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在家讀好書《道德經》,做更好的自己

面對嚴峻的疫情和紛繁的消息,放下刷屏的手機,給自己一點時間,靜下心來讀本好書,身體在家中,靈魂在路上。疫情之下,讓我們一起在家讀好書,分享好書:《道德經》。

疫期在家讀好書《道德經》,做更好的自己

好多人說,讀好書,首先要讀老子的《道德經》,為啥?因為只有你登上山頂,才能窺得萬象,如果你只在山腳下轉來轉去的話,你一輩子也不知道什麼是高境界,什麼東西才是好東西,什麼書才是好書?十多年前的非典疫情,一本《道德經》與我結緣,閒暇之餘,拿來讀讀念念,當初只覺得它很短很精煉,後來又覺得它多一個字嫌多,少一個字不足,當時的學者作家們就沒辦法把文章寫長,一般都寫得非常精煉。因為那時寫書要刻在竹子上,刻五千言就需要很長時間了。這麼小的篇幅之中,卻涵括了那個時代人類智慧的精髓,這不能不讓人敬畏。如今冠狀病毒疫情讓好多人宅在家裡,疫情之下, 我每天醒來起床後,打開《道德經》誦讀,沒想到今天會有機會在這裡,為大家解讀《道經經》。

命運中總會有一些奇怪的東西,讓你解說不清。一個果子成熟之前,都會經歷許多小小細節,都在促成最好結果。一個因緣推動另一個因緣,比如說起《道德經》這部書的緣起,定然會談到老子與尹喜在函谷關的相遇,沒有有關尹喜的求道,就不會有《道德經》;有了《道德經》但沒有尹喜後來的不斷傳道,它也不會廣傳於世;沒有他的廣傳於世,二十一歲的時候讀《道德經》從中汲取營養;沒有當年在《道德經》中汲取營養的那段經歷,也許我今天就不會想要解讀《道德經》。

《道德經》相傳為春秋時老子所作,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百家分家前的一部鉅著,是道家開山立派的經典,也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更是中華文明的智慧源泉。道德經總共5000多個字,分上篇《德經》、下篇《道經》,最初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道德經》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立命、出世入世、治國安邦、用兵策略、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無論對中華民族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道德經》並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樣,是一部論述道德的著作。事實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

關於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老子有兩個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萊子。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哲學家,老聃曾擔任守藏史(藏書室室長)。

關於他的身世也有許多傳說,什麼脫胎於玉女,懷胎81年等等,還有老子後來的行蹤,世人也有很多說法,西行印度,隱歸故里,孔子問道,都有不同的記載,至於老子是什麼時候死的,說法也有很多,有人說不知所終,有人說九十一歲,也有人說一百多歲。我認為他生也好,死也好,都是順應自然,我們更願意接受一個出了函谷關,不知所終的老子。

疫期在家讀好書《道德經》,做更好的自己

一部僅有五千言的奇書《道德經》,視角獨特,思想深邃,文約意遠,令人愛不釋手,一代代人對它研讀沒有窮盡。兩千多年來,人們對《道德經》的解讀多種多樣,形成的文字卷帙浩繁,汗牛充棟。道家的、儒家的、兵家的、法家的、墨家的、佛家的,等等,各有自己解讀的角度,都成為我們解讀《道德經》的寶貴文化遺產。中國古代有很多優秀的哲學思想,都能解決人的心靈問題、靈魂問題,甚至是命運的問題,但現代人大多不知道。現代人遠離“道”,而專注於“術”,正是現代社會充滿精神困惑和熱惱的原因。

今天,世界文化交流日趨一體化,科技和物質發展迅猛,價值觀多元化,社會競爭日漸激烈,我們能夠重新閱讀《道德經》,顯得更有現實的意義。或許,其中的具有普世價值的思想和智慧,會給迷茫的我們提供某種借鑑。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個人的困惑,往往是全世界、全人類的困惑。而《道德經》的普世價值,正在於此--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所需。《道德經》的涵養萬人,正如其中所說的"道"之化養萬物,不分親疏,不分貴賤,普濟天下。《道德經》本身,即是一種滋養人類的道。

當然我也不會從哲學的角度解讀,很多人這樣解讀,不缺乏我一個。可惜,很多中國人對《道德經》也罷,對老子也罷,反而不甚瞭解。不管是求學,還是問道,也就是說,《道德經》是講如何修道的。這是《道德經》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如果遠離這個目的,講一些其他的東西,我的解讀也就沒有意義了。

