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垮臺,同為家奴出身的李衛,為何積極建議殺掉年羹堯?

醉愛侃足球


李衛並沒有積極建議殺掉年羹堯,他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年羹堯已經成為四川總督成為封疆大吏的時候,李衛還在雍正潛邸做奴才。後來李衛和翠兒在夜晚偷情被高無庸抓住,綁在大樹上警醒他人,畢竟在規矩多的四爺府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後來在年羹堯的要求下李衛和翠兒到了年羹堯身邊,李衛從此平步青雲。李衛從芝麻官小知縣一直做到了四品糧道,除了四爺胤禛的幫助,年羹堯必然出了不少力。年羹堯對李衛來說有救命之恩,知遇之恩。但是鄔思道曾經和李衛說過,他的跟在四爺府,在四爺身上,李衛自然牢牢記住了。李衛當初跟在年羹堯身邊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幫助四爺胤禛看著年羹堯。這一點年羹堯也是明瞭於心的,他把李衛留在身邊也是要得到胤禛的信任,安定胤禛的心。


後來雍正登基年羹堯成了撫遠大將軍,李衛也成了封疆大吏江蘇巡撫。囂張跋扈的年羹堯越來越引得雍正的不滿,當李衛為從雍正的口中得到了年羹堯的諸多行徑以後,一生氣就說:

乾脆免了他的大將軍。鄔先生說過,年羹堯遲早會惹出天大的亂子來。

李衛這裡很聰明,一方面他心裡向著皇上,年羹堯不尊敬皇上,那麼就要免職。還有一點,就是他借用了鄔思道的話,把鄔思道拿出來當擋箭牌。當看到年羹堯把孫嘉誠殺了以後,李衛就向雍正透露了民間關於年羹堯的留言:


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

這句話其實是流傳於民間,效仿明太祖朱元璋江南起兵,反清復明奪取天下的意思。電視劇裡強行安排到了年羹堯頭上。年羹堯被貶也正是因為這句話。說明雍正老早就想收拾年羹堯了,只是找不到藉口,李衛正好送了口實過來,雍正給年羹堯的手諭這樣寫到

朕想你若自稱帝號,乃天定數也,朕亦難挽;若你自不肯為,有你統朕此數千兵,你斷不容三江口令人稱帝也。

不是傳言你要在三江口稱帝,嘉湖作戰場嗎,就乾脆貶你做杭州將軍。這是年羹堯走向死亡的開始,從此年羹堯一貶再貶,貶了十八級成了一個守城門的,最後賜自盡。


最後賜自盡的時候是李衛去的,可見雍正還是對年羹堯有感情的。李衛和年羹堯有舊,關係密切,年羹堯也走的體面一些,如果讓清流和八爺黨的人去,年羹堯恐怕死不瞑目了。李衛去之前就曾說,要換其他人,早死不知道多少回了。可以說年羹堯的死,是雍正和李衛都不樂意看到的。


紅雨說歷史


許多人都搞不明白為什麼李衛為什麼建議殺掉年羹堯,還有人認為李衛積極的建議殺掉年羹堯。

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李衛跟隨雍正多年,早就摸透了雍正的心理,總是能夠把話說道雍正的心裡去,把雍正想要做不能做的是做了,想要說不能說的話說出來。而且從來都是實話實說,從不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


這就是李衛的高明之處,舉幾個例子說一下:

1、雍正要李衛監視年羹堯,李衛就認真做,年羹堯調任甘陝總督之前,接了兵部的詔令入京按說該給雍正(胤禛)說一聲,但是年羹堯沒說,李衛怕四爺胤禛不高興,寫信先是說了一堆事,最後只有有用的一句:年羹堯進京了!多餘話沒有。

2、回京述職剛到衚衕口就下轎步行,給孩子取名李忠四爺,追憶往事也是為了說明自己有情義,隨後在鄔思道聊天時表明自己不會忘本,“本”就是四爺!


3、雍正繼位後,科舉考試時捉拿作弊考生,也是因為雍正登基的恩科不能出事,讓天下恥笑,還要選拔人才。

4、曾靜慫恿嶽將軍造反不成被捉後,李衛到刑部大牢,脫掉官服毆打曾靜,給雍正出氣!辦了雍正想辦,卻不好辦的事!

