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简娥菊


事情的来龙去脉要放到当时的背景下看:

汉以勇烈著称于世,后世说“余朝以弱灭,独汉以强亡”;俗话说的“男子汉”的“汉”,就是汉朝缔造的,代表着雄性的力量。当时实行的是“公羊派”的儒家思想,是“以直报怨”的典范。

李敢的父亲是“飞将军”李广,而李敢本人则是霍去病的部下。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李广带兵包抄匈奴迷路,贻误战机,导致卫青以薄弱兵力险胜匈奴单于,按律当斩;但卫青不忍决断,差人问李广原因,准备请示汉武帝,没想到李广因羞愧而自杀。

李敢当时随霍去病征战,获封关内侯,班师回朝后发现父亲死亡,以为是卫青搞的鬼,逼死的李广。一怒之下,找卫青算账,要为父亲报仇雪恨,刺伤了卫青。卫青当时是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国舅,皇帝的亲信宠臣,李敢刺杀卫青,按律当斩,甚至夷三族;但是,念及李广,卫青没有追究,并隐瞒了起来。

霍去病后来得知此事,非常愤怒,一个是自己的舅舅被刺杀,一个是自己的部下以下犯上,一直耿耿于怀。终于在甘泉宫狩猎时,把李敢射杀了。

事后,汉武帝把霍去病暴揍了一顿,“你个混账,辜负了朕!”,这是汉武帝的话,由此可知,汉武帝一定对霍去病做过思想工作,最后,汉武帝帮霍去病隐瞒,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霍去病杀死李敢,并没有付出什么代价,按照当时的道德标准,霍去病有过但没错。

霍去病是病死的。现代说法:据说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祭祀诅咒汉军,因此水源区产生了瘟疫。而霍去病在此处饮食了带有病菌的水,而后病倒。

也正是因为有怎么多刚烈的军人和国情,才能缔造强汉风骨,塑造汉家脊梁。


田边过客


霍去病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李敢是飞将军李广的小儿子,李氏家族一直就是秦末汉朝时的大家族,李广的先祖是秦始皇手下大将李信,李信曾经在破燕国太子丹,但在攻楚战争中被项燕击败。



而飞将军李广更是三朝元老,成名于汉文帝时期,经历汉景帝,再到汉武帝,李广以勇猛刚烈著称,虽然数有战功,但功劳都不大,在文、景、武三朝一直不温不火。一直没有被封侯,所谓的李广难封也就是指这个了。

而李敢的死就与他父亲李广有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由出大漠远征匈奴本部,原本汉武帝计划的出兵将领中没有李广,一是李广年龄大了,二是李广多次参战,都没有战功,并且运气还不好。



李广几次请求汉武帝同意自已参战,汉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没有答应,后来经不起李广再三请求,最终同意他出任前将军,也就是这一次出征,成了李广人生最后一次出征。

当时大将军卫青率前将军李广、校尉公孙敖、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迎战匈奴,卫青命令李广和赵食其沿东路迂回包抄,自已率领主力迎击匈奴单于。而霍去病则率领另一支军队独自出战,当时的李敢是霍去病手下校尉。



当时的李广想任前锋率军迎战匈奴单于,但是卫青不肯,一是汉武帝有交待不能让李广担任前锋或主力,二是李广当时年龄已经很大了,在卫青的强制命令下,李广不情愿的去包抄了。

卫青主力最终击败了匈奴单于,匈奴单于率领溃兵从西北逃走,而负责包抄的李广和赵食其因为迷路,没有遇到匈奴单于,自然也就没有完成合围匈奴单于的任务,让匈奴单于逃走。



此战结束后,卫青需要了解此战的全部情况,写报告上交汉武帝,因此派人召李广来府上询问迷路情况,并受审对质,李广原本心中就不爽,他想当前锋,卫青不肯,憋着一肚子火,现在又无功而返,还要受审对质,李广一下子不理智了。

李广对着他手下的将士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匈奴单于的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又迷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现在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



