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對聯引發的命案:如果不知道繁體字簡體字的區別,還真看不明白

曲水流觴,吟詩作對,本是文人雅士盡顯風流的最佳娛樂方式,但是這種事情在別用心的人看來,卻是作奸犯科的手段。咱們今天要講的故事,跟對聯有關,跟包青天包拯有關,還跟一對新郎新娘和隔壁老王有關。

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裡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所以咱們今天講的故事,雖然跟宋朝名臣包拯有關,但《宋史》中是沒有記載的,這只是民間口口相傳,又經過文人藝術加工的——所以,本文不是正史。

由對聯引發的命案:如果不知道繁體字簡體字的區別,還真看不明白

​這是一個包拯斷案的故事:新娘出一對聯,新郎一夜沒想出下聯,第二天新娘自殺了。這樁由對聯引發的命案,當然是被我們日審陽夜審陰的包青天偵破了,但是如果不知道繁體字簡體字的區別,還真看不明白。

話說在北宋仁宗趙禎景佑四年,剛剛為雙親守孝期滿,回朝廷報到之後被任命為天長縣知縣——這裡要插一句:包拯考中進士、當大理評事(八品法官)、建昌縣知縣、和州稅監(稅務局長)的時候,父母依然健在,所以他不是被嫂子養大的。

剛剛就任天長知縣的包拯,就遇到了這樁由對聯引發的命案。

由對聯引發的命案:如果不知道繁體字簡體字的區別,還真看不明白

​話說在天長縣裡,有一個叫李三水的財主,生了一個兒子叫李地二。這對父子可能前世沒做好事,雖然有錢有勢,李第二還買了個秀才名頭,但是卻胸無點墨。

這李地二整天遊手好閒出入花街柳巷,卻因為有秀才頭銜,按照門當戶對的原則,娶了當地有名的才女。

洞房花燭夜,自以為成了“秀才娘子”的新娘,也想搞點情趣,就給李地二出了一個上聯:“點燈登閣各攻書。”

新娘子說了:“如果對不出下聯,就別想進洞房。”

由對聯引發的命案:如果不知道繁體字簡體字的區別,還真看不明白

​要是讓李地二唱小曲兒,那是一點難度都沒有,讓他吟詩答對,那豈不是讓豬上樹象飛天?於是抓耳撓腮之後,李地二一氣之下叫上幾個浪蕩子弟同學,去宋朝常見的二十四小時酒館消遣去了。

一直 逍遙到天光大亮的李地二回到家中,就見新娘滿面春風地迎了上來:“昨天你對出的下聯堪稱絕妙,一夜勞累,這麼早就出去鍛鍊了?”

李地二一頭霧水:“我昨夜根本就沒在家,也沒對出下聯,又哪裡會勞累?”

新娘一聽,臉都綠了,一言不發轉身回房,上吊了。

由對聯引發的命案:如果不知道繁體字簡體字的區別,還真看不明白

​喜事變成了喪事,孃家人自然不依不饒,於是李地二被關進大牢,李三水急火攻心一命嗚呼,李夫人也懸樑自盡,李家這就算完了。

李地二就是一個紈絝子弟,而且當時的官員都相信“三木之下何求不得”,一頓筍烤肉,李地二屈打成招,就等著秋後頸上餐刀了。

李地二或許是罪不至死,或許是李三水已經受到了懲罰,事情出現了轉機:包拯就任天長縣知縣,翻閱舊案的時候,看出了其中的疑點。

包拯雖然看出了案中疑點,但卻不露聲色,只是出了一張告示。告示的大致意思是自己即將進京高升,想找一個飽讀詩書的文案師爺,招聘的考題只有一道,也就是那位死去新娘出的上聯。

由對聯引發的命案:如果不知道繁體字簡體字的區別,還真看不明白

​天長縣秀才好幾位,童生多得數不清(只要還沒考上秀才,即使七老八十,也還是童生),只有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秀才對出了下聯:“移椅倚桐同賞月。”

這個秀才是李地二的同學,當晚跟李地二一起喝過酒,而且中途離開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不必詳細描述了,因為這樣的橋段太多了,包拯一眼就看出這位同學當了隔壁老王——但是這廝只是冒名頂替,好像也還真沒有死罪。

由對聯引發的命案:如果不知道繁體字簡體字的區別,還真看不明白

​案子如何偵破,那是包拯包大人的事兒,很多讀者這時候可能更關心那副對聯,而且似乎咋看都有點不對勁兒:“點燈登閣各攻書,移椅倚桐同賞月。上聯並不難對,下聯對得好像也不那麼貼切。”

這時候我們就要說到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區別了:點燈的燈字,在過去並不是“火丁”,而是“火登”。知道燈字繁體怎麼寫,這對聯的難度就出來了:登是燈(火登)的一半,閣與各的關係也是一樣。

由對聯引發的命案:如果不知道繁體字簡體字的區別,還真看不明白

​ 但是筆者看來看去,那隔壁老王的下聯,對得好像也不是十分工整,不知道讀者諸君是否發現了其中瑕疵?如果您是李地二的同學,這副對聯應該咋對才更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