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人都會提前給自己和配偶準備一副棺材,請問這是什麼現象和心態?不害怕嗎?

遊遊小小生


在農村老人都會提前給自己和配偶準備一副棺材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

一,從眾心理

老社會窮人家死個人是用不上棺材的,只有富裕家庭才能冠冕堂皇,轟轟烈烈的舉辦一場喪事,有的地方甚至吹吹打打,請戲班,做法事。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以上年紀的人,尤其過了六十歲,心裡就有了想法,為自己和老伴準備一副壽器,也就是棺材。於是,他家有了,另一家也請人做就。那時候就是管頓飯的事,工錢比較低。

二,自我安慰

一旦做就壽器,老人心裡坦然,覺得自己死後有了安身之地,不用兒女到時候操辦,減輕他們一部分負擔。

對於剛做就的壽器,老人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感覺心滿意足 了。做好壽器,也能意味著老人們可以長壽,放心無憂了。

其實 ,說白了棺材就是一堆木材,打造了一個人死後的用具,不至於屍骨直接埋於土中。

社會文明的進步,農村公墓的使用,讓這種風氣也將退出歷史的舞臺。準備好棺材只是社會發展到一個時代的部分人的從眾心裡,也是一種迷信的產物。死後火化的好處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們逐漸認識和習以為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