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刘壎(1240—1319),字起潜,别号水村,南丰(今属江西)人。研经究史,纲罗百氏,文思如涌泉,宋末即以诗文鸣。年三十七而宋亡,越十八年,署昭郡学正。年七十,为延平路教授。所著有《经说讲义》、《水云村稿》、《泯稿》、《哀鉴》、《英华录》、《隐居通议》,共125卷。《隐居通议》是其晚年所作,分理学、古赋、诗歌、文章、骈俪、经史、礼乐等11门。虽内容驳杂,但有独到的价值。其论学,以悟为宗,尊陆九渊为正传,亦推崇浙东事功派;论诗则颇能折衷唐宋,且上溯汉魏、直追风雅。顾易生等著《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中也论及此:“

当时东南地区宗唐抑宋之风颇盛,而如方回者犹坚守宋江西派的门户,刘壎则折衷于其间。”刘壎论诗,“浩瀚流转,颇为有气”(《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水云村稿》),其唐诗学思想可归为两个关键: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唐诗唯美之境

(一)从诗史的角度,确立唐诗之至高地位,然亦不薄宋诗。刘壎在《新编七言律诗序》中写道:七言近体,肇基盛唐,应虞韶协汉律不传之妙,风韵掩映千古,花萼夹城……意旨高骞,音节道丽。宋三百年,理学接洙泗,文章追秦汉,视此若不屑为。然桃李春风,弓刀行色,犹堪并辔分镳。近世诗宗数大家,拔出风尘,各擅体致,皆自出机轴。则工古体有人,工绝句有人,而桂舟谌氏律体尤精,咸谓唐律中兴焉。此段追溯七言律诗的发展与现状。唐人七律,“风韵掩映千古,花萼夹城”,“意旨高骞,音节遒丽”,推为其极;宋代虽有理学对诗赋之道深为“不屑”,但宋人七律,实堪“并辔分镳”,亦有擅场;当世“诗宗数大家,拔出风尘,各擅体致,皆自出机轴……谓唐律中兴焉”,可见对宋元之际的诗坛评价亦高。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唐诗唯美之境

此文作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当时南北统一,文坛诗界逐步繁盛,宗唐之风亦日渐浓厚,诗人间多以学唐、得唐相标举,刘壎以“唐律中兴”称道谌氏律体,虽不免溢美,但正反映了当时诗坛竞相摹唐之风。作于同年的《新编绝句序》中,刘壎更充分地阐述了他的观念,其云:唐人翻空幻奇,首变律绝,独步一时。广寒霓裳,节拍余韵,飘落人间,犹挟青冥浩邈之响。后世乃以社鼓渔榔,欲追仙韵,千古吟魂,应为之窃笑矣。诗至于唐,光岳英灵之气为之汇聚,发为风雅,殆千年一瑞世。为律,为绝,又为五言绝,去唐愈远而光景如新。欧、苏、黄、陈诸大家,不以不古废其篇什品诣,殆未易言。世俗士下此数百级,乃或卑之。昔人天然秀发,得独自高。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唐诗的意境唯美图

这段话有三个层面:1.极赞唐人律绝:“翻空幻奇”、“独步一时”,“广寒霓裳……飘落人间”。他所称誉唐诗,与郝经、戴表元辈又不尽相同,郝、戴好言唐诗之“正”,他则极言其“幻奇”:“广寒霓裳”、“青冥浩邈”,与后世犹仙凡相隔,可见他更关注于唐诗艺术精神的独特性。同时,与宋人独尊杜体、明人独尊盛唐皆有不同,他以“千年一瑞世”来推尊整个唐代,不甚过于分别,这也是元代较为盛行的风气。2.肯定宋诗的价值:“去唐愈远而光景如新,欧、苏、黄、陈诸大家,不以不古废其篇什品诣”,刘壎较为辩证地评价了宋诗在诗史上的地位,“光景如新”几字,颇有史家襟怀。3.提出“天然秀发,得独自高”的艺术原则,以此融通唐宋,探求二者本质的一致性。唐诗、宋调,并非情若冰炭,在体制、风格之外,刘壎欲寻找二者乃至一切艺术更本质的属性。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唐诗唯美意境图

并以此折衷、融通、超越唐宋,乃至古今。其云“天然秀发,得独自高”用心在此。综观刘壎诗论,大致而言,这种更为本质的艺术精神,一以天然为宗,一以性情为本,于此,则其诗论又有了性灵化的倾向。因而,他的诗学思路,渐为清晰,即:宗唐折衷唐宋—标举性灵。“性灵

