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空前活躍的微信群、爬平房的兩口子——人是需要交流的

空前活躍的微信群,你有沒有?現在的防控疫情形勢依舊是非常地緊張的,且有越來越緊的趨勢。有的開放性小區,已經開始各種地堵,只留一個或兩個口可以出入;有的道路也封閉了。好多的小區也在通知著居民,有單位上班的要持有單位的證明。上班的且能夠進出著,更多的人是窩在家裡不出門的,雖然偶有不自覺地有所放鬆,但更多的人還是響應著號召而不出門。從開始疫情防控開始,曾經一度很是沉寂的同學群開始活躍起來。各區市的同學,每天都會交流著一些看法,陳述著一些現象。雖然都是關於疫情的,卻是每天不分時間地在裡面談論著。同學們大多是不上班的,也就在家裡有了時間來交談。並且還推出一個系列化的東西,逐個展示自己當地的防控喊話,聽著不同的方言,評論著方言的特色,辯別著是什麼意思,倒也是輕鬆地時間走過。

爬平房的兩口子,是同學告訴的。村裡有老兩口子過年的時候去了珠海,過完年回來後就在家裡隔離了。每天都是村裡替著去購置生活的必需用品。只是這兩口子雖然年齡大了些,卻是在家裡也是形成了生活習慣:每天,男人會到平房(農村的那種耳房,是平頂的)上八趟,女人會爬三趟 。而爬上平房的唯一動力就是在平房上能看到路上偶爾經過的村裡的人,只要有人經過的時候,就跟人家隔著遠遠地說幾句話。能想象出來,在農村裡,兩口子被隔離在家,每天概所有的豈盼就是爬到平房上巴望著有人走過,跟人拉點話。同學所描述著的時候,一下子想起了老人,那些老人常常是在路上只是一起走著,就自然地拉上了話,或者是經常去市場上買菜,也是臉比較熟悉了,等著直接碰面的時機就拉上了呱。或者只是聽到別人說,就在一旁插上話了。

空前活躍的微信群、爬平房的兩口子——人是需要交流的

老人那樣自然地與人就拉起話來了,是不是也與平時在家裡與人交流的時候少了的原因呢?沒有年輕人的諸如網絡等交流方式,與人拉話就成了唯一的交流。疫情的爆發,也讓我們體會到了人與人還需要保持距離,看來,但凡事物之間的關係,都有個“適度”的問題。人是需要交流的,但又不能太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