李广就这样自杀了。

可惜了飞将军一世英名,到头来竟然落得个自杀的结果,这事不久后就传到了李广的儿子李敢耳中。

也许是继承了李家刚烈的性格,李敢得知自已的父亲之死与大将军卫青有关后,趁着一次机会,打伤了卫青,卫青不想将此事闹大,因此不计前嫌,隐瞒了下来。



卫青隐瞒下来后,结果这事不知道怎么就被霍去病知道了,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又是李敢的上司,同时又是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血气方刚,当时又受汉武帝宠信,于是霍去病为了给自已舅舅卫青报仇,在一次甘泉宫的打猎中,霍去病放暗箭射死了李敢。

当时的霍去病是大司马、骠骑将军,李敢只是霍去病手下的校尉,这种私自杀害手下将领的行为,在当时可算是大罪,但是因为汉武帝非常宠信霍去病,而霍去病每次征战匈奴都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因此汉武帝干预了并隐瞒了这件事。



汉武帝以李敢是被鹿撞死为名,为霍去病开脱,这事由于皇帝发话了,谁也不敢追究,因此霍去病杀了李敢这事,没有任何责任,官照当,匈奴照打。

要知道当时的西汉可是治制社会,汉承秦制,汉武帝此举等于是干预司法,但没办法,谁叫霍去病是天才呢?汉武帝实在是太溺爱霍去病了。

这事过了1年后,霍去病就死了。怎么死的?应该是病死的。什么病?不知道。



其实有一点很明确,霍去病之所以取名叫霍去病,你没有想过为什么?去病,去病,肯定是霍去病生病的太多了,所以才要叫去病,也就是说霍去病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再加上长年累月高强度的战争,长途跋涉,风餐雨露,身体吃不消,结果24岁就病死了。

为什么说霍去病射杀李敢付出了生命代价呢?这是因为如果杀害将领一定责任也不用负,而且受到皇帝庇护的话,年轻的霍去病会越来越骄纵,越来越跋扈,霍去病不是是卫青,也与卫青的性格相差很大。



霍去病性格张扬,卫青性格低调,霍去病行事高调,卫青行事低调,霍去病大大咧咧,卫青小心谨慎,而要想毁灭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放纵他,汉武帝的庇护,其实就是一种放纵,按现在的说法是溺爱。

24岁的年轻人就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了,前途无量,再加上皇帝的宠信,如果霍去病没有病死,一个24岁的年轻人势必更加嚣张跋扈,就会犯下更大的错误,最终也会把自已害死。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关于霍去病的死是一个迷,据史记记载霍去病杀了李敢第二年就死了,这段历史也是写在一起的,司马迁应该知道霍去病怎么死的,迫于汉武帝压力不能直接写出来,可以判断霍去病的死应该和李敢的死有很大的关系。关于他的死有四种可能性。第一汉武帝杀死的,理由是汉武帝培养霍去病为了压制卫青,但是霍去病杀李敢让他知道霍去病将军如果有事不一定听他的,可能听卫青的,这样对汉武帝的权力有很大的威胁。第二是被卫青杀的,理由霍去病的死最大的直接受益人是卫青,汉武帝封两大司马,然而霍去病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了卫青,是当时卫青最大的政敌。第三可能是自杀的,霍去病当着汉武帝面杀了李敢,汉武帝虽然没有怪罪他,但是李敢是李广的唯一儿子,刚被封侯,李广又自杀,汉武帝和很多大臣同情李家。霍去病不想看见汉武帝为难所以选择自杀。最后一种可能性被李家的旧部或是朋友杀的,目的就是为李敢报仇,李广自杀,李敢被杀,当时很多认识李广的人无不流泪痛哭,非常同情李家,霍去病将军年少轻狂,行事高调,都汉武帝惯的。


0周立伟


公元前118年,汉军内部发生了一场命案,一位将军被射杀。按道理说一个将军被杀绝对是一场惊天大案。但是这样一场大案子硬是被汉武帝刘彻按了下来。汉武帝按下这场惊天命案的原因非常简单,杀人者是他当时最宠爱的霍去病。这场命案中被杀的将军是关内侯李敢。说起李敢可能大家不那么熟悉,说起李敢的父亲,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敢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李敢被杀死以后,汉武帝不忍处罚正在势头上的霍去病。汉武帝有更高的目标,希望和霍去病一起创造更加伟大的功业。很明显汉武帝此时宁愿让李敢含冤而死,也不会惩罚霍去病。为了掩饰霍去病杀死李敢的罪行,汉武帝对外宣称李敢在狩猎的时候被一头鹿撞死。这是李敢的不幸,也是李敢的幸运。李敢不幸的是失去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幸运的是李敢从此经常被人们提起,也成为霍去病为数不多的黑点。



