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擁兵30萬為何不稱帝,三點原因令人深思

作為晚清最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曾國藩在國家危亡之際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終於剿滅為患江南極深的太平軍,從而維護了中華道統和社會安定,有再造國家之大功。此時的曾國藩,不僅手握雄兵30萬,而且掌握江南五省巨大財富,若此時兵鋒北指,推翻清朝並稱帝,可謂不費吹灰之力。

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擁兵30萬為何不稱帝,三點原因令人深思

曾國藩畫像

​然而,面對親屬、部將們的四次勸進,曾國藩皆以“名節”、“大義”予以拒絕,終其一生都對清朝衷心擁戴,始終不肯邁出稱帝的步子。那麼問題來了,曾國藩為何要竭力挽救腐朽沒落的清政府呢?換句話說,曾國藩堅持不稱帝,都有哪些不得不考慮的理由呢?綜合各種史料來分析,原因大約有以下三點:

其一,曾國藩出身於士大夫階層的現實,決定了他不可能從事造反事業。我們都知道,曾國藩在創設湘軍之前,一直在朝中做翰林,屬於士大夫階層中的精英人士,而士大夫階層所信奉的忠君愛國、維護道統的理念,自然也為曾國藩所信守不渝,同時也是他立身的憑依。而等到曾國藩創設湘軍後,在他的幕府中效力,或者跟他聯手對抗太平軍的,同樣也都是士大夫。

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擁兵30萬為何不稱帝,三點原因令人深思

太平軍與湘軍作戰十餘年,最終被剿滅

​正因為這種出身限制,決定了曾國藩不能像劉邦、朱元璋這種草根階層,也不能像楊堅、李淵這類武裝貴族階層,去從事稱帝建國的事業。退一萬步講,就算是曾國藩真的起兵的話,恐怕也會遭到其他士大夫階層指揮的軍隊-如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的抵抗。彼時,曾國藩能否擊敗這些對手,從而獲得平定天下的資本,依然是個未知數。

其二,曾國藩擔心清朝的滅亡會引起長期內亂,使中國面臨亡國之憂。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每逢改朝換代之際,中國都要發生至少數十年的內亂,導致社會動盪不安,百姓傷亡無算。比如,在漢末三國的大亂世中,中國的人口便由6500萬銳減至2300萬,而在明末清初的戰亂中,更是由1.93億銳減至1.01億(數據引自《中國人口史》),代價之慘痛全球罕見。

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擁兵30萬為何不稱帝,三點原因令人深思

湘軍火槍隊

​除了擔心社會動盪、百姓大量傷亡外,曾國藩也很清楚當時的時局,知道在列強環伺的情況下,一旦中國因改朝換代陷入長期動亂的話,勢必會引起列強,尤其是沙俄的武力入侵。彼時,中國不僅有亡國之憂,甚至幾千年來傳承不絕的文化,都有可能遭到毀滅。這一點,大約是曾國藩極力維護清政府,不肯取而代之的最主要理由。

其三,曾國藩無疑仍對清政府抱有期望,認為它還有振作的可能。歷經1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浩劫後,深受重創的清政府明顯感覺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此時掌權的慈禧太后等人應當明白,如果拒絕任何改革措施,總想按照先前的“老路子”繼續走下去的話,勢必會陷入“此路不通”的窘境,搞不好還會加速帝國滅亡。所以為了挽救帝國命運,曾國藩相信清政府必定會改弦更張。

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擁兵30萬為何不稱帝,三點原因令人深思

慈禧太后

​而事實也增強了曾國藩的這種信心。尚在太平天國苟延殘喘之際,慈禧太后便已經在同治初年,授權恭親王奕訢、大學士文祥主持“洋務運動”,尋求學習、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來改造落後、保守的中國,力求在外交、教育、練兵、海防、塞防等方面都做出積極的改善。正是因為看到這些可喜的變化,曾國藩相信清政府還遠沒淪落到非亡不可的境地,若假以時日,或能完成中興的偉業。

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擁兵30萬為何不稱帝,三點原因令人深思

曾國藩等人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

​正因為以上三點原因,曾國藩儘管手握30萬大軍,但依然沒有邁出起兵稱帝這一步。不僅如此,曾國藩還毅然裁汰大部分湘軍,既消除了內亂的誘因,又減輕了國家的財政負擔,值得後世敬佩。此後,曾國藩將事業的重心轉向提倡“洋務運動”、恢復中國固有的美德兩大方面,期望藉助於西方先進的技術文化來改造中國,於救國救民大有裨益。

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擁兵30萬為何不稱帝,三點原因令人深思

曾國藩墓

​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曾國藩因病薨逝於兩江總督任上,終年62歲。曾國藩死後,南京數十萬百姓巷哭不止,並繪像以祀之。朝廷聞訊後,下詔為曾國藩輟朝三日,追贈他為太傅,諡號“文正”,並將他的牌位入祀京師昭忠、賢良祠,同時各省均要建立專祠以祭祀。生前立功立德、功績赫赫,死後備極榮哀、流芳千古,曾國藩的一生可謂相當成功。

史料來源:《清史稿》、《太平天國史綱》、《曾國藩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