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怎麼預言千年後的張獻忠的命運的?

大道無形629


據說,在公元1644年11月,張獻忠在成都正式稱帝后,特意率領大軍閱城,以向百姓展示他的軍威。但當他的閱城部隊走到成都東門外的鎮江橋(俗稱九眼橋)時,張獻忠不禁被這座橋給吸引:只見這座橋宛如彩虹,而橋的南面又是高聳入雲的回瀾塔,相稱之下景色格外優美。

於是,張獻忠便忍不住停下腳步多欣賞了幾眼,他還特意詢問這橋和這塔是誰修建的,身邊的人告訴他,這是明朝歷年成都布政使餘一龍所修。當時,張獻忠站在橋上,遙望回瀾塔以及塔旁巍峨的回瀾寺,頓時心生感慨:“成都真是個好地方啊!”

這時,不遠處忽然飄來一陣兒歌:“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運殿……”張獻忠聽後臉色立馬大變,下令將唱兒歌的人全部抓來,但是,等到他的手下人趕過去時,唱兒歌的一行人早就不見了蹤影。

張獻忠回到皇宮後,心中越想越害怕,因為他所住的宮殿就是承運殿,按照歌謠所暗示,這鎮江橋和回瀾塔,一個是弓,一個是箭,正好射向自己的承運殿,實在太不吉利,於是他便下令讓人拆掉鎮江橋和回瀾塔。



後來,負責拆毀橋塔的人報告說,工匠們在挖塔基時,從塔下幾丈深的土中挖出一塊古碑,碑上刻有一首用篆文寫的詩:“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炎興元年諸葛孔明記。”

張獻忠對此是大為驚駭,忍不住嘆到,這諸葛亮真實神人,在一千多年前就能預料到修塔的人叫做餘一龍,而拆塔的人是我張獻忠。但是,這後面幾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張獻忠詢問便身邊的人,大家都你推我我推你,沒有人敢吱聲。

最後,張獻忠的義子,安西王李定國斗膽作答:“父皇,這‘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意思是說遇到帶甲乙丙的年份,成都會出現兵災,血流遍地。今年正好是甲申年,我們攻取成都時,死傷了多少將士和百姓,不正是應了這句‘此地血流紅’嗎?至於‘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就不太好理解了。”

後來,張獻忠和大家研究了好半天,卻仍然沒有參透出最後這四句詩的意思,只不過這‘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肯定不會是什麼好的寓意,再聯想到先前所唱的民謠‘彎弓正射承運殿’,張獻忠隱隱有種不祥的預兆。



兩年後,清朝肅王豪格圍攻四川,張獻忠手下的將領劉進忠卻叛變投降了清軍統帥豪格,在劉進忠的帶領下,清軍不菲吹灰之力就進入川北,直逼成都。在這種背景下,張獻忠被迫帶領大軍離開成都,打算轉戰到四川東部的西充繼續抵抗。

但是,等到張獻忠到達西充鳳凰山時,遭遇到了追擊而來的豪格大軍,雙方就此發生激烈戰鬥。在戰鬥中,劉進忠意外發現了張獻忠的身影,他趕緊用手指著遠處的張獻忠大聲喊道:“這個人就是張獻忠!”肅親王豪格立馬命令士兵用箭射之,而其中有一箭正好射穿張獻忠胸口,張獻忠當即倒地而死,時年僅四十歲。

在張獻忠被射死後,大家也才終於明白,人們才明白“吹簫不用竹”是個肅字,“一箭貫當胸”是中箭而死;而所謂的‘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指的就是張獻忠王朝的氣數將因為川北而終結,隨後他的部隊會轉戰到川東,再隨後,一個名號中帶有“肅”字的人,會讓張獻忠“一箭貫當胸”而死。

而事實上,當時張獻忠的大軍,就是因為豪格的大軍佔據川北後,不得不離開成都,從而宣告張獻忠大西王朝的終結,隨後,張獻忠又帶兵跑到地處四川東部的西充繼續作戰,結果在西充被肅親王豪格手下的士兵用箭射死。

從這層意義上看,諸葛亮一千年前的預言真是太準,但其實呢,這不過是標準的民間故事罷了,是滿清的那些衛道之士編造的,他們所要傳達的意思,就是張獻忠被滿清擊敗,是命中註定,是一千多前都預言好的。當然,滿清最後能夠統一天下,自然也是命中註定。至於清朝的皇帝們,那就是天命之子,所以大家應該老老實實順從他們的統治。歸根結底,這不過是歷代王朝所玩得神話皇權的把戲。