霍去病是李敢的上司,到底和李敢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射死他呢?李敢和霍去病还真没有什么大恨,李敢跟着霍去病还获得了关内侯的封号,比父亲李广先封侯。要想知道为什么霍去病要杀死李敢,还得从李敢的父亲李广说起。

说到李广,一定绕不开“李广难封”这个话题。李广是汉朝有名的飞将军,曾经打得匈奴人闻风丧胆。“飞将军”这个名号也是拜匈奴人所赐。但是李广也是一个进攻能力稍有欠缺而且运气不足的一位将军。李广在最美好的时光内,却没有遇到太多立功的机会。汉武帝大规模进攻匈奴,许多将军都有了立功表现的机会。跟随卫青和霍去病出征的匈奴许多大小将军都因功封侯。其中包括李广的前部下,李广的亲堂弟李蔡、李广的儿子李敢。这么多人都因为攻打匈奴而封侯,而和匈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广却因为各种原因两手空空。李广因为各种原因,一次又一次错过了封侯的机会。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漠北之战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最大规模战役,这次战役的直接战略目标为直捣匈奴老巢,同时斩杀匈奴大单于。汉武帝非常重视这一次军事行动,汉武帝派出了当时汉朝最优秀的霍去病和卫青,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精锐骑兵投入战争。汉朝当时最优秀的将军几乎被派往战场,这也是所有军人最佳的立功机会。李广自然也不想错过最后的封侯机会。汉武帝认为李广已经年老,而且运气不佳,他不想李广参加这次至关重要的战役。但是李广一再请求汉武帝,请求随军出征。汉武帝后来实在不忍心再一次拒绝这位老将军的请求,最后同意李广出任前将军。但是汉武帝实在太重视这次战役,生怕这次战役有任何纰漏。汉武帝任命完李广之后便后悔了,但是金口一开又不好收回。于是,汉武帝又给了卫青一封密信,认为李广年老而且运气不好,不能充当前将军。当时卫青也有意让自己失去爵位的好兄弟公孙敖跟自己一起立功,于是故意把李广调开。李广知道内幕以后,请求卫青修改命令,卫青没有答应。李广决定自己率领军队寻找匈奴军队。由于李广没有带向导而迷路,结果落在了卫青后面。卫青击败匈奴在回来的路上,才遇到迷路的李广大军。卫青召李广前来对质,李广前往卫青处对质的时候,对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李广的言外之意是卫青故意整治自己才导致自己迷路。说完这句话之后,李广便拔剑自刎。



由于李广在死之前说了这么一番话,不少人认为是卫青逼死了李广。最起码李广的儿子李敢是这么认为的。李广自杀以后,李敢的情绪非常激动。李敢闯入卫青的军营,打伤了卫青。卫青知道自己虽无意害死李广,却间接造成李广自杀,因此非常愧疚。出于愧疚的卫青并没有声张,把这件事压了下来,也没有惩罚李敢。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霍去病就知道了这件事。相比较于卫青的老成持重,霍去病多了一些年轻人的锐气。霍去病不能接受自己的部将,殴打自己的舅舅。于是霍去病利用在甘泉宫狩猎的机会射杀了李敢。李敢为了替自己的父亲出气打伤了卫青,霍去病为了替自己的舅舅出气却射死了李敢。



两个年轻人真是太冲动,一个因为冲动而以下犯上,一个因为冲动而杀人。按道理说两个都应该受到法律的惩处。卫青因为愧疚隐瞒了李敢的罪行,汉武帝因为惜才隐瞒了霍去病的罪行。其实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霍去病的某些性格。霍去病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而且是世间少有的帅才。可是因为自己的舅舅被打,就公然无视大汉法律,公然杀死朝廷的将军,未免给人一种“嚣张跋扈”的感觉。很难想象,如果霍去病一旦失去汉武帝的信任会有什么样的下场。霍去病杀死李敢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汉武帝反而百般包庇。我们通过这件事也看出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爱。