在年羹堯事件上李衛只是彙報了民間的歌謠,因為李衛不能騙雍正。然後說要不撤掉大將軍職務。

沒有積極主動推動雍正下旨殺掉年羹堯!


逝去即歷史



李衛和年羹堯都是雍正的前邸奴才,他們二人之間的感情也是有目共睹。至於說是李衛建議雍正殺了年羹堯,其實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只能說是李衛摸準了雍正的脾氣,知道雍正已經對年羹堯動了殺機,才順著雍正的意思往下說而已。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李衛都是年羹堯的部下,當年羹堯在四川就職的時候,李衛也在四川做官;當年羹堯調去陝甘當總督時,李衛也被調到陝西當布政使。李衛能步步高昇,除了胤禛在背後默默支持外,年羹堯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這期間,二人交往也肯定是很默契和協調的,畢竟都屬於老四集團的人。


其實李衛當初來四川,也是年羹堯“要”來的。當年羹堯已經在四川做提督時,李衛還是雍正前邸的奴才。因為李衛與翠兒在後花園卿卿我我,被高福看到,並且告發。規矩頗多的雍親王府自然不能再容下李衛,後來在年羹堯的求情下,才讓李衛去四川做了一個知縣。



可李衛走之前,才知道自己被趕走是事先精心設計的,就是為了讓李衛有機會去四川監督年羹堯,李衛自然也是不負眾望,出色的當起了臥底。年羹堯後來也明白李衛是雍正派過來監視自己的,只是基於政治考量,年羹堯始終沒有做出不軌之事。


當然,李衛被派去監視年羹堯,其實也說明雍正很不放心年羹堯這個人,不然也不會通過娶年羹堯的妹妹把年羹堯與雍正綁在一起。與雍正成為了一家人之後,年羹堯才算是徹底站在了雍正這邊,專心輔佐雍正奪嫡。


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雍正即位後,年羹堯也被任命為西北大將軍,負責西北平叛,可年羹堯的囂張撥扈的性格也凸顯出來,就連蒙古王爺,年羹堯也不放在眼裡,而西北五省的人事更是操控在年羹堯的手裡。



年羹堯推薦的人選必須得到朝廷優先任用,那時候,“年選”的官員都比其他人高一個臺階。而年羹堯擁兵自重、狂妄自大,資敵養寇,已經在雍正忍無可忍的邊緣徘徊,而百官更是恨透了年羹堯。即便年羹堯後來被調到了杭州,但是年羹堯還是雍正眼裡的一顆沙子。


而李衛呢?則在雍正繼位後調到了江蘇做了巡撫,之後又升任為兩江總督,達到了人生的巔峰。李衛可以說是雍正最信任的心腹,也是最能揣測雍正意思的人。


當李衛聽說了年羹堯的“事蹟”後,立即上書雍正,要求嚴懲年羹堯。其實這不但是簡單的建議,更是向雍正擺明了自己的態度,自己是站在雍正這邊的,不管誰損害了雍正的權益,李衛我都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



因為李衛是很清楚雍正的為人,在這種事情上絕不能含糊。此前就有過高福、鄔思道等人的教訓,自己自然是不能犯錯的。這種站隊自然博得了雍正的好感,也讓雍正決定讓李衛去杭州執行年羹堯的死刑,其實這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如果派別人去執行年羹堯的死刑,估計會讓年羹堯在死之前受到巨大的屈辱。也只有李衛去,才能讓年羹堯有尊嚴的死去。這也算是雍正對年羹堯最大的優待。


對此,你覺得李衛為什麼積極建議雍正殺了年羹堯呢?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同為家奴出身的李衛積極建議雍正殺掉年羹堯其實是無奈之舉。從李衛與年羹堯當年的發跡來看,二人可謂亦師亦友。李衛建議殺掉年羹堯其實是:愛也年羹堯,恨也年羹堯。下面我們就從二人的愛恨情仇展開分析:

愛也年羹堯

  • 救命之恩

李衛與年羹堯第一次見面是在雍正奉皇命前往江南籌集糧款之時。此時的李衛是個十足的街頭流浪漢,為贖出翠兒,假裝葬兄獲取銀兩,卻因惹怒人口販子險被打死,多虧雍正一行人出現解了圍。這期間直接出手相助的一直都是雍正的貼身保鏢年羹堯。

