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簡愛》———平凡的時代、不朽的靈魂

《簡愛》———平凡的時代、不朽的靈魂

《簡愛》這部作品創作於1847年的英國,正處於英國工業革命發展的如火如荼的時代,眾多的婦女們走進了工廠成為了努力工作的工人,但是婦女的地位卻並沒有因此而得到提升。

不同於其他作品的是《簡愛》這部令人驚歎的作品是由一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創作。這部名為《簡愛》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情節內容都來自於作者自身的經歷。

真正的作者自身的生活體驗總是最打動人心的。親身經歷再輔以藝術化的加工以及積極而先進的女性意識使得這部作品具有了更深刻的意義。

在後來的文學研究上,《簡愛》得到了它應有的讚譽,薩克雷稱讚它是“一位偉大天才的傑作”。喬治·艾略特則深深地被《簡·愛》陶醉了”。它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顆華麗璀璨的明珠。

一、《簡愛》的女性主義特徵

1、強烈的反抗精神

簡愛是一個看起來既不漂亮又很矮小的女孩子,但她並不為此感到自卑。她接受自己並不出眾的外貌,也不因為受到別人的嘲諷而哀切,並不以此為意,她有一顆強大的心。

她也並不像其他人所想象的那樣柔弱,她性格外柔內剛,內心總是懷抱著堅定的反抗精神。簡愛不像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被男性賦予的淑女形象的要求那樣柔軟,服從於男性的支配。

簡愛認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精神和靈魂只應當受到自我的支配。男性對她的剝削與壓制都應當得到反抗。

《簡愛》———平凡的時代、不朽的靈魂

無論是童年時的表哥瑞德對她的暴力毆打還是學校裡偽君子校長布洛克的剝削和壓迫,簡愛都毫不猶豫的對他們進行了反抗。

簡愛同表哥大打出手,反抗了瑞德表哥平時施加在她身上的暴力,即使結果是被舅媽關進了好似囚牢的紅房子,簡愛也並沒有因此感到後悔過。

對於偽君子校長,簡愛因為沒有受到直接的鞭打,所以只是在和好朋友海倫聊天時表示了:如果自己受到鞭打,一定會把鞭子奪過來當面折斷。這是簡愛間接的對偽君子布洛克的反抗。

即使是在後來,簡愛遇到了生命中的愛情時她的反抗精神也並沒有消失過,羅徹斯特隱瞞的婚姻事實在婚禮上被揭露出來,簡愛果斷的堅持自己的尊嚴離開了羅徹斯特,並沒有如羅徹斯特想的那樣為了愛情留下來,讓自己變得非常卑微,淪為羅徹斯特的情婦。

簡愛以一種毫不屈服的反抗精神生活在處處都是男權壓迫的現實社會,

即使這樣的反抗會給她帶來更糟糕的處境,就像被舅媽關進的紅房子,讓她吃了很多苦。但簡愛並不後悔,她的生命即使走到盡頭也不會為了一時的舒適和安逸而服從男性。

歐仁·福薩德評價《簡·愛》“充滿生氣勃勃的個性”。這個評價非常精準,一下子就抓住了簡愛這個人的精髓。

《簡愛》———平凡的時代、不朽的靈魂

我個人認為簡愛就像一直在暴風雨中生存的海燕,在大海上盡情的翱翔,自由和平等是她終生的追求。絕不會像金絲雀那樣,成為男性手中的玩物,對男性壓迫的反抗貫穿了她的終生。

2、自由平等的愛情觀

非常令人驚喜的是,簡愛對待愛情並不盲目,不像其他女孩子那樣,一頭扎進愛情的巨網,隨著網的漸漸收縮而被愛情殺死。

簡愛在自己遇到命中註定的愛人羅徹斯特的時候仍然保持著應有的理智和尊嚴,她對羅徹斯特說:“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要是上帝賜予我一點美和一點財富,我就要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在跟你說話,並不是通過習俗、慣例,甚至不是通過凡人的肉體——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說話。”

這是簡愛對於愛情觀念表現的最明顯的一部分——我們是平等的。即使是在愛情中,簡愛也在同羅徹斯特強調這一點,如果羅徹斯特無法接受,那麼簡愛是決對不會答應同羅徹斯特交往的。

即使是從現在的婚姻標準來看,羅徹斯特也是一個合格的金龜婿,有無數的姑娘願意同她結婚,甚至成為他的情婦。但簡愛不是這樣的,

她最初還是家庭教師時就愛上了羅徹斯特,和他住在同一個城堡裡,如果想像那些追求羅徹斯特女孩子一樣,按理說應該是十分容易的。

簡愛的愛情是剋制而又理性的,面對英俊富有的羅徹斯特,她首先確定的是她們兩個之間愛情觀念的相同,羅徹斯特是認同她追求的自由和平等的知己,然後她們才有之後的發展。

《簡愛》———平凡的時代、不朽的靈魂

最終簡愛打動羅徹斯特的不是她的外貌,而是她自己本身所具有的自由而平等的靈魂。這是不同於那些空有美麗的外表而空洞的靈魂的其他淑女們的一點,同時也是《簡愛》這部小說中女性意識的深刻表現。

