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隋九老是哪九个?隋朝开国功臣的结局都是什么?

小林创可贴


“开隋九老”是清代长篇讲史小说《说唐演义全传》,评书《兴唐传》中的人物。小说广泛吸取民间传说而加以敷演,不拘泥于史实,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

1.伍建章,字德良,号安公,安徽蒙城县王集乡人。大隋开国,伍建章因为功高盖世,受封为忠孝王,果然人如其名,以忠孝为本,在朝中和民间声望颇高,并且将家传枪法刀法传授给儿子伍云召和侄子伍天锡,两人分别成为隋唐第五条好汉和第六条好汉,此后伍云召受封为南阳侯,坐镇南阳关,而伍天锡则上山落草为寇。后杨广杀父弑兄,谋国篡位。忠孝王得知之后在庭上大骂杨广,被敲牙割舌,满门抄斩!得知家门遭难,伍云召在南阳起兵,为父报仇,掀开了反隋热潮!

2.高颎字昭玄,一名敏。自称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父高宾是杨坚妻父的僚佐,官至刺史。隋朝建立,高颎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为当朝首相。他明达世务,自任宰相后,竭力协助隋文帝杨坚处理朝政。政刑大小,无不筹划;荐引文武人才为隋出力;综合前朝旧法,主持修定隋律;创立输籍定样,招徕大量浮客,增加了国家编户。高颎因灭陈有功封为齐国公。隋文帝拟废太子杨勇,立次子杨广为太子时,高颎反对,渐被文帝和皇后疏忌;开皇十九年被人诬告免官 。隋炀帝即位,高颎复起为太常卿。后因对炀帝的奢侈和当时政事有所非议,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日被杀。

3.杨林,《说唐》书中描写:隋炀帝的叔叔,隋唐第八条好汉,总管隋朝兵权,为人正直无私,虽然很赏识秦琼等英雄,但对隋朝忠心耿耿,一心想挽回天下大势,最后被罗成用回马枪刺死。

4.贺若弼字辅伯,洛阳人。隋开皇元年,经尚书左仆射高□推荐,任吴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广陵,作灭陈准备。献取陈十策,获文帝杨坚称赞。攻陈前,多次将换防兵卒集中于沿江要地,大张旗帜,又组织部众沿江射猎,佯作即将渡江之势,以迷惑麻痹陈军,使其习以为常,不复设备。挥师进据钟山后,率8000甲士,奋力击溃陈军主力,擒获陈将萧摩诃,从北掖门进入建康城。因灭陈有功,加位上柱国大将军,进爵宋国公。后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大业三年,被隋炀帝加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杀害。

5.鱼俱罗,冯翊郡下邽(陕西省渭南东北)人。跟随晋王杨广平定南陈,因功拜开府。随杨素平定江南高智慧。每战有功,加开府,高唐县公,为叠州总管。后来,随从杨素征讨突厥,因功加封为丰州总管,后转为安州刺史、赵郡太守。613年,随隋炀帝征高句丽。征讨还师,刘元进反叛,命鱼俱罗平定。鱼俱罗连克朱燮、管崇,后来为自谋财物,在东都卖谷米,因杨玄感之乱,东都物价奇贵,鱼俱罗获得暴利。隋炀帝怀疑他有异志,事泄被杀。

6.邱瑞出自单田芳版隋唐,秦琼的姨父,尚师徒的义父。邱瑞为人刚正不阿,在朝中和中正太师伍建章、李渊一起与宇文化及等奸臣抗衡。杨林带兵讨伐瓦岗摆下一字长蛇阵,前往助阵的邱瑞看破昏君奸臣,遂投瓦岗;打铜旗阵时,秦琼被邱瑞的义子尚师徒追赶,马坠枪折退到小庙正遇邱瑞,邱瑞劝说尚师徒归降不成,一怒之下向他撞去,不慎触柱而死。

7.韩擒虎原名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东)人。北周时,任都督、刺史等职,袭爵为新义郡公。陈朝出兵进逼光州(今河南光山),他任行军总管,率军将其击退,后又屡挫陈师。八年冬至九年春,隋大举攻陈时,领军为先锋,从右翼进攻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江南父老久闻其威名,登军门拜访者昼夜不绝。陈军畏惧,镇东大将军任忠等相继投降。因功进位上柱国大将军。后以行军总管屯金城(今甘肃兰州),旋任凉州总管。十二年,还京后病卒。

8.定彦平与罗艺、杨林是拜把子的兄弟。起初定彦平为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辞退曹州大帅,归隐田园,后来定彦平巧遇发兵攻打瓦岗的靠山王杨林,杨林摆一字长蛇阵攻打瓦岗寨,邀请定彦平助阵,为一字长蛇阵做阵胆。后在罗成破阵时被罗成用自己教罗成的破双枪的方法刺伤,落荒而逃,后来在北平出家,法号自然,外号云龙僧。

9.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弘农杨氏之后,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卒谥景武。


宇泽侃历史


正史中并没有“开隋九老”的说法,此类说法源于长篇讲史小说《说唐演义全传》、评书《兴唐传》。在这些书中,作者将小说中隋朝开国时功劳最大的九人合称为“开隋九老”,分别是伍建章、高颎、杨林、贺若弼、鱼俱罗、邱瑞、韩擒虎、定彦平、杨素等九人。



