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速寫素描,斷斷續續有6年了,這個水平怎麼樣?

樂夫天命等閑度


個人認為,學了六年到目前這個水平是有一定原因的。

1:學習的目的性

從你的畫面,還有你所畫的這些種類,應該屬於個人愛好而畫畫的,這一點很好。但是你學習的目的性不夠清楚,不管畫什麼畫,國畫,油畫,裝飾畫,漆畫等.....都是需要一個專業的繪畫培訓以及專業的老師帶領下,不需要老師水平多高,但起碼會有一個引到作用,開啟你的繪畫之路。 也就是說所有的畫。 都需要有一定的繪畫基礎。 那也就是素描和白描。



2:學習時間的持續性

學畫畫首先需要的是常練手,學畫畫的人有句話叫“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全世界都知道了”。其意思很明確,就是要做到“筆不離手”。所以建議你喜歡畫畫的話,一定要做到每天都有畫,畫畫的好壞不取決於你學了多久,而是學習的密度性高不高。



3:素描速寫專業性的引導,是基礎

看你的作品,能夠看的出來畫的很認真,很投入,但是缺少專業的元素,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繪畫基礎的學習,有一句話叫“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所以個人認為,你可以找一家專業的畫室,就是那種藝考類的培訓班機構,進行持續性的素描練習,從幾何石膏,到素描靜物,再到素描頭像,然後適當學一些人物速寫,風景速寫,有了這些基礎,相信以後不管你畫什麼,都會有明顯的進步👍👍。 加油。


阿萌速寫


首先說下,我不是行家,是走在藝術道路上的同路人,看了這麼多回答,感覺都沒有回答題主的問題,大多都是在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畫的獅子,魯本斯也畫過獅子,附上他的作品以供交流:

你速寫素描斷斷續續學了6年,應該是時間不短了,但速寫素描其實水平還是沒有實質的提升,可能你對於速寫素描的目的不明確把。在歐洲素描速寫是統一的,不像咱們分開了,歐洲的那些大師們在畫創作前要做大量的素描練習,比如為了畫好《吃土豆的人》梵高苦練素描技巧,.在畫了大量素描寫生和習作後,他才完成這一幅著名作品《吃土豆的人》。


當你明確了自己創作目標後,你的素描速寫自然就會向著目標靠攏了。這樣呢就帶來一個問題:

什麼樣的速寫、素描是好的?

謝赫曾說過六法,我覺得和國畫一樣,“氣韻生動”應是速寫素描中比較高的標準。也就是要追求畫面的氣韻、神氣,你畫人有人氣,畫狗有狗臭味,能把人的神表現出來則為高。寫到這裡可能會有很多人講什麼形體、用線、比例、構圖、造型……了,當然,好的作品是要有很好的造型基礎,但最重要的卻不是這個,就像蘇軾說的“見畫論形似,見與兒童鄰 ,又如白石老人所說的“ 不似之似 ”。倪瓚畫論中也說“不求形似”。就是畫畫目標不能只是為了畫的像,而是要去畫出來有味道、有感覺、有生氣、有脾氣的作品來。

速寫素描要怎樣訓練呢?

人們常常這樣回答:多練習、多感受、多學習,當然寫實技術的訓練是需要的,需要通過結構、明暗、形體造型、質感、空間、整體與細節等方面的訓練。這可以拓展自己技巧的表現度。但不能單單以此為目的,要知道“手揮五絃易,目送歸鴻難”。多學習大師的作品是比較關鍵的如:達芬奇 、米開朗基羅、 魯本斯,丟勒,安格爾等,中國的傳統線描也非常好,我個人喜歡陳洪綬的畫,很有趣,有種稚拙美。上面這些大師們在非常紮實的功底的基礎上表現出了有著自己特色的速寫素描。不管怎麼學,要記住,速寫素描是工具,是語言,你想表達什麼才是你自己的,如果功底不強,可以在表達的過程中慢慢前進,總會越來越接近目標的。好好生活,在生活中有了感情、有了思考、甚至有了脾氣,剩下的就可以開始藝術創作了,要不然為了畫畫而畫畫就不免有些功利了。與君共勉。


藝術球Artball


畫畫分幾個階段:畫啥不像啥(初級),畫啥像啥(入門),畫啥我就是啥(形神兼備,畫出自己的精神)【朱耷繪畫思想】你覺得你是哪一步?


憨老師聊教育





呃,1個月前YY的兩張,隨便畫畫,不算素描,看看就好。


油膩大叔刃牙


這是我學了兩個月的水平,不知道大家覺得怎麼樣






孤客生


你們不厚道,就只知道秀自己的。題主的問題呢?😜

速寫素描只是繪畫的基本功,練了六年,就該考慮創作啦!看畫基本功還是挺紮實的。但不能一直停留在臨摹階段,否則就只能是畫匠,當不了真正畫家嘍😊


上圖是上饒畫家胡黎明的作品。

我自己小時候也喜歡畫畫,沒經過系統練習。也只會臨摹😂

我也發幾張自己的臨摹畫上來湊熱鬧😜



姝子



我這個比素描好玩,我自己用我剪下來的頭髮在廁所弄的,分享下。


小應老師植村秀總監


素描,作為造型基礎課,一直當工具用,說到造型似乎就是把物體畫出立體感,術語叫塑造,現在素描的考試造成藝術樣式僵化,甚至一輩子都僵化,素描的真正意義是,觀察世界,是看,以及看的方式,把看到的獨特感受表述出來。而不是描摹和抄錄,更不能為塑造而塑造


笑笑生48


在題主的幾幅畫中,個人認為有優點也有較為明顯的缺陷。先從優點說起,從幾個動物的造型可以看出題主造型能力不錯,動態把握較為準確。

但是有個不太好的地方,一是在體的表現上,體,體積,一般來說,有體,光影,才造成明暗的變化,有明暗而不注重體,則是學其表而不入裡;二是線條的表現上,在其中那個豹子的畫面中,題主不停地使用切線來切出不同的方向,這些切線瑣碎不連貫,線條上的劣勢不僅表現在線稿上,上了調子之後,切線任然給畫面留下來後遺症:在小畫幅中,特別是動態速寫中,瑣碎的線條表現使人看不出其動態結構,畫面應有的連貫性和整體性也逐漸消逝,也使畫面趨於平庸,缺少層次和表現重點,去一道菜,如果每一口都是一樣的味道,吃多了還有什麼讓人想吃下去的慾望呢。由此,個人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增加動態速寫聯繫,少畫照片,多畫真人真物,去面對活生生的對象作畫,感受作畫對象帶來的動態感。鄙人學畫十餘年,曾也有不少在大馬路邊隨手一個小速寫本作畫的經歷。二是多去臨摹,文藝復興以來西方的諸多藝術大師都是可以學習的對象,在此不一一贅述,在此推薦《500年大師經典》系列圖書。希望有所幫助


中部價值


上了大學以後 5年沒動筆

懷念以前在畫室的日子

最近想學油畫,可以自己畫太孤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