我是趙帥鍋


諸葛亮在四川留下一首詩,其中最後兩句是“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張獻忠是明末清初的農民起義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一個在南,一個在北

1644年,清兵入關後,張獻忠率軍進入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繼續與清軍對峙。

1646年張獻忠準備進攻清軍時,北充縣與鹽亭縣交界處的鳳凰山坡,與清軍大將豪格不期而遇,兩軍展開激烈的對攻,戰爭中張獻忠不幸中箭身亡

當地人們都說,1000多年以前諸葛亮預言張獻忠會死在此地。

在古代四川成都東門外,鎮江橋的附近,有一座名為“回瀾塔”的石塔。這座石塔是明朝萬曆年間,當地布政使餘一龍,為了治理成都附近的洪水氾濫

,特地修建用來鎮壓邪龍的

1644年,張獻忠稱帝之後,命令工匠,將原來的蜀王府改造為自己的皇宮,並且起名為“承運殿”。

有一天,張獻忠率領部將,來到了回瀾塔,正打算登塔遊玩的時候,卻

聽到了一首童謠:“橋為弓,塔為箭,彎弓正射承運殿。”

張獻忠勃然大怒,命令部下,立刻拆毀眼前的回瀾塔和腳下的小橋。結果在拆塔的時候,發現一塊神奇的古碑。這塊古碑上面留有諸葛亮的署名,並且明確的預見了這座塔的毀滅。最後所留下的10字內容,更是讓張獻忠心中一涼:“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3年之後,也就是1647年,在大西軍叛徒劉進忠的帶領之下,張獻忠的部隊和肅親王豪格的清軍短兵相接。

初次交鋒,張獻忠冒險帶著自己的偏將前往山頂進行偵查,卻不料被劉進忠發現。於是劉進忠就為豪格指點說:“這就是八大王張獻忠。”於是肅親王豪格使用強弓射擊,一箭正好貫穿了張獻忠的胸膛。

諸葛亮預言中的“吹簫不用竹”正是一個“肅”字,正好對應了肅親王豪格,可以說諸葛亮的這10字預言最終字字應驗了。


老蟲


諸葛亮預言了千年之後張獻忠被一箭穿心的命運。


這事還得從張獻忠打了勝仗,為了顯擺皇帝的威嚴,在四川開始巡城說起。一行人走到四川鎮江橋時,聽見有人唱歌,歌詞也不是很友善,有人唱“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運殿”。承運殿是哪,正是張獻忠住的地方!不管是誰啊,聽到這種要往自己住處射箭的話,肯定會心生不快,更別提人家張獻忠了。於是張獻忠下令將鎮江橋拆除,在拆除過程中,看見橋上刻著一行字:“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建興元年諸葛孔明記。”,諸葛孔明是誰?正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啊!傳說諸葛亮神龍見首不見尾,能掐會算,料事如神,在三國裡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張獻忠本身也是農民起義出身,古人對這些都非常迷信。後面自己也怕預言成真加強了安保工作,但是在三年之後還是死於鳳凰坡之戰,死因和諸葛亮千年之前預料的一模一樣,一箭穿心而死。


個人認為,這未必真的是諸葛亮一千二百年之前就預料到的,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無從考證,只能聽一些野史傳說。有極大可能性是當時一些有心之人刻意做的局,利用封建迷信,來煽動群眾情緒,擾亂軍心。就像陳勝吳廣起義,在魚肚裡塞紙條“陳勝王”,然後擾亂軍心拉攏人心,趁機樹立自己的權威,為後面起義做鋪墊。


e代新視覺


談到諸葛亮,不禁讓人感慨是不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玄學之術?這還真說不準。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關於諸葛亮預見千年後張獻忠的命運這件事。


諸葛亮素來就有神算子的稱號,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名字叫《馬前課》,這本書可以算得上是中國古代超準的一本預言書。

為什麼叫《馬前課》呢?諸葛亮是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習慣在出兵征戰之前,在馬的前面占卜一課,也就是所謂的卜上一卦。諸葛亮把這些占卜的卦象合成了《馬前課》,全本共有14課。

