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給自己增添籌碼,六點渠道,簡單分析


大學生如何給自己增添籌碼,六點渠道,簡單分析


大家好我是小默愛生活

今年,應屆畢業生874萬,畢業人數同比增長50萬。

再加上現在這個大環境,沒有競爭力,畢業即失業,真有可能。

怎樣增長競爭力,在保證自己專業水平得情況下,我簡單提幾個渠道給各位老哥參考。

一、給老師當助理

那些老師?輔導員助理、學院學校各部門老師助理、黨支部助理。

原因?最核心原因,你盡心盡力,老師的很多資源也會給你提供,甚至老師直接給你介紹工作(我考完研第二天老師就聯繫我讓我去他公司實習);

其次,多和老師交流,多學學,能讓你少走一些彎路;有時候老師會指出你的缺點,給些建議

當助理要處理很多事情,這也是種不小的鍛鍊。

如何被選上?

最好從大一就活躍一點,先以班幹部做好為主,展示自己。(每個學校不一樣,僅參考,以下皆如此)

二、做與專業有關的科研項目

大多數學校,學生是可以申請一些科研項目或者是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一般流程:

有個不錯的idea和幾人組成的團隊,

然後完成項目的架構以及實現基礎功能(完成一部分),

接著填寫申請書(一定要找個老師把關),

申請通過一般都會有一些經費5000--2、3W的(僅參考)

這種挑戰性比較高,畢竟涉及到經費,況且後期結題一般得發表一篇論文或者形成較專業的報告。當然,你所得到的收穫肯定也很多,慎重考慮。

如何申請?

關注你所在大學的官網通知,項目申請一定會發布出來的,建議翻看之前的公告,找到去年的通知,記錄時間,早做準備。

三、多考取證書

很多軟能力,如談判能力、組織能力等我們大多沒有參考案例、條件,很難去提升,所以多得證書就是你能力的合理體現,貴精不貴多。

1.學位證和畢業證

這個的重要性不多強調,但每一屆都會有那麼些人獲取不到這兩證,希望老哥們不會這樣子。

2.專業證書

專業證書一般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大多一年考兩次,經濟師一年考一次。

根據不同就業情況,專業證書的重要性也都不相同,但你不確定未來何時會用到,考了比較好。

一般國企、事業單位對證書比較看重,有個證書每個月可以多得一些工資也可以給自己增加一些資歷。

可以跨考,比如你建築專業,你想要走人力資源方向,那你可以考個初級經濟師,但你本專業的證書我還是建議你考上,同樣,未來萬一用上了呢。

3.四六級

部分學校對四級有要求(沒考上不給畢業證),部分企業對四六級有要求,有些公司要求六級不能低於500分,所以各位加油啦。(要求不太高,四六級全都飄過就行)

4.教師資格證書

不是隻有去學校當老師才需要的,你有教師資格證也可以去一些培訓機構當老師,做為自己的副業呀,或者家教。

有教師資格證的話,更方便一點。

當然,你從沒有想過要做培訓、教育類工作的可以忽略。

5.計算機二級證書

對於計算機專業來講沒必要。

(一是很簡單,二是不看重)

但如果往非IT行業發展的話,考也可。

計算機二級資源我之前發過,自己翻我的動態。

6.普通話、三筆字

普通話建議各位抽時間考一下,這個很簡單,一般都是二乙,努力點二甲等。

三筆字一般是往教育行業發展的才考,自己琢磨。

7.駕駛證和獻血證

駕駛證的話建議大學期間抽時間考了,因為你畢業有工作後你很難抽出時間去學。

大學期間獻一次血,表愛心還是不錯的。

四、入黨

入黨是一件很重要且很難的事。一般你得花三年時間才可能入黨成功,得上團校、黨校,各種考試考察等等。

入黨是需要信仰的,相信黨、尊重黨規黨紀。

當然如果你入黨成功,肯定能表明你是很優秀的一個人。

慎重考慮。

五、多獲獎多獲榮譽稱號

根據檔次排名:

1.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

(一般是兩學期都年級前三且獲得一些市級、校級獎的人容易申請成功)

2.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優秀班幹部、創新實踐標兵等等。

一定一定注意申請要求,大多數要求你的專業排名達到要求才能申請,但有些不需要你成績有多好,只要你滿足申請條件,

(有些是參加社會實踐、有些是參加比賽等)

3.校級獎學金,一般分為三等。

(大多數學校都是根據成績排名定的)

4.比賽獎,後面我單獨說

5.助學金。

一些是學校為了扶持家庭貧困的學生,一些是鼓勵優秀的學生,自己看清楚學校發佈的公告再考慮如何獲取。

比如我所在學校就有創新創業獎學金,分三等10000,5000,3000.只要你在學校認可的創新類比賽獲得相應獎狀就可申請,還有其他如寫論文、申專利等也可以申請。

六、參加比賽

首先,你得搞清楚比賽根據規模大小有等級之分,並且根據比賽的內容粗糙分為創新類、專業類。

大學生如何給自己增添籌碼,六點渠道,簡單分析

我是計算機專業,所以我所在學校的分類包含了一些創新類的比賽和各種編程、設計類的,各個專業不相同,你們自己官網找或者問老師

三點建議:

1、參加比賽並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在比賽中打磨自己的作品才是最佳的。

2、先多看,去找一些獲得國獎、市級一二等獎的案例,多看別人是咋做的,有那些創意、那些優點,你覺得對方憑藉啥獲獎的,吸收成為自己得才最關鍵。

3、一定要用心去孵化、打磨你的項目。比賽相互之間的互通的,只要你有一份好的策劃案和項目成果,你可以參加很多比賽。

舉個例子:

A 我參加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

B 我的idea是在快遞上投放廣告,

C 我在中國知網上找了很多與快遞、廣告有關的知識參考,

D 然後看了很多已獲獎的優秀策劃書,尋找他們的優點、技巧、創意點

E 然後組織團隊一起寫了份策劃書以及做了個關於快遞廣告投放的網站

F 報名參加比賽,獲獎或者被淘汰,根據評委的問答,尋找到自己的不足,完善,打磨作品

G繼續參加或者參加其他創新類的比賽,也可以參加網站類的比賽(因為團隊做的是網站,滿足條件)

整個過程伴隨了我整個大學,通過這些比賽,對團隊意識、任務安排、項目規劃、網站搭建、演說技巧等能力或多或少都有鍛鍊,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穫。

並且我的團隊成員XX,去面試的時候,跟HR說了我們比賽的idea、經歷、他是如何做的網站,offer到手。

並且因為我的這些經歷,我成為了學院創新創業部門的助理,然後給很多老師做事情,然後和很多老師成為了朋友,然後其中一個老師直接給了我份工作。

比賽是展示自己最好的舞臺,你表現的越多,你出錯的概率越多,你就越知道自己的不足。

有些情況你表現得非常好,評委直接給你offer,我就遇到過幾例這種,但這只是個例,羨慕一下就好。

“不應該是為了參加比賽而做項目,而是做好一個項目順手參加比賽得個獎。”

這道理是我在一個國賽現場被其他優秀參賽大佬按在地上摩擦感受到的。

一所好的大學真的很有必要,他所擁有的經費、做項目的環境等等遠超普通大學。

如果有高三小哥一定得多加努力,高考加油把,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還有很多其他得如發表論文到XX學報期刊,申請專利等等就不細說了。

成為一些學生會主席,社團部門部長這類,事情會特別多,如果走技術,靠專業求職的情況下慎重考慮,因為鍛鍊得方向不一致。

有一個好方法:

登錄你們學校得官網,打開公告,從2019年1月1日開始,查找並記錄有那些比賽、獎學金、社會實踐、科研申報等等

(凡是你覺得你能參加得)

記錄下來,再篩選,選取一些你覺得有必要或者很重要得活動,大學四年就盯著這個做吧。

不要再做大學可以天天玩的美夢了,找不到工作警告

希望老哥們都能在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盡情嘲笑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