公元前117年,正当汉武帝准备再一次大规模攻击匈奴的时候,霍去病突然去世。霍去病的突然去世打乱了汉武帝的攻击计划,汉武帝被迫放弃这次进攻,匈奴也因此获得了难得喘息机会。霍去病去世以后,汉武帝非常伤心。汉武帝把霍去病安葬在茂陵,坟冢的形状仿照祁连山。霍去病死后,汉武帝追谥号为景桓。种种行为都可以看出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爱。



年仅23岁的霍去病英年早逝难免让人唏嘘不已,许多人也在查找霍去病死亡的原因。按道理说,年仅23岁的霍去病正直壮年,为什么会突然病死呢?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霍去病因为长时间征战导致身体过度透支,类似于现在常说的过劳死。不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霍去病是天生的将军,过劳死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有人认为霍去病由于长期的征战,感染了疾病。由于当时霍去病的身体挺壮实,一时没有发现,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以当时的医疗水平,又无力回天。



还有一种说法,中行说在临死之前建议匈奴单于采用细菌战对付汉军。匈奴单于根据中行说的建议,把因瘟疫而死的牛羊马的尸体投入汉军经过的水源处。患有瘟疫牛羊的尸体带有一定的瘟疫病毒,尸体彻底腐烂以后瘟疫病毒便留在水中。汉军士兵喝了有瘟疫病毒的水,可能会感染瘟疫。这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细菌战。不少专家认为,霍去病可能也喝了含有瘟疫病毒的水。当病毒发作的时候,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医治,导致霍去病病亡。

真不敢想象如果霍去病不死,他会建立多大的功绩,也难以想象匈奴会被打成什么样子。虽然霍去病的寿命只有23年,但是却创造了震烁古今的功业。


依稀说史


霍去病杀死李敢后。汉武帝暴怒不已,因为他去霍去病抱有太大的希望,太看好他了。却没想到霍去病竞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残害忠良之后。

事后,汉武帝为了保住霍去病的声誉用尽一切办法封锁这个事情。

然而没多久,霍就离奇去世。排除汉武帝下手,疾病外。最大的必然性就是出于愧疚畏罪自杀了。


笑看风云


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

李敢是李广之子,虽然只是校尉,却大大有名,河西之战时,李广配合霍去病,负责牵制匈奴主力,汉军仅有4千人,敌我力量悬殊。李敢单枪匹马杀透左贤王4万大军,是大汉第一智勇双全的猛将。

漠北之战又是李敢,斩将夺旗,摧毁匈奴指挥中心,汉军才以少胜多,连续击破敌军,斩获7万多。

汉武帝为什么不继续用李广,配合霍去病打漠北之战呢。原来,自从卫青定襄数战战损失士马十几万,给大汉带来巨大损失后,就不用卫青了,应该是看透了,就算卫青拍武帝宠妃王夫人马屁也没用,就是不用你卫青,回头再损失士马十几万咋办,大汉也耗不起。果然,不用卫青,取得了河西之战的大胜。漠北之战本来应该是河西之战中配合默契的李广,霍去病领兵。不知道怎么,又让卫青领兵,霍去病不服气啊,于是一个大将不要,指定要李敢。

卫青通过王夫人枕头风这招,终于还是起了作用,漠北之战卫青获得机会,与霍去病一样领5万骑兵,由于霍去病不要步兵和辎重队,所以卫青除了5万骑兵,更有数十万步兵武刚车兵和辎重队。卫青这边,部队在行军途中,抓住了匈奴的探子,居然从探子嘴里得到了单于的位置,并且单于身边才2-3万人。卫青大喜过望,召集5万骑兵,数万武刚车兵,让公孙敖带领前军,这都是速度快的马队,把步兵辎重队扔给李广,让李广带着老百姓慢慢走。

