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創新一個機會?

如何給創新一個機會?

硅谷,全球著名科技創新中心。這裡沒有特別的待遇,也沒有誘人的職位,但是,世界各地的人才卻幾十年如一日趨之若鶩,誕生了惠普、英特爾、蘋果、谷歌等一大批世界級的科技公司,硅谷靠的是什麼?深圳,被譽為“中國硅谷”。這裡40年前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漁村,如今卻已吸引了近三百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5G通信、柔性屏、機器人、生物技術、新材料……一條條高科技產業鏈在此形成、匯聚,數以萬計的高科技企業正在發展壯大,深圳靠的是什麼?

華為,全球5G通信技術的重要主導公司之一。上世紀80年代末剛成立時,它還只是一家小小的通信設備銷售代理商,如今卻已是業界翹楚,有實力參與激烈的國際競爭,與愛立信、阿爾卡特、思科、高通等行業巨頭一較高下。華為靠的是什麼?創新,無疑是解析這些問題的一個共同答案。那麼,創新為什麼會出現在這些地方?如何才能充分激發創新的活力?科技革命又能為創新帶來哪些新機會、新模式?《中國經濟大講堂》特邀重量級嘉賓劉燕華,為您深度解讀《如何給創新一個機會?》

如何給創新一個機會?

劉燕華 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

說起軟實力,我先講兩個故事給大家聽一聽。

第一個故事是二戰期間的一件事情。二戰期間美國成立了空降部隊,空降部隊就有傘兵,傘兵就要跳傘,就需要有傘,所以美國軍方就從廠商訂了一些降落傘。降落傘的質量也都不錯,合格率達到了99.9%,但是還是有個別事故出現,所以美國軍方要求合格率必須100%。廠家就很困難了,說我們把所有技術都用了,而且我們也進行了很多創新,達到100%是很難的。這個時候軍方就提出一個要求,就是在所有降落傘裡隨機抽取幾個降

這一個制度改變,奇蹟就出現了,之後的降落傘都是100%的合格。這麼一個小故事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制度決定質量,制度它與參與者的直接利益相關。

我再講另外一個故事。有一個自助餐的餐館,每個人收費30元錢,但別的餐館都40元錢,比較起來,他們的餐館價格就比較低廉,很多人都來吃飯了。開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個餐館的老闆發現一個問題,許多顧客取了很多菜,最後沒吃完剩下了,這麼多人把食品浪費了,那成本不是就高了嗎?怎麼才能夠轉變這種局面呢?他就想了一個辦法,這也是一個制度,就是取了餐之後沒吃完就要罰款!罰款10元錢。定出這個制度,就好像假定說人們怕罰款,就不會再多取了。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有些顧客還是多取了。這時候讓顧客交罰款10元錢,有些顧客很不高興,鬧得這個老闆也很苦惱、很困惑。有高人就給他提出一個建議,說你的價格相對比較低,30元錢,那別人的價格40元錢。如果你跟周圍的餐館一樣,都是40元錢一位,但假如客人沒有浪費的話,就獎勵10元錢。許多顧客知道這個新制度,他們在吃飯的時候就根據自己的飯量來盛飯,得到10元錢的獎勵。就是這一個故事,也是制度問題,最開始的制度是罰,罰了之後不歡而散,後來一個制度是獎勵,老闆也沒虧錢,顧客也很高興。

這個故事說明一個什麼?制度建設不是為了罰,而是讓所有人都有所激勵,讓執行制度的人也有獲得感。

其實說起軟實力來,指的就是體制機制,或者是一種制度,所以制度很重要。

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進行結構調整,我們要從要素驅動轉向為創新驅動。創新的軟實力建設,內生動力是什麼?

創新要先升級驅動力

如何給創新一個機會?