我們知道了道德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那麼好多人問到,說《道德經》只有5000多字,卻被世代人推崇,學它究竟有何好處?首先道德經是一部哲學經典,而且是哲學中的哲學,經典中的經典。學習哲學的好處,是讓你長智慧,瞭解宇宙、人生的規律,幫助你建功立業,讓你的生活更幸福,人生更精彩。讀經典本來就是一種養生。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所以讀《道德經》最大的好處便是可以靜心養性,頓悟人生與自然。晉代哲學家王弼說:“老子之書,其幾乎可一言以蔽之。就是說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每個人的體會也不太一樣,大家慢慢去體會。

好多人好要追問,能不能說得具體點,那我們大概總結一下。許多人經過親身實踐,發現堅持背誦《道德經》,有如下好處:

疫期在家讀好書《道德經》,做更好的自己

這樣總結也不免有些膚淺了,但是大家很關心的一定是:讀《道德經》如何改變心靈?如何改變生活質量?如何改造命運?但是這些問題無非就是觀念的問題,說白了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下面我選一些經典語句來談談我的見解和感受。

老子對世界觀的核心是他治學體系的道,道德本性是自然,是無意志無目的自然現象,道法自然是老子世界觀的基礎,也是宇宙如何生成演化的過程。老子世界觀的提出顯示了他超然物外,遵循自然的超前思想,這放到現在也很少人完全能做到。下面就精選最經典的幾句來看看老子在《道德經》提出了什麼樣的世界觀。

疫期在家讀好書《道德經》,做更好的自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這是全書的總綱,也是連串貫通八十一章的脈絡線索。“道”是一種不可言傳的恍惚狀態,是先天地而生,天下萬物的生母;是一種無可用文字表述的力量,滋養天地萬物,它是天地萬物必須遵循的規律,支配天地萬物,卻從來都順其自然而不加以干涉。我們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還要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由此可知老子所說的道就是就是宇宙和自然的規律,也可以稱為我們人類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只有認識這些規律,順從而不違背這些規律,適應和利用這些規律,才能不斷髮展壯大自己,否則,就是背道而馳,必然走向滅亡。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疫期在家讀好書《道德經》,做更好的自己

人類在大地上生存,遵守大地萬物生長作息的規則;大地承天,萬物的生長繁衍和遷徙是依據自然氣候的變化而進行的;自然氣候,天象變化遵從宇宙間的“大道”運行;而宇宙間的“大道”,則是世間萬物本來的樣子。要真正以“道”來統御萬民,就要順應時令和萬物生長規則,讓他們回覆到他們本來的樣子,無為而治,天下得自然之法才能安定。這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所說的道法自然,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道理:人們只有做好自然的奴隸,不能輕易改變自然的規律,才能做好自然的主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道生一,一是太極;一生二,二是陰陽;二生三,三是天地人;三生萬物,萬物是萬事萬物。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而成新的和諧體。道是混沌未開、渾然一體的,而陰和陽是對立統一的。陰陽是對立的,正因如此,我們才可以把陰陽糅合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團“和氣”。天氣陽而地氣陰,萬物生於天地之間,必然帶有陰陽二氣。萬物之所以生,是由於陰陽相合而生成的和氣所致。正是有了和氣,才使萬物得以安寧和生生不息。

《道德經》裡關於世界觀的句子還有很多,我們不必一一解讀,但這幾句是經典中的經典,僅憑這幾句足可以讓我們明白:如何去認識世界,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之道。

人生多磨難,成長的艱辛,奮鬥的不易,加之以種種違反天性卻不得不恪守的規矩,構成了生存的嚴酷與無奈。惟有學會享樂,懂得享受,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情趣與寶貴,才會更加珍惜自己並珍惜這個世界。如何才能做到呢?談起人生觀價值觀,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感受,所經歷的過程、一些事、結果、看法、體會各不相同,這是個人的個性所在,下面我們再選一些經典語句,看看老子在《道德經》中,體現了什麼樣的修身立命、入世出世的人生之道。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能承受委屈才能保全自己,能屈就才能伸展,能處低窪才能充盈,有陳舊才能有更新,有少取才能有多得,貪多就會使人迷惑。所以聖人堅持守一不變的法則治理天下。因為不固持己見,所以能認清事物本相。因為不自以為是,所以能明辨是非。因為不自我炫耀,所以能功勳卓著。因為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長足發展。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人所說"曲則全"的道理,怎麼會是空話呢?聖人確實能做到,所以天下歸之。