李广是带着老百姓辎重队的,这点非常明显,后来卫青损失士马十几万,军士数万,单于也跑了,卫青再次犯了定襄的错误,他故技重施,逼李广承认迷路,用诸校尉性命要挟,逼死李广。这时军士百姓们都为李广痛哭。注意,这里的百姓,显然是指辎重队的百姓,也就是说李广一直是带着辎重队在走,根本不存在迷路一说。

史记记载, 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卫青以要向汉武帝汇报为由,让李广承认迷路。卫青先派长史送酒食给李广,李广不承认迷路,又派长史逼李广,以诸校尉性命要挟,李广为救诸校尉,才说自己迷路,李广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可见卫青有多着急让李广承认迷路!为什么不能回长安在武帝面前当面对质呢?只有做贼心虚的人才会这样,显然卫青急于逼迫李广落笔,把迷路做成既成事实,如果回到长安,李广可以直接向武帝汇报实情,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李广死后同年,位高权重的丞相李蔡,要为哥哥李广申冤,却被诬陷致死,理由是李蔡要占据一块皇家用地。李蔡这么乖巧的人,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显然李蔡威胁到了某人的利益。

李敢由于漠北之战居功至伟,所以武帝火箭式提拔李敢为郎中令,顺带赐了个关内侯。关内侯不过是物质奖励,千把石的收入而已。郎中令只有一个,收入超过2000石不说,更是武帝最亲信的臣子,实权在握,下属2000石的部级干部就有近10个,其他大小官员不计其数。郎中令有着丞相和大将军都没有的实权,比如推荐官员任职,在没有科举的情况下,郎中令得有多少人上赶着拍马屁。再比如宣读皇帝圣旨,也就是职业钦差大臣,所以卫青所谓武帝只告诉他一个人的口谕,郎中令李广一眼就识破是假的了。卫青是没有资格传旨的。

李敢漠北之战首功,郎中令才是最大的奖励,而不是区区一个小小的关内侯。

漠北之战后,卫青彻底边缘化,手下门客都去投奔霍去病了。李敢和霍去病深受武帝宠信,李广之死,李敢忍下来了。李蔡之死,让李敢不能隐忍,新仇旧恨,在一次狭路相逢中迸发,卫青被李敢揍了。

这对卫青来说是个机会,打架输了,虽然他没有办法告李敢,以武帝对李敢的宠信,他也不敢明着害李敢。可是挑动霍去病动手,却可以一石二鸟。霍去病怎么会中计,谁也不知道,结果是霍去病在皇家猎场暗杀了李敢。史记记载是因为卫青,却没有写是为卫青报仇,这就很蹊跷了,可以理解为卫青说的话,让霍去病下决心杀李敢,毕竟李敢和霍去病是战友,生死之交,仅仅因为揍了卫青,霍去病不可能杀李敢。

霍去病暗杀李敢后,出去躲了一阵子,后来又回来了,还与霍光等人联名上书保太子刘据,这里边没有卫青,可见霍去病与卫青的关系了,说视同陌路不为过。

而霍家却和李家交好,李敢的儿子女儿深得太子刘据宠爱,霍光与李陵也是好朋友。可见霍去病之前对李敢的误会已消,李家也接受了霍家的诚意。同样,对卫家,李家还是没有原谅。

李敢去世后两年,霍去病也离世了。霍去病的死因没有记载,后人也有不少猜测,但都仅仅是猜测而已。大致可以确定的是,一,霍去病不是被杀的,二,霍去病不是得霍乱之类的传染病死的,三,古人对于霍去病的疾病缺乏认知。”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霍去病是个英雄,是一代战神。

霍去病,因为年少时体弱多病,父母给他起了这么一个朴素的名字,希望他健健康康长大,不生疾病,可是天妒英才,霍去病年纪轻轻就死去了,年仅23岁。


有人说,霍去病之所以英年早逝,这与他射死李广的儿子李敢有莫大的关系,真的是这样吗?此事说来话长!

