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票据利率大幅下跌创年内新低,引发市场各方关注

票据利率大幅下跌创年内新低,引发市场各方关注


近期,票据市场利率再次出现快速下行,国股银票转贴现收益率曲线显示,1年期利率从月初的2.80%一路下行,25日跌至2.23%,创年内新低。


与此同时,1月期利率下行幅度更大,25日跌至0.97%,首次破1%。事实上,在此之前的7月,票据市场利率便已出现过一波快速跳水行情,此次再度大跌并创新低,进一步引发市场各方关注。


2019年1月,新增票据融资5160亿元引发社会各方对票据套利问题的担忧,部分观点指出企业通过结构性存款和票据贴现开展组合套利,资金未流入实体经济。


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及票据融资上升较快可能造成“套利”和资金“空转”等行为。此后,监管部门对票据业务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票据利率大幅下跌创年内新低,引发市场各方关注

监管加强历程

to 2019


5月


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严查贸易背景尽职调查不到位、以利率倒挂等形式办理贴现等问题。


7月


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票据业务监管的通知》,要求财务公司严格审查票据贸易背景,合理确定承兑业务规模,加强承兑保证金管理。


10月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进一步遏制结构性存款与票据的空转套利,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与此同时,民间贴现业务的法律属性进一步被明确,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印发〈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认定民间贴现行为无效,不具有法定资质的当事人以“贴现”为业的行为涉嫌犯罪。


上述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从长期看有利于净化票据市场环境,但短期内也减少了市场供给。


加上近期中央银行要求增加信贷投放进一步提升了商业银行买入票据的意愿。11月19日,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要求继续强化逆周期调节,增强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票据利率大幅下跌创年内新低,引发市场各方关注


在市场总体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风险事件导致的信用分层使得结构性失衡更加严重,对相对优质的国股银票的收益率下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近年来,商业承兑汇票和财务公司承兑票据到期违约情况显著增加。


2019年5月包商银行风险事件发生后,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体系开始发生转变,而短期内规避信用风险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将需求集中于信用等级最高的国股银票,由此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承兑银行票据与国股银票的利差明显扩大。


近年来票据利率持续走低,表面上看是市场供求及结构失衡造成的结果,更深层次的逻辑,则是票据市场已成为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通过票据业务积极落实政策,票据规模和利率均对政策作出迅速反应,由此产生明显波动。


作为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工具,商业银行对票据配置需求根据货币政策意图快速变化,而市场票源供给相对需求则更为平稳。


从2009年以来数据看,票据承兑余额变化较为稳定(增速在-10%至10%间波动),贴现余额变化波动较大(增速在-20%至20%间波动),商业银行的买入需求成为主导票据利率走势的快变量,市场供给则是慢变量。


由于票据市场这种内生的供需变化的不对称性,票据利率往往在特殊时点出现大幅波动,在经济下行周期则表现为向下波动。


当然,尽管票据利率的大幅下降是票据快速传导货币政策的结果,但是过低的利率环境也有可能引发资金套利活动,扭曲信贷资源配置,挫伤票据经营机构的积极性,并不利于票据市场的长期发展和持续传导货币政策。


11月下旬票据利率大幅走低表明银行有动力通过增加表内票据体现来填充贷款规模,显示银行面对的贷款需求并不强。而通过票据填充贷款规模的可能更多是中小银行,大型银行通过城投平台债务置换,可以增加企业中长期贷款,因此大型银行对于票据填充贷款的需求没有中小银行强烈。


对于票据利率与贷款规模的分歧,报告也表示,从央行公布的贷款需求指数来看,2019年第三季度贷款需求指数同比转正,与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转正的时间点恰好一致,这也与PMI数据的表现契合。历史数据显示,当新订单PMI触底后,贷款需求指数同比往往回升。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中长期贷款回升与表外债务置换有关。“如果表外债务置换导致了企业中长期贷款回升,社融数据将呈现出中长期贷款、表外融资此消彼长的局面。但2019年8月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信托和委托贷款同比均出现回升。由此来看,融资需求很可能已经出现了边际改善。”研究分析称。


今年以来,由于监管非常关注票据真实贸易背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票据融资大幅回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