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人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別輕易動用人情,大家覺得對嗎?

老李拍北京


此問題一分為二來回答

1 : 處在同一階層的朋友。這種感覺情況,有的時候就是需要互相“麻煩”的。因為互相“麻煩”,感情就多了走動,一來一回,感情就能加固的更深。當然了,違反利益和原則的話,就不要麻煩朋友了,除非你做好絕交的打算[捂臉]。

2 : 不在一個層次的朋友。現在有句話說的好,煙搭橋,酒搭路。找不在一個層次的朋友辦事,肯定這事你自己擺不了,但也不要和對方太挑明利益關係。教父有句話:希望有天我也會找你幫忙,希望你還可以把我當做你的朋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喜歡科比的奶茶店主


對的,對的,深有體會。

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有什麼事首先想到的是誰可以用的上,可以省下自己的錢。

記得有一次,她在一傢俬人烘焙訂了一個生日蛋糕,店家說如果送貨上門的話需要支付15塊的配送費。

我這個朋友就想到一個同事住在這傢俬人烘焙店的附近,就拜託這個同事幫她把蛋糕取一下送到飯店,還規定了送達的時間,不能太早,太早了他們還沒到飯點,太晚了跟不上開餐時間。

其實這個同事那天沒有出門的打算,但是不好意思拒絕,就專門開車給她送了蛋糕。

雖然這個同事也沒有說什麼,但是他心裡一定是不願意做這個事情的,誰願意大冬天從暖氣房裡鑽出來當一次賠錢的快遞員。

……

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情,我們共同朋友在一起聊天時,都有共同的感受就是,這個朋友一給我們打電話,就知道有事需要幫忙了。

朋友之間幫忙是應該的,但是為了省錢,使用看似免費的人情,其實也是在消耗情分。

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能夠用錢解決的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大錢沒有,小錢還沒有嗎?不要為了那幾十塊幾百塊動用人情,實在不值得。

迫不得已動用了人情,一定要懂得感恩,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盡力去幫忙,有來有往的人情,才不至於傷人心。


一個獨獨獨


謝謝題主。

從人際網的積澱來說我個人不是很贊同。

我身邊的朋友好像更多的是怕麻煩別人的人,尤其我感知到的90後很多性格和行為都是比較獨立,不像我們父輩鄰里之間、兄弟姐妹之間互相往來比較多,家裡有個紅白喜事會有一幫人幫襯,好像哪哪的人都認識,都能說上話,有事都樂於開口去讓搭把手。

人情關係靠走動靠經營,太頻繁三天兩頭找別人,誰也受不了;凡事怕麻煩別人,不好開口,久而久之又會疏遠。

拿捏恰當的度是所謂的學問,更需要自己的親身躬行,我自己在這一塊也還比較薄弱,多跟父輩學學。

最後想說一點,這個社會,最硬的支持還是你自己的實力,實力在,你找人幫忙,有來有往,關係越用越活;實力不夠,可能比較殘酷也不太存在錢和動用人情的抉擇。

修煉內功,厚積薄發,努力吧。


肖小算呀


用錢能解決的問題絕不動用人情,這是我一貫倡導的。之所以不願意欠下人情,是因為我覺得人情債最難還。

曾經無意中和同事說家裡的冰箱好像出了點故障,製冷效果不如以前了。當天晚上,同事就帶著他的朋友來我家了,說他的朋友是維修冰箱的專家。既然人家主動上門來幫我解決問題,當然十分感激。經過一番檢查和修理,說沒什麼大問題,已經修好了。第二天一早,打開冰箱一看,裡面冰凍的東西全都化了。趕快給廠家售後打了電話報修。檢修後師傅說,是製冷管本來有點堵塞,但那位朋友直接把製冷管給截斷了。要把冰箱拉回廠裡去修理。最終沒花多少錢問題解決了。

但是,我在同事那裡卻還欠著人情,儘管沒給我解決問題,但人家的初衷是好的,這讓我很為難。所以,我認為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千萬不要動用人情。