疫期在家讀好書《道德經》,做更好的自己

這幾句闡述了聖人抱一的為人處世原則。抱一就是抱朴歸一,以不變應萬變。因為看到萬物的本質,所以聖人能低調樸素,不與人爭,謙卑自守,委曲求全,執道而行,順其自然,成就自己的非凡。這是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高明智慧。世相紛繁,而且變化多端。但萬變不離其宗,事物發展都有規律可循。所以聰明人懂得透過現象看本質,絕不受外在物象的迷惑,而堅持以不變應萬變的"抱一"之姿態,從而做到化紛繁為單純,抓住事物發展的規律,讓成功變得容易;不斷滌盪心靈,讓心"歸一",活出輕鬆、簡單和快樂。得意不驕,失意不餒,看透事物存在的對立統一性。"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患得患失,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卑不亢,從容豁達,能吃苦也能享受人生,物來則應,過去不留,這樣就能獲得豐富而快樂的人生。三國時期的楊修為何招來殺身之禍,還不是他自恃才高,傲氣太盛,他的傲氣惹怒了曹操,日積月累,最終因“雞肋” 而命喪黃泉。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最完美的東西看去總有殘缺,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東西看去總是空虛,但它的作用沒有窮盡。最筆直的東西看去彎曲,最靈巧的人看去笨拙,最卓越的辯才看去反而木訥。燥熱戰勝寒冷,而冷靜克服燥熱。清靜無為才是天下之正道正統。

這一句強調事物相反相成的道理,所謂的大智若愚、抱殘守缺、福禍相倚等,都源於事物間的相反相成的道理。由此說明清靜為天下之正統正道。唯有清靜,才能讓人的本性保持純真,靈性得到發揮,從而產生智慧。天地萬物沒有完美的,所以完美主義是行不通的、必定讓人失望的。事物的發展有其自身規律,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總是曲折甚至反覆著發展的。所以聖人不求完美,不理想主義,能忍受缺憾、空虛、彎曲、笨拙、木訥、虧損等,因此能成就自己相對完美的人生。燥熱固然能戰勝寒冷,而冷靜卻能戰勝燥熱,所以冷靜的力量更大,所以聖人善於保持冷靜,清靜無為,以達到事半功倍,無為而無所不為之效果。

在我們為人處世中,應保持清靜無為的德行,做到“大智若屈,大巧若拙”。智而示以愚,能而示之不能,而用而示之不用,以此在“遲鈍”中掌握主動。我們立身處世中是最需要聰明和智慧的,但聰明與智慧有時卻依賴糊塗而得以體現,聰明是有大小之分,糊塗也有真假之分,所謂小聰明大糊塗乃真糊塗假智慧,而大聰明小糊塗則是假糊凃真智慧。從這個角度來說,做人難得糊塗,而大智慧正隱藏在這難得的糊塗之中。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善的德行就像水一樣。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居於眾人所不齒的卑下汙濁之地,因此它最接近於"道"。至善之人能謙卑自處,內心深沉寧靜,與人為善,說話真誠守信,為政善於治理,做事善於發揮專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唯其有謙卑不爭的美德,所以他才不會出現過失。

疫期在家讀好書《道德經》,做更好的自己

老子認為水至善,它甘心居下,謙卑自處,無言地滋潤萬物從不爭競,它柔軟無比,但同時堅強有力。老子認為它最接近於道。大道正如水之無定形,曲折隱晦,大道正如水之柔軟,曲申自如,方圓自如。所以說"上善若水"。聖人像水一樣,低調謙卑,內心沉靜,擇善而從,與人為善,善解人意,善心善行,善政為民;同時,善於發揮專長,潛居抱道,並善於把握時機。其軟弱曲折不正如水嗎?其內斂堅強、果斷從容不正如水嗎?正因為聖人的沉靜低調和知禮崇卑,清靜無為,與世無爭,知方圓進退,所以他不會與人產生矛盾,不會樹敵,不會有過失,在自然無為中達到無所不為。

現實中,那些看似謙卑懦弱、事不爭先的人,也許最強大;那些看上去鋒芒凌厲、凡事好勝爭強的人,往往經不起打擊。前者勝於溫柔曲折,後者敗於強直冒失。雖說事在人為,但並非為而即成。道有其自身規律,只有順其自然,適其道,得其時,才能成功。所謂"槍打出頭鳥",任何鋒芒畢露、勇猛向前的張揚行為,最後往往鎩羽而歸,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可見,做人做事,光憑滿腔熱情和意氣風發是遠遠不夠的,凡事應該沉住心氣,沉穩而行,欲速則不達。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手裡持握太滿,不如及時停止,放下。將器物打磨得太鋒利,則難以長久。縱然金玉滿堂,也無法長久守住。因富貴而驕橫,必定會給自己留下禍患。功成身退,才是順應自然的大道。

