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朱棣靖難之役的勝利,根源於建文帝的太自信和太仁慈

引言:靖難之役,是發生於公元1399年,結束於公元1402年,一場明朝朱家內部爭奪帝位的戰爭,前後歷時共四年,最終以燕王朱棣的勝利,建文帝朱允炆的失敗而告終。

對於靖難之役中直接對立雙方的成敗,歷來熟知這段歷史的人士,都從各個角度給出了自己的見解,歸納起來大致以下三點:

為什麼說朱棣靖難之役的勝利,根源於建文帝的太自信和太仁慈


  • 朱元璋離世前誅殺殆盡了能臣干將,致使朱允炆無良將科二抵禦朱棣。
  • 朱允炆的謀士集團都是文人書生,缺乏政治手腕和政治眼光,致使昏招頻出,誤導了朱允炆。
  • 朱允炆做事 太急躁,削藩政策太激進,朱棣進軍路線正確,繞過山東,直取南京等等。

誠然以上這些因素都是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的失敗的諸多原因,然而這些筆者認為都是一些非主要的原因,通過對這場戰爭的分析,筆者認為四年的靖難之役,朱棣之所以勝,朱允炆之所以敗,根本因為還在於朱允炆自己,敗在他的“太自信”和“太仁慈”。

藩王與中央政府力量對比,朱允炆自信獲得壓倒性的優勢

明朝的藩王和漢朝的藩王不同,明朝的藩王只有駐地內率兵抵禦蒙古入秦的權利,換言之就是隻有地方駐軍的指揮權,而沒有地方的行政、稅務權,和地方軍隊的調兵權。

此時明朝的藩王一共是25個,他們大部分在邊塞居多,內地的也有,而實力稍強的藩王主要是在北方邊境,因為這些藩王的主要任務是抵禦北方蒙古的侵擾,所以這邊塞諸王的軍事實力是最強的,其中尤以寧王和燕王的軍事實力最強。

為什麼說朱棣靖難之役的勝利,根源於建文帝的太自信和太仁慈


九位塞王(遼、寧、燕、谷、代、晉、秦、慶、肅)因有防禦蒙古貴族侵擾的重任,所以護衛甲士尤多。北平的皇四子燕王朱棣擁兵10萬,大寧的皇十七子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他們在邊塞負責築城屯田、訓將練兵、巡視要害、督造軍器。

朱元璋分封藩王策略高明,為了朱允炆削藩信心

然而即便如此,這些所有藩王的兵力加起來,也不足中央政府軍事力量的十分之一,因為當初朱元璋分封諸藩王時,就考慮到藩王的弊端,也許是朱元璋很是瞭解漢朝的”七國之亂“這段歷史,因此規定諸王只有戰時有地方軍隊的指揮權,而無地方軍隊的調動權!

為什麼說朱棣靖難之役的勝利,根源於建文帝的太自信和太仁慈


此外,朱元璋當年分封諸王時,為防止諸藩王相互勾結,威脅中央統治,規定各封地藩王。不允許他們之間相互往來,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時前來,必須一王離京,另一王才可啟程。朱元璋此舉的目的在於避免諸王相互串聯,與中央相對抗。所以,諸王就藩,可以說是“生離死別”。

因此從靖難之役開始前的情況來看,朱允炆的大明中央政府,對各地藩王,在實力上,不論是軍事、政治等都有著碾壓性的優勢,這或許就是朱允炆敢於大刀闊斧的採用“快刀斬”削藩方式的內在根源。實力給了他絕對的自信。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削藩越快越好

朱允炆剛繼位,20出頭的年紀,從未離開過皇宮,還未經歷過政事的深度歷煉,卻心懷一顆快速建設“小康社會”的雄心,因此做事激情高昂,面對著皇爺爺朱元璋給他鋪好的君王之路,迫不及待的想要男兒當自強,眼光萬里長。

為什麼說朱棣靖難之役的勝利,根源於建文帝的太自信和太仁慈


更是雪上加霜的是,在一幫毫無治國理政經驗的大儒文臣的推波助瀾之下,朱允炆的這種想快速削藩,在全國推行他治國策略的想法,在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情況下,就以雷霆之勢展開了。

削藩政策激進,不念親情,徹底激化矛盾

朱允炆從繼位到實施削藩政策,不到一年時間,此時距離朱元璋逝世也不足一年,朱允炆在還沒有坐熱皇位的前提下,就對他的數位親叔叔們舉起了屠刀。

  • 1398年七月,朱允炆採用了“先易後難”的削藩策略,先廢朱棣同胞之弟周王朱橚,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廢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今昆明以西、大理以南)。
  • 1399年四月,朝廷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齊王朱榑被軟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軟禁在封地大同。兩個月後,明廷削岷王朱楩,廢為庶人,徙漳州。

