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刑罰“五馬分屍”是死後分屍還是活著的時候用馬分屍?

猛士捉刀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為什麼古代熱衷於“嚴刑”,那就是攝服人心,給普通老百姓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讓他們不敢做違法的事情,中國古代的每一次死刑,幾乎都是一次最直觀最赤裸的普法宣傳教育課!

既然是普法宣傳教育課,那肯定要把老百姓聚起來才能起到殺雞儆猴的目的。所以說為什麼電視裡的菜市口,就是著名的殺頭場所,為什麼要選擇此地――熱鬧唄!平頭老百姓賣菜買菜的地方,那些賣菜大媽大爺的口才,在日積月累的歷練中,早已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酷刑,其中就有五馬分屍,有人要問,五馬分屍在行刑的時候是等人活著的時候行刑呢?還是等到人死了之後才行刑呢?既然是酷刑,那當然是人活著的時候去行刑,如果人都死了,五馬分屍還有什麼意義呢?統治階級要的就是犯人承受那種痛苦,人死了他可就感受不到了。在這裡給大家講一個小知識,當一個物體被拉扯的時候,只能分為兩塊,這是物體受力原則,當五匹馬在拉扯一個人的時候,一般都是人最薄弱的地方會被扯掉,所以當行刑的時候,首先會被扯掉的就是頭,接著就是上肢,剩下兩條腿和軀幹,當一條腿被扯掉的時候,另一條腿就和軀幹連在了一起,無法分開。

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五馬分屍,最早這種刑罰是五牛分屍,用五頭牛來行刑,後來發展成了五匹馬,至於什麼時候變成了五匹馬,目前已經不可考了,有趣的是,古時候這種刑罰並不是正式刑罰,法律不會寫進去,如果統治階級需要也可以用這種刑,只要皇帝能想出來,那就有人能辦到。
洪秀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將五馬分屍列為正式刑罰的人,他還將此昭告天下,並且也用五馬分屍來處決過犯人,一般來說提到五馬分屍,人們下意識的就會想到是商鞅,死於五馬分屍之刑下的名人,似乎只有商鞅一個。在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如果說行刑的馬跑的速度比較快的話,那麼犯人基本上感覺不到什麼頭痛,只要頭率先掉了,痛也就是那麼一瞬間,人都是會自我保護的,如果碰到大的傷害,人就會昏迷,進入無意識的狀態,如果說五馬分屍頭直接掉了,犯人承受的痛苦並不大。

戰國時代,車裂之刑主要集中於秦國。

到戰國時,車裂基本上只有秦國在用了。因為車裂太殘酷,東方諸國隨著百家爭鳴,學術昌盛,人道思想是比較濃厚的,車裂這樣的刑罰,就只有秦國這種野蠻國度才使用。比較著名的是商鞅與嫪毐。

兩人都是以謀反罪被處以車裂。商鞅比較冤,所謂謀反,也是被逼的,真正原因,是他變法得罪太多人了。嫪毐之亂,謀反確切被車裂,與其有關聯的二十幾人,或被梟首,或被車裂。

秦國統一後,豬皇帝秦二世,把自己十個姐妹車裂處死。說他豬皇帝,真對不起豬了,因為豬做不來這事,他是豬狗不如。後來,由於這一刑罰太過殘忍,就逐漸廢除了。

重新拾起五牛分屍則是在金朝,女真人統治時期,由於女真人喜歡牛,他們對牛有一種非常崇高的敬意,這使得他們又把五牛分屍提了出來。

蒙古人崛起之後,才開始用馬來代替牛作為分屍的方法,這是因為蒙古人馬多,他們的馬匹遍地都是。他們從女真人那裡學來了五牛分屍的方法,並套用成五馬分屍用來處置女真人的俘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