這裡老子說明了持盈而虧的道理。事物都有兩面性,此兩面相互轉化,物極必反。太滿了,必然要流溢而出;太鋒利了,必然會傷人也自傷。到頭了,也就盡了。所以,保持分寸度和平衡,十分重要。說白了,就是萬事不可過頭、過火。所謂"滿招損,謙受益",沒有什麼可值得驕傲的,因為驕傲的開始,也就意味著不遠處的失敗結局;所謂"富不過三代",金錢富貴不常在,能夠防患於未然,做到持盈保泰已實屬不易。世人皆有功利思想,但名利又何嘗常在?所謂"高處不勝寒",上到"一覽眾山小"的峰頂,無限風光也無限寒意。所以,聰明人能夠做到不居功自傲,不留戀名利富貴,急流勇退,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作為生命,我們赤條條來去,功名富貴都是身外之物,所以不如對此保持一份超然的態度,這是為了更好地活。其實,擁有一份寧靜而充實的內心,才是生命中最應該把握的。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此謂道也。揣而銳之,則不會長久。“知止而後得,不止而後失”,說得就是一種“知足知止”、“該放手時就放手”的智慧,這種智慧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種中庸之術,然而它卻能使人們正確的對待慾望和現實,讓人們能夠享受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迴歸純潔淳樸的本性,減少私心雜念。

疫期在家讀好書《道德經》,做更好的自己

老子少私寡慾的哲學思想也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在喧囂的人世中,一個人只有減少慾望和私心雜念,善於內觀反省,淨化自己,保持本性,永守自我的精神家園,才不至於被汙染得面目全非,失去自我,從而擁有輕鬆自在的人生。

正所謂,無欲則剛強,無私才博大。有的人把個人的利益、聲名、地位、權勢看得高於一切,地位略

有動搖,利益稍有損失,權勢稍有削弱,就看成莫大的損失,結果生活得非常痛苦。只有解脫名利的羈絆和生死的束縛,只有我們完全從自我佔有,自我為中心的心態中超脫出來,這時心靈世界才能像浩瀚的天空,任鳥兒自由飛翔。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了。似乎到了這個物質享受發達的時代,都以為只消費,“樸素和寡慾”的思想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這顯然是一種人生的失誤。持這種人生觀白麵上很充實,整天忙亂不堪,似乎是對發展經濟、建設社會的積極響應。其實,他們恰恰不明白,過度消費其實是一種最消極的因素,代表著精神上的空虛。物質享受本身無論有多麼豐富,也不能變成精神上的充實,只能給人增添更多的物慾。這個無慾,換種角度來說就是知足。一個人能知足,自然也就不會對外物生出多餘的慾望來了。

曾國藩曾說:“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豈無過人姿,多欲為患害。”對於得失要知足常樂。只有這樣才會覺得周圍的空間十分開闊,如果對周圍的所有都很貪婪,那麼就會覺得世界是那麼狹小,慾望是無止境的。只有按照老子所說,讓自己能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方可隨遇而安清心寡慾,在生活中享受陽光和快樂。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摶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精神和形體合而為一,能夠做到不分離嗎? 聚集精氣達到柔和,能夠做到像嬰兒一樣嗎?清除雜念反觀內心,能夠做到沒有瑕疵嗎?愛民治國,能做到無為而治嗎?耳目口鼻感受外界,能保持沉靜平和嗎?明白通達,能夠做到大智若愚嗎?自然大道就是如此化生繁衍萬物。創造萬物卻不據為己有,養育萬物卻不自恃有功,長成萬物卻不把持主宰。這就是最高深的德行。

疫期在家讀好書《道德經》,做更好的自己

這幾句說明修道,要做到形神一體,即肉體和精神合而為一;保持元氣,柔和純淨如赤子;善於內省,消除雜念,保持內心澄澈,心如明鏡,如此才能做到感官不受外界侵擾,從而做到清靜無為,明白通達,大智若愚,惠澤萬物但不據為己功,不恃功而驕,使各適其性,各得其所,是謂大德。從靈肉一體到明白四達,境界不斷提升,最終修得高深的德行。要達到形神一體,即靈肉一體,難;要達到永遠保持與生俱來的元氣,純淨如赤子,難;要達到內心明淨無雜念,難;要達到明白通達,明事理卻不張揚,難;而要達到不自以為是,不居功自傲,更難。

