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用老家话称呼“外婆”?

和谐幸福晓路


前段时间网上一则新闻说,上海语文教科书里面把原本是外婆的字眼全改成了姥姥,原因是说姥姥才是普通话,而外婆是方言。


此新闻一出,各路网友可以说是众说纷纭,纷纷表示不理解,大多数人都说自己从小到大,认知里一直认为外婆才是普通话。并且有网友开玩笑说,姥姥可以用来骂人,而外婆就不会。但是后来又有新闻说上海市教委还是改过来了。

南方人,尤其是江南一带,大约都是叫外婆,而北方一般都是叫姥姥,细分起来,每个地区还有每个地区不同的方言。


南方地区,四川,湖北这一带叫法很相似,也很多元化,有的叫“嘎嘎”,“家家”,还有的叫“婆婆”,要强调的是这里此“婆婆”可是非彼“婆婆”。

湖南一片,外婆被叫做“毑母”,奶奶被叫做“娭毑”,这个名词也是对老年妇女的一种尊称,这个种解释来源于湘方言。在<>中解释:“‘娭毑’,湘语,对老年年妇女的尊称,西南官话。

客家人用“姐”,指奶奶,也指外婆,也尊称老年妇女等”。

北方地区普遍叫姥姥,河北、山东有一些地方叫姥娘,东北人习惯叫姥儿(轻声),试想一下,认为姥姥为官方普通话,而外婆为方言的观点是不是有一些原因是北方人习惯叫姥姥,而北方口音相对来说更接近普通话一点呢?


还有闽南语中将外婆称呼为啊嬷,云南一代称呼为阿婆。

现如今,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有很多小孩子从小就是用普通话交流,所以都是直接称呼为外婆,但也会有部分家长认为外婆叫起来有一个外字似乎显得没那么亲切,所以从小教孩子用方言来称呼老人家。

年轻夫妻普遍都面临着很大的困扰,说着一口方言的老人来到子女生活的城市帮忙带孩子,这件事在很多家庭中不能避免的,但这样又是方言又是普通话,正在学说话的宝宝会不会因此而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呢?

从小我们学习说话,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说出的语言中学习,如果教的人说的是方言,那我们学习的必然也是带有口音的,长大了以后,会慢慢统一成普通话。


很多年轻父母会有疑虑,那学习方言会不会影响孩子以后学习普通话呢?

这就有些多虑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经常见到的一幕是:宝宝在幼儿园跟着老师学习用普通话交流,在家里用本地方言和父母交流,还能用老家方言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说话,不仅能在这几种语言之间灵活自如地转换,而且还经常学着说方言,当做一种好玩的游戏。

像比利时那样的国家都是双母语,小朋友也都表示毫无压力的说,会在多种语言之间自由切换的人,科学调查结果表明,老了以后得老年痴呆症的比例会非常小。

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口音,什么样的叫法来称呼我们的外婆,不论是觉得生疏也好,亲昵也罢,这一种称呼体现得都是我们把外婆当做长辈的一种尊敬,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大可不必追究哪个才是正宗!


历来现实


我是广西人,外婆我们会亲切的称她为“阿婆”,外公还是会叫外公,我问过妈妈为什么这么叫,妈妈说这样叫才亲。

说到阿婆,又勾起了我对她的回忆,从小阿婆就对我们很好,每次回去都会做好吃的等着我们,记得很小的时候,在阿婆家门口种有一颗很大的柿子树,每到结果的时候,都能吃到很甜的柿子,那是童年的味道,长大以后再也没有吃过这么甜的柿子了。

阿婆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什么文化,随着年纪的增长,后背开始慢慢的驼了,晚上没法仰着睡,都要侧着身子,但是她还要干农活,直到做不动为止,和外公一样,都属于他们自己说的“劳碌命”,停不下来,让他们休息,他们说不干活难受。

我们家离阿婆家很近,小时候骑自行车半小时左右,每次逢年过节都会回趟阿婆家,后来外出求学到参加工作之后,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但只要每次回去,她都很开心。

阿婆在世的最后一年,因为心肺功能不好,走几步路就喘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家门口晒晒太阳。所以每次回家,都会看到她坐在家门口的一张小板凳上,那个画面,好像定格在那里一般。

阿婆一生养大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过得很辛苦,但是我一直记得她脸上的笑容,她不会对我们诉苦,打电话回去的时候,也都会说一切都好。

现在,在另一个世界的阿婆,我也希望,她开心的笑着,一切都好。


sinly慢读漫思


北方一般是称呼为lǎo lao。比如东北,西北,京津、河北,河南,山西,甘肃,山东等地,南方人称呼为外婆,比如江浙一带,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北方的回族也有的地区称呼姥姥为老娘。

正式的文字表述为外祖母。

粤语区,主要是广州、港澳、新家婆等地称外祖父母为公公、婆婆。

闽南语不论是祖父母还是外祖父母都称阿公、阿嬷(也可较专一地称外公、外嬷)。





玖子岩


在广东,讲白话的土著对妈妈的父母称呼:粤语外婆外公↣亚婆、亚公。

外婆一般叫亚婆(po4)、婆(po4)婆(po1);外公一般叫亚公、公(gung4)公(gung1)

孩子们对自已父母称呼:粤语爸爸妈妈↣老豆、老姆。



拦不住刨根问底


我是定西人。这里地方话叫外婆《外奶》



冰心文化传媒站长


外婆,姥娘,姥姥



深圳九妹


大部分地方叫姥姥!



正能量说事85770629


在东北称呼外婆为“姥姥。”称呼外公为“姥爷”。

有些幼童分不请姥姥和姥爷,往往将姥姥称为“小姥”,将姥爷称为“大姥”。

成年人也会称姥爷的嫂子为“大姥”。

在东北,“去你姥姥的”是骂人的话。类似于“滚犊子!”

“他姥姥的!”也是骂人的话,没有特定的词可以形容,是生气的时侯表达愤怒或者不满的语气词。

一个人不受人喜爱,往往称之“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在东北,说“外婆”大家也都懂是什么意思,但是很少有人这样称呼。


盘锦阳哥


四川巴中称呼 外爷——外爷 外婆——外婆 后者“外”读(卫) 爷爷——爷爷 奶奶——婆婆 爸爸——老汉儿 妈妈——妈,娘 → 统称妈老汉儿 大姑——大大 小姑——幺幺 小叔——满满(一声),幺爹 阿姨——大婶子,姨姨 干爹、干娘——宝爹、宝娘 祖父——祖爷 祖母——祖婆 →统称祖祖 非亲兄弟年长的大哥——哥老倌,哥子 小孩子——滋滋娃儿,咩娃儿 老婆——婆娘 老公——主佬


巴中彬子


河南洛阳的,我们老家叫外婆就一个字,婆,小时候跟着妈妈经常去俺婆家,如今外婆已经离开我们了,怀念老家,怀念童年,怀念那个80年代的小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