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秦始皇陵為什麼停止挖掘?專家:你看山上的石榴樹

秦始皇陵為什麼停止挖掘?專家:你看山上的石榴樹

秦朝作為第一個統一中國的古代王朝,雖然“奮六世之餘烈”,但依舊離不開秦始皇的傑出智慧。雖然這位“千古一帝”千百年來飽受爭議,但絲毫不影響他在歷史進程中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以往的歲月中,人們大多以暴君稱呼,但試問要在短短的時間內完成他人幾代都未能完成的各項統一大業,在那個六國貴族仍舊虎視眈眈的亂世中如不用重典真不知又要戰亂幾百年,又會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當然,權力越大欲望也會隨之膨脹,追求長生,大興土木等等勞民傷財的巨大工程讓天下百姓“苦秦久矣”。單就秦始皇陵一項工程就耗費了近80萬的人力,不難想象在那個嚴刑峻法的秦朝定然屍橫遍野,哀號沖天。

秦始皇陵為什麼停止挖掘?專家:你看山上的石榴樹

雖然如此,這座巨大的世界奇蹟依舊踩著百姓的屍體出現在了後人的面前。值得慶幸的是這座陵墓並沒有辜負無數勞動人民的付出,在百姓的心中,它不僅是秦始皇的陵墓,它更是秦朝的墳墓。這座見證帝國興衰的標誌隨著歷史的腳步,褪去了歷史的塵埃再次驚豔了世界。雖然內部情形至今未知,但已知的陵墓範圍及已經發掘的兵馬俑都充分地彰顯了秦朝那後無來者的威嚴。

秦始皇陵為什麼停止挖掘?專家:你看山上的石榴樹

不過人們更為好奇的依舊是秦陵的內部構造,因為千百年來竟無一人知曉地宮的入口,而對於陵墓內部設計也僅僅侷限於史書的隻言片語。《史記》說陵墓仿天空星象而佈置地宮頂部,再仿效秦朝版圖設江河湖海以佈置地面。如果傳言屬實,那地宮中的景象定然讓人歎為觀止。雖然地宮內部情形只有依靠現有科技進行推測,但史書記載的個別部分卻已被證實,其中就有關於地宮是否如司馬遷所言說的那樣,仿照江河湖海時所用的材料是水銀。隨著時代的進步,考古技術也在瞬息萬變,人們通過高科技儀器對秦陵範圍內的土壤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汞含量極高。

秦始皇陵為什麼停止挖掘?專家:你看山上的石榴樹

隨後又對秦陵周圍的土壤進行檢測,雖然隨著範圍擴大而有所降低,但地下存在水銀已成不爭的事實。有學者建議,雖然周圍石榴樹茂盛,但秦陵附近的水果和石榴還是儘量不要食用。

秦始皇陵為什麼停止挖掘?專家:你看山上的石榴樹

水銀的存在既然已成事實,但在當時是否能夠找到如此大量水銀成了人們又一爭論的焦點。但根據歷史記載,當時盛產水銀的地區只有巴蜀,煉丹師及陰陽家便因此趨之如騖。而另一個不得不提及的就是當時的巴國富商巴清,為了響應秦朝遷六國豪強貴富於咸陽的號召而成了秦始皇的座上賓。巴氏家族在巴蜀一代經營數年,靠著祖傳的開採和冶煉技術,對當地的的丹砂開採起到了壟斷的作用。而巴清只是其水銀提供者之一,秦以當時之權柄享有天下物產,大量的水銀應當不在話下。

秦始皇陵為什麼停止挖掘?專家:你看山上的石榴樹

水銀的存在不僅保證了地宮內的防腐作用,也成了後世想要打開地宮難以解決的難題。雖然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但對於秦陵的開採依舊束手無策。就連當時發掘兵馬俑時也遭遇了同樣的考驗,使得許多兵馬俑的顏色由於氧化轉瞬即逝,而顏色保留技術仍舊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這也是其他兵馬俑坑至今未動的原因之一。而秦陵地宮的大量水銀同樣也是開啟地宮不得不考慮的一個致命的難題,水銀本身劇毒,揮發後對空氣的汙染同樣非同小可。想來只有等待科技的成熟,才能一睹這位“千古一帝”的壯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