  • 提攜之恩

無論是在江南辦事押送糧款,還是後來李衛輾轉多地任職,雖暗為雍正的耳目,但明為年羹堯的部下。年羹堯任職四川提督時,李衛同在四川當官;年羹堯任陝甘總督時,李衛任陝西布政使。兩人的軌跡一致雖有雍正故意安排之嫌,但是長期的同僚相處,二人的私交甚篤。尤其李衛從一個流浪漢一躍成為高級國家幹部,這期間肯定需要他人的指導,而年羹堯作為最直接的戰友加上司,對李衛的成長肯定起了重大的作用。

恨也年羹堯

  • 包藏禍心,賣主求榮

年羹堯作為潛邸奴才的時候還算是一個本分之人,但是隨著雍正集團的日益強大,年羹堯、李衛等人也是水漲船高。年羹堯在體會到權力的滋味的時候,妄圖衝破枷鎖,主宰自己的命運,主要表現在陝甘總督任上,年羹堯竟跑去八爺府感謝八爺以及十四爺的提攜之恩。這種賣主媾和敵人的做法讓雍正極為不滿。

  • 肆意妄為,目空無人

年羹堯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血洗江夏鎮,致無數無辜百姓慘死。任職大將軍掌管西北一切任免權力且擁兵自重,以寇養寇,逼雍正掏光國庫養肥自己。更是將雍正派到西北督軍的孫嘉誠處死,可謂權勢熏天。年羹堯的一系列自大行為,徹底惹怒了雍正。

綜上所述,李衛與年羹堯有過難兄難弟的過命情誼,但是二人之間隔了一個雍正。就年羹堯而言,李衛只會選擇雍正,因為李衛知道平臺的重要性。今日他李衛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雍正給他的,如果沒有雍正,他們三人此時可能已經白骨街頭。

李衛之所以能夠迅速的爬到封疆大吏的職位,是因為他能夠揣摩帝心,能夠迎合雍正的心理。年羹堯對於雍正來說,是早晚都要殺的,但是雍正不想落得殺害功臣的名聲,因此此事就需要一個人挺身而出化解雍正的尷尬。

對於李衛來說,殺年羹堯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他不僅建議殺掉,更想親自結束年羹堯的一生。年羹堯作為李衛的老大哥,李衛是不忍心的,但是與其讓他人羞辱年羹堯而死,不如兄弟痛快的了卻老大哥的一生。最起碼生前活的尊嚴,死後亦未受辱。

以上為個人所見,還請踴躍發言,共同探討。


最知之




首先,我們看一下李衛和年羹堯的關係。李衛和年羹堯都是雍親王的家奴出身,但年羹堯屬於李衛的前輩。在李衛剛剛進入王府的時候,年羹堯已經成為了中高級官員。李衛與丫鬟小翠有曖昧關係,被王府的管家發現,並且回報給了老四胤禛。當時,已經擔任了四川提督的年羹堯向雍親王胤禛求情,老四胤禛這才饒過了李衛。因為,年羹堯對李衛有救命之恩,這也是李衛和年羹堯關係不錯的原因之一。年羹堯擔任四川提督的時候,李衛在四川擔任知縣。到了年羹堯生人陝甘總督的時候,李衛又成了陝西布政使,開始進入封疆大吏的行列。在這個過程中,顧及同門的情義,年羹堯肯定幫助了李衛。



雍親王胤禛把李衛放出來,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鍛鍊李衛,將來能夠起到更大的作用。第二,監視年羹堯的一舉一動,因為胤禛對年羹堯並不放心。年羹堯曾經悄悄進入了京城,並且與老八胤祀接頭,李衛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雍親王胤禛。所以,年羹堯在四川的時候,李衛也在四川。等年羹堯去了陝西,李衛也到了陝西。雍親王胤禛一直控制著一切,李衛就是安插在年羹堯什麼的棋子。在年羹堯出任撫遠大將軍之後,李衛不便繼續呆在他身邊,被雍正皇帝調往江蘇擔任巡撫。此時的李衛已經十分成熟,到達江蘇以後,迅速穩定了局面,後來還成為了兩江總督。 年羹堯功成名就以後,明顯出現了居功自傲的情況,對全國各地的總督和巡撫們呼來喝去,連田文鏡的面子也不給。對於戶部和兵部的公文,年羹堯更是陰奉陽違。



