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兑汇票中介是如何盈利的,具体是什么操作流程?

雪落无痕老男人


我们这儿就有做这种业务的。主要的经营范围包括,买承兑,卖承兑,换票(大票换小票),以及代垫保证金。

不知道合不合法,应该属于法律的灰色地带,要是合法的话,就不会店铺外面卖粮油,里面做这种业务了。这种业务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买卖差价,换票收入,以及代垫保证金的利息收入。

中小企业想在银行融资是非常困难,即使有银行愿意提供贷款服务,也会有一系列的贷款套餐,有些银行要求买理财产品,有些银行规定,一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必须包含两次的全额承兑。银行的人都知道有存贷比,如果银行没有足够的存款,就会用这样的方式来一边放贷款,一边拉存款,结果就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承兑在中小企业中,并不是主流的支付方式,很多企业不认可承兑,所以,企业只好在出完承兑以后,找中介机构贴现,来获得现金流,如果没有保证金,也会要求中介机构代垫保证金,出完票再把承兑贴现给他们。虽然代垫保证金只有一天或者两天,但金额大了,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比如企业来贴现时,按每万400贴现,如果是20万的承兑,可以获得192000元的现金,8000元就是支付的贴息。如果刚好有其他的企业可以用承兑支付货款,那就是中介贴给他,按照每万200贴现,他支付给中介196000就能获得20万的承兑。这一进一出,4000块就到手了。

如果持票企业有50万一张的大票,但是支付货款需要用30万的,也只能找中介机构换成小票,换票也要支付手续费。

当然如果有近期到期的承兑,也可以持有到期,然后找单位背书,去银行办理托收手续,收到的就是承兑的面值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风险,如果你收到的是假票,那就不是损失贴息这么简单,而是本金了。现在电子承兑也开始了,不知道纸质承兑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我觉得这个即使做,也做不久了。


简净轩语


说白了就是倒票,高价从企业手里收过来,再卖给同行或者需要承兑汇票的企业。中间的利润很高。比如恒大地产的票,他们可以年化22收进来。年化15-18卖给企业拿去付货款,中间净利润好几个点。以前p2p盛兴票据的时候,利润可达8-10个点。也就是把票收进来,然后拿去p2p平台发标,p2p平台年化 15左右,他们收票的价格可以达到年化25。因为恒大情况比较差,所以价格就高。利润就很大。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我们就是做地产集团的比如恒大,碧桂园,融创,华润这些的商票贴现和保理的。




四月华少爷


搞懂了票据中介是如何操作的,也就明白了票中介如何盈利了。

目前这一中介的操作模式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贴模式,第二种是倒卖模式!

一、直接模式

票据中介就相当于房产中介一样的,起到一个中介上的作业把有资金需求的票据持有方(贴现方)介绍给有业务需求的银行机构,票据交易成功后,票据中介再按照约定向贴现方或者银行这个收取一定的中间费用。

二、倒卖模式

票据中介机构以一定折扣从票据持有企业买入票据(也就是票据持有单位将票据背书给中介机构或者中介机构控制的公司),再将票据拿至银行贴现以赚取差价(也有可能背书给其他人,银行贴现更主流)。

例如,A企业手中有1000万的银行承兑汇票,因急需资金,票面金额的95折卖给中介机构B,中介机构B将票据拿到银行贴现,贴现手续费4%。那么此笔业务,中介机构购买票据的时候有50万的差价,将票据拿至银行贴现,支付银行手续费40万,中介机构本笔业务净赚10万。

票据中介机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票据必须要有真实的业务作为基础,票据倒卖是一种不合法行为;同时同时中介机构在购买票据的时候需要票据进行仔细鉴定,防子碰到假票。去年银行就发生多起重大假票案件!这才是票据中介机构的最大风险!


老杨会计


票据的定义

票据,主要分为支票、本票和承兑汇票。支行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现金支票可以取款或者作为现金使用,转账支票用于转账。本票主要还是用于大额的资金划转。承兑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出票银行做为承兑人,无条件向持票人付款的票据,依托银行信用。商业承兑汇票是由出票人(企业)作为承兑人,无条件向持票人付款的票据,依托的是企业信用。题目中指的承兑汇票,应该是银票和商票。在承兑汇票中,银票的信用比商票高很多。哪怕在这次包商事件中,银票也几乎没有损失,主要损失的是同业存款。



票据的贴现与背书转让

票据由出票人(购货方)出票后支付给收票人(销货方),收票人收到票后如果有资金需求,可以去银行申请贴现。银行在扣除贴现利息后,将剩余资金返还给收票人,收票人就可以使用了。

