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楊暴力抗檢遭禁賽8年,是時候和你談談成績與暴力


孫楊暴力抗檢遭禁賽8年,是時候和你談談成績與暴力


今天各大網站紛紛發出孫楊因暴力抗檢而被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佈禁賽8年的裁決結果。

2018年9月4日,三名來自國際興奮劑檢查管理公司的興奮劑檢查官,要求對孫楊進行興奮劑檢查。


孫楊認為對方沒有出示授權文書和有效證件,因此拒絕提供檢測樣本,並將用於存儲血樣的容器毀壞。

孫楊暴力抗檢遭禁賽8年,是時候和你談談成績與暴力


孫楊1991年出生於浙江杭州,出生在體育世家的他,從小就極具運動天賦,6歲被啟蒙教練選中,16歲正式進入國家游泳隊,十幾年的體育生涯獲獎無數。

一“暴”禁8年?#


“8年強制退役?”

“我去,這不是毀了整個職業生涯。”


“知道8年對於一個運動員來說意味著什麼嗎?”

“一個運動員有幾個8年……”

孫楊暴力抗檢遭禁賽8年,是時候和你談談成績與暴力


網友們對這條消息紛紛作出了回應,8年的時間無論對於一位運動員,還是一個不滿30歲的年輕人來說,都是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光。


這個曾經掛滿一身獎牌的年輕人,卻不得不面對自己兩年前的一“暴”所帶來的法律糾紛。


和你談談成績與暴力#


在一次讀書會的分享環節中,一位將近40歲的媽媽在談及自己與孩子之間的矛盾時,講到自己學霸時代的優越待遇。


她說自己從小學到高中,因為學習成績好,即使平時會犯一些小錯誤,“學霸”的身份也總是她的擋箭牌。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與她年齡相差3歲的弟弟身上,因為弟弟學習成績不好,總是被父母教訓。


當她描述這個場景時,臉上表情是複雜的——既為自己的“學霸免死牌”感到驕傲,也為自己現在遇到的親子關係問題而苦惱。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希望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尤其是教育。


孫楊暴力抗檢遭禁賽8年,是時候和你談談成績與暴力

我們期待孩子可以成長為掛滿一身獎牌的人,覺得這樣的成功不僅代表著孩子將來幸福的保證,也代表著我們自己在親子教育上的成功。

但事實卻總是讓我們大跌眼鏡。


對於一個學霸來說,當她走出校門,成家立業之後,不再有書面的試題給她去做,這些考題不是選擇ABC,或是你問我答這麼簡單,而是活生生的生命體驗。


對於一位拿過世界冠軍的運動員來說,即便參賽成績可以保留,此生也不得不用人生最美的時間為自己當初的不冷靜買單。


成績好能夠代表一個孩子的一切嗎?孩子現在成績好能夠保證他的人生一定會是幸福的嗎?


別人的當頭一棒,是給你的覺醒#


這樣的例子並不在少數。


或許我們都已經忘記了當年在大學宿舍裡殺人的馬加爵,幾乎每年都有學生寢室自殺或他殺的案例發生。


即便只是聽到這樣的新聞,也已經讓我們感到不寒而慄。


你可能感覺它離自己很遠,實際上今天是別人家孩子在經受因暴力帶來的傷害,如果我們不能反省,下一個不得不面對不良後果的人,可能是我們自己。

暴力並不僅僅意味著戰爭或刑事案件。


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的暴力的戲碼,暴力的種子就埋在我們的話語、行為和頭腦裡。

孫楊暴力抗檢遭禁賽8年,是時候和你談談成績與暴力


如果你有以下表現,那意味著你需要開始留意自己身上暴力的種子:


·把最好的一面給了外人,最糟的脾氣給了家人

·經常甚至每天都在抱怨,老闆如何如何,孩子如何如何


·生起氣來忍不住摔東西

·經常甚至每天用負面的句子評價自己,我不好,我不漂亮,我不行……


·總是感覺內疚

·經常受到來自周圍人的言語或行為攻擊


……


曾經有位家長因孩子不願和他講話,反鎖了自己的房門。


這位家長就使用暴力把房門砸開,結果弄的自己心力交瘁,孩子也更加不願意和他溝通。


孫楊暴力抗檢遭禁賽8年,是時候和你談談成績與暴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更不用提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了,長期處在如此暴力情緒下,孩子的內心會充滿焦慮和壓力,很難集中注意力。


面對困難會非常容易感到挫敗,長期以往還有可能導致抑鬱或暴力傾向。

到底是成績重要,還是孩子的幸福重要?


沒有人真的想把孩子往火坑裡推,但我們充滿暴力的言行卻在一步步讓孩子遠離真正的幸福。


一個能夠在這個世界上取得真正成功的人,必定是在充滿愛的氛圍下長大的,這樣的孩子內心會有滿滿的安全感。


他會具備生而為人的美好品質:堅定、勇敢、善良、不卑不亢。


他會知道如何用友善平和的方式與人溝通,知道如何在達成自己目標的同時不損害其他人的利益,知道如何善待自己和他人……

孫楊暴力抗檢遭禁賽8年,是時候和你談談成績與暴力


一個孩子的幸福力是他人生中真正的財富,這是遠比成績甚至成功更為重要的東西,也是唯一能伴隨孩子一生,讓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


這種幸福力的養成通常要在孩子的未成年時期完成。


這樣當他有一天邁出家門,走進大學,邁入社會這所生命教育的學校時,他才會有足夠感知力去體會幸福,有豐富的創造力營造幸福,有堅定的意志力不畏懼不幸福。


孩子能否在他未成年時期就擁有這個能力,不是靠學校的教育,不是憑一紙成績,是靠我們的父母對孩子一言一行的澆灌。


家庭教育總是先於學校教育,而家庭教育的核心永遠都要先從家長的自我教育開始。

孫楊暴力抗檢遭禁賽8年,是時候和你談談成績與暴力


孩子明天的幸福,就握在今天你的手裡。


你願意和我一起學會如何用平和的方式與人溝通,用平和的方式處理問題,擁有平和的心態嗎?


當家長首先願意成為這樣的人,孩子自然會以我們為典範和榜樣,他自然會懂得如何成為一個內心平和的人,一個幸福的人。



作者/ 諸曉敏

圖片/ 部分來源於 www.pexels.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