同时需注意这九人中历史确有其人的就只有高颎、贺若弼、鱼俱罗、韩擒虎、杨素等五人,其余伍建章、杨林、邱瑞、定彦平等四人皆为小说虚构人物。

伍建章

伍建章,在《说唐》、《兴唐传》中皆被列为“开隋九老”之首。当山洼一战,连挑南陈十几员上将,大破南陈救了杨坚、杨林二人。隋开国后,在评书《兴唐传》中他因功被册封为忠孝王,不过在《说唐》一书他是被册封为尚书左仆射,在他被杨广所杀后,其子伍云召自称忠孝王。



杨坚死后,杨广害兄图嫂,欺娘戏妹,登基为帝,此时满朝文武皆不敢言,只有忠孝为本的伍建章在杨广登基那天,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上殿骂君。纵使杨广百般狡辩,伍建章义正言词,将杨广的邪恶用心是昭然于世,此时杨广震怒,下令将伍建章敲牙割舌,可是伍建章依然是痛骂不已,于是杨广命宇文成都将伍建章满门抄斩。而这时宇文成都本有意替伍家留个后,放过那些无辜的家丁,可是伍家从亲眷到家丁,皆愿跟随伍建章慷慨赴死,如此伍家上下一百八十余口皆被斩于市曹,仅在南阳关驻守的伍云召存活(《说唐》虚构剧情)。

高颎

高颎,正史中隋朝名相,官至齐国公、上柱国、尚书左仆射兼纳言、左卫大将军。杨坚拜北周大丞相时,高颎被任命为相府司录。580年蜀国公、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擅权,高颎为监军,跟随韦孝宽平叛,平叛成功后,功封柱国,升相府司马。



杨坚建立隋朝后,高颎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旋拜左卫大将军。588年,隋朝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开启灭陈之事,此时高颎任杨广元帅长史,灭陈策略制定和执行皆有高颎决断。次年,南陈被平,隋朝一统天下,高颎因功加授上柱国,晋爵齐国公,赏布匹九千段,定食邑一千五百户。

之后高颎执掌隋朝朝政大权,权倾朝野,隋文帝无比的信任与他,朝政一切事物皆交由高颎决策。但是功高盖主,一个臣子手握如此巨大的权力,无论如何最后都会引起君主的猜忌,高颎也不例外。600年前后,因高颎参与到太子之争中,他反对杨坚废除杨勇而立杨广,如此遭到了当时支持杨广的独孤皇后的怀恨。



日后,独孤皇后经常在杨坚耳边吹枕边风,说高颎功高震主,有造反的嫌疑,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坚逐渐疏远了高颎。不久,因高颎反对杨坚征讨辽东,可反对不但无效,高颎还被迫加入到征讨辽东的队伍中,此时他没有办法,只得跟随而去,但是好巧不巧的,这场征伐辽东失败了。于是独孤皇后又趁机向杨坚进言说“辽东的失败是高颎故意的”,如此杨坚最终决定治罪于高颎,当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弼、刑部尚书薛胄、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兵部尚书柳述等人都立证高颎无罪,可是杨坚此时已下定决心要罢免他的一切职务,他不但将这些替高颎求情的全部治罪,同时高颎被免官免职,只留下齐国公爵位。



604年,杨广登基,高颎被重新启用,任太常。在任期间,高颎经常劝谏杨广不要做这,不要做那,这让杨广非常不爽,再加上他曾经又反对自己做太子,最终在607年七月,杨广下诏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高颎诛杀,享年66岁。

杨林

《说唐全传》、《兴唐传》中虚构人物,隋唐第八条好汉,隋炀帝杨广的叔父。在书中杨坚能够取周而代之,杨林功不可没,于是开国后,他被封为靠山王。他武艺高强,手持一对囚龙棒,率军攻打北齐时,他接连击败秦旭、秦彝等北齐名将,遂定北齐。



书中杨林是大隋的第一等忠臣,他尽心尽力的辅佐着文帝、炀帝两任帝王,为隋朝献出了自己最后一滴血。杨广末年,隋朝已分崩离析,所有人都知道隋的灭亡已进入倒计时,杨林明知如此,可却依然还最后拼死一搏,后来他在扬州举办夺玺大会,想让各路反王自相残杀,他在校场上预先埋着地雷,城门口准备千金闸,自己率军在麒麟山埋伏,准备将反王一举歼灭。此次大会虽让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等先后被诛杀,但杨林也因技不如人,被罗成用回马枪所杀。

贺若弼

贺若弼,北周、隋朝名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在与北齐、南陈等战争中屡立功勋,功封当亭县公,升小内史。579年,跟随韦孝宽攻克淮南、寿阳等数十城,使长江以北土地都归北周所有,贺若弼功封寿州刺史,改封襄邑县公。



杨坚开国后,因高颎的举荐,贺若弼被委任为吴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广陵,同时被委派平陈之事,经略一方,作灭陈准备。589年,隋军对南陈发动总攻,贺若弼军由广陵南渡,不久就攻占徐州,后接连击败陈将田瑞、鲁达、周智安、任蛮奴、樊毅、孔范、萧摩诃等。平定南陈后,贺若弼功封上柱国,封爵宋国公,食邑三千户,拜右武候大将军。