另一种方式。收票人收票后,虽然有资金需求,但是不想承担贴现成本,那只要他的收款方接受银行支付,可以通过背书转让的方式将票据转让给对方,等同支付了款项。

例子:A向B买了一批货物,货款500万,支付了一张票据。B收到票后,去银行贴现,贴现利率3%,即15万元,所以B收到485万元,然后拿自有资金补了15万,共计500万支付给C。B也可以直接将票背书转让给C,也相当于支付了500万。

在上一个例子中,银票一般银行都能贴现(不占用授信额度),商票需要有授信额度才能贴现(直贴是占用B额度,保贴占用A额度,且需要A同意,所以商票贴现有难度,限制条件太多)。背书转让需要C接受B用票据付款,因为B相当于将贴现成本转嫁给了C。


票据中介的盈利模式

说白了,其实就是高买低卖。

接上个例子,B找了票据中介,通过背书转让的模式将票给了票据中介的公司D,D公司一般会给个比银行低的贴现利率(比如2.8%,这样B收到486万元,比去银行多1万,且手续简便)。D支付款项后,再将票据拿到合作的银行贴现,这个贴现的价格会比2.8%还要低,它就赚个差价(银行的贴现价格其实是加上了一部分利润了,票据中介在收集大量票据后,可以和合作银行谈贴现价格,另外这中间也有很大的灰色空间)。牛逼的票据中介还能运作多家银行,进行转贴现等,也就是这个过程中失控,导致了很多的票据大案。

在这个过程中,票据中介其实承担了贴现银行的角色。

银票票据中介都能收,就是会根据不同的承兑行及票面金额大小设置不同的价格;商票由于银行贴现的限制,很多中介是不收的。当然,有些渠道通畅的中介也收商票。


目前的风险

票交所的设立,初衷就是想让票据的流转交易正规化。所以,目前市场上对票据中介的打击力度还是很大的。正规的票据公司如上海普兰听说已经不做贴现的业务了。后续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中介的生存空间会被压缩,已经面临了很大的转型压力了。

票据中介做的其实是银行的生意,但是却没有银行的牌照,游走在灰色地带,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政策风险。


票据套利

目前,有很多中介也做票据套利的生意。他们控制着多家贸易公司,通过伪造公司间的贸易流程来进行套利。

例子:A和B都属于中介,但是在股权方面没有关联。A向B买货,价格1000万。A在银行存入1000万元,然后质押开全额银票(即银票到期付款可以用这1000万支付)给B,B收票后去贴现(银行或者中介,但是最终都是银行)。只要存款利率高于贴现利率,之间的利差,就是套利的空间。这个过程中有利息前置和利息后置的问题,目前利息前置接受的银行很少了,基本都是后置。

原理就是这样,在实际中会碰到税务(贸易流程涉及发票,一般是以进项和销项抵扣对冲,但是还是会产生一定成本,会从利润核算中扣除)、利率、操作等各项问题。


整体看,票据中介由于受政策影响,生存空间逐步压缩,不排除有消亡可能,但是业务创新很多,监管政策只能限制旧的模式,新模式如果出现,也能够让中介再现第二春。答主想做这个事情,还是要评估好风险,因为,毕竟是灰色业务,市场上被查、被抓的例子很多。


强言无忌


承兑汇票指办理过承兑手续的汇票。即在交易活动中,售货人为了向购货人索取货款而签发汇票,并经付款人在票面上注明承认到期付款的“承兑”字样及签章。付款人承兑以后成为汇票的承兑人。承兑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同时按照存在形式,票据又可以分为:纸质承兑汇票、电子承兑汇票。经购货人承兑的称“商业承兑汇票”,经银行承兑的称“银行承兑汇票”。

对于承兑汇票中介是如何盈利的问题,相关人士表示,简单来说,就是倒票,通过高价从企业手里收过来,然后卖给需要承兑汇票的企业或者是同行。例如,恒大地产的票,首先以年化20多的收进来,然后再亿年化15-18卖给企业去付货款,这其中的利润是相当大的。


慧算账


例如,10万承别人来找他贴息,他收是98000现金给对方,然后有另外一个人用现金99000买10万承兑,中介转手赚1000,亏的是贴息的人!


热心人士二大爷


赚差价。买卖承兑好像不是太合法。现在还好,大家都用电子承兑了,以前纸质的有假


防爆电视机液晶拼接屏


低吸高抛


闻鸡起舞89966542


简单的说就是套利,倒这个手里需要大量现金,不停的买票卖票换票都可以挣钱,年化收益率20个点以上轻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