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多肉上盆做好這四點,服盆快生長好,爆盆容易狀態好

多肉上盆,對很多肉友來說,根據自身地域和養護環境都有自己的經驗,也比較熟悉;但對新手而言,因為剛剛開始“入坑”,往往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比如,如何入盆?入盆後澆水不澆水?如何判斷服盆了?等方面都心存疑惑。做好了,是個愉快的開始,做好不可以說是當頭一棒;也就有了多肉不好養的印象。那麼如何簡單、高效入盆,並保證快速服盆,下面談談與入盆有關的問題。

多肉上盆做好這四點,服盆快生長好,爆盆容易狀態好

入盆的幾個準備工作

一、準備好合適的花盆。一方面盆要與多肉相配(包括風格以及大小),一方面要保證所用花盆材質的透氣性。新手建議以陶盆、砂盆為佳,在掌握不好澆水的情況下,陶盆排水性透氣性較好,能有效減輕澆水對植株的影響。

二、準備好培植土。以疏鬆、排水透氣性佳為宜。避免全部使用園土,園土容易結板,不利於植株生根生長;外面挖的土要注意消毒殺菌殺蟲。新手初期可以網上買一些腐熟土和顆粒配比。幼苗階段腐熟土或是泥炭土的比例可多一些,當成株後換盆的時候顆粒的比例可多一些。

三、準備好上盆的植株。植株出土後應適當修根並晾根。修根的原因在於:一方面從幼苗到成株的植株根部枯根較多,另一方面即使不修,原根也大多會枯萎;再者修根後利於新根系生長。通過晾根,讓創傷面癒合,減輕被真菌感染的幾率。

多肉上盆做好這四點,服盆快生長好,爆盆容易狀態好

入盆注意幾件事情

一、選擇在合適的季節上盆。一般而言春秋季正是多肉的生長季節,容易生根服盆,成活率也高。春秋季節溫度適宜,利於植株生長。新手在夏季與冬季儘量不要入手、上盆。除非養護條件非常好。

二、選擇合適上盆方式。不建議在盆中盛滿土後將植株插入;而是先在盆中填土,然後將植株輕輕放入,如果有主根系較多,儘量讓根系鋪開來,然後逐漸填土,一方面避免根部擠壓在一起,另一方面防止根系在上盆時再次受損。

三、建議潮土入盆。對新手而言,上盆的盆土建議使用潮潤的土質入盆,不建議入盆後直接澆水。太乾的土要澆水,掌握不好容易造成盆土黏溼根部腐爛

多肉上盆做好這四點,服盆快生長好,爆盆容易狀態好

上盆初期注意事項

一、避免陽光暴曬。剛上盆多肉處於適應狀態,強烈的光照容易造成植株曬傷;另外,因為根系還未生長,旺盛的光合作用也會增加植株負擔。應養護在散光處,待服盆後正常養護。

二、避免澆水過多。如果使用的是潮潤土,則不需要澆水;如果是乾土需要一定的水分保證生根和新生根系的存活;但不能因為心急就不停澆水。積水會導致根部腐爛,植株化水。

三、養護在通風透氣處。上盆的植株較為虛弱,需要乾爽和通風透氣的環境,悶熱的環境下無法順利生根生長。

多肉上盆做好這四點,服盆快生長好,爆盆容易狀態好

如何判斷服盆

服盆是指植株在新的生長環境中逐漸生出根系、恢復狀態、並開始健康成長的過程。如何判斷上盆的植株服盆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一、植株發皺葉片逐漸舒展飽滿。植株出土後至入盆的一段時間裡,其底部葉片會有發皺的情況,只要不是受損的,在植株新生出根系後,此部分葉片會逐漸恢復飽滿度。此時就能說明植株服盆了。

二、植株恢復生氣。出土一段時間後的植株,多少都有些進入休眠狀態的感覺,這和在培植土中正常生長有明顯區別的狀態。當根部新生出根系後,植株正常吸收水分和養分,各器官正常生長的時候,會有植物生長生機。當植株有這種感覺的時候也說明植株服盆了。

三、葉心有新生葉片。觀察葉心和葉片。葉片是不是在逐漸長大,而葉心是不是也有變化,比如再生長出新的葉片。如果這兩方面有明顯的 表現,則有說明已經服盆。

四、淺表有白色根系。根系較為發達的多肉,可在盆土淺表處看到新生出的白色根系。有新生的根系,則說明植株服盆開始生長了。

多肉上盆做好這四點,服盆快生長好,爆盆容易狀態好

總結:上盆雖然是多肉養護中的一個小環節,但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有時候很多人直接栽在上盆上——不服盆掛了一大半。但只要做好準備工作,注意在合適的季節以正確的姿勢上盆,然後做好上盆後養護工作,服盆還是很容易的。當植株新生出根系,開始正常吸收水分養分,植株開始健康生長就算是徹底服盆了。這樣,多肉離爆盆好看有狀態就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