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區塊鏈:海淀4件事上鍊,提交材料減半,跑腿更少!

“海淀區高技能人才培訓補貼”、“我要開VR體驗館”、“我要開書店”、“我要申報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繼2月14日推出5個場景上鍊應用後,2月21日,海淀區又推出4個新場景上鍊應用。辦理這4類事項,相比過去,平均減少提交材料50%以上,從跑動5至6次減少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要跑,大幅壓縮辦理時限。

感受區塊鏈:海淀4件事上鍊,提交材料減半,跑腿更少!

至此,海淀區“一網通辦”區塊鏈應用場景已達11個。

“區塊鏈技術可以推進數據共享,各委辦局通過共識原則進行鑑證和取證,實現跨部門的協同審批,並以前置結果上鍊觸發後置事項並行審批,按照最長期限合併其他期限的思路,實現減少提交材料、壓縮辦理時限。”相關技術人員介紹。

通過“海淀通APP”平臺辦理“海淀區高技能人才培訓補貼”,系統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自動獲取申辦企業和個人的基本信息,提交材料數量從原來的10份減少為1份,跑動次數從“跑一次”變為“一次不用跑”,承諾辦理時限壓減至10個工作日,審批通過後直接撥付資金。

“我要開VR體驗館”總體要件數從41份減至23份,辦理時限從34個工作日壓減至25個工作日。“我要開書店”總體要件數從23份減至14份,辦理時限從19個工作日壓減至10個工作日。這兩個場景,在海淀區區塊鏈平臺逐步實現對接市級系統後,跑動次數由5到6次縮減到“

最多跑一次”。

通過區塊鏈技術,平臺可以獲取海淀區歷年提名單位和優秀企業的基本信息,主動為海淀區優秀企業推送最新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政策信息,並提供申報指導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幫助申請人辦理“我要申報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目前,海淀區已印發《區塊鏈政務服務領域深化應用工作方案》。下一步,將充分發揮區塊鏈特性,以企業和個人全生命週期為主線,在政務服務領域推進‘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次數’,實現‘零材料、零見面、零跑腿’,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和便利度,率先打造政務服務區塊鏈應用示範區。”海淀區政務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瞭解,作為市級試點區,2019年,海淀區推出“企業設立”和“不動產登記”兩個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今年2月14日,海淀區又推出5個場景的鏈上應用:“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就業失業登記辦理”、“按月申領失業保險金”、“我要開畫廊”、“我要開展覽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