”为刘壎折衷唐宋、融通古今的一条通径。关于元人不甚分别唐诗各期,确切地说,是不分初、盛、中唐,对于晚唐诗则多为不屑,刘壎亦然。在《诗说》中,刘引人论诗语云:

问:“何以有盛唐、晚唐、江湖之分。”赵公曰:“此当以斤两论,如‘齐鲁青未了’,如‘乾坤绕汉宫’,如‘吴楚东南坼’,如‘天兵斩断青海戎,杀气南行动坤轴……等句,是多少斤两?比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即轻重见矣。此盛唐、晚唐之分,江湖不必论也。”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唐诗唯美画面

可见也是泾渭在胸。除此之外,则对李、杜、王、韦、孟等皆深为推许,《曾从道诗跋》中,刘壎对诗体的辨析甚为细致,其云:“混合陶、韦、柳三家,以昌其五古;孰复少陵诸大篇,以昌其七古,则又取法少陵五律,以昌其五律;取牧、锡、浑、沧诸作,以昌其七律。如登华岳,不止于中峰寺;解包驻锡,必登绝顶。”谓陶、韦、柳、杜等皆各擅胜场,宜分别师法,则必登绝顶。元代,李白之地位,几与杜甫并尊。如郝经、刘因、戴表元、赵孟頫诸人,皆持此观点,然而在江西诗人群中,虽对李白亦加赞赏,如刘壎曾作《题李翰林像》云:“锦袍玉色,神游八极,真昆阆蓬瀛中人。落月照梁,诚非虚语。醉眼一视,殊有傲睨万物态。”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登华岳

倾心之意,溢于言表。但是,杜甫不二之地位,并未撼动。此为折衷唐宋派异于其他二派处。刘壎叙述年轻时学诗经历,可见一斑:翁曰:“君作丰,大合作颠诗一番,然后约而归之,正乃有长进。”(壎)问:“何谓颠诗?”曰:“若太白、长吉、卢是已。”然性不喜此体,竟不果学。(《诗说》,《水云村稿》卷一一)又,刘壎在《许尹黄陈诗序》中引许尹之序,独尊杜甫之意更为鲜明,许曰:“曹刘沈谢之诗……可施之贵介公子,而不可用之黎庶”;“陶渊明、韦苏州之诗,寂寞枯槁,丛兰幽桂,宜于山林而不可置于朝廷之上”;“李太白、王摩诘之诗,如乱云敷空,寒月照水,虽千变万化,而及物之功亦少”;“孟郊、贾岛之诗,酸寒俭陋”;“惟杜少陵之诗,出入古今,衣被天下蔼然有忠义之气,后之作者,未有加焉

”。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杜甫雕像

所举汉魏、唐诸诗人,虽各有胜场,但终有其弊,惟杜甫,衣被天下,千古独绝。刘壎称此序“深合绳尺”,“靡不的确”,可见也为同调。以杜诗为唐诗冠冕,以黄诗为宋诗极至,取径杜、黄,则标示出唐宋之兼美,“

其正派单传,上接《风》、《雅》下逮汉唐,宋惟涪翁,集厥大成,冠冕千古而渊深广博,自成一家学诗不以杜、黄为宗,岂所谓识其大者”(刘壎《禁题绝句序》、《水云村稿》卷五),这些地方,刘壎与方回之论颇为接近。但是,不同于方回之一意护法“江西”,刘壎颇不满于“江西”执守杜、黄之皮相,他评论晚唐与江西诗派云:“晚唐学杜不至则曰:咏情性,写生态足矣。恋事适自缚,说理适自障。’江西学山谷不至,则曰:理路何可差,学力何可诿?宁拙毋弱,宁核毋疏。”(《隐居通议》卷一)“江西”之陋毕见。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诗歌唯美意境

又云:“山谷负修能,倡古律,事宁核毋疏,意宁苦毋俗,句宁拙毋弱,一时号江西宗派。此犹佛氏之禅,医家之单方剂也。”(《隐居通议》卷一)言山谷创辟的独特诗风,为江西取法,终难免如“佛氏之禅,医家之单方剂”,落入偏锋。这些都能深中肯絜,切中诗弊。刘之折衷唐音宋调,还在于他努力探索历代诗歌之间,更为深层的“”与“”,而非简单的“是”与“”,因而,更能辩证地评判“”与“”,少去偏胜之习,多了融通之度、折衷之意。因而,他善用比较的眼光、辩证的态度来论诗。在《隐居通议》中刘壎论道:

少陵诗似《史记》,太白诗似《庄子》,不似而实似也;东坡诗似太白,黄、陈诗似少陵,似而又不似也。(卷六)

