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1894年,日本主動挑起了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對日割地賠款。“老大帝國”居然敗給了昔日的學生日本,清帝國作為大國的最後一絲尊嚴蕩然無存。日本以一個新列強的姿態走上了東亞政治舞臺的中央,與西方列強共同掀起了新一輪瓜分中國的狂潮。

新列強的崛起必然導致原有政治格局的劇烈變化。在東亞大陸上,由於爭相佔領我國東北,日本的“大陸政策”和沙俄的“遠東政策”發生了激烈碰撞,一場事關東北亞前途命運的大博弈就此展開。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甲午海戰

日俄矛盾激化

第一回合:“三國干涉還遼”,沙俄勝出

《馬關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一向視中國東北為自己勢力範圍的沙俄深受刺激,聯合了法國和德國“勸告”日本政府放棄遼東半島,如果日本不答應,三國將不惜動用武力解決。日本急忙向美國和英國求救,但是其他列強都不希望日本一家獨大。日本政府提出願意退出除金州廳(今大連)以外的其他地區,但是沙俄態度強硬,堅持日本必須完全撤出我國東北。日本只得在勒索清廷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後,狼狽離開遼東半島。清廷對於沙俄更是“感激不盡”。第一回合沙俄勝出。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列強瓜分中國漫畫


第二回合:搶佔朝鮮,平局

在甲午戰爭之後,由於清廷勢力的撤出,日俄雙方在朝鮮開始了激烈的角逐。他們分別扶植親日派和親俄派代理人,兩隊人馬互相廝殺,製造多起駭人聽聞的宮廷慘案,在國際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最終,雙方簽訂協議,在朝鮮劃分勢力範圍,第二回合雙方平局。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被日本人殺害的朝鮮明成皇后


第三回合:沙俄企圖獨佔中國東北,沙俄再度勝出

“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使得清廷對沙俄好感倍增,清廷甚至開始籌劃“聯俄拒日”的政策。1896年,《中俄密約》簽訂,清廷同意沙俄修建過境東北的中東鐵路及旅大支線,沙俄西伯利亞鐵路得以從中國東北直達海參崴。1898年,中俄簽訂《旅大租地條約》,沙俄順利控制旅順和大連,一舉獲得了夢寐以求的遠東不凍港。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中東鐵路及旅大支線示意圖


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沙俄悍然出動軍隊佔領整個中國東北,企圖強迫清廷割讓東三省。但是在日本等列強的干涉之下,沙俄簽約同意分三期撤軍。然而僅僅完成一期,沙俄就藉故拒絕撤軍,陰謀長期佔有我國東北地區。日本多次試圖通過外交途徑進行干涉,計劃驅逐沙俄勢力,但是收效甚微。第三回合沙俄再度勝出。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沙俄擴張的“黃俄羅斯計劃”

日俄戰爭爆發

甲午戰爭結束以後,在清廷鉅額賠款和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日本軍隊在20世紀初已經具備擊敗遠東沙俄勢力的能力。通過三回合的鬥爭,日本認為和平方式很難奪取中國東北,決定訴諸武力。1904年2月5日,日俄斷交,日本準備重演甲午戰爭。東鄉平八郎密令日本聯合艦隊開赴黃海偷襲尚未完全竣工的沙俄旅順海軍基地,日俄戰爭正式爆發。日本陸軍隨後在朝鮮登陸,越過鴨綠江,擊潰沙俄陸軍,直搗旅順海軍基地,俄艦隊準備逃往海參崴,卻與日艦遭遇,損失慘重。1905年,奉天會戰和對馬海戰中沙俄再次敗北。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日本對於甲午戰爭賠款的使用情況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日本聯合艦隊排水量達1.5萬噸的三笠號戰列艦


沙俄一時難以扭轉頹勢,日本戰爭潛力也發揮到了極致。在美國的斡旋下,雙方簽訂《朴茨茅斯條約》。日本獲得庫頁島南部地區土地和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的捕魚權;獲得旅大地區租借權和南滿鐵路所有權;在朝鮮享有特權。日本嘗試向沙俄索要戰爭賠款,但是沙俄不是清廷,擺出一副不惜一戰的架勢,日本最後只得作罷。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庫頁島南部地區被沙俄劃給了日本


通過這次戰爭,日本和沙俄初步劃分了各自在東北亞的勢力範圍。當然,這場在中國土地上進行的戰爭也因為清廷宣佈局外中立令人倍感恥辱,對東北人民更是一場巨大的災難。談判結束後,日俄雙方對於《朴茨茅斯條約》的簽訂都不滿意,日本想佔領清廷當年割讓給沙俄的黑龍江流域土地,沙俄對於讓出旅大地區和割讓庫頁島南部地區更是耿耿於懷。

吾中立國之民生息於其地者,擲生命數十萬,死亡之數,過於(日俄)兩軍。——1904年3月《東方雜誌》《社說:論政府不可自棄》

日俄戰爭中,沙俄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落後的社會制度和低下的經濟發展水平。直接原因是四面出擊,沒有重點的擴張政策。沙俄在維持自身龐大規模陸軍的基礎之上不可能同時在波羅的海、黑海、日本海等多個海域與周邊多個列強保持戰略均勢。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當時專門關注沙俄侵佔東三省的雜誌《俄事警聞》