相比於另一本名叫《推背圖》的預言書,這本《馬前課》顯然更好破譯。根據後人的猜測與推理,《馬前課》中有許多內容與後來發生的歷史高度吻合。

比如《馬前課》第四課中有:“十八男兒,起於太原;動則得解,日月麗天。”對這一卦的解釋是:李唐起於太原,武則天稱帝周。

雖然這是已經見證了歷史的我們,根據《馬前課》的內容解釋出來的。但是能達到如此高的匹配度,也說明諸葛亮對歷史的走向有一定的見解。

而這一次他是怎麼和千年以後的張獻忠扯到一起的呢?這來源於諸葛亮曾經寫過的一首詩,這首詩的原文是:

“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這首詩其實是出現於赤腳踏滄浪寫的一本小說《大順悲歌》。既然出自小說,那麼這件事的真實性也就大打折扣了。

不過雖是小說,也可一看。書中寫到張獻忠一天心血來潮,登上城門欣賞一下自己的地盤兒,遠遠的看到東門外江水奔流,翻騰的江水上橫跨著一座拱橋。

在拱橋的一邊還高高立著一座石塔。從他的那個角度望過去,場面十分雄偉壯闊,於是饒有興致地問:

“這座橋叫什麼名字呀?”

“鎖江橋”

“那這個石塔呢?”

“回瀾塔”

雖然張獻忠只念過幾年學,但在他聽完這兩個名字後,依然很有底氣的說:“一聽這個名字就不吉利,趕快拆掉拆掉!”接到命令的一千名士兵立馬前往東門,不一會兒就把石塔拆毀了。

結果在清理剩下的石塊時,發現了一塊厚厚的石板,上面隱約可以看到些許字跡。仔細辨認,發現上面寫得正是諸葛亮的那首詩。

帶頭的士兵一看不得了,怎麼還有老大張獻忠的名字,趕緊報告。張獻忠聽說後非常好奇,專門請來當地的人詢問。

原來這座石塔是萬曆年間四川布政使修建的,而這位四川省長正是詩中所提到的那個餘一龍。


張獻忠一聽,心裡暗暗稱奇,嚴重懷疑這是諸葛亮留下的一首預言詩。張獻忠膽戰心驚地繼續往下讀,讀到“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的時候更加吃驚了,因為他當時整天擔心的恰好就是川北的局勢。

這下張獻忠更加肯定了,這就是一首預言詩。可是在看到詩的最後兩句時,他的整個人都不好了。“一箭貫當胸”,難道我以後是中箭而亡?張獻忠默默流冷汗。

說來也巧,根據歷史考證,普遍認為張獻忠確實是中箭去世的。

歷史上的張獻忠作為明末農民軍領袖,一生都在絞盡腦汁想著怎麼抗擊明清。一開始跟在反明盟主王自用身後,當時他帶領的士兵是三十六營中最強悍的一支隊伍。

後來自己翅膀漸漸硬了,逐漸成長為反明勢力中獨立的一股勢力。最成功的時候就是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權,自己稱帝。

建國第二年,南明王朝政權覆滅。當時有人對他說,既然明朝沒了,就識時務地投降大清吧。沒想到張獻忠一改投降的慣例,積極帶領軍隊抗清。
有決心有信心是好事,但是顯然大西不具備反清的實力。1646年張獻忠的農民軍遭到了清軍同帥豪格的襲擊,張獻忠本人也不幸被統帥將領豪格一箭射中,當即身亡。


史之策


張獻忠是明末農民軍的領袖,與李自成齊名,後來建立了大西政權,他也是大西唯一的皇帝。諸葛亮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賢相,一生為興復漢室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備受後人推崇,成為了後世忠臣的典範,智慧的化身。諸葛亮與張獻忠所處的年代相隔千年,那麼這樣的兩個人又是怎樣扯上關係的呢?諸葛亮預言千年後的張獻忠命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諸葛亮的預言詩

諸葛亮之所以和張獻忠扯上關係,主要源於諸葛亮的一首預言詩,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那麼這首詩出自何處呢?其實這是小說《明末那些事兒》中的一個橋段,說到這大家也很明白了,所謂諸葛亮預言張獻忠命運的事,不過是小說作家為了增加小說可讀性而杜撰出來的事情罷了!