二、《簡愛》的時代意義

1、經濟獨立的重要性

經濟獨立是一個重要的概念,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經濟獨立就意味著具有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可以自己養活自己。在經濟上不會受到別人的制約和影響,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了。

現代社會的女性大多都有經濟獨立的意識,工作是女性獲得在社會上的話語權的重要方式,沒有工作的女性就只能受到男性的支配和男權的壓迫。

《簡愛》中非常超前的表現出來經濟獨立的重要性。

作者夏洛蒂對於工作的態度完全反應在簡愛這個主人公的身上。

簡愛在從學校畢業之後就通過登報紙的方式獲得了一份家庭教師的工作,這使得簡愛有機會與羅徹斯特這命運中的愛人相遇,同時也展現了簡愛自身的獨立自主性。家庭教師的工作幫助簡愛能夠充分的展露自己的才華,讓她得到了人們的尊重和認同。社會價值得到了體現。

《簡愛》———平凡的時代、不朽的靈魂

家庭教師的工資待遇也讓簡愛能夠自由的安排自己的生活,經濟的獨立讓她能不受羅徹斯特的金錢的誘惑,讓她能用自己的精神和靈魂來面對羅徹斯特的精神與靈魂,而不是簡單的物質上的交流。

可以說是這份工作改變了簡愛的一生,物質生活的富裕和充沛讓簡愛能夠無負擔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平等,最終也得到了愛情。

無論在何時何地,物質始終是生活的基礎,而精神和愛情則是其次。沒有物質保障的生活始終不會長久,所謂的有情飲水飽大概也只是說說而已,貧賤夫妻百事哀才是真正的現實。

大概簡愛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後來與羅徹斯特結婚之後也要保留自己的工作,仍舊當家庭教師,每年獲取相對於她身家很少的一部分的30英鎊的酬金。

簡愛並不是非常在意這30英鎊,只是有工作與沒有工作對女性來說是兩種意義,有工作的經濟獨立帶來的社會認同感是其他東西所不能夠替代的。

2、知識對女性的重要意義

“知識改變命運”,很多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但也有很多人會說讀書無用。我認為人們應當讀書,尤其是女孩子們,讀書能改變她們的命運。

《簡愛》中的舅媽懷著管教簡愛和趕她出家門的惡意將簡愛送到勞沃德慈善學校,這所名為慈善本質卻是監獄的教會學校給予了簡愛不公平的待遇。偽君子校長布洛德的壓迫讓簡愛的反抗精神得以昇華。

在另一方面也給予了簡愛通過學習獲得知識的機會。簡愛的老師譚波兒小姐給予了簡愛難得的溫情。簡愛在這裡學習了八年,知道譚波兒小姐離開學校,她開始嚮往外界的生活。

《簡愛》———平凡的時代、不朽的靈魂

譚波兒小姐不僅是簡愛知識上的啟蒙者,更是簡愛在人生路上的領航人。簡愛通過學習獲得了充分的知識之後就如同譚波兒小姐一樣成為了一名教師。然後經濟獨立,獲得了自己的美好人生。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如果沒有譚波兒小姐對簡愛的啟蒙,在簡愛心中留下女性也能通過工作實現自己價值的反抗的種子,簡愛的人生恐怕也不會像後來那樣發展。

這都是一環扣一環的,你現在所學的知識,所做過的實踐,可能都是在為你後來的人生埋下伏筆。就如簡愛這樣每一步都聽從自己的內心的選擇最後也不會留下遺憾。

所有的一切最終實際也都歸結到當初的知識的學習上,舅媽當初的惡意反而成為了簡愛人生中的重要轉折,成就了簡愛的最終美好的生活。所以說,讀書吧!知識改變命運真的不只是一句美好的空話而已。

三、總結

這部夏洛蒂根據自身經歷所創作而成的作品《簡愛》,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即使在當時的社會上沒有引起重大的變革,但在後來二十世紀女權興起是展現了自己的魅力。

《簡愛》中體現出來的對男權壓迫的反抗意識對自由平等的愛情的追求都是這部作品的女權意識的表露。

另外,作者所提出的經濟獨立和婚姻愛情自由的追求也恰好符合了當今時代的觀念,使充滿了時代的意義。並且這部作品知識改變命運的邏輯也是符合社會現實的發展,非常通順。

《簡愛》———平凡的時代、不朽的靈魂

這樣一部充滿愛情追求與尊嚴平衡上的矛盾和對自由平等的嚮往與追求的作品是我們世界文學史上永不過時的經典,一顆文學王冠上璀璨的明珠。

參考文獻:

1、淺談《簡愛》的女性主義特徵

2、淺析《簡愛》的反抗精神及其時代意義

3、靈魂、空間與權利—解讀簡愛的反抗行為

4、淺析簡愛的時代意義及對後世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