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亲情”?

萧筱育儿经


常听人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在我们农村这种现象很常见,没事就家长里短,亲兄弟有时还经常为了一点小事搞的像打仗似的,对待老人更是置之不理。

七八十岁的老人在路边捡柴烧,天没亮推着一小车菜到街上卖。看病没人管,去找吧,一家推着一家,这就我所看到的亲情。

亲情有时候是很冷漠的,大多数是为了面子,装出来的。有钱才理你,没钱躲着你,太虚伪了。


请叫我溪殿下


处理当代亲情关系,其中最需要现代化的,无非就是“孝”的概念。

当我们在说中国人伦理道德的优越性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骄傲的宣扬类似于“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等类似的观点以自夸。但是这是从字面意思上的理解,没有任何问题。伦理规范落实到社会层面,当然会对社会的政治的层面产生巨大影响,按费正清的理解——

“它的尊老抑幼,崇古贬今,重视现有权威而轻视革新,事实上就已对中国社会稳定不变的问题提供了一项伟大的历史答案。它是所有保守主义思想体系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在2000多年的大多数岁月中,儒家的思想意识成为世界上这一最大国家里的主要学习科目。”

这便是那些但凡讲道理,便要上升到“传统”高度,“中国文化”的高度的人,当然我认为这不是讲道理,讲道理只有两个方式,一个是经验事实,一个是逻辑推理。但偏偏,这样的“讲道理”的方式在中国相当有市场,这个大招放出来,再强的BOSS都会挂。

就孝道这个中国传统来说,其实我的经验是,虽然我们经常说孝顺,但是大多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疑惑,孝顺和听话是一样的吗?如果父母的话是错的呢?但是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几乎没有成功过。因为通常这种时候,父母都会说,“我是你妈(爸)我会给你道歉吗?”所以这个问题在这样一种思维之下根本无解。我现在要说了,这是什么思维?这种思维把传统当成一成不变的东西,一旦形成便不可改变的东西。而且,伦理作为传统文化的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彻底的规范。

我提到中国人的伦理是一种规范的时候,想说明的是,中国人的伦理观,是未经反省的。何为反省?便是在你执行这一套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伦理纲常时,时刻自问,这一定是正确的吗?苏格拉底有言,“未经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然而中国人恰恰相反,直接不让你反省,伦理就是伦理,传统就是传统,这是精粹,还是作为中国人的必备素质。我们在学习中西哲学的时候,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样一种倾向——对于西方哲学(philosophy),词根的意思便是“爱智慧”(philo sophist)的意思,而中国哲学,直接等同于智慧。这是最根本的区别。这也是现在,中国人的伦理和西方人的伦理的区别所在。

然而,当我们思考伦理问题的时候,必须考虑的一点是,伦理何以能够产生,它的作用是什么。

我同样以孝道为例。孝道这样一种伦理观是如何产生的?我们的先民在面临“孝”与“不孝”的时候,是可以选择“不孝”的,因为年长的人老去,不再具备自我养活的能力时,就成了后代的负担。所以按照动物性的原则,选择“不孝”是一种更好的生存方法。然而,先民在选择的时候,毅然的选择了“孝”,而不是相反。

为什么?原因在于,伦理学的基础不是规范,而是自由意志。人类作为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最显著的就是人类具有“自由意志”。哲学意义上的自由和社会学意义上的自由(不受外在强制而自我决定),以及普通人口中的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很大的区别——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指的是由人的自由意志所决定的“说不的自由”。所以,构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源不在于伦理的规范,而在于人能够通过自由意志自我设定一种普遍认同的伦理观——再推进一步,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不是因为中国人的孝道这一个规范,而是中国人的自由意志,理性选择了“孝道”。

那么,我们在谈到自由意志的时候,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自由意志是如何产生的?在这里,可以用李泽厚在《人类学历史学本体论》中的三句话概括:“历史建理性,经验变先验,情感成本体”。