当然贺若弼虽功劳卓著,能力优越,但他太恃宠而骄,居功自傲,自以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以宰相自许,因此他这般作为最终引起杨坚的忌惮,因而于592年遭致罢官。但是此时贺若弼依然是不知悔改,他还是依然居功自傲,甚至放言“高颎、杨素都只是酒囊饭袋”,如此作为自然引起三公九卿的仇视,他们都认为贺若弼应该被处死,只是杨坚认为他功劳卓著,所以只是除名为民。几年之后,贺若弼虽被恢复爵位,但仍不被重用。



604年,贺若弼因与高颎、宇文弼等人私下议论隋炀帝的不对行为,被人诬告有谋反的嫌疑,如此在二十九日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被诛杀,时年64岁。

鱼俱罗

鱼俱罗,隋朝名将。初为北周禁卫军,后累迁至大都督,589年鱼俱罗跟随晋王杨广平定南陈,因功拜授开府,赐缣彩一千五百段。次年,沈玄懀、高智慧等在江南发起叛乱,鱼俱罗跟随平叛,在平叛期间他作战英勇,每战必冲锋在前,因此叛乱平定后,加授上开府、高唐县公、叠州总管。



而后,在对突厥一战,鱼俱罗打的突厥叫苦不迭,因此功封柱国,拜授丰州总管。在丰州期间,突厥人数次入侵丰州劫掠,但都被鱼俱罗擒杀,自此之后,突厥人畏惧鱼俱罗不敢再在塞上牧马。

可是如此有能力,又忠心的鱼俱罗在隋炀帝时间因受猜忌并不受重用。隋炀帝登基不久,他就被调任为安州刺史,次年又调任赵郡太守。而后,鱼俱罗被御史弹劾以郡将身份交结朝中大臣,隋炀帝大怒,鱼俱罗坐罪除名。613年,天下大乱,隋炀帝再次起用鱼俱罗前往各地平叛,可是不久隋炀帝又怀疑他有谋反之心,这次鱼俱罗在东都街市直接被斩首,其家财被登记没收。



邱瑞

邱瑞,小说演义人物,出自单田芳版隋唐,邱福之父,秦琼姨父。邱瑞为人刚正不阿,杨坚开国后,被封为长平王,一直心存社稷,对隋朝是忠心耿耿。秦琼等七雄闹花灯打死宇文成祥时,他将七雄藏在自己的长平王府中,秦琼等人才得以幸免于难。



杨广登基后,邱瑞看透了杨广的胡作非为,祸国殃民,万念俱灰下,他自知隋朝已无可救药,于是在杨林攻打瓦岗时,他索性就转投瓦岗,被福寿王。而后在西魏兵发五关时,邱瑞为劝降徒弟尚师徒投诚,来到虎牢关前,可尚师徒誓死不投,于是邱瑞阵前劝降不成,自戕身亡。

韩擒虎

韩擒虎,北周、隋朝名将,初仕北周时,任都督、合州刺史,封新义郡公,而后随军平定北齐,并屡次挫拜南陈进攻。588年,隋军大举入侵南陈,韩擒虎为先锋,率先发起对南陈的进攻,而后韩擒虎一路势如破竹,袭占采石,攻克姑孰,进军新林,攻破朱雀门,率先占领建康城,俘虏陈后主陈叔宝。南陈平定后,韩擒虎功封上柱国、大将军,晋爵寿光县公。后又以行军总管的身份屯兵金城,拜凉州总管,防御北门突厥的进攻。



开皇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韩擒虎因病去世,时年55岁。

定彦平

定彦平,《兴唐传》、《隋唐演义传》、《响马传》等评书中虚构人物,罗成的义父,武功高强,是小说中著名的双枪老将。隋朝开国时,他被封为海州大帅,可不久因厌倦官场,他辞去官职,归隐田园。

杨广末年,杨林摆一字长蛇阵攻打瓦岗寨,定彦平被杨林邀请做了长蛇阵的阵胆。但是在期间被自己的义子罗成给阴了一把,将自己单枪破双枪的秘诀透露给了罗成,如此几天后,罗成在得知这套枪法的弱点后,利用这个弱点将定彦平击败。



因是虚构的人物,所以定彦平在评书中的结局都不一样。如在《兴唐传》,定彦平罗成欺骗后,心灰意冷,所以辞去曹州大帅之职避乱麒麟村,后来在北平出家。再如在《隋唐演义传》,定彦平被罗成暗算后准备归隐,但是却再次碰到罗成,最终被罗成逼死。总之无论是哪种结局,定彦平的结局似乎都不太好。

杨素

杨素,弘农杨氏之后,北周、隋名臣,杨坚是他的族兄。初仕北周,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隋代周后,杨素升任御史大夫。588年,以行军元帅身份,率水军东下攻灭陈朝。灭陈后功封荆州总管,爵越国公。



此后杨素因助杨广继位有功,之后又协助杨广平定汉王杨谅叛乱,因此拜尚书令、太师、司徒,封楚国公,食邑两千五百户,自此权倾朝野。606年,杨素因病去世,时年62岁,杨广追赠他为光禄大夫、太尉公及弘农、河东、绛郡、临汾、文城、河内、汲郡、长平、上党、西河等十郡太守,谥号“景武”。

总得说“开隋九老”的结局除杨素、韩擒虎之外,其余7人结局都不太好,曾经对隋朝都是忠心耿耿的,可是最后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于非命,只得说真不值!