東北亞新玩家的出現

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美國擊敗西班牙,獲得了菲律賓、關島和波多黎各等地,拉開了美帝海外擴張的序幕。美國人對於資源豐富的中國東北早已垂涎三尺,其代言人“鐵路大王”哈里曼前往日本洽談收購中東鐵路旅大支線的問題,他計劃收購中東鐵路、西伯利亞鐵路,最終完成所謂“環球鐵路”的龐大計劃。美國政府還打著“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幌子圖謀在中國東北分一杯羹。視中國東北為自己囊中之物的日俄當然不允許其他列強染指,日美關係猜忌逐漸加深,

日俄關係進一步接近。日本更是聯合英國、法國等其他列強,嘗試孤立美國。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美國“鐵路大王”,哈里曼財團創始人哈里曼


美國的侵略原則包括兩點:第一、防止東北亞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努力保持列強間的均勢;第二、加強和各個列強的合作,伺機漁利,在自身實力足夠強大之前避免捲入東北亞紛爭。

在日俄合作的背景下,美國的入侵東北亞的計劃陷入全面停滯。

四次《日俄密約》

第一次《日俄密約》,劃定雙方在我國東北、外蒙古和朝鮮的勢力範圍

日俄戰爭結束後不久,沙俄國內爆發了革命,為了撲滅國內革命的熊熊烈火,沙俄必須停止與日本的鬥爭;而日本雖然有人希望與沙俄繼續爭奪,但是以日本當時的實力也無力入侵沙俄本土。為了維護雙方侵略利益,也為了防止美國等第三方勢力的進入,日俄決定合作。1907年7月,兩國經過談判,簽訂了第一次《日俄密約》,將中國東北劃分為南滿和北滿分別作為兩國的勢力範圍,將朝鮮和外蒙古分別定為為日本和沙俄的勢力範圍。第一次《日俄密約》的簽訂標誌著日俄兩國侵華同盟的初步形成,為兩國進一步攫取在華利益打下了基礎。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日俄在東北亞劃定勢力範圍

第二次《日俄密約》,朝鮮、外蒙古及唐努烏梁海被侵佔

1910年7月,第二次《日俄密約》簽訂,兩國決定結成軍事同盟,分別佔領朝鮮和外蒙古,共同防止美國插手東北亞,保護雙方侵略利益。1910年8月,《日韓合併條約》生效,朝鮮正式被日本吞併。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沙俄扶植的外蒙古分裂勢力趁機在庫倫宣佈“獨立”,建立了所謂“大蒙古國”。沙俄同時還向我唐努烏梁海地區大舉移民。1912年,沙皇尼古拉二世提出要像“我們佔領阿穆爾邊區那樣佔領唐努烏梁海”。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外蒙古分裂勢力和沙俄侵略者的合影

烏梁海確實是俄中邊境上抵抗力最小的一個點;但在這薄弱點的後面卻是一個富饒的省份,如果中國開始對我阿穆爾邊區施加壓力的話, 那麼烏梁海邊區就是適於俄國進行反擊的地區。在這裡可以花費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成功。因此, 從米努辛斯克經由烏斯往烏梁海修一條設施完善的大道, 同時在米努辛斯克再集結一定的兵力, 必要時也可非常迅速地佔領烏梁海。——沙俄交通部工程師羅傑維奇《關於支持烏梁海地區俄國移民的措施》

第三次和第四次《日俄密約》,劃定雙方在內蒙古勢力範圍,實施瓜分中國的計劃

1912年7月,第三次《日俄密約》簽訂,雙方將內蒙古劃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分別作為日本和沙俄的勢力範圍。沙俄相繼製造了呼倫貝爾“獨立”事件和內蒙古東部的哲里木盟叛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認為這是“迅速解決中國問題最有利的時機”。1914年9月,日軍在山東登陸,佔領了原來德國侵佔的青島及膠濟鐵路沿線地區。1915年初,日本正式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在全國爆發大規模反日愛國運動的壓力之下,日本最終未能得逞。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參加對日談判的外交人員

面對日本的瘋狂擴張,沙俄也加快了侵略步伐,他們一面暗中支持外蒙古分裂勢力,一面公然將我唐努烏梁海地區更名為“薩彥嶺南的俄羅斯”,北洋政府對此表示抗議,但是沙俄堅持不予承認。而在歐洲戰場上,沙俄在對德作戰中卻屢次失利。不甘心失敗的沙俄決定同日本簽訂第四次《日俄密約》,共同瓜分中國,稱霸遠東。

四次《日俄密約》形象反映了慾壑難填的日俄侵略勢力步步緊逼的危險形勢,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生存與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十月革命的爆發使得第四次《日俄密約》的的計劃落空,對於日本來說既減少了一個侵略同盟,也減少了一個侵略競爭對手,日本開始按照自己的設想進行侵華戰爭,飽經苦難的中國人民又將面臨新一輪的剝削和壓榨。

為何日俄戰爭結束僅2年,兩國就簽訂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


後記

從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再到四次《日俄密約》的簽訂,都是帝國主義分子為了侵略我國東北地區、內外蒙古地區和朝鮮的手段。隨著朝鮮的滅亡,東亞地區持續了幾千年的“華夷秩序”徹底走向終結,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在此展現的淋漓盡致。日俄殖民者的行為嚴重損害了我國的主權,也對近代東北亞地區政治格局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