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倒閉的9大內耗,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有這麼一類企業:員工累,老闆更累。都在為了企業的明天努力,也想了不少新辦法,但收效甚微!

傳統企業由於其“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一定會因為信息通路不暢,“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公司倒閉的9大內耗,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一、會議效率不高

會議是企業解決問題和發佈指令的集體活動,但是也是一個高成本的經營活動。

因為這個活動往往是很多領導者參與的集體活動,而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並未掌握開會的技巧,都存在“會前無準備,會中無主題,會後無執行,與會無必要,時間無控制,發言無邊際”的六無現象。

、採購浪費時間

曾經有一家企業,在做一個新項目時,項目組每天的運營成本為8萬元,可是其在產品上市前夕,採購部門為了採購10萬餘元的包裝,竟然耗費了一週時間。

理由是要找價格低廉的供應商以節約採購成本。整個營銷團隊因此多等待一週時間無法和客戶簽約。

而這種現象其實在很多企業裡均存在。一味的追求降低採購的直接成本而忽略了同時並存的“隱形成本”。

當然,降低採購直接成本與本文並無衝突,但是,企業的採購部門要站在整體經營的角度綜合權衡的各項指標。

公司倒閉的9大內耗,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三、溝通渠道不暢

大多數企業,你會發現,在同事之間的溝通嚴重失真的現象,或詞不達意,或答非所問,或百人百解……

這種現象,說小了,讓很多工序成為無效工序,或失去很多重要機會;說大了,有可能因此給企業帶來隱患。

四、加班成癮

很多老闆總認為,員工在下班後“廢寢忘食”的“加班”是一種敬業現象。殊不知,這可能隱含著很高的成本。原因有三:

1、加班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為工作任務太重,而是員工的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的。

2、加班耗費更多的員工精力和體力,嚴重透支員工的健康,長期下去,會讓一些重要員工不能長期發揮其效能,並且有為公司帶來負擔的隱患。

3、加班員工並不一定“務正業”,有些員工在下班之餘,名為加班,利用公司的資源,從事其個人事情,同時還領取公司的加班費,很多企業的重要損失、數據丟失等都發生在下班時間。

公司倒閉的9大內耗,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五、人才流失

有很多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都是很欠缺的,他們認為人才是無限的,成為“鐵打的營盤”,員工自然也就成為了那“流水的兵”了。

一個員工的離開對公司都是一筆成本

因為公司要承擔對這個員工的培訓費等前期投入

還要承擔新招聘該崗位員工的前期成本

還要承擔新員工是否適合崗位的風險

而老員工的離職也會因為職業素養的關係,可能會流失重要的內部資料或信息

而其離職後,很可能會進入自己的競爭對手的企業。

很多小企業在經營多年後,你發現他們一直是那麼小的團隊,而除了老闆之外,沒有一個員工是從企業成立當初留下來的。

公司倒閉的9大內耗,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六、崗位錯位

人力資源管理中有句名言“將正確的人放到正確的位置”。可惜,真能做到這點的企業的真的不多。

曾經在一家人才市場招聘,聽到其員工之間的談話,說每次招聘會都要他們全體職員去搬桌子和椅子,因為是租借的體育館作為招聘場地。

其實這體現了老闆們一個非常清晰的心理,他們認為這些員工招聘回來就是要用的,只要自己有人手能做的,就不用再花更多的錢去做。但是我們發現他們因此付出的代價很高。

該企業的員工一直抱怨不停,因為相當多的都是女職員,根本沒有力氣搬運桌椅,那些高管們也從來沒有經受過這等“禮遇”,有些紛紛離職。

七、流程繁瑣

企業的亂,有太多都是因為流程,這在企業管理中是一個通病。他們為此承擔著很高的成本,然而一直卻視而不見。

流程,是企業運營的產業鏈,如同流水線一樣,沒有科學合理的流程,也就失去對各項工作系統性的控制,很多工作半途而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返工。

這會成為裹住企業前進雙腳的亂麻。

公司倒閉的9大內耗,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八、停滯資源不利用

停滯的資源在企業裡可以說是最廣泛的“隱形成本”,例如閒置的設備,積壓的庫存,低利用率的崗位職業,閒置的資金、擱置的業務等,他們雖然不一定會繼續消耗企業的投入,但是他們卻是企業資產的一部分,企業會為此承擔著利息等隱形成本。

九、企業文化瞎搞

有人說企業文化如同一個企業的魂,會在其每一個成員的精神面貌中得以體現。這種文化在企業成立的初期階段就開始建立,他受企業的創始人的文化、習慣、技能、職業、好惡等影響,因此有人說,企業文化就是老闆文化。

企業文化會成為成本。我們會發現一些企業的員工精神萎靡,做事效率極其低下,無論多麼優秀的員工只要進入,不久要麼離開,要麼也會變成那樣,我們不能不說,這是“環境”問題。而這個“環境”正是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如同企業的生命,會伴隨企業的一生,只能調整,無法重造。

公司倒閉的9大內耗,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正確有效的銷售人員薪酬設計應該是多元化的激勵:如下圖

公司倒閉的9大內耗,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業務人員的激勵機制

想要留住人才,讓員工有持續的加薪空間,但又不增加成本,最好的方法還是讓薪酬模式,從固定薪酬向寬帶薪酬轉變。

公司倒閉的9大內耗,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寬帶薪酬是大勢所趨。其原理是通過豐富和擴展薪酬的彈性,以增強薪酬本身的激勵性。相比而言,固定薪酬、窄幅薪酬非常缺乏驅動力,無法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工資是死的,人的活力和創造力就死了。所以,對於傳統薪酬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

舉個案例,某門店店長薪酬模式:

公司倒閉的9大內耗,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寬帶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每一個指標設定一個平衡點(平衡點選在過去一年的數據平均值,或者是老闆和員工達成的共識點),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員工就可以拿到這部分薪酬。

由於平衡點是相對容易達到的值,所以員工壓力不大!每個指標都可以加工資,因為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100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50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12元,每少500,少發6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50,每少400,少發25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50元,每少一個小時,少發25元。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更好的結果,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好!這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公司倒閉的9大內耗,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公司倒閉的9大內耗,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KSF激勵方式的設計5大原則。

1、以平衡點為導向的激勵

例如:銷售額(產值工資5000元)。2016年全年月均銷售500萬,以500萬為平衡點,高於500萬的,每高出10萬獎勵100元,如低於500萬,每低於10萬,少發80元。

2、以提成點為導向的激勵

上述案例:也可這樣設計:銷售額1萬=10元,或銷售額提成率為0.1%。

3、以要求標準為導向的激勵

上述案例

4、設定幅度的彈性激勵

例如:工資費用率指標。2016年平均工資費率為26%,最高時達到38%,最低時為22%,數據的波動性很大。經過測算,選取25-27%作為不獎不罰的中間地帶,高於27%的,每高0.1%少發10元,低於25%的,沒低0.1%,獎勵15元。

5、正激勵與負激勵

在設計考核激勵是,一定要衡量正負激勵的水平。從整體來看,正激勵要大於負激勵。從個體來看,被考核人不能完全控制的指標、經營性的指標,正激勵要相對大於負激勵;被考核人可以完全控制的指標,正激勵與負激勵可以相當;而對於管理性指標,尤其是責任性、要求性的指標,負激勵可以大於正激勵。

公司倒閉的9大內耗,老闆不知道,員工不敢說,讓經營者頗為頭疼

私信小編 “績效” 兩字,一招制勝;免費發送100分鐘快效、創新薪酬績效;內部學習視頻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