澳古说历史


开隋九老是《兴唐传》里的人物,也被称为“兴隋九老”,他们帮隋文帝杨坚“平南陈灭北齐”打下大隋江山,隋朝建立后杨坚也没亏待他们,跟他们“封王拜相”,但是杨坚死去后,隋炀帝杨广继位,这些隋朝曾经的开国功臣下场都很可悲!


这九个人分别是忠孝王伍建章、齐国公高颎、靠山王杨林、宋国公贺若弼、大都督鱼俱罗、昌平王邱瑞、上柱国韩擒虎、双枪定彦平、越王杨素。其中忠孝王伍建章,靠山王杨林,昌平王邱瑞,双枪定彦平都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下面来一一介绍一下这几位!

忠孝王伍建章,是兴隋九老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他儿子伍云召在隋唐十三杰中,排行第五,排行第六的伍天锡是他侄儿,伍建章是《兴唐传》里最悲惨的人物,因为得知隋炀帝杨广杀父篡位,淫娘戏妹,鸩兄屠嫂等恶行,于是他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上朝大骂杨广,结果被杨广敲牙割舌,最后落了个满门抄斩的结果!


齐国公高颎,是一个治世能臣,身为大隋丞相把当时的隋朝治理的井井有条,因为看透了杨广的为人,所以力劝杨坚不可立杨广为太子,被杨广知道后怀恨在心,当隋炀帝杨广继位后,以“诽谤朝政”的理由杀害了高颎!

靠山王杨林在隋唐十三杰中排行第八,他是大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在隋朝危亡时期,还想着以一己之力挽回败局,在扬州玉玺会上,杨林想出“十条绝户计”,想把众家反王烧死在扬州城内,结果事情败露,最后被罗成枪挑马下!


宋国公贺若弼,名门之后,曾在平南陈时立下汉马功劳,但隋朝建立后,贺若弼自恃功高而目空一切,隋炀帝杨广继位后,贺若弼也被以“诽谤朝政”的理由杀害了!

大都督鱼俱罗,是九个人中武艺最好的一个,因为爱徒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杀死,气愤不过,所以去找李元霸为爱徒报仇,最后以“转马刀法”斩杀了李元霸,但是他也遭李世民暗箭所杀!而历史上的鱼俱罗则是因为功高震主而被隋炀帝杨广斩杀!

昌平王邱瑞,使一柄虎尾钢鞭,曾镇守虎牢关,后来因为年纪大了而退休颐养天年,虎牢关交给了四宝将尚师徒镇守。后来因为打瓦岗寨,邱瑞被迫投靠了瓦岗,瓦岗寨攻打虎牢关时,邱瑞想去说降四宝将尚师徒,结果被尚师徒气的心脏病发坠马而亡!

上柱国韩擒虎,名门之后,平南陈时曾亲手把南陈后主陈叔宝从废井中抓获,他也是兴隋九老中下场最后的一个,正常死亡于开皇十二年!据民间传说韩擒虎死后,到了地府成为了第一届阎罗王!


双枪定彦平,他为杨坚打下隋朝江山,被杨坚派到鄱阳湖,为大隋训练水军,后来因为靠山王杨林打瓦岗寨,摆下一字长蛇阵,请定彦平来作阵胆,结果定彦平被义子罗成骗去了单枪破双枪的枪招,在破长蛇阵时,定彦平被罗成所伤,从此心灰意冷,隐居了起来!

越王杨素,在《兴唐传》里时以一个奸臣的形象出现的,最后被“风尘三侠”中的虬髯客张仲坚以法术千里之外割了杨素的头。历史上的杨素,在隋炀帝杨广夺位之路上帮了杨广很大的忙,后来杨素病死于大业二年!



唐古看今


开隋九老指的是大隋朝开国的九位功臣,他们分别是伍建章、高颎、杨林、贺若弼、鱼俱罗、邱瑞、韩擒虎、定彦平与杨素。这其中伍建章、杨林、邱瑞、定彦平时是后世虚构的,其余五人确有其人。



伍建章,字德良,号安公,安徽蒙城人。大隋开国,伍建章因为功高盖世,受封为忠孝王,在朝中和民间声望颇高。后杨广杀父弑兄,谋国篡位。忠孝王得知之后在庭上大骂杨广被满门抄斩。

高颎,字昭玄,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父高宾官至刺史,遂袭爵武阳县伯。因平齐功,拜开府。周大象二年(580)杨坚辅政,任其为相府司录。后相州总管尉迟迥举兵反杨坚,高颎自请监督诸将进军,平定了尉迟迥之乱,进位柱国,迁相府司马。隋朝建立,高颎任尚书左仆射,辅佐隋文帝。开皇八年(588)隋伐陈,高颎为元帅长史,指挥全军一举灭陈,完成南北统一,以功封齐国公。后因反对隋文帝废立太子遭文帝和皇后冷落,开皇十九年被人诬告免官 。仁寿四年(604),隋炀帝即位,复任高颎为太常卿。大业三年(607),因对炀帝的奢侈遭陷害,与贺若弼同日被杀,