老子說的“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不是指靈魂和內體的搭配問題。老子看人不看外表,老子說的是,你的靈魂和你的肉體是不是經常在一起。其實,由於我們自身認識的侷限性性和片面性,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給我們自己帶來痛苦和懊悔,為什麼呢?人們常說,心有餘而力不足。或是力有餘而心不足,這是因為我們人類的靈魂和肉體經常是不在一起的,它們大多處於分離狀態。我們的靈魂經常想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但我們的肉體卻無法承擔,我們的萬丈雄心經常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表現的極其脆弱,這正是我們人類最大的煩惱,它使我們心理與生理失調。而這一點很奇怪,在天地萬物之間只有我們人類有這樣的痛苦,其它的動植物卻不存在這樣的失調現象。這是因為其它萬物的生長都是靠自然法則的,一切沿著大道的方向前進,就此我們可以理解為它們的靈魂和肉體是同一的,是經常在一起的,它們不會對任何事情進行意識判斷,因此也不為任鉀事情的發展所左右。

那麼我們有沒有靈魂和肉體合二為一的候呢?當然有,那就是嬰兒時期。那時候我們初臨世事,萬事皆清,正是處在混沌的狀態,感覺不到任何人為的不快樂。他不會有意識去判斷事物的發展情況。只是順應自然,當然就不全有煩惱與痛苦。然而隨閱歷的增加,智慧的開啟,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就加入我們的主觀意識,就沒有了嬰兒時期的混沌和無憂,靈魂和肉體的剝離,也就沒有了初臨世事的單純與清純,所以老子說“摶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沒身不殆。

心靈達到空明虛無的境界,就會擁有清靜自守的狀態。在萬物蓬勃生長時,我以虛靜之心觀察萬物生死循環的規律。天下萬物,都要返回到它最本初的狀態。這種迴歸叫作"靜","靜"即是復歸本真狀態。迴歸本真是萬物發展的自然規律。能夠認識明瞭這種自然規律,就叫作"明"。如果不明白這種規律,輕舉妄動,就會招來災禍。如果明白這種規律,就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能大公無私,能夠大公無私,就可為王,王自然會遵循自然法則,遵循自然規律,則必然符合天道,符合天道就能長久,終身沒有危險。

疫期在家讀好書《道德經》,做更好的自己

一個在靜中能迴歸本真的人,自然能體認大道,從而洞察萬物,通達燭明,做到包容一切,博愛眾生,大公無私,超凡入聖。一個人無論是想獲得智慧,還是想活得自在,都需要滌盪內心,迴歸虛靜無為的本真狀態,否則,只能是受盡心勞,心累不止。寧靜方能致遠。順道而行,則能成功;背道而行,事不能成,而且會給自己招來災禍。做事如此,做人也如此,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常說“葉落歸根,以糞其土”,自然又變成了生命,生命又長出茂枝繁葉,再落而施肥。從有到無,從無到有,不停地循環,不停地生滅。一切的一切都自然而然。悟道之人認識到了這一自然的規律,所以他們努力讓自己達到那虛無寂寥的極點,從而堅守那種清靜無為的境界。一切歸於沉靜無為,沒有分別,自然也就可以包容一切,快樂而長久地生存下去。

生活中的許多人,正是由於少了這清靜無為包容之心,而多了許多煩惱。也許是生活的壓力太大,有些人說:“活著,真累。”也許是遇到不順的事太多,有些人說:“活著,真煩。”也許是對柴米油鹽的平凡生活的厭倦,有些人說:“活著,真沒勁。”這裡,有一個如何認生活的問題,也有一個如何調整自己心境的問題。生活就是生活,它像泥土一樣真實而粗糙,如果你對它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你就會難免失望。像自然界有風雨陰晴一樣,生活也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如果你對此沒有思想準備,你可能就會悲觀彷徨。生活也不會總是充滿著戲劇性的高潮,更多的時候它是平凡瑣碎的,甚至顯得沉悶。宋代大詞人蘇軾說:“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你怎麼可能指望它天天都如狂歡節一般呢?

老子在《道德經》中解讀人生觀的句子還有很多,以後我們再逐步解讀。生活的快樂不快樂,在於誰?全在你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和理解。讓我汲取《道德經》的智慧,做更好的自己。

疫期在家讀好書《道德經》,做更好的自己

現在有好多學者作家在研究儒釋道,他們都為傳統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中國的傳統文化能被世界所瞭解,能真正為世界輸入東方哲學營養;也希望我這次的解決,能為我們打開一扇窗口,讓大家重新認識《道德經》,重新認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從中悟取有益心靈和人生的營養,把老祖宗的寶貝傳承下來,發揚光大。疫期宅在家讀好書,大家有什麼好書推薦,趕快來給大家分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