选择“孝”是人类理性的选择,但是并非所有的先民都选择了“孝”,但是那些不孝的族群,按吴思的观点,都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消亡了,因为诸如“不孝”,“假丑恶”的行为毁灭了人类社会性生存的基础。所以,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下,人类自身建立了一种理性,理性选择了“孝”。所以这叫“历史建理性”。而在一旦选择了“孝”之后,“孝”就成了一个先于后人经验的规范性内容——因为后人不会再去通过历史实践来验证,来建立理性,所以这种原本是经验的东西就成了先验的东西。所以这叫“经验变先验”。然而,孟子所说的“孺子入井”的精神,是说人在看到小孩子落到井里去时,会天然的有一种营救这个孩子的冲动。如果说前面的“历史建理性,经验变先验”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视角的话,那么后一种“情感成本体”便是绝对主义的视角,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我们在面对自己的父母的时候,以及父母在面对子女的时候,从情感上,天然的热爱自己的亲人。

这三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便是人类自由意志的来源。自由意志包含了理性,经验以及情本体,促使人类有了这样的“孝道”的伦理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人和所有人类一样,伦理道德规范的产生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面临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不一样,自然环境不一样,所以才有了伦理的分野。

一旦我们有了伦理学的基础是自由意志的视角,我们便绝不会再有伦理学是一成不变的看法。因为,中国人最初选择的伦理规范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这些规范合适于那个时代的人的生存,然而,随着历史的沿革,社会的变迁,基于自由意志的基础——“历史建理性,经验变先验,情感成本体”,适合于中国人的伦理当然会有变化。传统的伦理道德怎么可能适应现代化的中国和中国人?

承认了适合于中国人的伦理观处于一个不断的演进过程之中,我们就必须认识到,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不止于伦理文化)也处于一个不断地演进过程之中。有人会疑惑,传统文化竟然也可以变化?按照上文的逻辑推理下来,任何人都知道答案——当然可以。

如果说,中国人的传统伦理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适合于整个社会,文化,政治的现实。而现在,则是相反。我们但凡回顾传统,不是反省,而是“炫耀祖宗遗产,证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巨大的文化财产变成了巨大的文化包袱,这是中国人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障碍。

然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我们一旦变化,我们的传统都没了,这样之后我们还是中国人吗?这样的忧虑根本毫无必要,甘阳在《古今中西之争》一书中说,“我们根本不忧患在经过现代化后中国人还是不是中国人,都是中国人自己在变,中国文化自己在变,是中国人自己在改造自己,中国文化自己在发展自己,因为(这也)内在的构成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自己‘传统’的一部分。”一语中的。

中国人动辄言自古以来,动辄讲传统文化,却少有人想过,传统到底意味着什么?伽达默尔说过:“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的规定了传统。”

我们并非不要继承传统伦理观,只是继承传统伦理观不意味着复制过去,我们并非不需要光大传统伦理,只是光大传统伦理不是加大投影。这样中国人便陷入了一种怪圈,不断地继承,不断地光大,最后却还是在原地转圈,严重的阻碍了中国人的现代化程度。

我们要继承中国人的传统伦理观,依然以孝道为例,由“历史建理性,经验变先验,情感成本体”导致的人类所独有的品质——自由意志,选择了孝道,在历史的沿革与社会的变迁中,“孝道”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含义,按现实情况来看,平等和协商必然要融入“孝道”之中,而平等源自于法学和政治学,协商源自于市场经济,这些思想必然会融入人的伦理观。

如果一旦你和父母在爱情上有了分歧,你应该做的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协商——经济学上的“科斯定理”,只要你在人格上和父母平等,你和父母的交谈成本约等于零,你们绝对可以达成一个双反都满意的结果。而如果和父母发生争执,如果你错了,你就道歉,父母错了,父母也没有任何特权可以不道歉,这便是融入了平等与协商之后的孝道更加丰富的意义。

只有建立在自由意志上的伦理学才有存在的价值,只有不断处于变化之中的传统才值得继承,传统是一种永远处于制作与创作当中的东西,永远向未来敞开着无穷的可能性。

中国人如果不能看到传统文化,传统伦理观是基于一个自由意志的层面,中国人口中的传统则不值得尊重,中国人口中的伦理便不值得遵守,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本身将长期陷入精神分裂的悲剧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