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BBC版《无人生还》,阿加莎看了会满意吗

BBC版《无人生还》,阿加莎看了会满意吗

《无人生还》剧照

由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改编的BBC剧集《无人生还》,其时代背景依然放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只是在影像风格上,要比以往的电影版本明媚得多。而在旧版本中最让书迷、影迷津津乐道的惊悚和悬疑成分,则被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物之间的互动,以及角色心路历程的变化。

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两个版本的《无人生还》电影,是1945年的美国电影版本和1987年前苏联的电影版本,而目前已有的影视剧版本中,时长大部分为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之间。BBC的新版,每集将近一个小时,因此全剧的篇幅约为三个小时。篇幅被拉长后,许多细节也被放大,叙事节奏也变得缓慢。

BBC版《无人生还》,阿加莎看了会满意吗

《无人生还》剧照

素不相识的十个人,不约而同地收到了署名“欧文先生”的一封邀请信而相聚到了孤岛上的一幢别墅,但连同船夫那拉考特在内的十一个人,包括别墅管家罗杰斯夫妇、应聘欧文先生秘书的维拉小姐,都未曾见过欧文先生的真面目。

船夫在将客人一个个送达别墅后便离开了孤岛,岛上的十个人,似乎都隐藏着很深的秘密。未几,岛上的人一个个死于非命,而每死一个人,别墅的小瓷人便会少一个,于是大家都陷入了极端的恐慌之中。
一首叫《十个小黑人》的童谣贯穿整个故事,而每个人的死亡方式,和童谣都是吻合的。

使用诗歌和童谣作为案件的贯穿线索是阿加莎的惯用伎俩,除了《无人生还》之外,还有《捕鼠器》、《啤酒谋杀案》、《黑麦奇案》等作品都使用过这个方法。这样的伎俩却也存在自身弊病,一是造成了同一诡计在同一案件里反复使用易造成审美疲劳,二则是作者需要让案件的发展来迁就童谣的内容。

此次的BBC淡化了童谣和小瓷人,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为了避免让剧情看起来过于幼稚,因此将重点放在了人物的性格上。

BBC版《无人生还》,阿加莎看了会满意吗

《无人生还》剧照

比如,第一名受害者马斯顿被设置成了一位吸食白粉的瘾君子,这在从前的任何一个版本里都未曾出现过,而当他死亡之后,其余幸存者也因为知道了他是瘾君子的身份而选择明哲保身同他划清界限;

而不同于以往版本中未把嫌疑犯的矛头指向任何一个人,整个第一集最心怀鬼胎的是管家罗杰斯夫妇,可是罗杰斯太太却在第一集的结尾死去了,这也给之后的剧情留下了很大的悬念。

从豆瓣评分来看,新版《无人生还》颇受原著党青睐,而在笔者看来,这版最成功的改编在于让故事尊重时代背景的同时又做出了迎合新时代观众审美的改编。期待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越来越多的阿加莎的小说都得到优质改编,让更多的读者和观众认识这位伟大的侦探女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