李敢是李广的三儿子,他是霍去病手下的一名悍将,作战非常勇敢,立下不少战功,可他性格有些狂躁,年轻人嘛,争强好胜容易冲动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的冲动却带来了致命的惩罚。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灭了匈奴。当时,汉武帝派出了卫青、霍去病各领五万大军出击匈奴。这次,汉武帝本来没打算派李广出征,因为汉武帝觉得,李广运气太背了,老打败仗。


有一回打匈奴,李广一人一骑跑回来了,几万大军全军覆没,汉武帝心中那个气啊,你还不如死在那算了!汉武帝心里那么想,但嘴上没这么说,好歹要照顾老同志面子,毕竟匈奴不是每个人都能打的。

几年后,卫青冒出来了,他头脑灵活,讲究战术,打了几回大胜仗,汉武帝很高兴,逐渐让卫青取代了李广的位置。

卫青成了大将军,骑在了老将军李广的头上,李广当然不爽啦,但不爽的事情在后头呢!当李广曾经的手下都一一封了侯,唯有李广没封侯时,他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丢人啊!


所以这次漠北之战,李广三番五次主动请缨,让他打最后一次,汉武帝磨不开面子,只得勉强同意了。但汉武帝担心李广的坏运气传染给卫青、霍去病,再三叮嘱卫青,不要让李广与匈奴正面接触,卫青同意了!

到了大漠之后 ,卫青按照汉武帝的嘱咐,把李广调到了东路,让他从东面迂回包抄,李广领命去了,可是他没有向导,没有指南针,结果在东去的时候迷了路。

茫茫大草原,我在哪里啊!

等李广大军绕了许多冤枉路,最终与卫青会合之时,战争已经结束了,卫青又打了个大胜仗,美中不足的是单于逃跑了!

回到京城之后,卫青一五一十地向汉武帝汇报了战况,把李广迷路之事也向汉武帝汇报了!


汉武帝很生气,这个老李怎么搞的,打了这么多年仗,怎么路都摸不清了呢。汉武帝觉得,如果李广不拖后腿,说不定单于就被捉到了。

汉武帝让卫青查一查李广迟到的原因,卫青派长史把李广请来了,长史说了请他去的意思,李广一听,心中那个悲愤,那个委屈啊,他发了一顿牢骚之后,难以抑制悲愤之情,一把扯出剑来,挥刀自杀了!

李广是个英雄,可悲的英雄!

后来,李广的儿子李敢得知了消息,他认为李广是被卫青陷害了,于是找到了卫青,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了他一顿。卫青并不是打不过他,一来卫青是个老实人,他觉得李广之死他确实有责任;二来,他不想事情闹大。这件事就被压下来了!


然而,纸包不住火,很快这件事传到了霍去病的耳朵里,霍去病气坏了,这李敢胆子忒大了,大将军你也敢揍,还有王法吗?况且李敢还是霍去病的手下!霍去病越想越来气,他决定替舅舅报仇。

终于机会来了!

有一次,汉武帝在甘泉宫狩猎,卫青、霍去病、李敢都参加了,霍去病趁着李敢一个人打猎之时,在远处搭弓射箭,唰的一下正中脑门,李敢当场毙命。

事后,霍去病找到了汉武帝,坦诚是他射杀了李敢,汉武帝责怪了霍去病一番,但他十分宠信霍去病,就把事情压了下来,对外宣称,李敢被鹿撞死了!


所以,霍去病射死李敢,并未受到任何惩罚,也未付出任何代价,那么,霍去病意外去世,与杀李敢有关系吗?

没有!他应该是病死的,有人说他出征草原,喝了匈奴动了手脚的河水,回到中原之后不久就病死了。

不过,霍去病死的着实蹊跷,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于霍去病的死,只用了一个字“卒”。


一半秋色


这个问题咋一看,就是引导霍去病的死与李家有关。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带着一众武将到上雍甘泉宫去狩猎。李敢策马入林,前去追赶猎物,而他压根儿没发现身后正有一双怨恨的眼睛盯着他。

这时,李敢发现不远处有头麋鹿在吃草,便勒紧缰绳,马缓缓地向前靠近。他全神贯注地盯着前面的猎物,张弓搭箭。突然,“嗖”的一声从远处呼啸而来,一枝箭矢从后背穿透了李敢的胸膛。

李敢忍住剧痛,用最后的力气调转马头,这才发现自己的上司霍去病正冷冷地看着自己。李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手捂住伤口,吃力地问道:“将军,为何……要置李某于死地?”

