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農村消失的“職業”,農村擡棺人

如今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農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理財規劃師,職業規劃師等等各種新型職業也相繼衍生出來,在這巨大變化的同時,農村的一些“職業”和風俗也隨著發展即將消失,這些風俗是對人情事故的記錄,是難以用言語表達出來的,對於現今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對此的印象十分模糊,尤其是在喪葬方面的習俗。

農村消失的“職業”,農村抬棺人

在農村講究“人死為大”,人死後必須帶棺入土,入土為安,因此在農村也衍生出一種“職業”抬棺人。

在農村人去世後,當天把燒完的紙放進棺材裡,過上三四天去世人家,通知村裡的本隊人夜裡來家裡會客,當天會客時會有“大總管”(負責喪事安排和調度人)來安排一起事務,而抬棺人在喪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棺材因為比較厚重,三五個人根本無法抬到入土的地方,需要安排八個人來胎棺材,管事人會安排16個人來抬棺材,這16個人也是有合理的講究,在農村入土有的地方遠,有的因為路行走比較困難,而抬棺人的在抬棺期間不能把棺材放在地上做短暫的休息,在農村人看來棺材必須一次性抬到目的地入土,半路把放到地上的話,會對後人不吉利,抬棺時也不能超過孝子,更不能碰到任何東西。16個人的話可以換替的抬棺。

農村消失的“職業”,農村抬棺人

在農村,抬棺人還有一個高大上的稱呼“八大金剛”,抬棺看似是份下力氣的活,可真正抬過棺的人都知道,抬棺不單單的下個蠻力就行,這其中還有些小竅門,並不是誰上手就能抬好的,抬棺講究的是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平衡。

在起棺時大家會一起吆喝道:“一,二,三,起!”,抬棺人棺材抬起時,管事也跟著大聲吆喝道:“起殯!哀樂也隨之響起來。起來後八個人相互之間行走的步伐基本一致,平衡是關鍵,如果平衡不沒掌握好的話,不僅抬起來費勁,而且半路也會因為個人的原因導致棺材傾斜而倒,所以每個抬棺人都會小心翼翼。

農村消失的“職業”,農村抬棺人

據說在農村常年抬棺的人,會經常夢見一些棺材裡的人半夜來找他們聊天,現在看來這些沒一點科學根據,都是鄉親們在一起暢聊的茶後飯餘話題。

農村消失的“職業”,農村抬棺人

抬棺人都比較實在,在抬棺時不會偷奸耍滑,一般在抬棺前,去世家人都會給抬棺人一盒煙,一瓶酒,10元錢。這些都是對抬棺人表達的一份意思,也沒人會在乎這的多少,有些地方的風俗認為能當抬棺人是件榮耀的事,分文不會取。相互之間都是你幫我,我幫你。現今這些風俗隨著時代的變化,許多農村都已經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