在返回京城之後,年羹堯的狂傲達到了巔峰,文武百官甚至需要跪迎。年羹堯的種種行為已經引發了雍正皇帝和眾多官員的不滿,在老八胤祀的暗中推波助瀾之下,雍正皇帝最終對年羹堯下手。當時,朝中的絕大部分官員都建議殺掉年羹堯。但雍正皇帝遲遲下不了決心,年羹堯畢竟是自己的心腹,殺了年羹堯對雍正皇帝沒有多少好處。但朝臣們的呼聲太高,雍正皇帝也有些招架不住,此時,李衛的態度至關重要。 當時,李衛已經擔任了兩江總督,屬於最高的封疆大吏之一,有自己的話語權。



如果李衛為年羹堯求情,雍正皇帝很有可能就坡下驢。但李衛不但沒有為年羹堯求情,而且還上書積極建議殺掉年羹堯。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李衛畢竟和年羹堯是同門,而且年羹堯還是李衛的救命恩人,李衛的行為猶如恩將仇報。其實,李衛也是沒有辦法。要求殺年羹堯的呼聲太高,如果李衛站出來求情,估計連李衛也會成為犧牲品。畢竟,李衛和年羹堯都是家奴出身,朝臣們收拾了年羹堯以後,很有可能對付李衛。為了自己的安全,李衛不得不建議殺掉年羹堯,而且請自己的主子雍正皇帝痛下殺手。



雍正皇帝的反應也很快,在明知局面無法挽回的情況下,雍正皇帝只能命令年羹堯自殺。當時,偏偏派遣兩江總督李衛為執行。李衛的管轄區式江蘇、安徽和江西三個省,年羹堯在杭州,屬於閩浙總督的管轄區,李衛根本管不到。雍正皇帝派遣李衛去執行,也是為了保護李衛,變相的表示:李衛已經和年羹堯劃清了界限,而且親自處理了年羹堯。既然年羹堯已經保不住了,雍正皇帝不能在損失李衛。當然,雍正皇帝派遣李衛前往,也是為了敲打李衛,防止李衛也出現居功自傲的情況。從李衛的種種行為來說,已經出現了這方面的跡象,雍正皇帝的敲打非常及時。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



在歷史上,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奴才是沒有錯的,但是李衛卻不是雍正巡視災區撿來的奴才親信。

李衛其實是大戶人家出身,康熙五十六年花錢捐官走入仕途,雖然是花錢買官,但是能耐確實不小,成為雍正朝的重臣。



不過不同於影視劇中的戲說,李衛在歷史上與年羹堯並沒有多少交集,要說關係,也不過就是同朝為官罷了。既沒有那許多的恩怨,也沒有親自參與處置甚至監斬年羹堯。

當然,這裡說的是《雍正王朝》這個戲說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的人設是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奴才,李衛是雍正在難民中撿來的心腹奴才,都為雍正奪嫡做出了重大貢獻。雖然同為奴才,但是年羹堯由於年長跟雍正更久,所以與李衛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年羹堯對李衛還有照顧、提點之恩。



既然如此,李衛在處置年羹堯的事情上完全站在了雍正一邊,甚至參與了對年羹堯的制裁,這豈不是忘恩負義?其實我們不能這樣看問題,在封建王朝時期,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海之濱,莫非王臣”。又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思想,不用說雍正要處死的是年羹堯了,就是要處死的是李衛的親爹,李衛也只能無條件順從。

第二,年羹堯後期的所作所為,不但張揚跋扈、功高震主,而且違背法律和朝廷綱紀。公然貪瀆枉法、蔑視國家法紀,這跟李衛的為官之道和為官原則已經背道而馳。不要說雍正有意辦他李衛必須迎合,即便是以李衛的為官原則,李衛本身也無法容忍。