杨林是虚构的,但他的原型是杨爽。隋文帝杨坚异母弟,受封卫王。自幼被杨坚之妻独孤氏收养,因此倍受文帝宠爱。隋唐第8条好汉,炀帝杨广的叔公,大隋军委主席,“逢州杀州,逢府夺府,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为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或缺的汗马功劳。曾三次率隋军北伐,大败突厥沙钵略可汗,威震塞北。杨爽仪容俊美,举止有度,名声甚好。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杨爽病,文帝派巫师为其驱鬼,不料鬼没赶走,巫师倒被吓死,当夜杨爽病死,年二十五。

贺若弼,字辅伯,洛阳人。青年精文武,颇有名气。被北周齐王宇文宪器重,任用为记室。后升任小内史。善攻战,多谋略。北周大象元年(579),随上柱国大将军韦孝宽攻陈,屡献计谋,克数十城,遂任寿州刺史。隋开皇元年(581),经尚书左仆射高颖推荐,任吴州总管,镇守江北要地广陵。后因灭陈有功,上位上柱国大将军,封宋国公。后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大业三年,被隋炀帝加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杀害。



鱼俱罗,隋朝将领,冯翊郡下邽(陕西省渭南东北)人。跟随晋王杨广平定南陈,因功拜开府。后随从杨素征讨突厥,因功加封为丰州总管,后转为安州刺史、赵郡太守。613年,随隋炀帝征高句丽。征讨还师,刘元进反叛,命鱼俱罗平定。后心贪赃枉法趁机发国难财遭隋炀帝猜忌被杀。

邱瑞,隋朝开国元勋之一,秦琼的姨父,尚师徒的义父。打铜旗阵时,秦琼被邱瑞的义子尚师徒追赶,马坠枪折退到小庙正遇邱瑞,邱瑞劝说尚师徒归降不成,一怒之下向他撞去,不慎触柱而死。

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东)人。北周时任都督、刺史等职,袭爵为新义郡公。陈朝出兵进逼光州(今河南光山),他任行军总管,率军将其击退,后又屡挫陈师。隋开皇元年(581),文帝杨坚以其有文武才能,命为庐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庐江(今安徽合肥)在灭陈之战中亲俘陈后主,因功进位上柱国大将军。后以行军总管屯金城(今甘肃兰州),旋任凉州总管,后病逝。



定彦平与罗艺、杨林是拜把子的兄弟,交情甚厚。起初定彦平为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辞退海州大帅,归隐田园。后来定彦平巧遇发兵攻打瓦岗的靠山王杨林,杨林摆一字长蛇阵攻打瓦岗寨,邀请定彦平助阵,为一字长蛇阵做阵胆。定彦平前往前线途中遇到假托还愿之名前往瓦岗帮忙破阵的罗成,收罗成为义子并教罗成单枪破双枪的招数。后在罗成破阵时被罗成用自己教罗成的破双枪的方法刺伤,落荒而逃,从此看透人间悲喜,觉得世间再无好人,于是出家为僧,法号自然。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弘农杨氏之后。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交情颇深。杨坚为帝后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病逝。


文史刘砖家


所谓开隋九老指隋朝开国的九位功臣,这是清代长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和评书《兴唐传》中的人物,有的历史上并无其人,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和演绎成分。

开隋九老如下:

伍建章,评书中虚构人物。字德良,号安公,安徽蒙城人。大隋开国后因功受封忠孝王,在朝中和民间声望颇高,并且将家传枪法刀法传授给儿子伍云召和侄子伍天锡,两人分别成为隋唐第五条好汉和第六条好汉。后伍云召受封为南阳侯,坐镇南阳关,而伍天锡则上山落草为寇。杨广杀父弑兄篡位,伍建章得知后在朝堂上大骂杨广,被敲牙割舌,满门抄斩。得知家门遭难,伍云召在南阳起兵,为父报仇,掀开了反隋大幕。

高颎,历史上确有此人。字昭玄,一名敏。自称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父高宾是杨坚妻父的僚佐,官至刺史。高颎袭爵武阳县伯,官下大夫。因平齐功,拜开府。周大象二年(580)杨坚辅政,知高颎强明,知兵事,多计谋,遂任其为相府司录。相州总管尉迟迥举兵反杨坚,高颎自请监督诸将进军,很快平定了尉迟迥。得进位柱国,迁相府司马,成为杨坚最得力的助手。

隋朝建立,高颎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为当朝宰相。他明达世务,尽力协助杨坚处理朝政。开皇八年(588)隋出兵伐陈。高颎为元帅长史,指挥全军一举灭陈,完成南北统一,以功封齐国公。隋文帝拟废太子杨勇,立次子杨广为太子时,高颎反对,渐被杨坚和孤独皇后疏忌;开皇十九年被人诬告免官。仁寿四年(604),隋炀帝即位,高颎复起为太常卿。大业三年(607),因对炀帝的奢侈和当时政事有所非议,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日被杀。

