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獨處,讓成年人的靈魂高級起來,才能匹配更好的生活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以中國速度著稱的中華民族踩了一個急剎車,學習、工作、生活都轉換了一個頻道,換了一個頻率,大家學著慢下來,閒下來,靜下來。


獨處,讓成年人的靈魂高級起來,才能匹配更好的生活


隔離的人們在無聊中瘋狂的刷著朋友圈,數著葡萄乾,排列著葵花籽,統計著風吹樹枝晃動的次數,電視電腦一開就是一整天,在各種聒噪中就是一輪晨昏。 社會越來越美好和幸福,內核就是健康和自由。而今天,健康和自由受到雙重考驗,在隔離的日子裡,我們是否可以思考如何讓生活變得更有意義,讓自己變得更好。

獨處,讓成年人的靈魂高級起來,才能匹配更好的生活

成都城投領川教育學校總校長

成都城投教育集團基礎教育中心總經理

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語文教研員

國學教研員、國學研究所副所長


01

在隔離中學會獨處,在獨處中學會完善。


生命本來是孤獨的,但生活的擁擠讓我們忘記了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忘記了我們是孤獨的寵兒。


獨處,讓成年人的靈魂高級起來,才能匹配更好的生活


靜下心來,學會獨處,享受孤獨。一切有意義的靈魂生活都在獨處時展開,我們習慣了喧鬧的課堂,嘈雜的集會,紛繁的人事紛爭。


漸漸地,我們習慣了“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在成長中把交往看作是一種能力,把勾兌看作是一種生產力,忘卻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曾經閱讀過的先賢文集,背誦過的經典名篇,謄寫過的經文書稿……,我們可以在這個孤獨的時候,享受它的精華,萃取它的養分,頓悟其中傳遞的智慧,思考並找尋一下真正的自我,然後堅定自己真正想走的路。


獨處,讓成年人的靈魂高級起來,才能匹配更好的生活


眾樂樂到獨樂樂,獨處需要積極的態度。看到麻將館被砸,運動場被無人機硬核喊話,“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被短暫顛覆,不但要學會獨處,還要學會獨樂。


在獨處中獨樂,就是釋放自己的靈魂

蘇東坡詩言“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獨處靜心,暫時摒棄瑣事煩憂,靜坐以待,反省思量,修身養性,這便是靜處獨樂。心靜之樂,平和安然,閒觀花開花落,漫看雲捲雲舒。


以靜的方式應對繁瑣,從群居的慣例中抽身獨處,在安靜獨處中尋求精神昇華之樂,或許,疫情的慌亂中,方能看出水闊天高,風光霽月,我們才能泰然自樂。


獨處,讓成年人的靈魂高級起來,才能匹配更好的生活


02

獨處是一種境界,更是一場修行。獨處最好的方式是讀書,與賢哲對話,與智者交流,但是更要學會與自己玩耍。


一輩子的路,父母、兄弟、姊妹、伴侶、子女、朋友終究不是我們的一輩子。自己怎麼來,怎麼走,過怎樣的人生,終究還是要靠我們自己。手遊,抖音,朋友圈充斥著“無聊死了”“好沒意思”“乾點啥事”,折射出我們缺乏獨處的修行。或許,獨處是“靠自己”的另類解讀,獨自一人,也可以充實的享受時光,讀書、勞作、寫字、背書……


不會獨處,何來獨立?不是每個人都能特立獨行,但要做思想獨立的人。生活和工作中的我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見萬種人”,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扮演各種角色。只要扮演,就會在某一個層面或者某一個領域丟了自己。只有做自己,扮演自己,才是認識自己的開始,才會演的更生動、更真實、更自由,更放鬆,專注內心,才能放肆自己。


獨處,讓成年人的靈魂高級起來,才能匹配更好的生活


珍惜這段隔離的時光,我們可以不用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友人,讓自己重新回到孤獨自處之中,擁有深厚的靈魂,我們不至於成為廉價的信徒。


學會獨處,用孤獨檢驗自我,測出自己靈魂的深度,測出自己真正的質量和水平,只有靈魂的充實豐富,才能匹配美好的未來。


享受獨處,休養生息,安然健康,“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歲月不饒人,我們,也不要輕易饒過歲月。在疫情肆虐的日子裡,以溫柔堅定的方式自律,高效的生活,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們的這些好文,也值得您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