這張圖有一個橫座標,一個縱座標。橫座標講的是馬拉車,縱座標講的是交通工具的發展歷程。在橫座標的思維模式下研究,可以有很多很多研究,比如研究怎麼育種,怎麼飼養馬,車的大小、三匹馬、四匹馬拉車。但是所有這些成果累積在一起,就遇到了天花板,這天花板就是馬車跑的速度永遠超不過馬跑的速度,這就是牽引式思維。

我們轉到驅動式思維,驅動式思維是產生內生動力,那就是燃料系統發生變化。以後有了煤,有了石油、天然氣,以後有了核動力,不斷髮展就有了新的交通工具。中國有一句話叫:要想跑得快,全憑車頭帶。我們過去,一個火車頭帶著後邊好多車廂往前走,現在高鐵的每一節車廂都有動力,所有動力一塊兒往前推,所以它速度能快。驅動力就是講的是內生動力,講的燃料系統,那我們現在講創新環境、創新的軟實力建設,內生動力是什麼?我們常聽的一句話就是經濟發展靠產業,產業發展靠創新,創新發展靠人才,人才調動積極性。

創新人才,包括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包括一些企業家,也包括創新服務體系方面的人才。所以人才的範圍要寬,一個社會的各類人才齊聚,才能夠實現創新的驅動。

人才要什麼?要一專多能人才,就是“圖釘型”人才——T型人才。

T就是一個形象,就是像一個圖釘一樣。圖釘有個針,有個帽,這個帽的面積比較大,分散壓強,把力都集中在一個釘上,這樣才能夠把圖釘壓下去。所以我們現在講的人才是什麼?他要在某一個方面要專,但是他的知識面要寬,是學科交叉融合的問題。

另外還要考慮人才的鏈接。一個人,他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他只能在創新的某一個環節發揮作用, 他在其他方面可能是外行。任何的人才要有一個上下游關係,要有一種鏈接,就像我們跑接力賽一樣,一個人跑完了,把棒交到下一個,然後又往前跑。科研人才要和產業人才結合,產業人才要和市場人才結合、社會服務人才結合,這就是人才的鏈接。我們在突出人才或者是重視人才的時候,不要只重視一方面的人才,而忽略了另外一部分人才,這是非常重要的。

“大拼盤”與“缺服務”,影響創新的兩大瓶頸

我們在軟實力上哪些不足,有幾個根本問題可能需要考慮。

第一個需要考慮的,我們的一些研究體系還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小農經濟的研究方式。有很多地方,有很多研究課題,研究課題項目可以很大,資金可以很多,從大課題分解成子課題,子課題又分成子子課題,到最基本的單元,大致是以一個老師、一個領軍的研究人員帶了一些學生,在他的實驗室裡搞研究,研究完了之後,把論文或者研究的成果拼在一起,變成了最後的一個成果。也就是說,最後通過“拼盤”來解決的這些研究成果,各個學科之間交叉不充分,學科之內的交流和交互也不夠,對國際的情況瞭解也不是完全清楚,這樣產生的結果,不容易產生大成果。

第二個要解決的瓶頸問題就是服務體系缺失。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成立了高新區,我們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建立起技術市場,把好多有效的技術通過市場的機制來轉化。中國技術市場的交易額已經從非常少,到了2018年的1.76萬億元。有了這麼多的技術交易額,應該說是很好了,但是我們在分析技術市場的時候也發現了一類問題,中國沒有技術的價值評估體系。一個技術值多少錢?它的價值增值是什麼樣子?技術屬於什麼階段?應該向誰來轉化?今後投入還有多少?我們沒有這個技術價值評估體系,這樣的話,我們就沒有這種人才。既然我們沒有,那就只能借鑑國外的一些技術價值評估的體系來參考,或者請外國的一些中介機構來給我們定價,這就出現問題了。就是我們中國的技術賣出去,賣多少錢,我們說了不算,得按人家的標準、規則去做。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所有的創新者或者是研究人員,他雖然懂得研究,但他並不懂得這個技術下邊怎麼走。這就需要技術經紀人制度,技術經紀人他了解技術,同時他對下游的一系列體系是暢通的,所以技術經紀人要和技術發明人結合,幫助他往下推或者是轉接,或者是出讓等等。但是這個經紀人沒有,所以讓技術發明人和市場去直接對接是很困難的,會出現很多很多的矛盾。我們都說要把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問題解決,為什麼沒解決好?因為中間斷路了。所以技術經紀人和技術價值評估師,這個人才體系要必須建立起來。過去的管理是政府來管理,政府來支持,今後創新活動走向全社會,走向全經濟領域,那麼這種管理由誰來管呢?在新的形勢下,要形成一種社會的自組織和自我管理,政府要轉變功能,打造服務體系,打造創新環境,讓所有參與創新的人能夠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下進行創新活動。社會力量參與指的是第三方服務體系應該儘快建立起來,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服務,哪裡有服務哪裡就有就業,哪裡有就業哪裡就有價值的產出。

發達國家創新的成功率為什麼高?