太白以天分驱学力,少陵以学力融天分;渊明俯太白而差婉,山谷跂子美而加严。(卷一零)

唐自少陵外,大抵风兴工,江西作者大抵雅颂长。(卷一零)

融骚、选、唐者半山,驾骚、选、唐者黄、陈,混骚、选以汨唐者梅、欧、苏(卷一零)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诗歌的唯美意境

从时间上打通汉魏、唐宋,从文体上不分诗、文,乃至经、史、子集,皆纳入比较的范围,所以《四库全书总目》以“浩瀚流转”誉之。少陵似《史记》,太白似《庄子》,不似实似;东坡似太白,黄、陈似少陵,似而不似。未强加褒贬,但能脱落形迹。唐,风、兴工;江西,雅、颂长,亦以唐、宋并美。“融骚、选、唐者半山,驾骚、选、唐者黄、陈,混骚、选以汨唐者梅、欧、苏。”刘壎以“”、“”、“”为宋诗三大渊源,半山能“”之,黄、陈能“”之,梅、欧、苏则“”而“”于其中。这里推崇宋诗之意甚浓。这些结论皆是本于其“宗唐”而不薄宋的立场。又录《李文叔诗评》,曰:

出乎江西,则未免狂怪傲僻,而无隐括之妙;入乎江西,则又腐熟,窃袭而乏警拔之意……以警拔之意而寓之以隐括之妙,盖已能去二者之病矣。其于江西之宗,殆入而能也者邪?不论其论点是否中肯,但能出能入之态度,较时人偏于一端,已颇为通脱,折衷之意,亦甚明显。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唐诗唯美意境

总体而言,刘壎对宋诗之赏誉,实集中于对黄、陈、梅、欧、苏诸大家的评价上,而对宋诗流弊,亦不乏针砭,如《隐居通议》卷一,特录人论宋诗之弊数语:“唐末人诗虽格致卑浅,然谓其非诗不可。今人作诗虽句语轩昂,止可远听而其理则不可究。”“宋三百年人各自集,诗各有体,要皆经义策论之有韵者尔,非诗也。二三巨儒十数大作家俱未免此病

”,“唐人皆能诗,柳尤高,韩尚非本色,入宋则文人多诗人少”。皆深中其病,毫不讳言。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唐诗唯美意境

(二)诗之“四层次”。刘壎出入于唐、宋,于调和、折衷唐、宋,颇具苦心,在时人纷纷说此是彼非时,他则费心探寻着“唐中之宋

”与“宋中之唐”,其结论或不免仅为一家之言,其态度则是融通的、辩证的,这一点与清人颇有接近处,在元人中实不多见。同时,刘壎在探寻了唐宋诗体制、风格等异同外,实欲寻求二者之间更本质、更深刻的一致性,即一切诗歌艺术最为根本的东西。因而,刘壎论诗遂有“四层次”之说。在《雪崖吟稿序》中,刘壎论道:

忆尝与君登峰远眺,竹树晚凉,星河夜横,君索予说诗,予为言杜、黄音响,又为言陶、柳风味,又为溯“江沱”“汝坟”之旧,《生民》、《瓜瓞》之遗,又为极论天地根原、生人性情。语未竟,君叹曰:“旨哉!敢不勉。”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登峰远眺

这段话实为刘壎论诗之核心。亦体现了当时较为风行的“宗唐得古”之诗学思路,由唐之体格,追汉魏之风骨,再由汉魏风骨,直溯风雅之遗旨。但刘壎不止于此,由风雅之遗,归宿于天地根源、生人性情。因而,刘壎论诗实有“四层次”:第一层为“音响”,杜、黄为其极,则以唐、宋得之,此为格律一层;第二层为“风味”,陶、柳最得风神,则以唐、汉魏而得之,此深入到意境一层;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登峰远眺的意境

第三层为“风雅”境界,从“诗三百”、六经中涵濡,乃得本原之养,指诗人精神、人格、气质之获得;第四层为“天地”境界,指超越于古与今,超越于声律、辞章、风味,至风雅六经,而具万古不移之永恒所在,此为天地之根源,而存于天地之根源者,惟“生人性情”。前三层为学,为涵养,由近及古,由浅入深;最后一层则为不学,为悟,为超越,为直见本心、性情处,为天地、人相合相应处。既以“生人性情”为诗之极境,则门户之见诗法之说在他眼里自落入下乘,而唐与宋亦有了沟通的甬道,一切艺术亦有了它不朽之根本。因有此第四层,刘壎之诗论遂有一定的性灵化色彩。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唐诗意境

