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这个词,你家乡有其他称呼吗?

我就是飞飞姐


“外婆”这个词在不同的地区叫法也有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也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不像英语系国家一样外婆和奶奶都是一个“grandmother”,这样的叫法是没有灵魂的。



在河南洛阳部分地区,“外婆”常被叫作“婆婆”,听起来很亲切,也很自然。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和老公的母亲名称重复了吗?事实上的确如此,但是作为女方哪有方面直接叫自己婆婆“婆婆”的,还是得叫“妈”呀。


而在河南省许昌地区,“外婆”一般叫作“姥”,单单一个字,叫起来也是平顺异常,朗朗上口,更显关系的亲切,在叫法上变拉进了距离。

而河南的中西部地区也有很多将“外婆”称作“姥娘”的,这种叫法在省内也很常见,虽然叫起来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但还算是中规中矩,毕竟是流传下来的称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称呼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

在你的家乡,“外婆”叫什么呢?

我是萌之帆,热爱文化的小青年。


萌之帆


在郑州这片,外婆一般是叫“姥姥”或者“姥娘”,我一般是用河南话叫“姥”。我的姥姥今年已经91岁过半了。我和我弟弟小的时候就是姥姥照顾我们,小学的时候姥姥已经70余岁了,却还是每天上下楼去买菜,逛广场,身体特别硬朗,嗓门大;虽然那段日子过得很苦,但是我的记忆里都是姥姥一日三餐的问我想吃啥,想喝啥,今儿穿暖点,明儿个带伞。姥姥辛苦了一辈子,生养了五个孩子,带大了五辈人,如今儿排行第五辈的我的侄孙也已经上小学了。姥姥终于不再是以前那样了,手开始不自觉的微微颤抖,听力也下降了,腰板比以前更弯了,好像个子也矮了许多,或许是我长大了吧。唯一不变的是在姥姥怀里的温暖,姥姥用她干枯的手抚摸我的头说:“俺妞咋又瘦了,小妮家的别天天减肥。”去年我结婚的那天,姥姥拿了块红布裹了俩鸡蛋,交代我路上吃,说我早上都没吃饭,后来听我妈妈说,在我出门上车的时候,我姥姥站在院子里忍不住哭了,说我终于等到俺妞嫁人了,那时候她90岁,我25岁。姥姥,您一定要再走慢一点,我是个不孝顺的孩子,我还想让您将来给我看孩子。



AIgc0814


外婆,这个词在我们当地是称姥姥,我小时候每隔几天妈妈带上我们会去姥姥家,最爱走的亲戚就是姥姥家了,每次去姥姥家,姥姥都会给我们做好吃的。有句俗语“外孙、外孙女是姥姥家的狗吃饱就走”,这句话至今我也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还有就是姥姥疼外甥再亲也是假宝,意思是说姥姥姥爷们无论怎么给外甥亲,外甥长大后还是给爷爷奶奶亲。是这样的吗?

每次我回家第二天就会去姥姥家,姥姥今年88岁了,老爷去世两年多了,我特别想让姥姥来我家住一段时间,去年冬天通暖气后我想让姥姥来我家过冬天,姥姥担心她身体不好,我一个人照顾不了她,姥姥说她年纪大了那也不想去了,北方的冬天还是很冷的,今年冬天我还是想让姥姥来我家。


中原陶陶


外婆,这个词在我们当地是称“喂婆”(同音),我小时候每隔一个月,妈妈就会带上我们去喂婆家,长大了就自己去。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喂婆家,每次去喂婆家,喂婆都会给我们做好吃的,在家不能撒娇,在喂婆那里可以任情撒娇🤗🤗🤗。

有句俗语叫“外孙、外孙女是喂婆家的狗吃饱就走”,这句话至今我也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还有就是喂婆疼外孙再亲也是假宝,意思是说喂婆喂爷们无论怎么给外孙亲,外孙长大后还是给爷爷奶奶亲。(是这样的吗?)我不这么认为,人与人之间取决于感情,我就喜欢喂婆,曾在心里发誓长大要好好孝敬她,在外读书也会攒钱给她买衣服,水杯之内的小东西,可惜没等我毕业,她己走。

记得小时候放寒暑假只要回家,第二天就会去喂婆家渡过快乐的寒暑假。如今,物事人非,喂爷去世2O多年了,喂婆也去世十多年了,特别想念他们,特别是他们生日,老是会梦见他们。现在尽管喂婆家已荒废,也无亲人在那里,但我还是每年春节都去挂坟,(备注:在我们这个地方,不是很重视清明节。一般都是春节挂坟)。看望二老,愿天堂的喂爷喂婆一切安好。


川东妹儿


立水来回答。

我是河南的,我们这“外婆”称:“姥姥”或是“姥娘(别音lao ning)”,姥姥一词源于唐朝时期,主要在黄河北部地区,刚开始是对女性老人的尊称,到清朝之后,改为对“外婆”的称呼,姥娘是根据姥姥演变而来的,根据地区不同发音不同。我们这叫(lao ning)。



在我们这农村,有人称姥娘和外孙(外孙女)的关系为:“三不亲”。主要原因:个人认为是,在北方农村,一般走姥姥家都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女方嫁人之后,主要生活在男方家,关系么?当然越处越近,长时间的不走动,自然而然的就会疏远,见面时间少了,虽说在亲,也就那一会儿光景,相对于奶奶而言相处的时间就短很多,所以,在农村就会说:姥姥再亲外甥,外甥还是亲奶奶。因而“爱吃醋”的姥姥们就给外甥起了一个别样的昵称叫:“外皮角”。



反过来说,血缘关系有时候很奇妙,即便长时间不走动,外甥见到姥姥的陌生感往往不会太强,而姥娘对外甥的疼爱也是肆无忌惮,拿我小时候来说,姥姥家是开小卖店的,我到姥姥家之后,别管是啥,看到都要拿着尝尝,走的时候还要拿走很多,估计大多数人也跟我一样,所以,在农村还留下一句话:“外甥是老娘家的狗,拿着啥都走。”

对于我来说,姥姥已经去世20年了,在时间的摧残下,记忆也有点模糊了,但有些时光仍然如昨日一样。祖父母的爱虽没有父母的强烈,但却给予我们更多的包容。



虽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人的思想也在逐步解放,对于以前一年都去不了几次的姥姥家,也逐渐变得朝夕相处,而姥姥也成为了帮女儿带孩子的生力军,在感谢这个时代同时,也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


立水


中国语言真是博大精深,一个官方称呼的“外婆”,竟然有数十种、上百种叫法。就是一个地区,一个县甚至一个公社,不同场合叫法也不尽相同。比如,在我的家乡,逢年过节,走亲戚,见了面,我们喊外婆为:姥姥,或者叫“姥儿”,但如果有人问爹娘干啥去?爹娘会说:到孩儿的姥娘家去,这时候,外婆就变成了:姥娘。

离开家乡四十多年了,有些称呼的方言记不太清楚了,欢迎大家指正。




天马行空的老兵


河北,叫姥姥,姥爷。对着奶奶,爷爷。从称呼上是听不出远近的,一般这样孩子跟姥姥会很亲,称呼真的很重要。


the_real_one


嘎婆、嘎公~

卫婆、卫爷~

坐标陕西商南


千壑君


姥娘(娘这个音轻声)


宁宁嘉嘉麻麻


四川仁寿:家婆、家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