發達國家在創新軟實力方面有很多長處值得我們去借鑑。

美國

美國硅谷之所以成功,它起源於硅谷周圍有13所大學,這些都是知名大學。這些大學裡有很多年輕人,他們有這種創新衝動。年輕人帶著創意到硅谷去了之後,他們的大學要給予足夠的支持。這些老師帶著他們的知識、經驗去幫助這些學生,給他們作商業模式設計,讓年輕人在發展的初期就知道後邊的路是什麼,後邊的前景是什麼,他就有一個基本的發展方向。硅谷的發展跟風投和金融體系的推動有很大關係,比如說這個技術只有10%的成功希望,那麼創投就進來;到了有50%成功希望的時候,商業銀行開始介入;到80%的成功希望的時候,一般商業銀行就開始進入了。還有第三個特點,就是產業追著技術走。我們傳統的是技術向產業推廣,但是有了硅谷之後,那是推動信息高速公路。有很多新興的產業找不到好技術,就跑到硅谷來,跟著各個小公司,就是年輕人的小公司,跟著跑,是產業追著技術走。在硅谷創業的這些人,他們經常說一句話:“我們來這兒不是為了我們短期的效益,我們為了有一個長遠的預期。”他們提出一個說法:短期的激勵是待遇,中期的激勵是預期,長期的激勵是發展環境,是實現人生價值。他們說的這些話,使我們有所感觸,這就是他們認為環境很重要,軟實力很重要。

美國東部也有一個創新中心,那邊有32所大學,我們到麻省理工和哈佛之後,參觀了創新實驗室,創新實驗室裡有各種各樣的儀器設備、各個學科的設備,那些大學生只要有了好的想法,就可以到那些實驗室去進行試驗。但是其他知識不知道怎麼辦呢?在麻省理工或者哈佛,教學已經進行了大幅度改革。優質的教材和優質的課堂的視頻材料,已經形成了慕課教學方式,就放在網上,這些學生需要什麼知識,就可以去學什麼知識。

以色列

以色列在創新環境建設中有幾個獨到之處。

第一個獨到之處就是知識挖掘。他們特別能夠在知識的海洋裡邊去挖掘他們所需要的東西。我們到特拉維夫大學去訪問,瞭解到在大學裡邊專門有這麼一批教授是為了研究文章的。因為我們都知道,基礎研究所有的發現在文章上發表,世界公開的,他們這些教授就研究世界各個國家高質量雜誌的文章裡邊,它的知識點是什麼,然後這些知識點有哪些可以轉向技術,再往下推,可以轉向產業、轉向市場。他們研究了這個之後,他們有什麼發現,說某一項技術、某一項發現可以向市場推進,他們專門就開始組織專利,然後組織企業來進行研究、投入,組織金融就進來了。他通過這種知識的新發現,二次開發來解決產業化問題。這些教授他們的聲譽很高,因為他們能力也很強,既懂高深的前沿的技術,也懂產業和市場,這批人帶動了以色列或者推動了以色列很多的前沿技術,發展得非常之快。應該說有一批伯樂,他能夠發現千里馬在哪兒。

韓國

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韓國小船也造不了,電子工業幾乎沒有,它的汽車工業也還沒起步。韓國的工業體系非常落後,只有一些小廠,但是他們要想翻身。那個時候要翻身,那些小工廠實力很弱,怎麼辦呢?韓國採取了一個舉國體制,國家出錢專門組織韓國的科學家以及國際上科學家,研究韓國所需要的關鍵共性技術。它把所有這些共性技術由國家購買,向韓國的所有企業開放,使很多很多企業在很短的時間內技術能力大幅度提高,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從傳統農業、輕工業逐漸轉向了重工業,它的舉國體制戰略從技術到產業,然後到市場,一步一步往下走,它產業的發展與人才培育是相結合的。


那時候韓國提出一個口號,叫身土不二,身是身體的身,土是土地的土。不管是科學家和企業家,你的前途、發展,必須要和國家長遠發展相結合。身土不二有一種國家情懷,在那種口號的激勵下,科學家向前邁進了一步,許多大學辦得越來越好,有些企業也不斷髮展。20世紀90年代之後,他們也開始在國外建立了許許多多的研發機構,一步一步往前走。


