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节度使:“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既是凝聚剂,也是分离剂

前言

唐朝是一个集多重“身份”于一体的一个朝代,在这时是经济文化大开放、大繁荣,也是民族关系、交流大促进,更是“藩镇割据”的特殊朝代。而为何会有“藩镇”之现象呢?这就不得不说到唐朝时期所设置的节度使制度。

节度使是中央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它为地方的长期稳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会出现唐后期的“安史之乱”,而致“藩镇割据”势力的大规模繁衍。本文就是从节度使一角出发,去探析节度使为唐朝带来了什么,又是为何会致“藩镇”的出现。

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这里的“节度使”并非是一个职官之名,但是这里的“使”是中央因临时有事时差遣的官员,是代表朝廷去执行某种专项任务,所以在原来“节度使”之意是特派使者。另外,因节度使是代表中央出使地方,所以要有表示其身份的旌节,而当任务完成后,则将符节还予朝廷。

唐朝节度使:“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既是凝聚剂,也是分离剂

唐中期的边疆境况

在唐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一方面在中央设立以三省六部为中心,以此来统管全国政事,而司法方面则是由九寺五监分别审理各个机关部门;另一方面,在唐朝时期,盛行由皇帝直接任命使者去执行专门的事件。

在杜佑的《通典·职官叙》中提及:“设官以经之,置使以纬之。”在这里,“节度使”是“置使以纬之”中的使,而非是“设官以经之”中的职官。虽然节度使不是职官,但是却是由职官加任的。最初时期,节度使是由总管边疆士兵的大总管或者是大都督来担任。

使者手持双符节,这就表示其权威之重,这是最高统治者授予使者的权力,无论是下到基层去巡查,还是诛杀官职人员,都是代表朝廷行使的使命,而唐时期的“节度使”就是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发展过来的。各都督持双节,专门负责执行朝廷特殊指令,节度各路兵马,正是由于这样,才会渐渐衍生出“节度使”一词。

唐朝节度使:“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既是凝聚剂,也是分离剂

凤翔之节度使

要说及何时出现的“节度使”,就要翻阅史书,才得以知晓。在《新唐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由这里可知,在高宗时期,就已然有了节度使一词,但是要将节度使与藩镇等事物相联系,就是在睿宗景云年间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节度使的职权范围开始区域化、固定化,这就为以后的藩镇割据埋下的伏笔。

节度使的权力也是日益扩大,一开始节度使所管辖的是地方的军政,而在玄宗开元以后,节度使掌握到了地方的政权以及财政大权,而且还同兼所驻扎地区的刺史,这一时期的节度使的权力可以说是比以往的都要大。

正因为节度使的权力非常之大,因此会涉及一个庞大的机构职能负责,这样收节度使支配的官员就不是一个小数目。除此之外,节度使还兼任了其他的官职,这样下来,围绕在节度使身边,实际上受其管理支配的官员更多。这也成为后来“安史之乱”势力如此之大的一个原因。

唐朝节度使:“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既是凝聚剂,也是分离剂

兰陵地区节度使

节度使的出现并非是一个偶然,而是在当时社会管理的需要,在这里已经谈及了节度使的相关事项,下面就是要了解前期的节度使对唐朝政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节度使的出现又说明了唐朝当时的官员制度是一种怎样的现状呢?

二、“水可载舟”

在多方史家的观点中,对节度使一职多持以否定态势,但是就历史发展的角度,分阶段、有区别地去考究节度使在唐朝军事、政治上的作用。

众多周知,唐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离中央有所距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与唐政权相敌对的少数民族政权,比如突厥、高丽,这些都对唐朝的和平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另外,唐朝的幅员辽阔、地域极其广阔,东、南近海,西至葱岭,北极大漠,如此规模的疆土,如果事事都要由中央来决议、直接指挥,这难免会鞭长莫及。

唐朝节度使:“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既是凝聚剂,也是分离剂

唐玄宗李隆基

为了极大的促进边疆地区的行政方面的效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军事的优势,必须要提高地方总指挥的地位,并且要授予其在紧急时刻代表朝廷全权处理军务的特殊权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会开始设置节度使。

从武周末年,到睿宗景云年间,唐朝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宫廷变乱,中央政局不稳,而在边疆地区,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政权接连侵扰滋事,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形势愈加紧张,也需要唐朝军队长时间在边远地区作战。

为了防御敌情,朝廷不得不任命各节度使在边疆屯戌,更不得不在各少数民族侵扰的地区,划分边防地区,并在此设立边防重镇,任命各节度使在此驻守。各节度使有了自己的管辖区域、有了固定的城镇,在职时间也渐渐地长期化。节度使的职官化适应了边防地区严峻形势的需要,对巩固边防的安宁和维护统一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唐朝节度使:“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既是凝聚剂,也是分离剂

均田制度的灭亡

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唐朝时期,由于上层统治阶级所掌握的土地不断变化为私有土地,政府所能掌控的土地日益稀少,土地兼并十分严重(换一句话,朝廷已是无田可授)。正是因为如此均田制度崩溃,进而导致支撑唐初军事制度——府兵制制度的灭亡。

为了从军事方面的大局出发,节度使的诞生完全的适应了唐中期的发展需要,这也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制定的政策。还有就是军事招募制度由府兵制向募兵制转变,这也为节度使对所管区域的政治、军事权力由着极大的帮助。