霍去病“哼”了一声,说道:“你都敢打伤大将军,霍某为何不能伤你?”

李敢断断续续地说道:“他……他害死了……我父亲!”

霍去病说道:“可笑,害死你父亲的不是别人,是他自己!皇上根本不想让他参战,是他自己坚持要上。皇上怕他误事,早就吩咐大将军不要让他做先锋!”

霍去病顿了顿,又说道:“你父亲连累大将军麾下人马均无战功,是他的战术有问题,别人不明白我不怪他,你跟了我这么久,你难道不知道?你这分明就是欺负大将军宅心仁厚!如果每个下属都如此,大将军以后如何管理军队?他的威望何在?我看不过去,我必须帮他出这口恶气!将来你要报仇,就冲着我来,与他无关!”

“哇!”李敢吐出了一大口鲜血,慢慢地从马上坠落。丛林深处,回响着萧萧马鸣,仿佛是在为李敢喊冤。

汉武帝得知后,立刻下令,敢有对外泄露此事者杀无赦,并对外宣传李敢被鹿撞致死。

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但蹊跷的是,次年,时年23岁的霍去病便去世了。汉武帝伤心不已,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后人只要看见这坟墓,就能想起霍去病为了打击匈奴曾6天急行军1000多里,河西走廊从此纳入我华夏的版图啊!

那么霍去病的死因到底是什么?直到异母弟霍光去世之时,才揭开了谜底“病死”。

世人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不幸,纷纷猜测霍去病的死因。但是无论如何,貌似与李家后代扯不上关系,因为李敢的一对儿女年纪实在是太小了。侄子李陵年纪也不大,如果是他下了黑手,汉武帝必不会放过他。

其实,霍去病这4年来,风餐露宿,日夜急行军,而令匈奴闻风丧胆的迂回战术,就意味着要耗费更多的体力。据说,匈奴为了诅咒汉军,将动物尸体埋入饮用水源里。如此恶劣的生活条件,极有可能让霍去病患上了某种疾病。

然而,正如他对汉武帝曾说过的一句话:“匈奴不灭,何以为家!”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其停下驱逐匈奴的脚步,一点小病又算得了什么?长年累月下来,终于病入膏肓,纵使扁鹊在世,也无济于事了。

霍去病因何而死?我想,就是为了驱逐匈奴而死,就是为了开疆拓土而死,就是为了大汉亿万子民的安居乐业而死。斯人已逝,然后人将永远怀念大汉的天才将军霍去病!



史海觅踪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蔡东藩对李敢之死有过这样的评价:“皆以过激致死,甚矣哉血气之不可妄使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李敢这个人勇猛忠孝样样不差,但就是和他爹李广一样,w有个毛病——为人太过激烈,喜欢逞血气之勇。

李敢之死

蔡东藩的这句评价可谓是十分贴切。公元前118年,李敢得知大将军卫青和自己父亲的死因有莫大的关系,便私自将卫青捆绑起来打了一顿,以报父仇。

不久之后,东窗事发。骠骑将军霍去病得知了这件事,觉得自己的舅舅卫青受到了很大的侮辱。于是便在甘泉宫狩猎大会上趁李敢不注意将其射死,发泄了心中的怨恨。

汉武帝听说了霍去病射杀李敢的事后虽然嘴上责备了一番,但并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惩罚,等于是默许包庇了霍去病。随后又告诉天下人,李敢是在射猎的时候被野鹿一头撞死。天下人虽然有知道内情的,但一看皇帝这么宠信霍去病,谁敢有意见。

其实汉武帝宠信霍去病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李敢本身也有罪,他鞭打自己的上司卫青,这在讲究规矩的中国古代而言已经是大罪了,哪怕霍去病不杀李敢,估计他的结局也不会太好,更何况卫青是汉武帝的小舅子,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汉武帝能饶了他吗?所以李敢错就错在蔡东藩先生所言的“血气”二字,又怎么能得以保全?