德國

德國也是一個創新的國家。德國的創新體系或者它的軟環境是怎麼建設呢?我們也進行過許多許多調研,最突出的有三個結論:


第一個結論就是德國在創新的構架上是非常完善的。它的創新構架有政府職能,就是教育與研究部。在宏觀戰略佈局上要不斷更新,不斷調整。另外一個體系,就是德國有很多的研究聯合會,有搞基礎研究的,也有搞成果轉化的機構,也有平臺建設,這個四套體系並駕齊驅。創新鏈條的各個環節都有專門的機構去向前推進。另外,在德國的教育或者人才培育體系中,它有一個突出的概念,人才是多種類型的人才。說世界上人才分三大類,第一大類叫精英,佔世界人口不到百分之一;第二類人才,應該叫操盤手,幹什麼成什麼,你要把任務交給他,他能夠順順利利給你完成,而且能把這個隊伍組織起來,能把事情辦好;第三類人才就是一般勞動者,占人口的總數90%以上。德國的教育體系,特別重視創造型人才、創新人才的培育和激發。其實每個人都有特色,人才培養中就是想方設法發掘每個人的潛質和潛能,這個人可能一生中就在某一個領域上發揮作用。


德國的創新服務體系很完善,已經經歷了一、二百年的磨練過程。大學裡有一個專門的職位就是創新導師,並不教課,也不專門搞研究,他是要輔導這些年輕人,在創新過程中如何能夠走向成功。這些學生找到創新導師,能夠隨時提問題,創新導師能夠給他引薦,像這些技術學什麼課程,這些技術可以找哪些企業去溝通,你要是發展這個技術,需要資金的話,有哪些金融機構可以幫助你,他們就是一個引路的人。


還有一個我們在社會上也看到,創新服務機構、第三方服務機構非常多,而且很專業化。有這些創新服務機構,創新者出現了問題,就知道去找誰幫助解決各類問題,他不熟悉的這些事情有人幫著他做,這就是創新服務體系。


高質量發展必須靠創新驅動,這已經成為共識。但強化創新意識、形成創新氛圍、提升創新能力、收穫創新成果,卻絕非易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5G、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量子技術等等,新的科技創新窗口期已經開啟。但是,無論是思維層面還是操作層面,我們還存在不少制約創新驅動的“絆腳石”。比如,科技創新型企業大多屬於中小企業,由於“高技術、高風險、高收益”,融資難仍是影響其發展的一個瓶頸。另外,科技創新服務欠缺,科研單位科研自主權有限,科技成果轉化難,創新型人才缺乏等等,都是制約科技創新的因素。我們該如何轉變思維、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真正實現從“要我創新”到“我要創新”的時代轉變呢?


新一輪科技革命,我們如何把握創新機會?


當前在科技革命的時代,創新有六個基本趨勢,這種基本趨勢都是創新模式的轉型。


1、逆向思維——司馬光與喬布斯的啟示

第一個創新模式的轉型是正向創新和逆向創新相結合。正向創新指的是我們傳統的創新,從科學家的發現開始,一步一步往下推,這種方式還是很重要的。但是這種方式有一個缺點,就是它從創意到產業化的過程時間很長。比如說燈泡、電報、電話,它們從發明到普及用了很長的時間,可能要60年到100年的時間。現在這個時間已經大大壓縮了,但是它還畢竟比較慢。


逆向創新是一種新的創新模式。咱們說司馬光打破水缸,這是我們很熟悉的一個故事。司馬光打破水缸,用的就是逆向創新的思維。傳統救人是把人從水裡撈出來,司馬光打破水缸,他是要把水脫離開人,這就是一個明顯的逆向創新。逆向創新是根據市場的需求、未來的需求進行創新的組織活動,它通過對用戶的量身製作解決知識的加工,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或者市場的“洗牌”。最近幾十年來,大概有80%的創新成果是靠逆向創新產生的。


