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人生百味,世事難料。


今年春節不以言,父母至親相隔不能見,被迫放假在家卻飽受煎熬;


甚至有的人,在這個本該歡樂祥和的時節,第一次面對生離死別…


這一切,沒有人預想到。


但人生不該只有疾病與死亡,還有著新生與希望。


正是那些彌足珍貴的“第一次”,串聯起了我們人生的重要節點:


第一次上學、第一次上班、第一次走進軍營、第一次學會長大…


今天要推薦這部國產新片,講的就是人生的每個“第一次”——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豆瓣9.1,央視網、上海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聯合出品。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導演秦博,代表作有9.6分的《人間世》。


普通、真實、直擊心靈,是它們最為打動人的共通點。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但與《人間世》不同,《人生第一次》裡更多了一些溫暖和歡笑。


片中截取了萬千普通中國人,一生中12個普通的“第一次”:


從出生、上學、入伍、打工、就業;

到結婚、買房、退休、生病、養老;

以及死亡。


這些“第一次”所串聯的,正是每一個普通人平凡而又璀璨的一生。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出生


第一集《出生》,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場景:中國每天約有5萬人來到這個世界、第一次看見這個世界。


沒有生過人,還談什麼人生。”


開篇就是一群面目猙獰的男性在喊“停停停”——他們在感受女性分娩的痛苦:


好像有人要從你的鼻孔裡,擠出一個西瓜;或是有人要用尖皮鞋不停地踢你的肚子。


最後,沒有一個不是敗下陣來——他們在沒有達到女性分娩10級疼痛的時候,就痛苦求饒了。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等待著生二胎的吳麗輝,她希望生一個妹妹,和哥哥組成“好”字,但她必須先熬過這一道坎——分娩,在漫長的兩小時等待之後,麻醉師終於給她打了無痛。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這一針“無痛”,也是人生中最痛的一針。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穿刺針穿過產婦腰部的脊椎孔,將一根細小的導管導入硬膜外腔。


對於產婦來說,這一針再疼,也是一劑最有力的解藥。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正式進入分娩流程之後,還有更大的難關在前面等著媽媽們。


產婦需要藉助宮縮的力量,把一切力氣往下使,將孩子分娩出體外。


媽媽們鉚足了力,把臉憋得通紅,甚至還有出現累到虛脫的現象。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產房裡會準備著功能飲料和巧克力,給媽媽補充體力。


更重要的是,親人陪伴在身邊,為媽媽們加油打氣。


當熬過所有的疼痛,看見孩子的模樣,聽見清脆的啼哭聲時,淚水總會不爭氣地流下來。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這是父母與孩子,人生第一次的會面。


吳麗輝在看到女兒的一瞬間,邊笑邊哭了。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不是每個媽媽都可以像吳麗輝一樣,一定的痛苦,少許的恐懼,最後完美結局。


孕婦向爽因先天性心臟主動脈瓣二葉畸形,需要接受心臟外科手術。


而同時,向爽已經懷孕27周,肚中的一對雙胞胎面臨著高達30%的死亡風險。


她的生命和兩個胎兒的生命,同時受到了威脅。


面對專家組的風險提醒,丈夫王翔和家人一致意見:


“萬一手術途中有風險,保大人!”


幸運的是,母子平安,手術很順利的完成了。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一個月之後,向爽的雙胞胎順利出生了。


向爽的愛人不斷地在走廊來回踱步,壓抑不住激動的情緒:


“我下輩子不幹別的了,就守著他們三個人過,還能幹什麼呢?”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第一次為人子女、為人父母,我們都需要彼此體諒。


不管是成長還是養育,都是生而為人,一場溫暖又感動的人生修行。


離別


對於孩子而言,人生最重要的第一門課,不是學說話、走路、吃飯,而是學會離別。


離別的第一步,從幼兒園開始。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每年的9月,全國各地的幼兒園裡總是會有震耳欲聾的哭聲。


不管在哪,都集體上演著一出“媽媽不要離開我”的苦情大戲。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數不清的孩子哭著、喊著,甚至在地上打滾,一切就只為了和媽媽在一起。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對於的孩子們來說,學會與媽媽分離,是出生以來再難不過的第一課。


而在角落裡看著孩子的父母們,更是怎麼都學不會離開自己的孩子。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這種相依相靠,是怎樣都無法割捨的。


他們也都是第一次,要學會克服離別,變得“勇敢”。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回想起第一次與爸媽在幼兒園分離的時候,孩子們的表情顯得嚴肅又可愛。


“為什麼這麼堅強?”


“因為長大了。”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爸爸送你到幼兒園,你千萬不能哭。你就大步地往幼兒園裡面走,這就是勇敢。”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你睡覺的時候會不會想媽媽呀?”


“會,我放在心裡想媽媽。”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當孩子們漸漸成長,學會與父母離別之後,他們也將從幼兒園邁入小學。


小學的門口,不再有幼兒園門口的哭鬧,更多的是父母站在門口關切的眼神。


邁入小學之後,大多數的父母都會開始給孩子規劃未來。


不僅要完成作業、考的好成績,越來越多的父母給孩子安排了“第二課程”。


剛上小學一年級的郭雨晴,除了要完成作業之外,還要在媽媽的監督下彈鋼琴。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幼兒園時期那種對父母的依賴,全都揮之散去了。


僅剩的,只有“不喜歡爸媽”、“他們真的很煩”。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或許過了很多年之後,郭雨晴才會像自己的媽媽一樣:


“我現在覺得,我媽為什麼不把我逼得再好一點。


如果再彈得好一點,或許我現在可以既有一技之長了。”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還有一群孩子,他們並沒有那麼幸運的過渡期。


從很小的時候,與父母分別,似乎是一出生就要學會接受的現實。


他們被叫做“留守兒童”。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大多數的留守兒童都在偏遠的農村,父母為了讓孩子讀得起書、家裡能過得好一些,都紛紛選擇北上南下打工。


離別這件事,早就成為了他們心裡一道永遠過不去的坎。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唯有通過詩歌課,這樣抽象的表達方式,孩子們對於離別的思念,才能噴湧而出。


“我想做一個像大海一樣的爸爸。”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我會教我的孩子,把自己的愛留給自己的孩子。”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而我,在爸爸媽媽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長大。”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人生在世,便是不斷地在迎接,同樣也在離別。


第一次學會離別,我們哭著去接受;


而當真正的離別到來,或許我們才能笑著面對。


當孩子們被問到:


“長大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醫生、老師、消防員、軍人……回答五花八門。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他們的眼裡,都充滿著對未來的希望,閃爍著點點星光。


這樣的美好,大概也只有當長大成人、為人父母、頭髮花白時,再度回看那些珍重卻又有些模糊的“第一次”,才會察覺到得到吧。


“人生初見,春和景明,往後餘生,波瀾不驚。”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嗎?


- END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雲音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