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孫中山女兒為何拒絕父親參加自己的婚禮?又為何對他怨恨一生?

孫婉是孫中山與原配盧慕貞所生的孫中山的次女,也是孫中山最小的孩子,而在姐姐孫娫病逝後,孫婉更成為孫中山唯一的女兒,孫中山對她更為珍視和關愛。

孫婉1896年11月12日在檀香山出生,與父親同月同日誕生。孫婉的童年是在檀香山度過的。

孫婉漂泊無定的整個童年,正處在孫中山革命道路最為艱難的階段,因此她極少見到父親。在她的心目中,父親是十分了不起的,但同時又是很陌生的。

孫中山女兒為何拒絕父親參加自己的婚禮?又為何對他怨恨一生?

孫中山與兩個女兒


孫婉出生後,一直跟著母親,住在檀香山伯父孫眉家裡,全家人的生活都要依靠孫眉經營農場來維持。這一住就是12年。

1901年,孫中山曾經回到檀香山,與家人團聚,當時,孫婉只有5歲。這是孫婉第一次看到父親,歡喜異常,她自然不明白這是父親起義失敗後的再次流亡。

孫婉再次與父親見面,卻是再次時隔五年之久。她12歲之前只見過父親兩次,對父親的印象可謂十分淡薄。

識字後的孫婉經常在報紙上看到關於父親的報道,他被清朝朝廷通緝、被朝廷認作是壞人。雖然她媽媽一再告誡她,父親是在從事一項偉大的事業,但年幼的孫婉還是無法理解。

學界認為,孫中山在為革命四處奔走的年代,先後回到檀香山6次,體現出孫中山在繁忙的革命活動中,對孩子和家庭還是牽掛於心的,只是在家庭、親情和民族國家大義之間,他不能沒有取捨。

1907年,孫中山的哥哥孫眉傾力支持孫中山,經營的農場宣告破產,只得舉家遷居香港九龍。

年幼的孫婉與姐姐孫娫隨母親、祖母等也一起到了香港,艱難度日。

1910年,孫中山在流亡途中,曾經給兩個女兒寫信,信中向孩子們索要照片,以慰思念之苦,流露出自己對孩子、妻子和家庭的牽掛之情。

1912年民國創建,孫中山派人將盧慕貞和兩個女兒接回國。

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後,赴全國各地考察期間,姐姐孫娫和妹妹孫婉一直隨侍左右。

1913年2月,孫中山以全國鐵路督辦身份赴日考察,孫娫和妹妹孫婉也隨母親盧慕貞到日本。

1913年3月,姐姐孫娫就讀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因患腎疾,久醫不愈,遂由戀人伍平一特聘醫生及護士伴隨回澳門治療。6月20日,孫中山由上海到香港,專程赴澳門看望不省人事的女兒,25日,孫娫病逝,年僅19歲。

袁世凱當了臨時大總統後,特批孫中山兒子孫科以"勳人子弟"的身份官費赴美留學,孫科去美的同時,給妹妹孫婉爭取到了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入學資格。孫婉就讀於該大學的文學系。

為了照顧身在異國的孫婉,孫中山讓黃興安排一個人照顧孫婉。黃興便安排了王伯秋。

王伯秋是什麼人?為何會被黃興看上呢?

孫中山女兒為何拒絕父親參加自己的婚禮?又為何對他怨恨一生?

王伯秋,字純燾,湖南湘鄉人,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父親王謹巨曾任臺灣基隆鎮總兵、淮北水軍統領,封建威將軍。王伯秋曾在杭州武備學堂上學,後又留學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

王伯秋在日本留學期間,他加入同盟會。因為這層關係,他結識了黃興、宋教仁等同盟會前輩,和黃興等人是老相識,甚至還認識孫中山。他在日本期間學業優秀,辦事幹練,深得黃興的賞識和器重,孫中山也很看好他。所以,當黃興提出讓他照料身在美國的孫婉時,孫中山沒有反對。

