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一個人的智慧,是不生“口舌之非”

文章由【易論】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

《易經》:一個人的智慧,是不生“口舌之非”

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禍從口出”

人生的禍患或許不是天災人禍,而是因為自己的言語不當所造成的。孔子說“三思而後行”,一個人說話之前,經過深思熟慮,才能避免因為口舌給自己引來是非災禍,這才是一個人的智慧。

在北宋時期,有父子兩個都是因為自己的口舌問題,給自己帶來了無妄之災,也讓自己的葬送了性命。

在北朝年間,有一個將軍叫賀若弼,他的父親賀若敦是南北朝時期的將軍,非常勇猛,而且立了汗馬功勞,本來以為能得到皇帝的賞識,萬萬沒想到被奸人誣陷,不但沒有賞識,反而被降職了。

賀若敦這個時候自然有情緒,就說了一些對朝廷不敬的話,當時有一個權臣對他早就不滿,就想除掉他,就聽別人說他對朝廷出言不遜,於是就藉故把他調在自己身邊,在威逼利誘之下,逼著他自殺。

《易經》:一個人的智慧,是不生“口舌之非”

賀若敦臨死之前告訴自己的兒子:“自己的一生有平定江南的大志向,要兒子繼承自己的志向,但是自己有一個缺點,就是口舌之快給自己引來殺身之禍,自己的兒子一定要謹記這個教訓,避免走自己的後路。”

並且還用利器刺傷了兒子的舌頭,就是讓兒子記住這句話。

轉眼幾十年時間過去了,他的兒子賀若弼也擁有了一定的成就,雖然說不是什麼實權的大官,但是也是一個將軍。

有一次,賀若弼為了爭功勞就和其他官員起了衝突,這讓皇帝不高興了,從此給他的人生埋下了禍患,又經過一些事情的輾轉,最終被隋煬帝所殺。

《易經》:一個人的智慧,是不生“口舌之非”

正所謂“禍從口出”,很多時候語言總會招來人生意想不到的禍患,所以管住自己的嘴巴,才是一個人必須謹記的智慧。

古人常說這樣一句話:“喝慣了的水,說慣了的嘴。”

沒有人願意聽批評的話,不要總以為直言不諱能夠博得人心,言語越是直接,越容易和別人產生衝突,說話的時候一定要顧慮別人的感受,坦白直率,但是一定要嚴謹仔細。

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喪國。

《易經》:一個人的智慧,是不生“口舌之非”

《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上六:鹹其輔頰舌。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上六:傷及腮幫,臉頰,舌頭。《象轉》之中說:這是想方設法去說服大家。

感應發生在上層的腮幫、臉頰、舌頭上,有的人天生喜好為自己辯解,也善於撥弄口舌。這一句話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把能耐表現在三寸不爛之舌上面,是很不明智的一個行為。

永遠要記住一個準則:寧願少說,也不要說錯。

對於沒有把握的事情,對於不確定的行為,不要妄加斷論,對於別人的人生,也不要輕易的評價,這些都是管好自己嘴巴的一個智慧。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一個人話多就是“口才好”,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話多並不代表口才好,很多時候說的往往是錯誤的話和不合時宜的話,這才是一個人真正需要改的一個問題。

《易經》:一個人的智慧,是不生“口舌之非”

曾經有一個知名的銀行家,在他沒有成功之前,他跟一個銀行主管說起自己的想法,想創辦一家銀行。

這個主管就對他說:“可以啊,想法挺好的,只要你活的時間足夠長,也許能開一家這樣的銀行。”說完就走了。

這個人特別生氣,後來他還和自己的朋友抱怨這些事情,他知道主管是故意嘲諷自己。後來經過多年努力之後,他真的願望成真,開了一家非常龐大的銀行。

而那一個主管卻永遠沒有想到,自己曾經隨口說的一句嘲諷別人的話,卻成為自己事業的阻礙,他曾經嘲笑的人,成了業內了不起的銀行家。

《易經》:一個人的智慧,是不生“口舌之非”

所以說話之前一定要謹慎,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就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口才好不代表話多,不該說的就要及時停止,這才是關於語言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