第三,雍正對李衛有再造之恩,年羹堯與李衛不過是同袍之誼,孰輕孰重,諸君自可掂量。

最後,義有大小,協助雍正剷除年羹堯是維護朝廷綱紀、國家法度、為民請命,這是大義。報答年羹堯當年的照顧和提點這是個人小義,李衛為官一生清正、心繫百姓福祉,自然是舍小義而全大義了。


謝金澎


單單是從電視劇來看。李衛只是打了小報告,告訴雍正說年羹堯會闖禍,讓雍正注意,沒有說到殺人。

結果也正是如此,雍正只是把年羹堯貶謫奪權,只是因為年羹堯自己作死耀武揚威,還有那些文臣趁機告狀。逼得雍正再也保護不了年羹堯了,被迫答應殺他。

李衛打小報告,再加上年羹堯殺死督軍。這些共同構成年羹堯走下坡路的起點。

而李衛告狀,是源於以下的認識。

第一,就是李衛對年羹堯的瞭解。

李衛當時是四爺故意安插在年羹堯身邊的眼線。是他及時上報年羹堯秘密進京與八爺勾結的。所以四爺及時行動,逼迫年羹堯表忠心。

不過呢,李衛也深刻記住了年羹堯的異心。

第二,就是鄔先生對李衛的告誡。

鄔先生和李衛都是一起因為落難共同投奔四爺的。後來又是李衛照顧剛剛死裡逃生的鄔先生。二人關係和睦。鄔先生也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李衛,說年羹堯危險,千萬和他劃清界限。

鄔先生看人很準。早在年羹堯在江夏鎮濫殺無辜瞞著四爺發財的時候,就知道年羹堯有私心。所以鄔先生也是料到年羹堯的後果。鄔先生唯獨沒有勸年羹堯,也是怕引火燒身。

綜上所述,李衛忠於雍正。所以在雍正面臨困難的時候,一股腦把鄔先生的話全說了。也把年羹堯的謠言全告訴雍正了。只是希望雍正能好好處理。

而雍正面臨困難被迫要殺年羹堯的時候。他派李衛去動手,也是給年羹堯最後的尊嚴。也是考研李衛的忠心。


亂神虎


是二人經歷不同,還有性格迥異。在政局中,年羹堯是軍事上的巨人,確是政治上的侏儒;李衛卻看不得別人挑戰四爺,親兄弟也不行,李衛才建議殺掉年羹堯才可以解決問題。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李衛和年羹堯雖然都是四阿哥胤禛的奴才,但是出身還是有差異的,年家幾乎成為四爺家的下人是祖傳的,而李衛是在江南要飯的小乞丐被四爺賞識帶回府的。

李衛跟年羹堯感情還是不錯的;但是李衛從始至終沒有對雍正心生二心,而年羹堯一直“得隴望蜀”,如果不是雍正拿捏得住,年羹堯早成為八爺的人了。從這點上來說,李衛更加忠誠於雍正。

二人做官經歷造就不同性格:李衛做的是文臣,也沒有獲得不受約束的權力的機會;而年羹堯是武將,獲得的軍權是巨大的,而且有跟雍正談判的籌碼。再加上年羹堯骨子裡就是個不安分的主,在西北打仗的時候,是最狂妄的時候。年羹堯就是一匹桀驁不馴的烈馬,四爺恩威並施他算是安分,可是一旦逃出生天,獲得龐大的軍權,雍正對他的約束少了,也知道雍正有求於自己,自己作雍正一定會遷就自己。可是他不像鄔先生深諳帝王之術,也不像張廷玉那樣尊事主子。帶兵打仗是他的強項,其他的全部是短處。這樣的人一旦失去了利用價值,皇帝便不再遷就你了。

李衛不是絕頂聰明,但是做官觀念正,把雍正這個主子放在第一位。這樣的奴才雍正不可能不喜歡。

還記得李衛跟鄔先生的一段對話,李衛把四爺視為自己的再造父母,四爺的話就是聖旨,會不折不扣的去執行。李衛對雍正從內到外透著感激。李衛看雍正吃飯吃得少,自己抹淚,這是發自內心的把這個主子擺在第一位,自己在第二位。他自己虔誠的尊事雍正;看到同為奴才的年羹堯屢屢挑戰雍正的權威,還屢屢不改;自己心目中的神豈容你這樣挑戰。所以他要捍衛四爺的權威,主張殺掉年羹堯。這與李衛和年羹堯的感情不矛盾,要放在其後。首要的尊事主子都不顧了,二人之間那麼要好也沒法兼顧。