這個橋段確實寫得挺生動,時張獻忠已稱帝,一次偶然的機會,張獻忠帶著部隊登城巡視,遠遠看到東門外江水奔流不息,一座氣勢雄偉的拱橋橫跨其上,橋旁還有一座五六十米高的石塔,這深深吸引了張獻忠。於是張獻忠問道這橋和石塔的名字,一旁有人答道:“橋為鎖江橋,塔為回瀾塔”,此時的張獻忠眉頭一皺,直呼石塔不利與自己,於是便下令拆除,後來拆塔的士兵在塔拆除完後偶得一塊石碑,石碑上所寫的則正是先前我們提到的諸葛亮的那首預言詩。

張獻忠看後惴惴不安,因為詩文中預測到了他拆塔,更寫到了“妖運終川北,一箭貫當胸”這樣的話語,時張獻忠本就在為川北的局勢憂心忡忡,細心一想,這詩文太可怕了。後來果不其然,張獻忠真的在與清軍交戰中中箭身亡。

歷史上張獻忠的結局

歷史上的張獻忠是明末農民義軍首領,但在歷史上確是臭名昭著,在四川留下的惡劣影響不容忽視。《明史》對其評價是:

“性狡譎,嗜殺,一日不殺人,輒悒悒不樂。”

所以張獻忠所建立的大西政權倒臺實是必然。公元1646年年底,張獻忠在西充鳳凰山遭到了清軍大將豪格的進攻,兩軍激戰數日,最後張獻忠中箭身亡。其死法與小說中所言一致,但並沒有諸葛亮預言一說。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諸葛亮預言的張獻忠命運是這樣的: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漢炎興元年,丞相諸葛孔明記。

也就是說,諸葛亮預言張獻忠會屠蜀,但最後也會被一箭射死。

那麼這件事是真的嗎?這則“奇聞”記載於清朝趙吉士所寫的《寄園寄所寄·卷九·裂眥寄》,講的是成都東門外有一座回瀾塔,是明朝萬曆年間布政使餘一龍所修,張獻忠入蜀後,下令拆毀回瀾塔,結果在拆毀的過程中意外在地下發現一塊石碑,刻著諸葛亮預言張獻忠命運的上述內容。

看似說的有板有眼,但實際上,這是假的!是後人偽託諸葛亮的口吻來詛咒張獻忠的。其實這種借古人或者借神靈來煽動民情的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比如陳勝吳廣起義時不就是一會偽裝狐狸叫,一會又在魚肚子裡藏書嗎?再比如元朝末年的石碑“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些都是人為的。

如果我們仔細讀過諸葛亮流傳後世的作品就會發現,所謂諸葛亮預言張獻忠命運的石碑內容,根本不符合東漢三國時期的用語習慣,倒更具備明清時期打油詩的特徵。所以,個人分析,這應該是痛恨張獻忠的四川百姓或者是清朝統治者事後偽造的內容,以此來讓百姓相信,張獻忠是受到天譴的。

如果諸葛亮真有那麼神,能預知千年後事的話,也不至於在街亭錯用馬謖了。


秦皇漢武


張獻忠(1606~1647)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今陝西定邊縣人,和李自成也算是半個老鄉,李自成是陝西榆林米脂縣人,榆林離定邊不過300公里的路程。

然而,號稱明末農民領袖“雙子星”的二人,到後來很少有交集。李自成被清軍趕出京城敗逃,寧肯選擇出家當和尚都不去聯合張獻忠,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裡面原因有許多,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張獻忠太殘暴,名聲不好、格局不高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到現在四川老一輩人提起張獻忠“屠川”的事皆義憤填膺,張獻忠為什麼要屠四川呢?



這裡面有許多說法,流傳最廣的說張獻忠是上天派來的魔王,來擾民害民。

當時有張獻忠留下來的七殺碑為證:【天生萬物養於人,人無一物回於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老張屠川另一說法是,據說明末時四川的女人太奢靡,穿的都是蜀錦裙子,裙子的下襬用金線繡著李白、杜甫的詩句,走起路來飄飄欲仙,鞋子後跟有個小盒子,裡面放著蜀香,一路走來香氣撲鼻。

這些女人十分看不起土裡吧唧的張獻忠,於是老張放任軍隊姦淫辱掠,凡是反抗的女人統統殺掉,男人則充軍。

老張還有一個怪癖,那就是喜歡女人的小腳。女人被殺砍下小腳,老張把玩後把小腳朝上埋在一起,大遠望去白森森一片,場景很是壯觀。據老張說可阻止清軍的炮火。



從上面可看出,李自成到後來疏遠張獻忠是看不起他,也有“道不同不與為謀”的意思。

張獻忠的獸行“天怨人怒”,不僅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就連千年前的諸葛亮都詛咒他不得好死。

換言之,諸葛亮早在1436年前就準確預測出張獻忠不得好死。這是怎樣一回事呢?