后人评价

霍去病在上林苑射杀李敢的事就此不了了之。可谁知一年之后,霍去病却由于常年在塞外征战染上重病,病逝在筹备汉匈最后一次大战的途中。霍去病的英年早逝对汉武帝乃至汉朝和匈奴双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悲痛非常的汉武帝也暂时停止了同匈奴方面的战事,厚葬了霍去病。

其实从历史资料上来看,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并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的处罚。如果说有,那就只有汉武帝装装样子的口头责备了。在封建时代,尤其是那个讲究宠信和派系的年代里,李敢无疑是白白牺牲了。或许是性格使然,或许是含怨蒙屈,谁又能说得清呢?

李敢父子的血气刚强虽然在政治上看起来有些一丝一毫的愚蠢成分,但在思想上来说,是值得称道的。后世的一些文人墨客,诗人文豪比如杜牧、李东阳等人都对李广父子的精神品质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在民间也是备受推崇,香火不断。大概这就是大多数中下层人民所敬仰的历史人物模型罢!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霍去病和李广都是汉朝的著名将领,在历史上都是战功赫赫,流芳千古的英雄人物。那么,一个英雄和一个英雄的后辈之间究竟又有何恩怨,导致霍去病非要取李广之子的性命不可呢?

这一切恩怨,还要从一句“李广难封”说起。

谈起李广,唐朝的两位大诗人已经为他的一生做了非常完美的注解。王昌龄形容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勃总结其一生,认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对飞将军李广一生戎马,骁勇善战的功绩总结,意思是只要有李广镇守边关,匈奴就不敢犯我中原。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又表现了对李广一生仕途不顺的惋惜。在历史上,李广一生为国征战数十年,屡建奇功,却因时运不济,至死未能封侯。

李广最终带着这样的遗憾含恨而终,但是他的儿子李敢却偏偏想要为父亲讨回一个公道。

这话怎么说呢?因为李广之死其实是由一场战争间接导致的。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执政期间,西汉王朝和匈奴之间爆发了一场漠北之战。朝廷任命卫青,霍去病为大将,任李敢,公孙敖为校尉,分两路大军出征。此时,李广已经年迈,武帝原本不同意其出征。但是,李广坚持请战,最后,他跟着大将军卫青一并出征。

然而,在跟匈奴交战的过程当中,李广将军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最后没能跟主将卫青会师,错失了最佳战机,匈奴单于也因此逃脱。

毫无疑问,李广在这场战争中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失误。班师回朝后,主帅卫青要求李广老将军就此次的战争失误做一个详细的书面报告,然后由自己转交武帝。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李广在卫青面前承认错误,自我批评过后便不堪此辱,在还没见到武帝之前就自杀了。

此时,李广的膝下还有一个儿子李敢。比起老爹李广,李敢的运气就好多了。在漠北之战中,李敢是霍去病的手下,他在战场上和主将完美配合,立了不小的战功,回来以后,武帝直接封他为关内侯。正当李敢还沉浸在封侯的喜悦之中时,另一头传来了父亲自杀的噩耗。

看着一生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老父亲,最后却要带着羞愤含恨而终,李敢就坐不住了。一气之下,他将父亲之死全部归结到大将军卫青头上。后来,李敢果真去射杀卫青。好在卫青比较幸运,躲过一劫,只是受了一点外伤。

但是,作为李敢的上级,霍去病绝不能纵容自己的下属以下犯上,公然射杀大将军。于是,趁着一日,武帝外出打猎,霍去病便直接将李广射杀了。

然而,对于李敢之死,汉武帝并没有去追究霍去病的责任。相反,汉武帝则对外宣称李敢意外身亡,直接帮霍去病将这件事情压了下去。

归根究底,汉武帝的这个做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李敢作为一个下属,以下犯上,图谋射杀大将军,本来就是死罪一条。哪怕霍去病不出手,李敢也要受到相应的处决;其二,霍去病曾经是汉武帝的近臣侍中。而汉武帝一直以来颇为偏爱霍去病,霍去病死后,武帝悲伤不能自己。由此也可见,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器重。

基于以上两点,汉武帝完全有理由为霍去病压下这件案子。在这场蓄意射杀中,霍去病毫发无损,而李敢却为自己的莽撞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