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我國的聖人就那麼幾個,為什麼王家就出了兩個?

王羲之,山東琅琊人,以草書和隸書冠絕古今,最有名的作品是《蘭亭序》,被後人尊稱為“書聖”。


王陽明,山東人,心學創始人,立言立徳立功的三不朽聖人。
古來聖人有數的就那麼幾位。王家難得就出了兩個,這得從他們兩位之間的關係說起。


我國的聖人就那麼幾個,為什麼王家就出了兩個?


我們翻閱史料,發現據俞嶙輯編的《王陽明先生全集》中的《年譜》記載,王陽明的祖先是東晉王羲之,而《王文成公全書》中的《年譜》和王陽明的弟子黃綰所著的《陽明先生行狀》中將王陽明的祖先定為西晉的王覽。王羲之是王覽的曾孫。
那王陽明家的始祖到底是王覽還是王羲之呢?據曾拜謁過王家家廟的東正堂的弟子介紹:“羲之在上,子孫昭穆下列,闢別室單獨奉祭陽明。”從這段可以看出來王羲之這一脈應該不是王覽的正系,所以餘姚王家(王家支脈)沒有把王覽當作始祖,而是把王羲之當作始祖。


我國的聖人就那麼幾個,為什麼王家就出了兩個?

王羲之作品書法


不過最新發現的王陽明家譜顯示——《虞南達溪王氏宗譜》、《達溪王氏宗譜》,王陽明並不是王羲之的嫡傳後裔,二人只有宗親關係。王陽明是東晉丞相王導的“嫡傳遠孫”,而王導是王羲之堂伯父。
看來王羲之與王陽明雖然沒有直系血親關係,但是確實是實在親戚。而且王家是大家族,除了出了這兩位聖人之外,各界名人是層出不窮,代代都是傑出人士,果真是家學淵源。可見聖人的出現與身邊的環境,所受教育密切相關。


我國的聖人就那麼幾個,為什麼王家就出了兩個?

王陽明畫像


就以王陽明的祖先來說。
王陽明的六祖(曾曾祖父)王綱與明朝的開國大臣劉伯溫是好友。當劉伯溫還是卑賤之身時,經常造訪王綱。王綱對他說:“我生性喜歡自由,你以後得志之後,千萬不要用世俗的緣分來煩擾我。”
但劉伯溫因愛惜王綱之才,最終向朝廷舉薦了他。洪武四年,年逾七十的王綱來到京城,嚮明太祖朱元璋提出治國之策,朱元璋非常高興,全部採納,並任命他為兵部郎中。
王陽明的曾祖王傑才華橫溢。他去縣學學習時,縣學老師都對他面露敬意。後來他進入南京國子監,國子監祭酒對他施以友人之禮,不把他列入弟子之列。
王陽明的祖父王倫淡泊名利,是德才兼備之人。王倫擅長彈琴,每當風清月朗之時,都會焚香彈上數曲,之後詠誦詩歌,讓弟子和之。王倫心胸坦蕩,認識他的人都說他有晉代陶淵明、宋代林逋之風。
到了王陽明父親王華這一代,王家的名望達到了頂峰。明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十六歲的王華參加殿試,考取頭名狀元。後來王華出任經筵講官,負責給皇帝講讀經書,深受皇帝喜歡。正德二年(1507年),王華升任南京禮部尚書。


人們常說王陽明是“五百年來第一人”,事實上,王陽明能成為一代聖哲,或多或少受到祖先遺德的影響,尤其是祖父和父親的親自教養,對他的影響最為明顯。可見讀書明理是生而為人第一要做的事,不求大富大貴,而是能睜開眼睛看清世界。

我國的聖人就那麼幾個,為什麼王家就出了兩個?

王陽明大傳


而王陽明所創立的“心學”更是對我們中國人影響甚深。在當今整個亞太地區都是顯學。為什麼很多政界商界名人都來讀王陽明的著作,因為這是我們國人思想的根基所在,是我們整個文化的一個基底,瞭解學習心學,則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個有力支撐。尤其可貴的是心學提到的“知行合一”,更是將理念與行動做了深刻的結合,思想不再是空中樓閣 。

很多人看書著眼於有用,但是很多時候無用方為大用,這是“術”和“道”的區別。知一物而曉萬物,便是如此。

我國的聖人就那麼幾個,為什麼王家就出了兩個?

樊登對《王陽明大傳》的推薦


在此推薦樊登老師大力推崇的這本書《王陽明大傳》,難得的一本通俗易懂闡釋王陽明生平及其思想的三卷本。喜歡國學、心學愛好者的必讀之書,強烈推薦,具體可點擊下方詳細瞭解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