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家谱汇总

李氏家谱汇总

1、李氏来源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

<code>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
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
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
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
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
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
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
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
、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

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
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4、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的代有李左车,其后以李命姓。

5、为北魏代北复姓所改。北魏时有代北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
入中原后,改为单姓李氏。见《魏书官氏书》、《通志.氏族略》。

6、少数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边朝鲜族常见姓氏有李姓。/<code>
李氏家谱汇总

2、李字来源


<code>“李”字在甲骨文里就有。据马如森编写《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351页)考古引证,它出现在
“武丁帝”时代,即商朝第23代国王,公元前1190年左右。

当“金文”出现李字的时候,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
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李字就被铸入钟鼎之中。金文上承甲骨文,
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
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

“李”也与每个汉字一样,依次产生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楷书、草书和行书等字体。/<code>


李氏家谱汇总

3、李氏郡望


陇西郡 战国置郡。此支李氏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郡 汉置郡,治所在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此支李氏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 西晋置郡,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分支,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一世孙李忠。

中山郡 汉高帝置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州)。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广汉郡 汉时置郡,治所在乘乡(今四川金堂东),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渤海郡 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渤海湾沿岸一带。

襄城郡 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江夏郡 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

梓潼郡 治所在梓潼(西魏改巴西,今四川梓潼)。

范阳郡 公元226年改涿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

梁国 公元前202年改砀郡为梁国,治所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南阳郡 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

李氏家谱汇总

4、李氏图腾

李姓图腾李氏姓是九黎民族之一的氏族的族称。皋陶是李姓的始祖。黎就是虎,又可以写作狸、理,通假谐音作李。李姓图腾由虎、木、子三部分组成。虎代表皋陶的祖先少昊,木代表皋陶玄鸟族的图腾,子是鸟卵,象征后代子孙。李姓图腾象征白虎少昊的后代。史载皋陶为大理;又传皋陶裔理征因谏商纣王被追杀、食李果充饥得救,因得“李”姓。一獬豸作吞势,倾向为伏獬豸之士,为公断之族。


李氏家谱汇总

5、李氏祖训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

悉本义方,仰绎斯旨,更加推详。

曰诸裔孙,听我训章:读书为重,

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 孝友睦姻,

六行皆臧;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

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

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

乖舛伦常,贻羞宗祖,得罪彼苍,

神则殃汝,汝必不昌。最可憎者,

分类相戕,不念同忾,偏伦异乡,

手足干戈,我民忧伤。愿我族姓,

怡怡雁行,通以血脉,泯厥界疆;

汝归和睦,神亦安康,引而亲之,

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李氏家谱汇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