說起這事話長,咱們把時間的座標推到崇禎十七年(1644年)十一月十六日,這一天,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建國號“大西”,以成都為西京,以承運殿為寢宮。

張獻忠心想:“經過多年的腥風血雨的拼殺,終於稱帝了,感謝上天的眷顧”。張獻忠很迷信,認為這一切都是天意所為。



有一天,志得意滿張獻忠帶著一班人巡視都城,當他走到城外鎮江橋(俗稱九眼橋)上放眼望去,只見橋的南面是高聳入雲的回瀾塔,橋和塔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張獻忠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

就在老張陶醉其中時,從塔的北面飄來了一陣兒歌聲音:“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運殿”,反覆唱了幾遍。

老張越琢磨越不是味,承運殿不正是自己的寢宮嗎?這兒歌分明是詛咒我大西王朝滅亡。張獻忠命令士兵馬上把唱兒歌的人捉來,等士兵趕到時早不見人的蹤跡了。

餘怒未消的張獻忠調動部隊把橋和塔都拆了。心說,“我把你的弓和箭毀了,我看你還怎樣射”。

造成這種結果,完全是張獻忠封建迷所致。



事情還沒有完,就在拆完橋和塔的第5天,當士兵清理塔的地基時,突然發現一塊石碑,上面刻著一些字,大家誰也不知道寫的啥意思,於是上報給了軍師汪兆麟。

汪兆麟時任丞相,據說張獻忠屠川是他的計謀,汪號稱“小諸葛”,是張獻忠的主要謀士。

當汪兆麟看到碑文時大驚失色,碑文是這樣寫的:【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碑的最下面刻著漢炎興元年,丞相諸葛孔明。

這分明是千年之前諸葛亮刻下的讖書,這和他的《馬前課》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預測未來。

所不同的是,這塊碑文是預測千年後張獻忠所作的事。



此時汪兆麟讀著碑文【修塔餘一龍】:沒錯,回瀾塔就是明朝萬曆年間布政使餘一龍所修。

【拆塔張獻忠】這更對了。【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這裡指張獻忠屠川這件事兒。

以上這幾句是張獻忠已經做出來的事兒。所以汪兆麟很快想出來了。

後面這幾句汪兆麟不理解,他看到最後一句【一箭貫當胸】感覺不是什麼好事,於是命令士兵誰也不許把這件事說出去,並當場把石碑砸碎深埋了,這件事兒就被汪兆麟隱瞞了下來。

滄海桑田,轉眼千年,考古學家偶然發現了碎石碑,等拼湊起來一看大吃一驚。想不到千年之前的諸葛亮預測的如此精準。

前幾句大家明白什麼意思了,後面幾句連聰明的汪兆麟也看不明白,那是因為還沒有發生的事,他肯定不知道。



後面幾句考古學家是這樣解釋的:【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簫,一箭貫當胸】。這幾句是預示張獻忠滅亡的結局。

大順三年(1646年)清肅親王豪格帶領軍隊很快攻進了川北(妖運終川北)。張獻忠根本沒有料到清軍來的如此迅速,匆忙應戰。實際是張獻忠的將領劉進忠叛變做嚮導才如此迅速。

劉進忠為肅親王豪格指認張獻忠,【吹“簫”不用竹暗指“肅”字,簫沒竹字頭為“肅”】豪格一箭射死了張獻忠,【一箭貫當胸】,張獻忠死時年僅41歲。

綜上所述,千年之前的諸葛亮,預測的張獻忠相當精準。【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太牛逼了,這幾句讖語總結了張獻忠的一生。我誰也不服,獨服諸葛亮也!

【聲明:以上皆為後人附會之事,權當茶餘飯後談資吧。】


秉燭讀春秋


諸葛亮是我想這個名字大家想必都是耳熟能詳,在歷史上頗有地位。一本《三國演義》更是將他的歷史地位無限拔高,諸葛亮也搖身一變成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神人,甚至連魯迅先生都稱讚諸葛亮“其智近乎妖”。



