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那些被堵住入海口的国家

纵观世界历史,当人类经济进入到了全球经济的洪流中时,海洋的地位就日益凸显。

特别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欧洲人开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绕道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新航线以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成功。由此世界进入了航海时代,并持续至今。

君不见历史上的俄罗斯帝国为了一个良好的出海口和天然良港,上打瑞典下磕奥斯曼,东跑西伯利亚西吞波罗的海小三国,在世界历史上扮演了及其恶劣的角色。

迄今为止,海运量在国际货物运输总量中依然占80%以上。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如果有着海岸线并且再有优良港口的话,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一、波黑

看波黑与克罗地亚的国境线,大家是不是感到很不可思议?

西边的国境线,自北向南,绵延上千里,几乎完全被克罗地亚的狭长海岸线阻隔成了一个内陆国。

结果是克罗地亚美滋滋,波黑欲哭无泪,因为已经哭晕在厕所。

所以,深感委屈的波黑兄弟悄悄的找上门去,拿住克罗地亚的手语重心长的说。

先是回顾了历史上的伟大兄弟情谊(同出奥匈帝国),又先客气客气,说一些大概自家兄弟,有困难就开口,克罗地亚相比来说还比较单纯,没啥困难,兄弟你有没有?

波黑一听,脸不红气不喘的说道:“既然兄弟这样看得起,哥们还真有个不情之情——我就想要一个出海口”。

克罗地亚想都没想,大笔一挥,就把出海口给波黑兄弟了,当然是为了伟大的兄弟情义。

但是,看起来比较单纯的克罗地亚实际上也不怎么单纯,抠门的克罗地亚就画出了一个小小的豁口,将波黑领土延伸至海洋。

要说还是克罗地亚套路深,海岸线给你了,但你一出来又遇到我家的岛屿了,要想进入大海还得看我的脸色。

虽然克罗地亚并不像中国人那样用算盘,但是算盘打得式真的精。

也就是这仅仅24公里的海岸线,虽然异常憋屈,但却让波黑有了进出亚得里亚海乃至地中海的可能。

望洋兴叹———那些被堵住入海口的国家


波黑唯一的港口涅姆港就在这条海岸线上。说起这个唯一但却无所大用的小港口(海路被堵),还得从两国历史上说起。

波黑与克罗地亚都曾是南斯拉夫的联邦,但自从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后,克罗地亚与波黑各自独立建国。

由于历史原因(民族自决),克罗地亚占有南斯拉夫90%以上的海岸线,而波黑却被克罗地亚的跑马圈地圈成了地道的内陆国。

为此,多年来波黑一直向克罗地亚政府抗议,克罗地亚也觉得过意不去,(主要还是波黑脸皮厚)就发了发善心,在涅姆港为波黑划出了一道24公里长的海岸线,波黑自此才算是有了象征性的出海口。

虽然这个海港是世界上最小的海港之一,不过波黑也算是求神告奶奶的要来的,也是宝贝得紧。

二、刚果(金)

刚果(金)以23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雄踞非洲第二大(仅次于阿尔及利亚),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十一大国家,但其海岸线却只有区区37公里,与其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望洋兴叹———那些被堵住入海口的国家


刚果(金)与波黑情形极为相似、又极为不同的是:两国都是典型的“肚大口小”型国土,但波黑是在封闭国境中邻国为其掘开一个通海口,刚果(金)却是本身自带一点点海岸线。

又因历史原因(详见非洲殖民史)被邻国安哥拉及其飞地占据了2/3,徒留下这仅有的37公里海岸线的国境,夹在安哥拉中间,仿佛一只待宰的肥鸡被一双手紧紧扼住了咽喉,可想而知刚果(金)政府及人民的感受!

没有足够的海岸线就几乎没有像样的港口,这也严重影响了刚果(金)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堂堂一个非洲大国,还没有亚洲的一个小国发展得好,更不要说欧美国家了,据说还经常接济这个非洲大国。

三、伊拉克

伊拉克在中东也算是一个有分量的国家了,

两伊战争,要打伊朗打伊朗,只是没打赢;

伊拉克战争,要打美国打美国,勇气可嘉。

但是看它那只有60公里的短短海岸线(其实如果不算内河航道,濒临波斯湾的海岸线只有10公里),却是与自身实力极为不相称的。

相形之下,同样是濒临波斯湾的邻国——科威特却是凭海临风,无比开阔。

而科威特的形状就如同一块堵门的巨石,和对岸的伊朗一齐发力,将伊拉克的入海口无情地挤成了薯条。

所以,伊拉克战争前,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其目的不言而喻。

望洋兴叹———那些被堵住入海口的国家


更为悲催的是,伊拉克除了巴士拉(还只是一个内河港口),都没有一个天然良港,这对于这个石油出口大国而言,可谓是莫大的遗恨。

想当年,如果科威特依旧依附不独立,如果两国后来也没那么多恩怨,现在的伊拉克也不至于自绝生路,让自己处处被动。哎,历史不容假设啊!