青島出生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問題是有沒有錢就是問題了。錢可等量,等價交換,人情難以等量作價,難以等價交換。一般而言,欠錢莫欠人情。欠錢易還,欠人情難還。有的人情是做不到又還不了的,只有人情可以作價時才可做可還。所以,於有錢人來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容易得很,只要肯花錢就可,不必輕易動用難以等價作價的人情來處理,這是對。問題是沒錢時,又要辦成事,不動用人情就什麼也辦不成了。有的特別吝嗇錢財,不捨得花錢,寧願欠人情而厚臉動用人情的也大有人在。這要看人的心態與價值觀之不同而有異,難定對錯合不合適的。



就我心態觀點而言,我有錢,能用錢解決的事,我會用錢去解決,不會輕易動用人情,人想欠人人情。錢財有價,情義無價,欠不得。但是,無錢或錢不足,又要辦成事,解決好問題,就會作思考,權衡利弊,決定動不動用人情,如何用,不會不用,且不濫用。錢怕濫用浪費,也怕太吝嗇成守財奴,人情也如此,濫用不得,也不可一點沒用。


樹德漢碩


不客觀!能用錢解決的事,別輕易動用人情。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絕對的。首先,你有錢去解決嗎?只有一點點錢,用掉了就不能派其它用了,而且不一定這點錢就能解決。還是要動用人情。如果用了人情後,妥善解決了,那麼要記住人家的恩,適時補償。可以是逢年過節拜訪,禮輕情意重。說話要客氣禮貌。看人家最缺什麼。能察言觀色,不讓有恩於你的人討厭。那麼以後你會吃小虧得大便宜。會有更多好處進帳。當然前提是要合法。不能幹損人利己的事。最好利己不損人。在知法守法做合格公民的基礎上,你能用錢解決的事,當然就不需要動用人情了。總之,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要靈活合理運用,張馳有道,和諧共存,發展自己,壯大自己。使家庭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山226


有人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別輕易動用人情,大家覺得對嗎?

寧欠財債,不欠情債。財債易還,情債難還。情債不還,心神難安。我和我妻子在這方面,有一樣的共識。我平素極力主張,能不求人就不求人,如果非得求人,儘量本著公平合理的原則,用錢財作等價交換。

我不求人,人自然不會求我。許多事兒本來破費點錢財,不需藉助他人絲毫之力,便可自己完成。何必貪圖點小便宜,張嘴求助於別人呢?金錢上欠債要償還,人情上欠債更需要償還。欠情債不還跟欠錢不還一樣,都是老賴,令人鄙棄!


靜中乾坤大


對有錢人來講,往往都是用錢來擺平一些事情。但是誰都沒有活在真空裡,必要的人情還是有的,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完全不求人的人是不存在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過去城市農村的閒人多,幫工幫忙的人也很多,所以那時候的人情似乎更多。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都出去打工或兼職賺錢忙了起來,所以社會上的閒散人員就少了很多,或者說就根本沒有了,於是城市農村盛行“一條龍”服務,幫工幫忙的事少多了。

現在 人們更多的是花錢買服務,不願意踏情了。


生活覺悟者


我個人覺得這問題得去用價值觀看待,方便自己排第一位。

比喻說我們在上班的時候缺某樣東西,去超市買需要走一公里,而從同事手上借一下只需要開口就行。走一公里遠遠比開個口的價值大的多,所以我們都會選擇開口。

相應的反過來當你需要去求別人而且別人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時候,我覺得還是應該用金錢去解決。

人情也可以用金錢去等價交換,現在的世道除了自己爸媽也許也沒有啥人情了,都是一種等價去交換的。老話說的好人情一把隔,要來又要去。


耍個烈火點根菸


有人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輕易不要動用人情,這個觀點我是非常能接受而且堅決支持的。實話實說,錢無論再多總是可以量化的,但是人情不行,有道是人情大於天。人生在世公事私事諸事繁雜,簡單的事情就該簡單的處理,應該繳的費、納的稅、必需的花費等等應該是多少就多少,可就是有人為了省兩個,託東拜西的利用人情,結果是耳朵大於頭,進退兩難,甚至傷了和氣。當然,堅決反對利用金錢封官進爵、貪髒枉法等等腐敗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