刘壎虽标举“生人性情”,但对第一层之格律,也颇重视。其云:“体物精切者,诗家一艺也。”(《禁题绝句序》,《水云村稿》卷五)又云:“盖必雄丽婉和,默合宫徵,始可言律,而又必以格律为主乃善。傥止以七字成句,两句作对便谓之诗,而重滞臃肿,不协格调,恐于律法未合也。”(《水云村稿》卷八)论黄载《斗蟆图》诗中亦称:“结句苦不紧峭,故不得卓然名世。”可见对格律之重视。在这一层,他甚为推崇唐人,言唐人“应虞韶、协汉律不传之妙”,“音节遒丽”云云,对宋诗中苏、黄等大家也多有称誉,屡屡称扬“少陵句法”、“山谷句法”。但是,刘壎虽重“音响”,却能不泥于“音响

”,不以“”害“”,其云:“辞弥寡,意弥深,格弥严味弥远。”(《新编绝句序》,《水云村稿》卷五)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唐诗唯美画面

对第二层之“风味”,亦多阐释,在《与赵仪可书》中特标“

味胜”一语,且说明其境:“雍容委蛇,丰润畅达虽其奔逸超绝处,正如天骥云,横视无际,而归沉郁倡叹。”可见其言“”偏于情味盎然、意境浑然者。刘壎最推崇者乃“汉魏气骨”、“晋宋风度”。在《月厓吟月稿跋》中刘壎称道月君,“古体肖古,唐体逼唐,清丽圆活,言言冰雪”,“云行太虚”,“宛若晋宋间人”,“风韵如飞仙”,皆取其“风味”之长。其诗论中极重“诗味”,云:“味深以长,则骚坛百级,人人左次让先登矣。”(《李梅蹊燕台吟跋》,《水云村稿》卷七)评诗屡言“其味悠然以长”,“奇丽悲咤趣味深长
”,“殊有深味”(《新编绝句序》,《水云村稿》卷五)。对第三层之以六经为涵养,得风雅之正旨,刘壎亦屡屡言及。他认为,作诗当取六经子史精读之,则“韵度不俗”(《跋石洲诗卷》,《水云村稿》卷七),“深严微婉,具有节度”(《傅庭茂诗跋》,《水云村稿》卷七)。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冰雪意境

刘壎甚重《六经》之涵养,在他看来,“士禀虚灵清贵之性,当务高明光大之学”(《答友人论时文书》,《水云村稿》卷一一),《六经》之文“俱出圣笔”,宜以为宗,调养性情,方能得诗之正旨。他赏誉傅庭茂:“诗和平酝藉,云闲霭润……识雅人深致。评者俱谓乃祖通守公六义正传,流芳至此。”(《傅庭茂诗跋》,《水云村稿》卷七)这些阐释,使刘壎之诗论,亦沾染了一些儒家正统色彩。其重学、宗经、宗唐、得古融为一体,“汉魏气骨、晋宋风度、唐宋格法,当奄有之以集大成”(《雪崖吟稿序》《水云村稿》卷五)),且最终皆归宿于“生人性情”。则“由学而至于不学”,以包罗万象之心灵,独运灵思,超迈万有,直见本心刘所言“天地境界”,即“性情境界”,受到陆学之影,陆九渊称:“

在天者为性,在人者为心。”

刘壎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歌风格进行评析?

唐诗唯美画面

​(《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五)以“”合于“”,做学问、做诗文惟求理会本心,直见本心,则通于天地。刘壎受陆九渊影响颇深,他在《朱、陆合辙序》中云:“

陆学主于超卓,直指本心。”在《象山语类题辞》中盛称陆九渊“先生直天人也”,“天高日精,千古独步”,《隐居通议》中还多处引陆九渊论诗之语,因而刘壎论诗之“四层次”,折衷唐宋,实均沾染着较浓厚的心学色彩,这是元代江西诗人们的共同之处。欲超越于门户之见,唐宋之争,惟有寻求诗歌艺术更本质的一致性。因而,“天地性情”成为了他们最终的指归,赵文之“人人有情性,则人人有诗”(《萧汉杰青原樵唱序》,《青山集》卷一),刘将孙之“诗本出于情性,哀乐俯仰,各尽其兴”(《本此诗序》,《养吾斋集》卷九),吴澄“品之高,其机在我”(《孙静可诗序》,《吴文正公集》卷一三)皆由此而发。刘壎以“生人性情”为诗之极境,虽有性灵化倾向,但与赵文、刘将孙、杨维桢诸人之以性灵论诗又有不同,以后的文章我再作申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