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济宁市“三个并重”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6日讯 农民工就业事关稳就业工作大局。为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济宁市在工作中做到“三个并重”,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岗位开发与精准供需并重。一是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充分挖掘产业园区、扶贫车间、农民合作社以及批发零售、养老托幼等领域就业潜力,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农民工。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每人每天200元一次性用工补贴和每人1000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二是精准掌握就业需求,依托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摸清农民工就业需求,精准掌握农民工就业意愿、技能工种、培训愿望等信息,建立农民工求职意愿信息台账。三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开展送岗进户和送工到企活动,为农民工和用人单位提供准确快速的岗位对接。同时,实施线上“春风行动”,举办网络招聘活动,搭建线上求职用工平台,推广视频招聘、远程面试,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截至目前,全市挖掘就业岗位18137个,汇总求职需求12286个,帮助2399名农民工实现就业。

促进就业与鼓励创业并重。一是提升就业技能,遴选5家培训平台,大力推进线上技能培训,疫情期间农民工免费参加线上技能培训,通过考核的,按照5元/学时标准给予生活费补贴。鼓励企业对新招用农民工开展适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实效性强的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二是鼓励灵活就业,支持农民工短期内从事外卖、快递、配送等灵活就业工作,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并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三是大力支持创业,引导和支持有创业能力的农民工留乡创业,开展针对性创业培训,提升农民工创业能力。推荐创业农民工就近就地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园区),提供政策咨询、经营场地费用和水电暖费用补贴等创业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优先办理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和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截至目前,线上培训农民工5352人,占培训总量的50.4%;为各类创业农民发放创业贷款1.14亿元,占今年放贷总额的56.16%。

支持复工与权益维护并重。一是加强与农民工输入地人社部门联系,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对用工集中地区和集中企业提供“点对点”的定制化包车服务,保障农民工安全返岗。二是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对涉及农民工的劳动争议案件,优先受理、简化程序、及时裁决。三是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力度,大力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推广应用,实现农民工工资支付网上动态监管,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闪电新闻记者 贾鑫 济宁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