上個世紀90年代末,蘋果公司經營非常慘淡,史蒂夫·喬布斯就想:我們要追趕技術已經很晚了,市場已經瓜分差不多了。於是他就組織了一個龐大的隊伍,在世界各國去找年輕人去進行調研。他認為年輕人是未來市場的主要消費者,所以他就去了解年輕人喜歡什麼樣的手機,比如手機有什麼功能,大小多少 ,屏幕是什麼,這些功能他們怎麼玩。最後就找一批人設計,有很多技術並沒有完全實現,也不知道怎麼做,蘋果公司就採用虛擬製造的方法。它在全世界招標,誰能給我生產我就採購,有些國家一些企業為了完成這個訂單,也進行了一些研發,把芯片的水平提高了,有些公司開始給它製造它所需要的這些屏幕。蘋果公司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工廠,甚至連一顆螺絲釘都沒有,但是它就是生產出了蘋果手機,蘋果公司這種做法就採取逆向創新的思維,進行了新的市場競爭,最後它取得成功了。


2、看不見摸不著的資產更值錢

第二個趨勢,無形資產是國家利益和重要的競爭力。我們傳統認識的資產,是土地、水、勞力、錢,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在新的科技革命中佔的位置是越來越高了,特別是佔領了價值鏈的高端。什麼叫無形資產?比如計算機的IP地址根目錄,就是無形資產。比如說通信,GPS利用了一個通信頻道,比如說像北斗也有通信頻道,通信裡最好的頻道,誰先佔有就是誰的。空間有那麼多衛星,這個衛星誰發射了,誰佔有,軌道就是誰的。我們研究氣候變化問題,在國際上進行談判,二氧化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國際談判談的什麼?二氧化碳的分配權,也就是發展的空間,這都是無形資產。


隨著新的科技革命到來,無形資產的跑馬圈地運動正在悄然地展開,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比如說我們中國有那麼多花卉,花卉的基因註冊,包括基因的註冊的性能、培養方式。他把這個基因註冊完了之後,再生產的花卉去到國際市場出售就會侵犯他的知識產權,這就是無形資產。還有中草藥,中草藥使用了上千年,我們每個中草藥都有它的性能和功能,中草藥的有效成分,也可能被其他國家所註冊。註冊完之後,它用這種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再生產的藥,就跟你中藥沒關係了,所以就等於把我們的中草藥的這種傳統的知識,或者是我們的知識產權蠶食掉,這都屬於是無形資產,所以無形資產是越來越重要。無形資產在今後的國際的知識或者是創新的格局中,它具有獨佔性、唯一性。有了無形資產就可以制定標準,就可以制定國際規則。所以這也是在國際話語權上取得重要的份額的一個重要知識,爭奪得很激烈。在世界的知識領域裡邊,在無形資產這個範圍內,我們有有很多很多的優勢,現在已經到了時候,我們要把我們的優勢變成無形資產。


3、智力資本決定競爭優勢

第三個趨勢指的是智力資本。我們過去說有自然資本,之後又是貨幣資本,在知識經濟時代,智力資本愈發顯得重要,也是價值鏈的高端。智力資本是一個企業、一個組織乃至一個國家的核心力量。


智力是什麼?是最聰明、最合理、最符合規律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它有超前的部署。所以智力資本是一個核心,我們現在講到專利、品牌、操作系統等等這些,都屬於智力資本的範疇。


以色列GDP的成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賣的創意公司的收入。有了第一桶金之後,他可以繼續再創意,不斷地有新想法,不斷地賣公司,像世界上很多很多的高新技術,它的源泉是來自於以色列的。3D打印、互聯網的原始思想產生於以色列。


中國是個人口資源大國,也是人力資源大國,但是到目前為止還不是智力資本的大國,這是因為我們對智力資本的重視、培養還不夠。在新的形勢下,在創新驅動的這種環境下,在創新體制機制建設過程中,必須把智力資本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來考慮。


4、創新服務平臺幫助鯉魚跳龍門

第四個趨勢是指創新服務平臺。我們都知道鯉魚跳過龍門被認為是成功了,但是有一個假設,如果鯉魚跳水的水位離龍門有十丈、八丈高的話,那再好的鯉魚也跳不過去。創新平臺建設,就是說想方設法把水位抬得高高的,只要水位抬得高高的,千萬個鯉魚就能跳過龍門。那麼,創新服務平臺要解決什麼呢?要解決技術、解決方案,要能夠解決商業模式,再有一個就是解決競爭儲備。所有的競爭,並不是說研究完了就進入市場,有些技術是要等著賺足了錢,實現利潤週期之後,再放出第2代。