也正是因為王伯秋的優秀,孫婉對王伯秋漸漸產生了好感。日久生情,這本是人之常情,何況王伯秋和孫婉兩人都是才子佳人。兩人迅速私定終身。

王伯秋生於1883年,他和孫婉相差13歲。這對兄妹式的愛情註定不會有幸福。

但是,當孫中山得知這樁婚事後,他非常生氣,而且嚴厲斥責了這兩個晚輩,並告誡他們,必須分開。這主要是因為王伯秋是已婚之人。

王伯秋在15歲的時候,就根據家人安排,同老家一個叫李澄湘的女孩子結了婚,而且他們結婚的時候,並沒有和國內的妻子離婚。

孫中山反對一夫多妻,當然不會同意自己的女兒給別人當二房。他得知消息後,當即拍電報孫婉,要求她立即退婚,並迅速回國,電報中,他說:"新政與新婚必是有衝突的,尤其做小一事,婉兒應該好好反省……益速速回國,把事情辦理妥當。"

對於父親的反對,孫婉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她想,她小的時候父親沒有管過她,沒有得到父親的疼愛,到她長大了,父親卻還要掌控她,這是她無法接受的。所以,當她接到電報後,她非常傷心,並且堅定地和王伯秋在一起。

雙方就這樣僵持著。

時間一天天推移,孫婉和王伯秋有了兩個孩子,女兒叫王蕙,兒子叫王弘之。孫婉原本以為,時間久了,父親會理解她,同情她。

但是,孫中山始終不鬆口。

在孫中山的堅持下,王伯秋帶著兩個孩子主動離開了孫婉。他帶著兩個孩子開始了另一段生活。

也是因為王伯秋和孫婉的這層關係,原本在國民政府擔當要職的王伯秋卻被排擠,不再得到重用。他先任國立東南大學政治經濟科主任,1934年,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秘書長楊永泰推薦,獲准出任軍事委員會委員南昌行營秘書,不久轉任長樂縣長。1944年因病去世,享年61歲。

自從離婚後,孫婉對父親非常失望,有很深的成見。

孫中山女兒為何拒絕父親參加自己的婚禮?又為何對他怨恨一生?

孫婉和王伯秋離婚之後,1921年,在哥哥孫科的安排下,孫婉嫁給了在廣州軍政府工作的戴恩賽博士。

當時,孫婉堅定地拒絕父親孫中山和哥哥孫科出席自己的婚禮,任何人說情她都不聽。

這件事讓孫中山非常尷尬。不得已,孫中山讓已是孫夫人的宋慶齡寫信給孫婉,表達心意,信中說:

"你父親和我很高興,希望你們將會十分幸福,寄給你禮金4000元,或者如你父親所說,這是你的'嫁妝'。"

孫婉受到信後,連信都沒有回,對於那4000元的"嫁妝",她看都沒看,就直接轉交給了母親,並向母親發誓,不動用孫中山的一分錢。

1925年2月孫中山病危,將不久於人世。但是,孫婉竟拒絕見父親最後一面。

不得已,孫中山吩咐宋慶齡將自己的一張照片轉交給孫婉。他在照片上用英文寫道:

To Grace and EnSai.(送給孫婉和戴恩賽兩人)

R.S.SUN.BeiPin March 1925.

(孫宋慶齡,北平,1925年3月)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前夕,孫婉隨丈夫戴恩賽帶著女兒一起移居澳門。

1955年1月,孫婉的丈夫的戴賽在澳門病逝。從此,孫婉與女兒戴成功相依為命。蔣介石曾打算將她接到臺灣養老,但是孫婉拒絕了。

到1969年時,已經73歲高齡的孫婉在和女兒聊天時,回憶起當年與王伯秋離婚的往事時,仍然一臉鄭重地對她說::

"當年,我對你外祖父是有意見的。"

由此可見,孫婉對父親孫中山的成見有多深。

1979年6月10日,孫中山最為鍾愛的小女兒孫婉,在澳門鏡湖醫院平靜地辭世,享年8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