许多节度使在为唐王朝保卫边防、开拓疆土、弘扬国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立下了赫赫战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节度使一职才会有如此之长的时间,而且节度使所管辖的城镇越来越多,节度使自身的职权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在唐朝前期,节度使还是行之有效的。

唐朝节度使:“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既是凝聚剂,也是分离剂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世界上的每一种事物都是一样的,一旦超越了极限则必然会走向事情的另外一面。在这里节度使也不例外,节度使最大的优势就是处理事情的权力专一,极少有其他方面的力量从中作梗。但是到玄宗时期,唐玄宗则是将节度使的权力集中推向了一个极点,这就使节度使从朝廷的防御力量转变为祸害政权稳定的势力。

三、“亦可覆舟”

在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节度使的地区范围来看,节度使设置从原来的北部和西部地区扩展到内地,进而扩大到全国各地,节度使的职员数量也随着不断的设立而日益增加。

《新唐书》中记载道:“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校者尤兼三、四。”

更是有史书记载了从安史之乱到唐朝末年的节度使数量,设置节度使的方镇多达四十多个,而这些节度使大都是以军号来命名的。

唐朝节度使:“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既是凝聚剂,也是分离剂

藩镇割据节度使的形成

第二,节度使都是身兼数职,或是本地的观察史,亦或是本地的刺史(这一点上文有所提及);第三,节度使往往是自己选择将领、官员,而节度使职位也多为世袭制,也成为“藩镇世袭制”,节度使的权力愈来愈不受中央控制,反而成为了节度使自己的势力权力。

第四,节度使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有掌管本地经济的权力,这就为部分节度使擅留财赋提供了条件,将这些财赋自己保留,而不上交朝廷,也成为了节度使的财富积累的一个来源;第五,一些节度使将自己所把握的朝廷的武装力量变为自己的私人军事力量,中央对这支军队没有调动的权力,对军队的领导权也是世袭的,而在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牙兵。牙兵就是衙兵,是节度使的亲军部队,主要任务是守卫节度使所管辖区和府衙。

唐朝节度使:“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既是凝聚剂,也是分离剂

唐朝的牙兵制度

《旧唐书》曾有这样一句话:“仍选其魁梧强力老万人以自为,谓之衙兵。”

尽管节度使与牙兵之间是有所矛盾的,有时也会发生易帅的现象,但是归根结底牙兵还是节度使对抗中央,割据地方的重要军事武装力量,更是在唐后期藩镇割据战争的主要兵力。节度使的势力就是在上面所述的几个方面之下,慢慢强大起来的。

节度使势力的进一步扩大对唐朝的统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破坏了辛苦建立的统一国家,阻碍了社会经济方面的发展,更进一步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四、“扬眉淡看,漫天烽火”

在节度使势力扩大的同时,藩镇势力也在进一步膨胀,也就是上面第三点中相关的内容。在节度使与藩镇的关系密不可分之际,唐朝后期在几次用兵失败后,对这种局面也只是发出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

唐朝节度使:“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既是凝聚剂,也是分离剂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是节度使的势力权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也是唐后期对这种态势的一种放纵的结果。在安史之乱以后,原本就已摇摇欲坠的唐政权,已经无力控制地方,也没有能力去消灭安史的余部,在安史余部向朝廷投降后,朝廷仍将节度使与藩镇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

可以这么说:造成藩镇割据不止由于节度使,还有就是朝廷政治的腐败与不恰当的举措。在安史余部割据一方时,其他的节度使也在不同程度下,在自己的区域中称雄,但是总的来说,这一时期节度使所领导的藩镇还不能成为为祸一方的割据力量。因为这些藩镇中大都是与中央相协调的,意思就是这时的藩镇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维持了唐后期一百多年的历史。

唐朝节度使:“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既是凝聚剂,也是分离剂

天宝年间的节度使

藩镇节度使的出现也是唐朝后期军事发展的需要:为了抗击反叛势力,朝廷在这里设立了许多临时的军镇,并派节度使率重兵看守,也是为了与边疆的边军实现内外平衡,在设立军镇的基础上,将这些军镇变换为中原的藩镇格局,这也为后来大规模出现节度使提供了条件。

安史之乱后出现的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激发了唐后期的社会矛盾,进而引发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原本奄奄一息的唐朝在经历这样的大规模反叛后更是火上浇油,已是名存实亡,后被朝廷所立的节度使朱温所取代。从表面看,是节度使与藩镇葬送了唐王朝,其实不然,根本是唐王朝的政治腐败,唐朝早已失去维持统治的社会基础了。

唐朝节度使:“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既是凝聚剂,也是分离剂

漫天烟火的都城

而观节度使与藩镇,它们并非一开始就是痹症,开始是对症下药,是正确的决策,只是在后期时才显示出它的弊端。正所谓“物极必反”,一种事物在一定程度上是适应的,一旦超过这个度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结语

在唐朝后期的安史之乱后,出现了大规模的藩镇割据,以至于出现五代时期的政权的大分裂的局面,而在宋太祖赵匡胤时,解决了从唐末以来的节度使、藩镇割据的现象。但是由于他对节度使的片面观点,以致后面宋朝的军事作战方面的问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对于唐朝节度使一职已要有全面、正确的评价,不仅要观之消极方面,也要对其积极向上的一面进行分析,这样才真正可以做到“以史为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