曾说到:羌、氐人以马超为“神威天将军”,并凭着马超一人之力,就迫退了羌王轲比能的十万大军。虽然是有点夸大,但也未必不是没有可能的。



一贰一橙


马超投奔刘备的时候,身边已经没有多少军队。由于刘备一直防备马超,马超在投奔刘备后,并没有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刘备只给了马超高官厚禄,却始终没有给马超任何实权。

马超出生于凉州军阀家庭,他的父亲马腾是凉州军的重要领导者。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韩遂和马腾先后席卷凉州,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势力。李傕和郭汜掌握朝政的时候,马腾和韩遂结为异性兄弟,马腾被封为征西将军,韩遂被封为镇西将军。

后来曹操控制了汉献帝,马腾和韩遂都依附于曹操,马腾派遣马超带领军队帮助曹操平定了高干,曹操封马超做了徐州刺史,后来又改封谏议大夫。马腾入朝为官后,马超继承了马腾的势力,成为了凉州军阀的领袖之一。

当时凉州地区的军阀有十多股势力,这些势力都尊奉马超和韩遂为首领。在曹操派遣军队进攻汉中的时候,马超和韩遂带领凉州军阀起兵造反,曹操亲自带领大军讨伐,由此爆发了潼关之战。

潼关之战是马超一生最光彩的一战,马超在战争前期提出了固守消耗的战术,如果韩遂听从马超的意见,那么曹操肯定无法在潼关持久。然而凉州军阀都支持韩遂趁着曹军渡河攻击曹军的计划,马超的计谋没有得到实行。

在曹操军队渡河的时候,马超带领一万多人攻击曹操的指挥部,曹操身边只有100多人,许褚用马鞍护卫曹操,才将曹操从乱军中救出。之后马超和曹操在阵前谈判,马超想要偷袭逮捕曹操,因为许褚在身边护卫而作罢。因为凉州军阀内部不稳,潼关之战以马超的失败告终。马

超在潼关战败后,又占领了凉州数年之久,后来被夏侯渊和张郃赶出凉州,被迫投奔了汉中张鲁。在投奔张鲁之后,马超曾经带领军队出祁山进攻凉州,因为夏侯渊援军赶到而被迫退兵。由于在张鲁手下不得志,马超又辗转投奔了刘备。马超投奔刘备之后,刘备将自己的一支军队交给马超,制造出马超兵多将广的假象。

实际上马超当时已经没有多少嫡系,刘备之所以厚待马超,一方面是为了借助马超的威名攻打凉州,另一方面是因为马超是名将之后,刘备想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好名声。马超投奔刘备之后,没有真正担任过任何地方上的职务,只挂名过临沮都督,因此马超在投奔刘备后,既没有多少军队,也没有任何地盘。


史海泛舟摆渡人


非常感谢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马超在投奔刘备之前,是归属与张鲁的,因此手底下的兵马并没有多少,因此势力也很小。马超的父亲是马腾,他和韩遂割据西北,是凉州最大的势力,东汉末年,马腾,韩遂判断朝廷。

官渡之战之前,马超接受曹操招抚,并质子入京,自此后马腾在西北保境安民,举荐贤良。208年,曹操征召马腾为卫尉,马腾把军队交给了马超管理,自己则带着儿子马休,马铁和其余家属奔赴邺城。至此就可以看出来马腾只想着安度晚年。但是马超却不希望就这样放弃家业,与此同时,曹操也在扩张势力,于是将马超的兵权想要收回来,但是因为马超的野心,所以兵权并不想交出去,于是双发就发生了冲突。

211年,马超,韩遂,候选,李戡等人共十路人马占据潼关反叛曹操,一共带走大概十万人左右。所以马超应该在一万人左右。虽然马超在潼关叛乱了,但是曹操还是想着马超能够回归,所以并没有马上杀死在邺城的马腾。但是马超一心想要离开曹操,于是在212年,趁着曹操平定河间叛乱的时候,围攻凉州刺史驻地冀城。就是因为马超这样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曹操,于是就将留在邺城的马腾,马休,马铁等人杀掉。最终,马超还是攻下了冀城,并且击败了前来增援的夏侯渊,为了报杀父之仇,马超诛杀了曹操委任凉州刺史韦康一门。

也是因为此事,马超的残暴引起了凉州百姓的不满,213年,韦康部下姜叙等人起兵,最终击败马超,杀掉了马超的妻子和儿子。

家破人亡,马超只能率领残余部队投靠了张鲁,这时候他的手底下只有几千人,刚开始的时候张鲁对马超还是可以的,但是有部下进言,马超打半辈子仗,确实一直吃败仗,连累家人,要是将他的女儿嫁给马超,这就是在受罪。

于是张鲁也就作罢了,并且开始猜忌马超,于是,马超又带着自己的部队到氏族聚居的地方了。与此同时,刘备正在围攻刘璋,得知马超走投无路,于是便联系招抚,这个时候的马超大概部队在两千人左右,虽然马超部队人数很少,但是名气还是存在的,因此刘璋知道马超相助刘备的时候,没有反抗多久就乖乖投降了。


自从归顺了刘备之后,马超安稳了很多,在刘备称帝之后,任命马超为骠骑大将军,凉州牧,斄乡侯,虽然马超的官位很高,但是手里并没有实权。222年,马超病重辞世。纵观马超一生,充满了悲剧,但是这样的悲剧,也是由他自己所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