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格爾堅持每天掰手指50年,最終他拿了“諾貝爾獎”,怎麼做到的?

長久以來,人們對自己的身體都沒有足夠的瞭解,直到進入科技時代,才漸漸認識到各個器官如何運作,又是如何在大腦的影響下變得有序。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的認知也在一點點更新。

昂格爾堅持每天掰手指50年,最終他拿了“諾貝爾獎”,怎麼做到的?

我們常常認為,掰手指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尤其是在逞威風的時候,能夠最大程度的增加自己的氣勢。然而從小到大,長輩們總是提醒我們,掰手指會得關節炎,這也讓掰手指變得十分“玄妙”。

昂格爾堅持每天掰手指50年,最終他拿了“諾貝爾獎”,怎麼做到的?

實際上,人們或多或少都會對這種說法感到懷疑,科學家們小時候也有類似的想法,一位名為昂格爾的醫生就因此得到了“搞笑諾貝爾獎”。

昂格爾堅持每天掰手指50年,最終他拿了“諾貝爾獎”,怎麼做到的?

據說在昂格爾小時候,他曾經和媽媽打賭,時常掰手指並不會出現什麼關節炎,於是每天堅持掰兩次手指。直到五十年過去了,他自己建立了對比實驗,這個問題才終於得到準確的答案。

昂格爾堅持每天掰手指50年,最終他拿了“諾貝爾獎”,怎麼做到的?

昂格爾發現,無論是拍X光片還是從表面來看,掰手指與不掰手指的兩個手都沒有太大的差距。實驗的結果雖然聽起來有些無聊,但是如果仔細思考其中的科學原理,其實還是很有趣的。人們十分好奇,既然掰手指與關節炎沒有太大的關係,為什麼還是會咔咔作響呢?

昂格爾堅持每天掰手指50年,最終他拿了“諾貝爾獎”,怎麼做到的?

根據相關研究,人體的每一個關節處都會有關節腔,裡面充滿了滑液,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活動關節,起到潤滑以及緩衝的作用。

昂格爾堅持每天掰手指50年,最終他拿了“諾貝爾獎”,怎麼做到的?

當人們活動關節時,滑液中會進入一定的氣體,這是伴隨著人們的運動而進入滑液中的空氣,掰手指時,指關節中的滑液同樣是這種狀態。只不過人們掰手指的動作十分迅速,所以滑液中的氣泡破裂,因此產生了清脆的響聲。

昂格爾堅持每天掰手指50年,最終他拿了“諾貝爾獎”,怎麼做到的?

人們如果試圖再一次掰響手指就很難做到了,這其實是因為關節滑液中很難迅速產生氣泡,也就無法出現響聲了。

昂格爾堅持每天掰手指50年,最終他拿了“諾貝爾獎”,怎麼做到的?

科學家們還發現,人們對類似的響聲十分感興趣的原因其實與我們的解壓習慣有關,就好比擠壓泡沫板的聲音能夠給人們帶來聽覺上的享受。總之,相關研究看似毫不起眼,卻蘊含了人體的奧秘。



文章轉自:科學宇宙探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