5王已滅,開始對付諸王之首北平燕王

1398年十二月,為了提防燕王謀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隨後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駐開平,並調走北平原屬燕王管轄的軍隊。

為什麼說朱棣靖難之役的勝利,根源於建文帝的太自信和太仁慈

此時的燕王,早已是久經沙場,歷盡滄桑磨鍊,是一名老練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完全不是朱允炆這個黃口小兒可以相比的,在削藩政策實施之前,朱棣就採用裝瘋賣傻的策略,一步步的利用朱允炆的優柔,爭取了最大的起兵準備時間,待到削藩的屠刀舉向自己的時候,朱棣已經完成了戰前的動員工作,從容應戰,開始了為期四年的靖難之役。

四年戰爭,九死一生,利用特權優待,兵行險著,最終定鼎天下

戰爭是殘酷的,朱棣雖然是久經沙場,然而以一隅之兵抵抗整個大明中央軍,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簡言以蓋之,朱棣戰爭的經過就是,

為什麼說朱棣靖難之役的勝利,根源於建文帝的太自信和太仁慈


1、靖難之役初期

先敗耿炳文、再敗李景隆、收復寧王朵顏三衛壯大實力、一勝鄭村壩、再勝白河溝。

2、靖難之役中期

朱棣軍濟南之戰一敗、東昌之戰再敗、

尤其東昌之戰,朱棣多次瀕臨險境。但是由於朱允炆有“毋使朕有殺叔父名”旨意,南軍將士懼怕戰後反攻倒算,既不敢傷害朱棣,又難以活捉,只得放任自由;朱棣也恃此特權,單騎殿後,南軍無可奈何。

為什麼說朱棣靖難之役的勝利,根源於建文帝的太自信和太仁慈


夾河之戰,旗鼓相當,令人稱奇的是,此戰大量燕軍被南軍的火槍和弓弩所傷,朱棣的帥旗被射得像刺蝟一樣;但是,由於朱允炆的禁殺之旨,朱棣本人反而沒事。

3、靖難之役末期

1402年,朱棣軍南下徐州,於靈璧之戰前期慘敗,後期大勝,此戰距離當年楚漢爭霸的垓下不遠,靈璧之戰的後期大勝,基本決定了朱棣軍南下南京的一路坦途,

五月二十二日,朱允炆遣慶成郡主(朱元璋的侄女、朱棣的堂姐)與朱棣談判,表示願意割地。朱棣說“此奸臣欲姑緩我,以俟遠方之兵耳。”郡主無言以對,遂返。

7月13日,朱棣軍抵金陵。徐增壽作內應,事敗,被朱允炆親自誅殺於左順門。守衛金川門(位於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見朱棣麾蓋,開門迎降。

為什麼說朱棣靖難之役的勝利,根源於建文帝的太自信和太仁慈


燕王進入京城,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的勝利而告終。燕王進京後,宮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成為明史上的一大懸案。

朱允炆敗在太自信和太仁慈

靖難之役”是明朝歷史上第一場皇帝和藩王之間的內戰。這場戰爭是建文帝朱允炆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決定削藩而引起的。然而戰爭的最終結果是,朱允炆敗了。

長於深宮,缺乏歷練,自信的如井底之蛙

朱允炆的失敗原因是眾多的,但歸根結底源於他性格里的自信和仁慈,自信的根源源於他自幼在深宮長大,眾星捧月,沒有沙場征戰的歷練,凡事看得太過簡單,做事就會急於求成,所以在繼位還不滿一年的情況下,沒有深思熟慮的情況下,就採用了極不成熟的削藩政策,也沒有考慮後續的應對之策,完全是被朱棣牽著鼻子走。

為什麼說朱棣靖難之役的勝利,根源於建文帝的太自信和太仁慈


久習儒學,婦人之仁太盛

自古身為君王,就是有大家無小家,大是大非面前,不容有點滴的優容寡斷,靖難之役前700多年前的玄武門之變這段歷史,朱允炆一定沒有理解透徹,如果他悟透了,就不會對和他爭奪皇位的朱棣說出“毋使朕有殺叔父名”的蠢話來,白白浪費了多次幹掉朱棣的機會。

為什麼說朱棣靖難之役的勝利,根源於建文帝的太自信和太仁慈


悲情的朱允炆是善良的,但戰爭不相信眼淚,這位善良的青年天子,在靖難之役後,以謎一樣的消失,給後世留下了諸多的猜測。但大明王朝卻沒有因為朱允炆的消失而消失,大明反而也在靖難之役的勝利者朱棣手中,開啟了新的篇章,步入了萬國來朝的永樂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