杨林,评书中虚构人物,但有历史原型。《说唐》书中说是隋炀帝的叔叔,封靠山王。隋唐第八条好汉,总管隋朝兵权,“逢州杀州,逢府夺府,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为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或缺的汗马功劳。为人正直无私,虽然很赏识秦琼等英雄,但对隋朝忠心耿耿,一心想挽回天下大势,最后被罗成用回马枪刺死。

杨林正史上的原型应该就是隋文帝杨坚的异母弟杨爽,受封卫王、凉州总管。自幼被杨坚之妻独孤氏收养,因此倍受文帝宠爱。杨爽仪容俊美,举止有度,名声甚好。

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杨爽病,文帝派巫师为其驱鬼,不料鬼没赶走,巫师倒被吓死,当夜杨爽病死,年二十五。

贺若弼,历史上确有其人。隋朝名将,字辅伯,洛阳人。年轻时会文精武,颇有名气。得北周齐王宇文宪器重,用为记室。不久,升任小内史。善攻战,多谋略。北周大象元年(579),随上柱国大将军韦孝宽攻陈,屡献计谋,克数十城,遂任寿州刺史。隋开皇元年(581),经尚书左仆射高颎推荐,任吴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广陵(今江苏扬州),作灭陈准备。并献取陈十策,获杨坚称赞。

隋大举攻陈时,他率军秘密渡过长江,袭占京口(今江苏镇江),从左翼进攻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军令严肃,纪律严明,宽释俘虏,所至多捷。挥师进据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后,率8000甲士奋力击溃陈军主力,擒获陈将萧摩诃,从北掖门进入建康城。因灭陈有功,加位上柱国大将军,进爵宋国公。后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大业三年,被隋炀帝加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杀害。

鱼俱罗,历史上确有其人。隋朝名将。身高八尺,体力过人,声音极其洪亮,平时说话声音可传出数百步之远。初为禁卫军,累迁至大都督。开皇九年(589年),随炀帝平定南陈,因功拜开府。开皇十年(590年),随军平定沈玄懀、高智慧等的叛乱,因功加授上开府、高唐县公、叠州总管。

后因母丧离职归家守孝时,行至扶风遇杨素击讨突厥,杨素请他随军出征,因功升任柱国、丰州总管,从此突厥畏惧鱼俱罗而去,不敢再在塞上牧马。后朝见炀帝,从赵郡带回许多杂物,献给炀帝,炀帝不要,他就转送给权贵们,遭御史弹劾被坐罪除名。不久,越巂郡飞山蛮作乱,朝廷重新启用,讨平叛军。鱼俱罗相貌异于常人,目有二瞳孔,有帝王之像,遭炀帝猜忌,被斩首于市。

邱瑞,评书中虚构人物。隋朝开国元勋之一,秦琼的姨父,尚师徒的义父。邱瑞为人刚正不阿,在朝中和中正太师伍建章、李渊一起与宇文化及等奸臣抗衡。秦琼等七雄闹花灯打死宇文成祥,邱瑞将七雄藏在自己的长平王府,巧退前来搜府的宇文成都;杨林带兵讨伐瓦岗摆下一字长蛇阵,前往助阵的邱瑞看破昏君奸臣,遂投瓦岗;打铜旗阵时,秦琼被邱瑞的义子尚师徒追赶,马坠枪折退到小庙正遇邱瑞,邱瑞劝说尚师徒归降不成,一怒之下向他撞去,不慎撞死。

韩擒虎,历史上确有其人。隋朝名将。原名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东)人,韩擒虎以有胆略雄威见称。名将李靖是其外甥。北周时,任都督、刺史等职,袭爵为新义郡公。陈朝出兵进逼光州(今河南光山),他任行军总管,率军将其击退,后又屡挫陈师。隋开皇元年(581),命为庐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庐江(今安徽合肥),作灭陈准备。隋大举攻陈时,领军为先锋率500精骑,由任忠直引入朱雀门,占领建康城,俘后主陈叔宝。因功进位上柱国大将军。后以行军总管屯金城(今甘肃兰州),旋任凉州总管。十二年,还京后病卒。

定彦平,评书中虚构人物。曹州(今山东菏泽市)人,人称双枪将,隋朝一绝,兴隋九老之一。定彦平与罗艺、杨林是拜把子的兄弟,交情甚厚。起初定彦平为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辞退曹州大帅,归隐田园。后来杨林摆一字长蛇阵攻打瓦岗寨,邀请定彦平助阵。定彦平前往前线途中遇到假托还愿之名前往瓦岗帮忙破阵的罗成,收罗成为义子并教罗成单枪破双枪的招数。后在罗成破阵时被罗成用自己教罗成的破双枪的方法刺伤,落荒而逃,从此看透人间悲喜,觉得世间再无好人,后来在北平出家,法号自然,外号云龙僧。

小说《说唐》虚构人物(《说唐》中名为曹延平),在《兴唐传》、《响马传》等文学作品中均有此人。

杨素,历史上确有其人。字处道,弘农华阴(今属陕西华阴)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

杨素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隋朝建立后,升御史大夫。开皇八年(588年),以行军元帅身份率水军东下攻灭陈朝,以功拜荆州总管,封越国公。因其帮助杨广(隋炀帝)成为太子。杨广继位后,杨素又领兵讨平汉王杨谅叛乱。累官司徒,封楚国公。