中國軟實力建設正在處於一個快速和完善的發展期,其中創新服務平臺就是內容之一。全國創投的資金總量中,廣東省佔了50%,在廣東省內部,深圳創投的資金總量是佔了廣東省的60%,也就是說,深圳市一個城市的創投總量佔全國的30%。我們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在深圳集中,為什麼深圳成為人才聚集地,為什麼深圳成為創新的高地。


深圳發佈了一個推動創新的22條,是解決創新服務體系過程中的融資支持問題。上海也出了一個推動創新的25條,把上海打造成創新的策源地。最近北京市也出臺了一個推動創新的30條,要打造各類人才,特別是服務體系。所以說現在各個地方,在創新的軟實力建設方面都進行了很多努力、很多的嘗試,根據各個地區,根據不同的條件,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我們過去的經驗並不多,還有很多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要解決創新服務的質量問題,我們不能讓過去的模式,按照事業單位、科技房地產的方式來解決,要真正形成專業化的創新服務體系,包括服務的理念、服務的模式和服務文化。創新活動解決的是中國產業的效率問題,創新服務平臺不是一個機構,它能夠解決的不是一個事業單位能夠解決的,也不是幾個人能夠解決的,必須要把社會的各個力量全集中在一起,包括技術市場、技術支持、創投、市場開拓、專利維護等等,方方面面人都參與進來。


創新服務平臺它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這些資源配置包括技術、資金、人才、產業、管理、法律等等,這些資源的合理配置,能使各種資源充分發揮它的本身的效益。


各個省在推動創新服務平臺建設,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整個創新過程中的進口和出口。進口指的是某一個人,他在某一個環節上有特長,他就可以隨時進入創新領域之中去;出口就是他這個階段走完之後,他對下一階段不熟悉,他可以退出。就是隨時可以進出,進的時候帶著滿腔熱情,退的時候帶著收穫走了。


創新活動有發現、有發明、有產業、有市場,整個這個鏈條裡邊,進口和出口比較多的話,就能夠使很多人參與到整個活動之中去,使我們的創新服務平臺,真正走在前沿,站在制高點上,去實現我們的發展和競爭。


5、既要一心一意也要左顧右盼

第五個主要談的是跨界融合。跨界融合指的是學科交叉,學科越分越細,分到6000多類,使得一些科學研究就鑽到了某一個專門的領域上去了。在新的形勢下,科學技術研究,特別是參與國際的產品競爭是要通過多學科進行組合的,沒有多學科的合作,它是實現不了產品的。滑冰加舞蹈,就是冰上舞蹈,它就是一個體育項目,像這種交叉的問題非常之多。我們現在使用手機,手機的功能不光是一個通話的功能了,它有多種功能在一起。我們自制航母,很多很多知識融合在一起。只有多種知識融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最現代化的產品。

6、要善於總結創新方法

最後一個趨勢就是創新方法。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俗話說的“磨刀不誤砍柴工”。創新的方法就是一個磨刀利器的工作,它是一項基本功。比如中國有一本書叫《齊民要術》,它把農業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總結出規律來了。

但是我們要反問一個問題。在中國,在整個創新過程中也有許多問題,並沒有完全重視創新方法。中國發明瞭火藥,但是中國沒有生產出先進的武器;中國很早就發明了指南針,但是中國沒有成為航海大國;中國很早就有了中草藥,到現在為止很多中藥的理論,還沒有弄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可能是我們傳統文化並沒有把創新方法這個系統的歸納邏輯、技巧,沒有給它足夠的重視,這就是我們一個問題。要重視創新方法,方法應該成為我們從知識轉化為能力、從能力轉化為價值的一個基本功。創新方法就像我們手機的底層系統一樣,有了底層的系統之後才可以開發許多的APP。

比如說TRIZ,蘇聯提出來一個創新方法,它的全名就是解決技術問題的基本原理。這裡包括40項基本原理76個標準解,通過總結,將所有的創新的規律總結出來一些經驗,這是TRIZ。還有6西格瑪、計算機輔助設計、思維導圖等等,也就是說有了方法之後,組織和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

發達國家在創新軟實力方面有很多長處,值得我們去借鑑。中國在創新軟實力方面也做了很多很多工作,改革的浪潮、創新的浪潮不可避免。我們不調整就有可能被調整,我們要以未來的發展趨勢來倒逼現在。青年人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主力軍,中國軟實力的建設一定為你們今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祝願你們成為中國今後發展的棟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