看看油轮穿梭的波斯湾,无论是大国如伊朗、沙特,小国如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充足的海岸线都足以让它们衬得起“海洋国家”这个名号,而独有伊拉克,只能望“洋”兴叹,徒叹奈何了!

四、摩尔多瓦

相比以上三个国家,摩尔多瓦的情况可谓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摩尔多瓦曾经是前苏联最穷的加盟国,仅仅3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弹丸小国,夹在乌克兰与罗马尼亚两个大国之间。

1991年苏联解体时,各加盟国根据协定纷纷划定地盘,抢占资源,本着能多占就不少要的原则,在划定国境线时愣生生将一个临海国家搞成了内陆国。

望洋兴叹———那些被堵住入海口的国家


看摩尔多瓦与乌克兰的国境线就看得出,明明黑海近在咫尺(不足百米),偏偏被乌克兰紧轧着海岸线各种围堵,乌克兰的“全方位照顾”将摩尔多瓦紧紧包裹在海岸线以内,生怕这个小弟国家沾上一点水汽。

靠海却不能自由地出海打渔,看来摩尔多瓦人民只能坐在家中听听海浪声了。想想就觉得好憋屈!

五、斯洛文尼亚

作为另一个前南斯拉夫成员国,斯洛文尼亚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山地内陆国,但在南斯拉夫解体后,根据协定却拥有了一段通向亚得里亚海的海岸线,虽然也仅仅只有46公里,看着也挺可怜,但对于一个小国来说,还算是天无绝人之路了。

望洋兴叹———那些被堵住入海口的国家


更值得安慰的是,这一段短短的海岸线,竟是克罗地亚觊觎已久的“黄金地带”,为啥?

此地有东欧、中欧很多国家进入地中海的最快捷通道——皮兰湾和科佩尔港,极具地利与战略优势,海岸线占有欲极强的克罗地亚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几番明争暗斗,斯洛文尼亚还是占了上风,保住了这唯一的海洋“出气口”,总算没有被憋疯在群山之中。

六、约旦

如果不是在狭长的亚喀巴湾拥有一个天然良港——亚喀巴港,约旦从地形地貌上而言,更像是一个类似阿富汗的典型内陆国。

亚喀巴港一带的海岸线只有28公里,但比伊拉克那徒有的60公里更有优势,而且亚喀巴港及其所在的亚喀巴湾极具经济与战略价值,对于约旦这个产业贫瘠的国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见有一个好港口对一个国家是多么重要啊!

望洋兴叹———那些被堵住入海口的国家


与约旦情形相似的是,隔壁的以色列也在亚喀巴湾探出一角,海岸线更短。

但是要知道以色列的主要海岸线是在地中海,在亚喀巴湾能有一席之地,实属不幸中的万幸。

七、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的1200公里海岸线被1993独立的厄立特里亚给带走了,埃塞俄比亚有苦说不出,兄弟和我分家,好东西都带走了。

由于独立分家的原因,埃塞俄比亚一点海岸线都没有获得,就此埃塞俄比亚悲惨地沦为了一个内陆国。

望洋兴叹———那些被堵住入海口的国家


其实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在很早之前就是2个独立的个体,在厄立特里亚人看来,当初他们是被迫才加入到埃塞俄比亚的,

当埃塞俄比亚没能力统治他们的时候,他们理所应当的就可以把所有的厄立特里亚土地带走。

八、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才独立的时候是有海岸线的,只不过后来失去了。

早在1825年8月独立之初,玻利维亚国父玻利瓦尔就提议在太平洋沿海地带组建一支海军舰队。

望洋兴叹———那些被堵住入海口的国家


1826年11月玻利维亚终于在科比哈建立了第一个港口一一拉马尔港和第一支海军舰队,后来又相继建立了托科皮利亚港、梅希良内斯港和塔尔塔尔港,海军规模也不断壮大。

玻利维亚的海军舰队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可以经商。这实际上也为腐败提供了温床,有了经济利益的驱使,军队哪还有勇气和血性为国而战。

玻利维亚的海军不仅有一般意义上的海军舰队,还有一支近80艘商船组成的商船队,有了这些商船打底,玻利维亚成立了太平洋轮船航运公司,从事进出口活动。

在海军舰队的保护下,玻利维亚的经济搞得很红火,国力不断增强。但1879年~1883年发生的硝石战争,打破了这美好的局面,玻利维亚失去了太平洋沿岸省的全部土地和400公里长的海岸线,玻利维亚海军退缩内陆水域,不复当年之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