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未來學校》10個有趣的觀點

昨天聽朱永新老師的新書《未來學校》,有這麼一些有趣的觀點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1.人們最悲慘的是時間管理:

少年時代所有時間都用於了學習

中年時代所有的時間都用於了工作

老年時代所有的時間都用於休息

2.人類一成不變的的事實:幾千年過去了,房子,車子,貨幣都發生了變化,唯一沒有變的是教室。

3.人類最大的流水生產線是現代學校制度:現代學校制度是人類偉大的創造,它用機器生產的方式大規模地培養年輕一代,像流水線作業,每年畢業季就“生產”出一大批學生,滿足社會需求。但也同時扼殺了人們對於選擇的權利。

4.教室其實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一年的使用率不到50%,放寒暑假也是教育資源的浪費。

5.非學校運動:學校應該使受教育者享有選擇教育的權利,教育應該“為每個人創造一種將生活的時間轉變成學習、分享和養育的機會”。

6.學習中心:未來的學校將被學習中心取而代之,未來的學習中心可以是網絡型的學習中心,也可以是實體型的學習中心,比如類似於傳統中小學的學習機構、社區、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大學等,只要能夠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良好的學習環境,都可以成為未來的學習中心。各個學習中心的課程可以互相承認、互換學分。所以未來的學習中心沒有以“校長室”為中心的領導機構,更像“北上廣”的創業中心,是服務機構而非管理機構。

7.混齡學習:誰都可以到學習中心來學習?學習中心將實行混齡學習模式。少年兒童可以和老年人一起學習,少年兒童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學習。

8.能者為師:在未來的學習中心還需要教師嗎?學生學什麼、怎麼學?能者為師,誰能教誰教。

9.學力:人們學習的內容也將發生重要的變化,從為了一紙文憑而學,轉變到為了自己的興趣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學,學力比學歷更重要。

10.學分銀行:在學習中心如何評價學習效果呢?我們可以建立學分銀行制度,通過為各種學習成果賦予不同學分的方式建立流通工具,給每個學生建立學分賬戶,以此評價學習結果的好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