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吶喊》中所運用的共同元素

《吶喊》是魯迅1918年—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說的結集。其中,《狂人日記》《孔乙己》《藥》《故鄉》和《阿Q正傳》都曾被選進語文課本,為大多數人所熟知。

我們從語文課本中閱讀過魯迅的小說,總有一個晦澀難懂的印象,一方面是因為魯迅處於新文化運動的年代,正在發生著文言文向白話文的轉變,當時的詞語運用習慣還沒形成比較穩定系統,與我們現在的語言習慣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是因為魯迅所表達的主旨在於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表達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渴望,與學生時期的我們相去甚遠。

但其實,除了課本中所選入的小說外,魯迅也有不少或風趣幽默,或優美抒情,或諷刺挖苦等小說。魯迅小說的魅力當然不僅僅只有社會性的意義,還有其文學和美學的意義。

魯迅在《吶喊》中所運用的共同元素

在《自序》中,我們看到魯迅在寫作前的心路歷程。他曾有過當醫生的夢想,“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但有一次看到許多中國人成了麻木的看客,在看同胞被砍頭的錄像,魯迅就放棄了這個夢想。

魯迅的第二個夢想是改變國民的精神,提倡文藝運動。他就和幾個同志一起出雜誌,取名《新生》,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可惜,還沒做起來,幾個同志前後離開。

這時,魯迅感到無能為力,意識到“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在我們現在看來,魯迅是多麼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可沒想到,他也曾有過挫敗。

許多年,魯迅在家裡抄古碑。直到錢玄同來邀請他給《新青年》“做文章”,他才開始創作短篇小說,才有了《狂人日記》。

《吶喊》收錄了14篇短篇小說,最長的是《阿Q正傳》,最短的是《一件小事》。

這些短篇小說雖然都是獨立成篇的,但因為所要反映的社會現實的一致的,魯迅選擇了一些共同的元素來進行創作。

吃人。

《狂人日記》講了一個患有“迫害狂”的人一直擔心被身邊人,被親人吃了,還一直勸他們改了吃人行為的故事。

“我”翻開歷史書查看,表面上寫著“仁義道德”,但細看卻發現“滿本都寫著兩個‘吃人’”。

吃人,一方面指的是真的吃人,如“易子而食”“食肉寢皮”,一方面指的是泯滅人性。

小說中提到:“去年城裡殺了犯人,還有一個生癆病的人,用饅頭蘸血舐。”這就是《藥》的故事,人血饅頭成了治癒癆病的藥。

《藥》先講了華老栓深夜去取人血饅頭。他是對藥的療效深信不疑的,所以他在去的路上會覺得爽快,走起路來像青年一樣,而當他拿到藥後,則沉浸在對幸福的美好向往中。

中間部分講到這人血饅頭的來歷,原來被砍頭的是革命黨人夏瑜,他即使在牢裡還想著勸人造反,面對牢頭的折磨,他毫不畏懼,還對牢頭表示可憐。

而他的行為在華老栓店裡的客人看來就是瘋了,不值得同情。

雖然華老栓相信藥的療效,其他人也都說“包好,包好”,但事實證明這藥根本無效。

吃“人血饅頭”是一種迷信,反映了人們的愚昧無知,也是一種現實,革命黨人的犧牲得不到普通人的認可。

頭髮的故事。

我國滿族以前的習俗,男子要剃去頭頂前部頭髮,後部結辮垂於腦後。也就是我們常在清宮戲中看到的男子身後留有一條長長的辮子。而辛亥革命後,有一項舉措,就是剪去辮子,算是破除舊俗。

這辮子在某種意義也就成了新舊政權分界的標誌。頭髮的故事,就是剪辮子的故事。在《頭髮的故事》《風波》《阿Q正傳》就都提到這個事。

《頭髮的故事》中前輩先生N抱怨起剪辮子的事,以及其與革命的關係。

以前清軍入關,建立了清朝政府,要求所有人都要留辮子。這事得到了漢人的強烈反抗。當然,反抗無效。

後來,有段時間“全留著頭髮的被官兵殺,還是辮子的便被長髮殺”,這本來對人毫無用處的頭髮卻常常成了讓不知多少中國人受難的原因。

先生N在外留學,只為了方便,剪了辮子,卻遭到沒剪辮子的同學的厭惡和監督的憤怒。

他回來上海,戴了一條假辮子,被人發現是假的,還想給他定個殺頭罪名,還好革命黨造反成功了,才沒事。

他不戴假辮子了,就被人罵假洋鬼子。

剪辮子,還是不剪辮子,成了一大難題。

這個難題也往往會在一個小村子裡引起一個風波。

《風波》講的就是剪辮子對於一個小家庭的影響。其實,準確來說是清朝復辟的影響,但表現為“皇帝要辮子”。

一九一七年七月一日張勳帶著他的辮子軍,在北京扶持溥儀復辟。這事傳到鄉下,人們說的是“皇帝坐了龍庭了”。

農村人七斤沒有了辮子,這下危險了。

趙七爺則一直保留著辮子,只是把它盤起來,一聽說皇帝坐了龍庭,馬上又把辮子放了下來,還穿起了竹布長衫。

七斤曾經罵過趙七爺,這回,趙七爺來看七斤笑話,幸災樂禍。

七斤嫂一聽說,沒有辮子,是殺頭的罪,就著急,就對七斤罵罵咧咧,責怪他剪掉辮子,連累家庭。

不過,趙七爺得意沒多久,又把辮子盤起來,不穿長衫了。七斤的家庭又迴歸往日的平靜生活。因為七月十二日,張勳的復辟宣告失敗。

這事在《阿Q正傳》也再次提及,“聽說那鄰村的航船七斤便著了道兒,弄得不像人樣子了”。在這裡解釋了七斤為何剪了辮子,原來是因為有革命黨在搗亂,給人剪辮子。

在《阿Q正傳》中,剪辮子成了參與革命的標誌。而村裡人看不清形勢,一會兒投靠革命黨,一會兒投靠舉人老爺。辮子也是一會盤起,一會放下。可看出群眾並不瞭解革命的意義,只是看哪一方得勢,就依靠哪一方。

在關於剪辮子爭論上,辜鴻銘曾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他說:“我的辮子長在腦後,諸公的辮子長在心頭。我的辮子是有形的,諸公的辮子卻是無形的。”

辮子長在心頭的人,隨時都會讓辮子再長在腦後。

頭髮本屬於個人,不應承載過多的意義。如何處理頭髮,應由個人選擇,不應受到過多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