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2岁丧父,中学靠扫街和洗碗养家:诺贝尔奖得主加缪的童年故事

文|素心

1913年阿尔贝·加缪,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的一个贫苦的家庭。1914年,他的父亲就在战场上牺牲了,只剩下母亲与他相依为命。

因为家里没有什么积蓄,加缪和母亲的生活特别艰难,但是为了不让儿子在同伴中感到自卑,在加缪到了上学年龄以后,母亲还是毫不犹豫的把他送到了学校。

2岁丧父,中学靠扫街和洗碗养家:诺贝尔奖得主加缪的童年故事

可是懂事的加缪很快就发现,因为自己上学又增加了学费和其他一些花销,母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母亲每天都努力的工作着,由于经常熬夜,才三十几岁的人,脸上就已经早早的爬满了皱纹,懂事的加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一天晚上,加缪又伏在那盏小煤油灯下复习功课,写完作业以后,他看见母亲还在忙碌,自己又帮不上忙,就早早的上床睡觉了。

2岁丧父,中学靠扫街和洗碗养家:诺贝尔奖得主加缪的童年故事

半夜里加缪忽然被一阵咳嗽声惊醒了,睁开眼睛一看,母亲还没有睡,他正借着微弱的灯光缝补衣服,加缪再也忍不住了,他一骨碌从被子里爬起来:“妈妈,我以后再也不能让你这么辛苦了,你看我已经长大了是个小男子汉了,我想出去找点活干,减轻一下家里的负担。

儿子善解人意的话,让母亲的眼睛湿润了,她把加缪紧紧的搂在怀里,泪水顺着面颊流了下来。

“好孩子你没有说错,可是你现在还太小了,妈妈怎么舍得让你去干活呢?你现在需要的是好好学习,只有等你长大了才能帮助妈妈减轻负担呀!”母亲抚摸着加缪的头轻轻说。

2岁丧父,中学靠扫街和洗碗养家:诺贝尔奖得主加缪的童年故事

听了母亲的话,加缪认真的点了点头,从那以后他学习更认真了,但是无论母亲怎么努力,他们家的生活还是越来越困难。

读完小学以后,在加缪的一再央求下,母亲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让他去做些事情,帮忙家里减轻负担,但前提是不能耽误自己的学习。

从那以后加缪便一边读书一边劳动,一开始他找了一份扫大街的工作,对加缪来说,这份工作无疑是份苦差事。

2岁丧父,中学靠扫街和洗碗养家:诺贝尔奖得主加缪的童年故事

因为他每天不仅需要很早起床,还要拿着几乎跟他一样高的扫帚去扫大街,人小,扫的地方又大,加缪经常累得满头大汗,为了给母亲减轻负担,加缪还是咬牙坚持过来了。

后来加缪又到一个饭馆里去洗碗,这个工作和扫大街的工作比起来更辛苦,加缪和几个小伙计每天都拼命干活,还常常不能按时写完那些小山一样高的碗碟。

2岁丧父,中学靠扫街和洗碗养家:诺贝尔奖得主加缪的童年故事

艰难的生活,让加缪经受了磨练,也培养了他那刻苦勤奋的优良品质。后来,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取了大学并最终成为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并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那时他才44岁,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之一。

我想加缪获得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咎于他的那颗责任心。门肯曾说:“人一旦受到责任感的驱使,就能创造出奇迹来。”

2岁丧父,中学靠扫街和洗碗养家:诺贝尔奖得主加缪的童年故事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家里也许并不富裕,但是他空有一个想改变家庭现状的心,却没有实际行动。在公司多加会班便抱怨不已,斤斤计较,周末大部分时间花在刷剧,吃喝玩乐上面,不愿多花一点时间来让自己成长。

这不仅是对家人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都不笨,只是心中的那份责任太轻了,不愿过多的承担自己的责任。

2岁丧父,中学靠扫街和洗碗养家:诺贝尔奖得主加缪的童年故事

事实上,当你承担的责任越多,你处理事情的能力就越强。一个人的能力是用不完的,你的时间也许会用完,但是你的能力是用不完的,能力只会越用越多。

并不是所有成功的人都赢在起跑线上,如同加缪,贫苦的出生,小小年纪靠打工养活自己和母亲,最后还是一样可以成功,相信你也一定可以。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和评论,你的转发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