最後一點,李衛侍奉了雍正這麼久,對雍正的心思也摸出來一二了;年羹堯被貶斥,仍是一副不認罪的樣子。對雍正而言,年羹堯已經沒了利用價值。雍正遲遲不殺年羹堯,同樣是怕人說自己兔死狗烹,所以才貶斥。可貶斥沒效果,雍正已經想殺年羹堯了,李衛、張廷玉等人的建議最終要雍正下旨處死年羹堯。


過去即歷史


錯!李衛是想保年的,雍正也想要保年的,只是年一直自己不珍惜,讓雍正想保也保不住,這時候李衛只是勸雍正不要再做無謂的犧牲而已,目的不是殺年而是為了除掉八爺保住雍正。

年羹堯沒有政治頭腦,被九爺當鳥槍放了!年羹堯貪汙的錢財有一半以上是通過九爺經手的(九爺管錢),九爺有年羹堯所有的罪證,甚至讓年羹堯貪汙就是九爺設的局。九爺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通過年羹堯廢掉雍正,大清的國庫存銀九爺知道,幾乎破產,年羹堯每貪汙一筆雍正籌錢的難度就會越大,最終財政破產,比如雍正甚至不得不到江蘇抄家充軍餉;第二個目的則是保八爺,八爺貪汙,年羹堯也貪汙。兩個人的罪是相同的人甚至年羹堯貪得更多,要殺兩個人都殺,要不殺兩個人都不殺。這意味著想要抓八爺必須先抓年羹堯,年羹堯是雍正的左膀右臂,賠掉年羹堯雍正肯定捨不得。而殺了年羹堯之後,雍正又未必有能力抓八爺,這是一個連環局扣。

李衛之所以支持雍正殺年羹堯就是看到八爺九爺設的這個局,認為不殺八爺九爺朝廷難以安定,即便賠上年羹堯也得除掉他們兩人。由此可見,李衛其實很懂官場的,能夠當上直隸總都實至名歸。


優己


李衛所謂的積極,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正真想置年羹堯於死地的不是來自於大臣們雪片般的彈劾,而是雍正皇帝。年羹堯的貪汙軍餉,結黨營私,雍正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年羹堯在軍中唯我獨尊犯了雍正的大忌。大家應該還記得,年羹堯平叛凱旋迴到京師,雍正設宴犒勞有功將士,他讓將士們卸下鎧甲,將士們竟敢無動於衷,這不等同於公然抗旨嗎?後來,年羹堯一句話,將士們這才卸下鎧甲。表面看是年羹堯治軍嚴明,實則是他把國家的軍隊私人化了。莫說雍正不能容忍,換做哪個皇帝也絕不允許軍權旁落!這可是事關社稷安危的大事。從這刻起,年羹堯就註定難逃一死。


只有殺掉年羹堯,雍正才能在軍中樹威,才能彰顯皇權的至高無上,才能讓將士明白:皇帝才是軍隊的最高統帥。那麼雍正為啥對年羹堯一貶再貶,而不直接來個殺之而後快呢?主要是他不想背上殺功臣的惡名,而寒了其他功臣的心。因此,他要製造一個大臣逼著他殺掉年羹堯的氛圍。

李衛無疑是這個氛圍中最有份量的角色,他與年羹堯同是包衣奴出身,都是雍正的嫡系。況且,年羹堯對李衛有過救命之恩,提攜之情。李衛提議殺年羹堯最合適不過,最能彰顯年羹堯罪不可赦,最能捂住世人的嘴。

李衛聰明透頂,對雍正的心思瞭如指掌。如果他這時為年羹堯求情,無異於引火燒身,等同於上了年羹堯這條即將沉沒的大船,後果不堪設想。為了自保,為了表明他忠於雍正的一顆紅心,他只能委曲求全,建議殺掉年羹堯。

就這樣雍正對他的考驗還沒完,賜年羹堯自盡時,還讓李衛去執行,此時,李衛心情的複雜可想而知。既要讓雍正放心,又要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在雍正手下做官真是步步驚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