大业二年(606年),杨素去世。获赠光禄大夫、太尉,谥号“景武”。


赵燕云


开隋九老出自于《说唐演义全传》,是跟随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的九位功臣。

九人依次是:忠孝王伍建章、齐国公高颎、靠山王杨林、宋国公贺若弼、大都督鱼俱罗、昌平王邱瑞、上柱国大将军韩擒虎、双枪将定彦平、越国公杨素。



开隋九老的结局

忠孝王伍建章:九老排行第一,居功至伟,擅长刀法和枪法,后杨广继位,伍建章得知杨广弑父杀兄、欺娘淫嫂的斑斑劣迹后,在朝堂之上大骂杨广,被敲碎牙齿、割去舌头,满门抄斩。

伍建章之子伍云召身处南阳,听闻此事后起兵反隋,正式掀开了轰轰烈烈的反隋浪潮。(正史无此人)


齐国公高颎: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名相,是隋文帝杨坚的得力助手,开皇之治,高颎居首功。

高颎因反对杨坚立杨广为太子,而被杨坚疏远。隋炀帝继位后,以“诽谤朝政”的理由诛杀高颎,流放高颎诸子去边疆。(演义和正史事迹基本相同,正史确有此人)

靠山王杨林:隋文帝杨坚弟弟,杨广叔叔,总管隋朝兵权,手持一对囚龙棒,收服罗艺,攻打瓦岗寨等,为保护隋朝江山呕心沥血,是商朝闻仲式的人物,手下有十三太保(秦琼为第十三位)。

杨林以“扬州夺魁大战”,让诸路反王自相残杀,伍云召、伍天锡、雄阔海等好汉皆死于此计。最后身有重伤的杨林(被裴元庆打伤),被罗成以回马枪击杀于麒麟山。(正史无此人,原型可能是杨坚的弟弟,传说中“燕云十八骑”的领导者——卫王杨爽)

宋国公贺若弼:周、隋两朝名将,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曾献取陈十策,是隋朝南下攻陈朝的军事纲领。

隋炀帝继位,和高颎一起被以“诽谤朝政”罪处死。(演义和正史事迹基本相同,正史确有此人)



大都督鱼俱罗:隋唐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的师傅,隋炀帝继位后回家退隐。因大徒弟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杀,愤而出山,于潼关之前以拖刀计斩杀李元霸,后一时疏忽,被李世民一箭射死。

正史中鱼俱罗因为功高震主,又目有双瞳(古代帝王之相),为隋炀帝所猜忌,最后洛阳街市被斩首,家产全部充公。(正史确有此人)


昌平王邱瑞:秦琼的姨夫,善使一把白龙银枪,座下是名马逍遥驹。隋炀帝继位后,因看破朝廷昏庸,奸臣当道,于是投奔瓦岗寨,遂与靠山王杨林、义子尚师徒等人决裂。

邱瑞最后劝降义子尚师徒不成,一怒之下向他撞去,不慎触柱而死。(正史无此人)

上柱国大将军韩擒虎:为隋军灭陈先锋,亲率五百精锐骑兵突破朱雀门,夺取南陈首都建康城,亲手抓获陈后主陈叔宝。开皇十二年,韩擒虎回洛阳后病卒。

(演义和正史事迹基本相同,正史确有此人)


双枪将定彦平:使绿沉四尖枪,双枪破尽天下枪法,在隋朝建立后隐居山林,不问世事,后因结拜兄弟靠山王杨林的邀请而出山。在路上遇到了义子罗成,教授罗成单枪破双枪的功法,之后定彦平双枪被罗成单枪所破,落荒而逃。

败于义子罗成后,定彦平看透人世间名利虚伪,辞去了曹州大帅一职,隐居麒麟村,后出家,法号“自然”,外号云龙僧。在隐居期间还教会了裴元庆链子锤的绝技。(正史无此人)



越国公杨素:历史上借出的军事家,隋朝灭陈战役,名义上杨广为统帅,实际上杨素才是真正出力最多的人。杨素帮助杨广登上帝位,虽为杨广所忌,但最后还算是寿终正寝。

杨素长子杨玄感,是关陇集团反对隋炀帝的代表人物,后杨玄感兵败被杀,杨素诸子被牵连株尽。(详见“杨玄感之乱”,正史确有其人)



一贰一橙


开隋九老,是说唐系列小说、评书《兴唐传》中的人物,当然其中有得人是历史上的人物而有的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在小说中,他们九人都是隋朝的功臣,他们分别是伍建章、高颎、杨林、贺若弼、鱼俱罗、邱瑞、韩擒虎、定彦平、杨素。

伍建章是说唐和《兴唐传》中的人物,同时他又是开隋九老之首,杨坚建立隋朝后,伍建章因功被封为忠孝王。后来杨广继位为帝,但是因为杨广的皇位有些不名正言顺,再加上他残暴不仁,朝廷大臣因为惧怕隋炀帝杨广,所以都是敢怒不敢言,但伍建章却不同,他披麻戴孝、手拿哭丧棒,在朝堂上的大骂杨广,从而让杨广大怒,结果伍建章一家上上下下一百八十多人被杀。只有马夫伍保和他的儿子伍云召幸免于难。