所以這兩千多年來,在我國的許多地方都有諸各式各樣關羽葛亮的傳說,比如張獻忠在四川的時候,也出了一個關於諸葛亮預言千年後張獻忠命運的傳說。

關於這個傳說,我們先來了解張獻忠,張獻忠何許人也,與李自成齊名的明末農民軍領袖,大西開國皇帝當然也是唯一的皇帝。

1644年清兵入關,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與清軍對峙。並在1646年張獻忠進攻清軍之時,在北充縣與鹽亭縣交界處的鳳凰山坡,與豪格所率領的清軍相遇,張獻忠不幸中箭身亡。



看到這裡我想很多人會說,張獻忠這不是正常的戰死麼?況且張獻忠生於明朝末年,諸葛亮生於三國時代他們怎麼就扯上關係了?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傳說了

在張獻忠當上皇帝后,有一次心血來潮,想要閱城一次展示自己的皇威。就這樣張獻忠就帶著聲勢浩大的隊伍大搖大擺走上街頭,這一路上了是把張獻忠給高興壞了。當他走到成都外的時候看到一座外型壯麗、造型奇特的橋和一座塔,張獻忠不禁停下腳步問旁邊的人這橋這塔是何人所建的?旁邊的人回答到明朝那年餘一龍所修改。張獻忠直呼好地方沉浸在這美景中,突然不知為何響起了一首歌謠唱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運殿。他聽了很是生氣,這歌謠最後一句表達的是承運殿被射。因為承運殿是他居住的地方,就命人把唱歌謠的人都給抓起來,過了幾天還命人去把這座橋和塔給拆掉,張獻忠認為它是不吉利的,絕對不能留下來。



然而在拆橋和拆塔過程中,發現一塊石碑,上刻著一首用篆文寫的詩:“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炎興元年諸葛孔明記。”這裡的意思就是說張獻忠以後會被一箭貫胸而死,而且還是諸葛亮的記載,張獻忠為此也是憂愁不能寐。


而後來也如我前文所說的的一樣,在1646年張獻忠進攻清軍之時,在北充縣與鹽亭縣交界處的鳳凰山坡,與豪格所率領的清軍相遇,張獻忠被一箭貫胸身亡,正好也印證了這個預言。這簡直比彩票中了頭獎的概率還要高。


像素說


三國時期的謀相諸葛亮與明末時期的起義首領張獻忠,二人隔著十萬八千里,相差一千多年,是怎樣扯上關係的呢,諸葛亮又是如何能預言張獻忠的命運的呢?其實這還真跟諸葛亮沒什麼關係,而歸功於當代作家赤腳踏滄浪。

張獻忠、此江、此橋、此塔

談到這個故事,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張獻忠是誰,張獻忠同闖王李自成一樣,是明末時期的起義英雄,只不過沒有李自成出名而已,後來在滿清入關後,張獻忠在於清軍的爭奪過程中,被清軍首領豪格一箭給射死了。至於張獻忠的命運是如何被諸葛亮預測出來的,則歸功於一本小說了。


當代作者赤腳踏滄浪寫過這樣一本小說《明朝那些事兒:大順悲歌》,裡面有經典一段:

相傳張獻忠自從起義起到現在也算是割據一方,小有成就,於是內心多少有些膨脹,或者說有些小得意,而得意的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愛顯擺,因此,張獻忠經常帶著一幫子一下子就能顯示出自己地位的人,經常在自己的領地上瞎晃悠。

一日,張獻忠如往常一樣,帶著自己的隨從們四處溜達,不知不覺溜達到了一個小山包上,碰巧這裡有一個涼亭,於是張獻忠便帶領眾人坐下休息了。而由於這個小山包地勢較高,張獻忠一眼向遠方望去,竟看到了一條滾滾長江,並且這條江上還立著一個拱橋,拱橋旁邊還有一座高高的塔。


張獻忠來了興趣隨口問道:“這是什麼橋啊,”

隨從們立即答道“此橋為鎖江橋”

張獻忠又問:“那這個塔呢”

隨從們答道:“此塔為回瀾塔”

“橋為鎖江橋,塔為回瀾塔”

張獻忠聽此,眉毛緊促,感到這兩個名字壓的令自己有些窒息。碰巧這時一首民謠響起

“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運殿”

張獻忠聽此,頓時從壓抑變為了氣氛,這座橋與這座塔豈不是為專門壓制自己而建,於是下令要將其拆掉。


諸葛亮預言

張獻忠下令了,效率還不錯,當天傍晚,張獻忠的手下們就將其給拆掉了,並且在其下面發現刻有一行字,於是眾人便將此事告訴給了張獻忠,張獻忠立馬前來觀看,這一看不要緊,嚇出了張獻忠一身冷汗,上面刻載:

“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炎興元年諸葛孔明記。”

這是什麼,這不是預測自己死期不遠,且是要慘死,於是自此之後,張獻忠夜不能寐,總覺得自己要遭遇不測。


張獻忠身死

不幾年後,明末的戰爭趨近於結尾,明軍大敗,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滿清入關,而沒多久闖王李自成也被其打敗,天下大勢,基本已定,此時也只剩下一下不大不小,不輕不重的張獻忠了,於是清軍順勢南下,準備一舉收拾張獻忠,結果是也很順利,清軍與張獻忠的軍隊一照面,張獻忠的軍隊便大敗,而張獻忠本人也在亂局中被清軍統帥豪格給一箭射死了,預言實現了。

一江、一橋、一塔,一個預言,便預測出了張獻忠的命運,看起來似乎有點荒唐,其實他本來也有些荒唐,而諸葛亮與其更是沾不上邊,但是由於是出自於小說便無可厚非了。其實很多故事都是,後人根據先人最後的結局,在“穿越”到他的生前,為其創造故事,這樣一來便有了各種各樣看似“傳奇”、“符合實際”的故事了。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不喜歡吃白菜


諸葛亮確實很能幹,據說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玄學,無所不知。但是諸葛亮再能幹,他畢竟是個人,不是神吧,也許他能看到五年、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後的事情,但是絕無可能預測千年之後的事情。

所以如果有一天有人發現張獻忠的命運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被諸葛亮預測到了的話,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後人偽造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神話諸葛亮。那麼在諸葛亮和張獻忠之間到底發生了哪些跨越千年的趣事呢?

張獻忠大西政權大順二年,也就是公元1646年,已經在蜀地建國的張獻忠外出遊玩,來到了明萬曆年間四川的布政使餘一龍修建的回瀾塔邊,塔邊有一座橋,名叫鎖江橋。這裡風景不錯,張獻忠心情也很好,但這個時候,他聽到有人唱歌,把橋比做弓,把塔比做箭,而弓和箭正射向自己。

張獻忠聽到這樣的歌謠很不舒服,要知道,自從他入蜀以來,幾乎殺盡蜀人,還沒有人敢這樣諷刺他。但是他今天不想殺人,而是直接下令拆橋毀塔,一聲令下,哪個敢不聽呢。

結果在拆橋毀塔的過程中,有人從地下發現了石碑,碑上有一首詩,這首詩中有這麼兩句,拆塔張獻忠、一箭貫當胸。張獻忠嚇了一跳,再看詩的落款,居然是建興元年諸葛亮寫的一首詩。

也就是說,諸葛亮在公元223年就準確預測到了一千年以後張獻忠的下場。張獻忠雖是軍人,可是他知道神測諸葛亮的名聲,也嚇得不輕。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張獻忠最後真的是死於一箭穿胸而亡,時間是在1647年的1月。

這太不可思議了吧,諸葛亮真的有神鬼莫測之能?其實真的不是,這是當地百姓給張獻忠演的一齣戲。就像中國歷史上反覆出現的“天降神旨”戲一樣,目的就是為了讓張獻忠感到害怕。

因為張獻忠自入蜀以來,大殺四方,把蜀人殺得十僅存一二。而且張獻忠殺蜀人不需要任何理由,全憑自己的心情,心情好也殺,心情不好也殺,簡直就是一個殺人魔王。蜀人害怕極了,可是又不敢反抗,只好藉助於一千年前諸葛亮的神威,希望能夠嚇退張獻忠。

所以他們找了人,做了石碑,埋在地下,然後再找了幾個不怕死的在附近唱石碑上的詩,吸引張獻忠的注意。結果他們終於成功了,張獻忠在看到諸葛亮的預測後,是惶惶不可終日。此時清軍的圍剿部隊已經進川,意味著張獻忠的末日就要到了。

至於所謂的一箭貫穿胸為什麼這麼準?那就更好理解了,當時是冷兵器時代,最有殺傷力的武器就是弓箭,而張獻忠最後死於弓箭穿胸,這完全是個巧合,僅此而已。

所以這不是諸葛亮的神奇,而是蜀地百姓的無奈之舉,這個故事傳來傳去就傳走了樣,最後居然還被記入了正史之中。這充分反映了當時蜀地百姓所受之苦,苦不堪言,他們是多麼希望得到諸葛亮的佑護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