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用不完的獎金

導讀:有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遺產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諾貝爾基金會了解一下

1901年12月10日,瑞典舉行了首屆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獎項。由於獎金數額巨大,獎金的得主都是全世界各領域最為出色的專業人士,所以諾貝爾獎普遍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也被稱為“智力的奧林匹克”。

諾貝爾獎:用不完的獎金
  •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

在中國,錢學森曾提出“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人才。後來,人們把這一問題與中國人無法獲得諾貝爾獎相掛鉤。2012年,莫言獲得文學獎;2015年,屠呦呦獲得了生理學或醫學獎,讓中國人歡欣鼓舞。可見,中國人對諾貝爾獎的重視。

諾貝爾在遺囑中說,他要用遺產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給人類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人。可是為什麼從1901年開始一直到現在,諾貝爾的遺產還沒有用完?

諾貝爾獎:用不完的獎金
  • 諾貝爾獎的頒獎地點——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市政大廳

原因主要有三個:遺產數額巨大、諾貝爾基金會的管理投資、社會各界的捐贈。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原因,諾貝爾留下的鉅額遺產。

諾貝爾是一名化學家和工程師,獲得過多項專利,並在很多國家都開設了工廠。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硝化甘油炸藥,這種炸藥由於使用白色或莧色淡黃色針狀結晶,非常安全,能夠承受撞擊和摩擦,被俗稱為“黃色炸藥”。

“黃色炸藥”取代了此前發源於中國的“黑色炸藥”,被廣泛應用在軍事領域。當時普魯士的軍隊就是大量使用了這種炸藥,贏得了1871年的普法戰爭。

雖然諾貝爾本人不喜歡經商,但是由於他的家族擁有硝化甘油公司,又讓他來兼任董事長、生產經理等職位。因此,諾貝爾賺取了富可敵國的財富。

1896年諾貝爾臨終時,留下了3300多萬瑞典克朗(大約相當於現在的14億人民幣),他的親屬只獲得了10%的遺產。剩下的約有3100萬瑞典克朗成立了基金,諾貝爾獎的獎金就來源於基金的利息。

這筆基金在當時是一筆很大的財富了。當時有很多企業家在賺到鉅額財富之後都像諾貝爾一樣,捐出來用做慈善或者捐贈給教育科研事業。

比如美國的鋼鐵大王卡內基在晚年捐出了自己的全部財富,成立慈善基金,創建圖書館和大學。他曾說過:“一個人死後,如果擁有鉅額財富,那就是一種恥辱。”香港娛樂業大亨邵逸夫,也向大陸捐贈了47億港元,在大中小學建立了3萬多座“逸夫樓”。

諾貝爾的初衷是想讓獲獎教授能夠一次性得到20年的薪水,所以獎金十分誘人。但是每年這麼發下去,再多的遺產恐怕早就發光了,為什麼到了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還能每年頒發鉅額獎金呢?

這就不得不提第二個原因,諾貝爾基金會的管理投資。

設立基金會是很多富豪保持財富不斷增值並延續下去的一個常用手段。美國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為他的家族設立了家族信託基金,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說法,讓家族財富傳承到了現在的第六代。諾貝爾基金會也將諾貝爾的遺產保持了一百多年,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還要比當初的遺產多出不少。

諾貝爾基金會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讓財富避免縮水:一直到1960年,基金會的董事會都是由政府高級官員構成,比如首相、外交官、法官。後來基金董事會的副主席和一名董事會成員必須具備財務專業知識,這已經成為基金會的一項規則。基金會的賬目每年也會有政府專門任命的審計員進行審查。這就保證了基金會的資金能夠得到妥善的處理。

基金會進行了謹慎而且回報豐厚的投資活動。最初基金會只會投資在“安全的證券”上,比如國債和貸款。但是稅收對基金會來講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1946年瑞典議會同意基金會享受免稅待遇,1953年基金會在美國的投資也享受免稅待遇。但是經濟危機和通貨膨脹會導致基金會的資本大幅縮水。

由於1929年大蕭條的影響,很多人的財富一夜之間打了水漂。英國財政大臣丘吉爾當時在美國股市投資了一大筆錢,危機來臨時大呼:“上帝啊,這是多麼可怕的一天啊”。

諾貝爾基金也不能在大蕭條中倖免,再加上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到了1953年諾貝爾獎金只相當於1901年的三分之一。

諾貝爾獎:用不完的獎金
  • 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居里夫人

為了使諾貝爾基金會獲得更多的收益,1953年瑞典政府批准了基金會可以擴大投資範圍。基金會的資本管理變得更自由了,比如可以投資房地產和股票。在這些投資中基金會獲得了非常豐厚的回報。

20世紀80年代為了解決經濟滯脹的問題,西方國家大多采取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全球股市一片大好,諾貝爾基金會的資產也大幅增值。90年代初,基金會在瑞典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出售了一家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也賺了不少錢。

我們再來說第三個原因:社會各界的捐贈。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在成立300週年之際,向諾貝爾基金會捐贈了一大筆錢,並設立諾貝爾經濟學獎,儘管這個引來了諾貝爾家族後裔的強烈反對。

除了瑞典中央銀行,其他類似的基金會也有對諾貝爾基金會進行捐款,比如日本的日本獎和京都獎,荷蘭的巴爾贊基金會。

與此同時,有一些諾貝爾獎得主也對基金會進行了捐贈。1972年、196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蓋歐爾格·馮·貝凱希向基金會捐贈了他收藏的大量藝術品。同年,一位意大利人向基金會捐贈了兩個葡萄莊園。

到今天,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都成為全世界的“狂歡”。很多人都會通過諾貝爾獎去了解人類在化學、醫學、生物學、經濟學方面的新發明和新觀點,以及一些文學作品對社會的意義和影響。可以說,諾貝爾獎在激勵科學家們勇於投身發明,文學家努力創作之外,也讓普通人瞭解了我們最前沿的科學技術。

每日更新,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