后来伍建章之子伍云召知道他父亲被害于是南阳反隋。这伍云召在说唐中是十三杰中第五条好汉。

高颎,他是隋朝著名的将领、军事家。在隋灭陈的过程中,高颎是立下大功的,但是后来因为他反对废杨勇的太子位,从而得罪了独孤皇后,同时还受到了隋文帝杨坚的猜忌。后来隋炀帝杨广继位,杨广为帝后,他滥用3民力、劳民伤财,高颎因此很担心隋朝的天下,所以就对当时的朝政有所言论,但却被人向隋炀帝杨广进谗言,说他诽谤朝政,于是高颎和贺若弼一起被杀。

杨林,是说唐和《兴唐传》中的人物,在书中他是隋炀帝杨广的叔叔,为隋朝的开国九老之一,他对隋朝忠心耿耿,为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他被封为靠山王。

同时杨林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当时他是天下第八条好汉。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狼烟四起,虽然隋朝已经岌岌可危、隋炀帝又不修德政,但是他作为隋朝的靠山王,却一心要保住大隋江山,抛开别的不讲,单以忠心而言,他对隋朝的忠心是不可否定的,故而在隋朝最后时刻,他还想做最后的努力,但结果却被排在他前面的第七条好汉罗成所杀。

贺若弼,在隋朝灭陈的过程中立下大功,他因功被封为上柱国、宋国公。但是后来他却居功自傲,故而又曾受到隋文帝杨坚的猜忌和冷落。在杨广继位为帝后,贺若弼则同样被冷落疏远,后来因为贺若弼和高颎等人对时政有所言论,同时又被人向隋炀帝杨广进谗言,结果贺若弼和高颎一起被杀。

鱼俱罗,他是隋朝的开国九老之一,同时他又是隋朝的名将。其力大无穷,英勇善战,当时的突厥对鱼俱罗亦颇为忌惮。在隋炀帝时期,因为在鱼俱罗进朝拜见杨广时,他带了一些继续准备送给杨广,但是杨广却没有收下,于是鱼俱罗就把礼物送给了大臣。然而鱼俱罗却因此被人弹劾,说他结交朝中重臣,从而隋炀帝大怒,于是鱼俱罗被坐罪除名。

后来鱼俱罗虽然被起用,但是因为鱼俱罗长相异与常人,他眼睛里有两个瞳孔,这在古代人是被认为有帝王之像,故而作为皇帝的隋炀帝对鱼俱罗颇为猜忌。而此时又有人看出隋炀帝对鱼俱罗的猜忌之心,于是就弹劾告发鱼俱罗打了败仗,结果鱼俱罗就被杀了。

而在《兴唐传》中,他不仅为开隋九老之一,同时他还是宇文成都的师父,后来因为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杀,于是他下山为宇文成都报仇,在阵前用拖刀计把李元霸杀了,但他却被李世民用箭射杀。当然这只是《兴唐传》中的情节,天下第一英雄好汉李元霸的结局当然也并非这一种。


邱瑞,是开隋九老之一,为小说中的人物,他为人正直,是秦琼的姨父,同时又是尚师徒的义父,后来邱瑞因为隋炀帝无道,于是就投向了瓦岗军,但在打铜旗阵的时候,尚师徒追赶秦琼,邱瑞于是劝说义子尚师徒归降瓦岗,但尚师徒却不愿投降,结果邱瑞就一怒之下撞向尚师徒,结果却撞到柱上而死。

韩擒虎,是隋朝的开国名将,同时他又是唐朝名将卫国公李靖的舅舅,韩擒虎一生战功赫赫,被封为上柱国、大将军。而在民间传说中,韩擒虎去世后,又做了阎罗王,可谓是“生为上柱国,死为阎罗王。”

定彦平是说唐、《兴唐传》中的人物,他和杨林、君艺的关系不错,同时他又是罗成的义父,定彦平善使双枪,武艺高强。而他的结局在小说、评书中却各不相同。


杨素,是隋朝的重臣、军事家。在隋灭陈的时候,他曾以行军元帅的身份带领水军攻陈,后因功被封为越国公,同时他还曾帮助杨广成功夺得太子之位,杨广继位后,他被封为楚国公、尚书令、太师、司徒,可谓是地位显赫。当然杨素对隋炀帝杨广帮助很大,就是功劳很大,所以也就会收到隋炀帝的猜忌。不过杨素却不是被杀,他是死于任上。杨素死后可谓是死后哀荣,隋炀帝在他死后,追赠他为光禄大夫、太尉,以及弘农、河东、绛郡、临汾、文城、河内、汲郡、长平、上党、西河十郡太守,同时谥号为景武。


中孚鉴


隋朝哪来的开国功臣呢?它不是通过战争打来的天下,而是权臣篡位得的天下。

那些臣子说是功臣,不如说是合伙人,能跟他合伙灭了北周,也能跟李渊合伙灭了隋朝,所以,如果你是皇帝,你能容得下这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