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山西和順縣:扶貧不鬆勁 婦女先上崗

新華社太原3月8日電(記者王勁玉)春日的陽光還夾雜著一絲涼意,在山西省和順縣的易地扶貧搬遷小區,60多名婦女戴著口罩,經過全身消毒、體溫測量後,依次走進小區旁一處扶貧車間的大門。經過嚴格的審核,這家扶貧車間符合復工條件,開始運轉。

這次復工復產的扶貧車間是和順縣英明塑料包裝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集裝袋。此扶貧車間由政府提供場地,優先聘用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生產,並將大部分收入通過工資的形式發放給貧困戶,著力發展以促進農村婦女就業為主渠道的“農村大嫂經濟”。

和順縣地處太行山深處,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為保障全縣貧困村整體搬遷的後續產業發展,和順縣新建了9000平方米的扶貧車間,為近500人提供就業崗位,保障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業。

“現在還有一個孩子因為沒有開學需要上網課,我在車間幹一會兒,等孩子開始上課再回去督促孩子,就在家門口,啥都誤不了。”貧困戶劉江是車間裡的老員工,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時間。

目前,和順縣許多企業都在陸續復工復產,在眾多的企業中,扶貧車間尤其受到重視。“上級部門給我們配備了每人每天兩個口罩,還準備了一些消毒液,我們自己也買了一些酒精消毒液,先把防疫做好,再逐步加大復產步伐。”和順縣英明塑料包裝有限公司經理杜晶說。

為了在復工復產期間嚴格保證安全,過去稍顯擁擠的車間中部分縫紉機被搬到了角落,每個操作人員之間的間距保持1.5米。

55歲的陳瑞花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奶奶了,因為老伴沒有勞動能力,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子的生計都在我身上,啥時候能出來賺錢,這心裡才算踏實了。”陳瑞花說。

和順縣全縣整體脫貧後,像陳瑞花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的相關扶貧政策還沒變,扶貧車間把收入的80%為貧困戶發工資,貧困婦女年均增收近3萬元。

據杜晶介紹,因為車間不能滿負荷運轉,因此復工人員也進行了篩選。“因為婦女在縫紉方面大都比較熟練,在滿足防疫條件的基礎上,我們優先選擇貧困程度高的婦女先來工作,尤其是那些年齡比較大、在別的地方沒有工作機會的貧困戶,這也是扶貧車間設立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